奈米通訊 nano communication 卷 no.2 利用硫化鎘量子點 …換效率從17.71%...

5
19 奈米通訊 NANO COMMUNICATION 19No.2 利用硫化鎘量子點製作高效率敏化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利用硫化鎘量子點製作高效率 敏化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High Efficiency of Hybrid GaAs Solar Cell Using CdS Quantum Dots 陳信助 1 、林建中 2 、蔡育霖 1 、韓皓惟 1 、余沛慈 1 、郭浩中 1 1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 2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學院 摘 要 本研究利用硫化鎘量子點(CdS)結合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成為一種新的混合型太陽能電池結構。藉由應用硫化 鎘量子點(CdS)於砷化鎵(GaAs)表面,我們在長波段區域獲得更有效的抗反射(Anti-reflection)機制,以及在短波 長下獲得光子下轉換(Photon Down-conversion)機制。由於硫化鎘量子點(CdS)在短波長下具有很強的吸收並且同 時可以轉換出可見光,這兩項機制可以有效地增加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的吸收與轉換效率。相較於傳統沒有量 子點的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短路電流與轉換效率分別增加 21% 18.9%。此外,我們也發現硫化鎘量子點在 元件表面上,可以增加表面的光電導效應(Photoconductivity)也同時改善硫化鎘量子點(CdS)太陽能電池的填充因 子(Fill Factor)。 關鍵字/Keywords 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GaAs Solar Cell 光子下轉換 Photon Down-conversion 硫化鎘 CdS 量子點 Quantum Dots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May-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奈米通訊 NANO COMMUNICATION 卷 No.2 利用硫化鎘量子點 …換效率從17.71% 提升至21.06%,總整體效率提升高達 18.9% 比較於無量子點塗層(no QD-coated)砷化鎵太陽

19奈米通訊NANO COMMUNICATION 19卷 No.2

利用硫化鎘量子點製作高效率敏化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利用硫化鎘量子點製作高效率敏化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High Efficiency of Hybrid GaAs Solar Cell Using CdS Quantum Dots陳信助 1、林建中 2、蔡育霖 1、韓皓惟 1、余沛慈 1、郭浩中 1

1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2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學院

摘 要

本研究利用硫化鎘量子點(CdS)結合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成為一種新的混合型太陽能電池結構。藉由應用硫化

鎘量子點(CdS)於砷化鎵(GaAs)表面,我們在長波段區域獲得更有效的抗反射(Anti-re�ection)機制,以及在短波

長下獲得光子下轉換(Photon Down-conversion)機制。由於硫化鎘量子點(CdS)在短波長下具有很強的吸收並且同

時可以轉換出可見光,這兩項機制可以有效地增加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的吸收與轉換效率。相較於傳統沒有量

子點的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短路電流與轉換效率分別增加 21%與 18.9%。此外,我們也發現硫化鎘量子點在

元件表面上,可以增加表面的光電導效應(Photoconductivity)也同時改善硫化鎘量子點(CdS)太陽能電池的填充因

子(Fill Factor)。

關鍵字/Keywords ● 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GaAs Solar Cell

● 光子下轉換

Photon Down-conversion

● 硫化鎘

CdS

● 量子點

Quantum Dots

Page 2: 奈米通訊 NANO COMMUNICATION 卷 No.2 利用硫化鎘量子點 …換效率從17.71% 提升至21.06%,總整體效率提升高達 18.9% 比較於無量子點塗層(no QD-coated)砷化鎵太陽

20

主題

文章 4

介 紹

當有限的石化燃料引起能源危機,並導致人類生存

危機之際,為維持社會的永續發展,我們必須找尋石油

和天然氣的替代品。有些研究指出太陽能電池便是其中

一個選項。在大部分的太陽能能量中,只需轉換少許部

分即可供應全世界需求。大部分的太陽能電池由半導體

製成(如:矽、二氧化鈦、硫化鎘與砷化鎵),而一些

成熟的半導體公司正加速其商品化。在這些材料之中,

III-V族合金(砷化鎵與磷化銦) 具有最佳轉換效率,因

此為其先驅。特別是在多層結構(Muti-junction Tandem

Structure)太陽能電池,擁有很高與很穩定的轉換效率

[1]。因此,III-V族合金太陽能電池更為最尖端之科技。然

而,假設我們可以對這些元件和製造做優化之步驟,根

據 Shockley-queisser Limit (SQ limit)[2],倘若只有一個能

帶的太陽能電池也可以高達 44%的轉換效率,並可超越

現今複雜的多層結構太陽能電池。在另一方面,利用量

子點(或奈米結構)改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已經有一

段時間。量子點之特點相對於半導體的塊狀材料來說,

具備低成本,可變的能帶、與簡易的製程等等的特性,

特別在光偵測器

[3]與雙接面太陽能電池

[4]的研究中,我

們可以明顯的看到這些效果。但是,大部分的結果只有

甚至低於 10% 的轉換效率,至於如何整合半導體與量

子點成為很重要的課題。其中一個嚴重的限制在於現今

的太陽能電池在短波長部分吸收率不佳,雖然這些高能

量的光子容易被塊狀半導體吸收,但是經光轉換後所得

到的載子,卻容易被表面缺陷所復合。這短波長部分大

概佔太陽光的 7%[5],在外太空,短波長部分所佔的比

例則更高。因此,量子點可以有效利用太陽光中的短波

長部分。其中一個可能方式為利用半導體之量子點,例

如,CdS, CdSe 在太陽能電池中。這些奈米尺寸的物質可

吸收短波長之光線同時有效率地轉成可見光

[6]。如果這

種下轉換之光子能被塊狀材料所收集,短波長光子即可

被運用如同長波長光子。在這個研究當中,我們利用硫

化鎘量子點(CdS)於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上,

並且分析電流-電壓(I-V)特性與量子效率(Quantum

E�ciency)。同時,我們分析光電導效應於量子點太陽能

電池表面。這些結果呈現出良好的改變並且我們相信這

個技術對於下一代之太陽能電池之重要性。

實 驗

首先,利用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MOCVD)機

台製作單接面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磊晶片,之後利用光

子微影術、化學蝕刻、電子槍蒸鍍系統製作出面積大小

為 1cm2 單接面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元件。而在本實驗

中我們用相同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磊晶片製作出三種元

件,第一種元件,沒有抗反射膜與表面清潔過後的砷化

鎵太陽能電池元件,利用旋轉塗布技術將濃度 0.5 mg/

mL 膠體的硫化鎘量子點旋塗在砷化鎵太陽能電池表面

上形成量子點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簡稱為量子點塗層

(QD-coated)。第二種元件,沒有抗反射膜與表面清潔過

後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元件,簡稱為無量子點塗層(no

QD-coated)。第三種元件,有抗反射膜層的砷化鎵太陽

能電池元件,其中抗反射材料為二氧化矽(SiO2)厚度

為 100 nm以及主要的抗反射波長在 670 nm,簡稱為抗

反射塗層(AR-coated)。圖 1(a),為本實驗最後完成的

單接面硫化鎘量子點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示意圖。為了瞭

解硫化鎘量子點的大小,本實驗利用了穿透式電子顯微

鏡(TEM)做檢測,如圖 1(b)顯示,確實有多層量子

點堆疊在元件上,而硫化鎘量子點的大小約為 5 nm左

右。另外,我們也對硫化鎘量子點的元素進行了分析能

譜儀(EDS)因此可以再次佐證硫元素與鎘元素存在,

圖 1  (a) 單接面硫化鎘量子點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完成品是意圖;

(b)硫化鎘量子點於砷化鎵太陽能電池表面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TEM)圖,硫化鎘量子點大小約 5 nm;(c)利用分析能譜儀

(EDS)分析出硫元素與鎘元素。

Page 3: 奈米通訊 NANO COMMUNICATION 卷 No.2 利用硫化鎘量子點 …換效率從17.71% 提升至21.06%,總整體效率提升高達 18.9% 比較於無量子點塗層(no QD-coated)砷化鎵太陽

奈米通訊NANO COMMUNICATION 19卷 No.2

21

利用硫化鎘量子點製作高效率敏化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如圖 1(c)。之後,這三種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元件效率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會經由標準的太陽光模

擬燈源做為測試以及外部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的量測。進一步地, 本實驗利用了導電性

原子力顯微鏡(Conductiv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測試量子點砷化鎵太陽能電池表面上的光電導效應

(Photoconductivity),為了驗證量子點在太陽能電池表面

上會因為光的效應改善元件的導電性,進而提升太陽能

電池轉換效率。

結果與討論

圖 2,顯示硫化鎘量子點於砷化鎵太陽能電池表面

理想工作示意圖。量子點在元件表面上可以有效地吸收

高能的光子(通常是在 UV與近 UV光範圍內),同時放

射可見光(本實驗使用 460 nm)進入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內部。經由可見光所產生的光生載子(Photogenerated

Carriers)機率遠大於 UV光所產生的機率,故我們預期

量子點於元件表面上有效增加太陽能 UV波段的吸收,

這機制稱為光子的向下轉換(Photon Down-conversion)

機制。為了更深入了解硫化鎘量子點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與其他元件電流-電壓(I-V)特性,我們使用標準太陽

光模擬燈源(AM1.5G)與室溫下量測元件電流-電壓特

性,這三種不同結構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元量測結果顯示

於圖 3。有量子點塗層(QD-coated)砷化鎵太陽能電

池的短路電流密度(Jsc)高達 26.99 mA/cm2以及光電轉

換效率從 17.71% 提升至 21.06%,總整體效率提升高達

18.9%比較於無量子點塗層(no QD-coated)砷化鎵太陽

能電池,當我們比較於有抗反射塗層(AR-coated)砷化

鎵太陽能電池,短路電流密度提升至 4.1%以及總光電轉

換效率有 2.7%增加量。這三種不同結構的砷化鎵太陽能

電池比較,是在開路電壓(Voc)與填充因子(FF)幾乎

是一樣下的比較。

為了深入探討三種不同結構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在不同波長下的光-電特性,我們進行了不同波長下

的外部量子效率量測,在這量測中我們使氙燈(Xenon

Light)當作實驗的入射光源。圖 4(a)顯示不同波長下

的外部量子效率量測結果。從圖 4(a)可以發現有量子

點塗層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的外部量子效率是全波段的提

升,比較於無量子點塗層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元件,同時

我們發現在波長 600 nm之後的地方,有抗反射塗層砷化

鎵太陽能電池元件的外部量子效率比較高,這是因為最

佳抗反射層的結構是設計在 600 nm附近。圖 4(b)為不

同波長下外部量子效率增加因子,其中計算方式是以量

子點塗層元件外部量子效率除以無量子點塗層元件外部

量子效率(EQEQD coated/EQEno QD coated),從圖 4(b)中可以

得知,當波長小於 350 nm時外部量子效率增加因子高

達 1.75倍的增加量,這項結果可以證實光子的向下轉換

機制,當量子點在元件表面上吸收了 UV光同時轉成可見

光,這個機制大大增加 UV照射下所產生的載子機率。當

波長大於 350 nm時,硫化鎘量子點層提供抗反射膜的效

果,這是由於折射率的漸變的效果介於空氣與砷化鎵太

陽能電池之間。經由量子點在元件表面上提供光子的向

CdSQDs

GaAs solar�cell

Sun

Blue Photons

UV Photons

CdSQDs

GaAs solar cell

Sun

Blue Photons

UV Photons

圖 2  有量子點塗層(QD-coated)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的光子的向下

轉換(Photon Down-conversion)機制。

圖 3  有量子點塗層(Q D - c o a t e d)、無量子點塗層(n o Q D -

coated)、有抗反射塗層(AR-coated)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元件

的電流-電壓(I-V)特性。

Page 4: 奈米通訊 NANO COMMUNICATION 卷 No.2 利用硫化鎘量子點 …換效率從17.71% 提升至21.06%,總整體效率提升高達 18.9% 比較於無量子點塗層(no QD-coated)砷化鎵太陽

22

主題

文章 4

下轉換與抗反射膜兩種機制,成功的提升元件總整體效

率。

圖 4(a) 有量子點塗層(QD-coated)、無量子點塗

層(no QD-coated)、有抗反射塗層(AR-coated)砷化

鎵太陽能電池元件的不同波長下的外部量子效率;(b)

有量子點塗層(QD-coated)、無量子點塗層(no QD-

coated)的不同波長下的外部量子效率增加因子。

為了瞭解更多硫化鎘量子點於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在

UV波段的響應,我們使用 UV燈源當作光源,量測有量

子點塗層與無量子點塗層砷化鎵太陽能電池電流-電壓

(I-V)特性。在量測之前,我們在 UV燈源前會加上濾光

片只限制 380 nm ± 10 nm的光可以通過,目的是為了驗

證量子點的光電效應,避免低能量的光子激發砷化鎵太

陽能電池所產生的額外電流值,以確保實驗的正確性。

在圖 5中發現有量子點塗層與無量子點塗層砷化鎵太陽

能電池相比較,有量子點塗層元件電流密度明顯的提升

以及總光電轉換效率上有 1.22倍的增加量。另外因為光

導效應(Photoconductivity)的關係,我們也發現量子點

在元件表面上很直接改善了元件的阻抗,使得填充因子

(FF)改善了 30% (從 57%至 74%)。為了更進一步了解

量子點在元件表面上所帶來的導電性改善,我們進行了

導電性原子力顯微鏡(CAFM)量測,利用固定電壓 5 V

以及有與無 UV燈源照射於有量子點塗層砷鎵太陽能電池

表面,測得元件表面的電流特性。經由 UV燈的開與關可

以測量到有量子點塗層元件表面電流分布的轉變,如圖

6。當我們將各組所量測到的電流值做統計,在平均電流

值的地方,有照射 UV光的有量子點塗層砷化鎵太陽能電

池表面電流有 76%增加量,比較無量子點塗層的元件,

經由導電性原子力顯微鏡的量測可以很清楚發現有量子

點塗層的元件,有照射 UV光與無照射 UV光時表面載子

變化的行為。從以上的量測結果可以發現當量子點於太

陽能電池表面上可以帶來三個優點:1.光子的向下轉換

機制;2.抗反射膜機制;3.在 UV光的照射下表面載子的

圖 4  (a) 有量子點塗層(QD-coated)、無量子點塗層(no QD-

coated)、有抗反射塗層(AR-coated)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元

件的不同波長下的外部量子效率;(b) 有量子點塗層(QD-

coated)、無量子點塗層(no QD-coated)的不同波長下的外部

量子效率增加因子。

圖 5  有量子點塗層(Q D - co ate d)與無量子點塗層(n o Q D -

coated)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元件在 UV光照射下的電流—電壓

(I-V)特性。插入圖片為有量子點塗層元件在不同 UV強度照

射下的效率(藍色線),與在不同 UV光強度照射下的效率增

加量(有量子點塗層元件效率除以無量子點塗層元件效率)

(綠色線)。

圖 6  有與無 UV燈照射下硫化鎘量子點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的表面

電流分布圖,粉紅色與藍色虛線代表量測後各組的平均電流

值。插圖為有照 UV光下的硫化鎘量子點砷化鎵太陽能電池表

面的導電性原子力顯微鏡圖。

Page 5: 奈米通訊 NANO COMMUNICATION 卷 No.2 利用硫化鎘量子點 …換效率從17.71% 提升至21.06%,總整體效率提升高達 18.9% 比較於無量子點塗層(no QD-coated)砷化鎵太陽

奈米通訊NANO COMMUNICATION 19卷 No.2

23

利用硫化鎘量子點製作高效率敏化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增加。

結 論

在結論部分,我們成功地運用硫化鎘量子點

(CdS)於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上。藉由量子點的

光子下轉換與抗反射效應有效改善元件的表現。而相較

於傳統無硫化鎘量子點(CdS)太陽能電池以及有做表

面的抗反射塗層之太陽能電池相比,整體之轉換效率分

別提升 18.9%與 2.7%。透過短波長的吸收,整體能量轉

換增加了 1.22倍,而且由導電性原子力顯微鏡證實量子

點增加元件表面電荷導致填充因子(Fill Factor)增加約

30%。我們相信這個技術對於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整體能

量轉換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

致 謝

This work is founded by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n

Taiwan under grant number NSC 99-2120-M- 006-002 and

NSC-99-2120-M-009-007. C. C. Lin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n Taiwan

through the grant number: NSC101-3113-E-110-006-. The

authors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Prof. Shing-Chung Wang of

NCTU for his help and support.

參考文獻

[1] P. Yu, C. H. Chang, C. H. Chiu, C. S. Yang, J. C. Yu, H. C.

Kuo, S. H. Hsu, and Y. C. Chang,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GaAs Photovoltaics Employing Antireflective Indium Tin Oxide

Nanocolumns" Adv. Mater., Vol. 21, pp. 1618-1621, 2009.

[2] W. Shockley and H. J. Queisser, "Detailed Balance Limit of

Efficiency of p -n Junction Solar Cells" J. Appl. Phys., Vol. 32,

pp. 510, 1961.

[3] S. Geyer, V. J. Porter, J. E. Halpert, T. S. Mentzel, M. A.

Kastner, and M. G. Bawendi, "Charge Transport in Mixed

CdSe and CdTe Colloidal Nanocrystal films" Phys. Rev. B, Vol.

82, pp. 155201, 2010.

[4] X. Wang, G. I. Koleilat, J. Tang, H. Liu, I. J. Kramer,

R. Debnath, L. B. D. Aaron R. Barkhouse, L. Levina, S.

Hoogland and E. H. Sargent, "Tandem Colloidal Quantum

Dot Solar Cells Employing a Graded Recombination Laye," Nat.

Photonics, Vol. 5, pp. 480-484, 2011.

[5] M. M. Caldwell, "Plant Life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Some

Perspective in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s UV Climate" Bioscience,

Vol. 29, pp. 520-525, 1979.

[6] H. C. Chen, C. C. Lin, H. W. Han, Y. L. Tsai, C. H.

Chang, H. W. Wang, M. A. Tsai, H. C. Kuo, and P. Yu,

"Enhanced Efficiency for c-Si Solar Cell with Nanopillar Array

Via Quantum Dots Layers," Opt. Express, Vol. 19, pp. 1141-

1147,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