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lement - pdtimes.com.cn · 的重要内容。荷花一生,从出叶到开花、结...

1
军魂 (书法) 周萍 圣洁 自爱 奉献 时新 —中国的荷文化 □成志伟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 / 姚琴 美编 / 黄辰毅 2017.7.31 10 SUPPLEMENT 东方明珠 每年六月到九月,正是神州大地荷花 盛放的美好时节。荷花,是中国人民非常 喜爱的优美花卉,莲花、芙蓉、凌波仙子、君 子之花……这些美丽的称号,用在她身上 恰如其分。荷花起源极早,据专家考证,已 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年的历史,可谓年代 久远。中国科学家曾在柴达木盆地发现了 荷花化石,距今有一千万年之遥。浙江河 姆渡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七千年前的荷花 花粉化石。事实说明,中华国土早就有荷 花生长,她历千万年而不衰,岁岁在夏天开 放出粉红、洁白等各色花朵,给人类带来青 春的激情和昂扬的活力,她的成长史何等 悠久,生命力多么旺盛!如今,凡有沼泽池 塘的水域之地,都常有荷花的身影。观荷 赏荷,爱荷赞荷,已成为中国大众在夏日里 最向往最热爱的赏心乐事之一。炎炎酷阳 下,每当漫步碧绿生青的荷叶间,欣赏着亭 亭净植的美荷,无人不赞叹这出淤泥而不 染、清香飘逸的谦谦真君子,顿觉透身清 凉、境界陡升,灵魂得到净化,宠辱暂忘、满 目光明。这种心境,只有亲临荷池仙界才 能领略。在咔嚓咔嚓的照相机快门声里, 美荷佳莲的婀娜多姿化作亿万帧精妙图 片,传遍中华大地,播撒到五洲异邦。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荷花王国,除西藏、 青海等地由于气候原因外,全国每一块土 地上都有荷莲的柔美倩影。我居住的北 京,圆明园、莲花池、紫竹院、颐和园、北海、 龙潭湖等各大公园,每年夏天赏荷宾客人 山人海,有的公园还应时举办荷花灯会、荷 花摄影展览等高雅文化活动。在涌动的人 流中,赏荷者无不啧啧赞美荷花的纯洁、高 贵、美丽、璀璨。同时,荷花真的有极强的 生命力, 1952 年在辽东半岛新金县普兰店 出土的千年古莲子,经科学培育,居然萌发 成植株,重新绽放出美丽的生命之花,这是 大自然的奇迹,不得不让人由衷钦佩荷花 这种超乎寻常的内在生命潜质。现在,荷 花不只在大型公园供人观赏,还普及到居 民小区、单位与街巷绿化地带,直至爱莲人 家里的客厅庭院。我居住的小区,有几处 园林小池,每年栽种荷花睡莲,院内居民不 出小区,天天可以观荷、聊荷、画荷、摄荷, 使腿脚不便、难以远行的老人,都能就近欣 赏荷花,方便得很。 荷花种植的广泛普及,爱荷感情的长 期积累,使她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不再是一 种普通花卉,她早已融入到中国人的思想、 情操、文化、艺术、民俗、饮食、医药等诸多 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去,逐渐形成了一种崇 高、雅洁、自爱、净心、深邃、宏大的中国荷 文化,一直广泛深刻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人们的心灵和魂魄。 中国荷文化的核心,就是人们赋予荷 花的圣洁、高雅和自爱、清净等生动形象的 本质特征。这种特征的最佳表述,当属北 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脍炙人口的精彩名 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这段流传千古的文字,准 确、真诚、浓烈、由衷地把荷花的高贵品格 歌颂得淋漓尽致、撼动人心。说莲是为了 喻人,只有像荷花那样高标伟格的人,才是 可尊敬的、可赞赏的、可师法的。荷花的这 种绝顶美好的“花格”,正是人民大众最祈 盼、最尊崇的高洁“人格”。具备这种人格 的人,是大众最需要的人,他们必然香远益 清、倍受爱戴。荷花的品格,昭示我们去追 求一种高远美丽的人生境界,不被污泥浊 水玷污,不受腐化贪婪诱惑,一生清正,不 卑不亢。在物欲横流、贫富悬殊、钱权交易 严重的社会风气下,能够像香莲那样洁身 自好、坦荡一生,实在是一种并不容易达到 的高端坐标了。面对亭亭玉立、飘飘似仙 的美荷,我们如果能追随着她的脚步,做一 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之人,也不枉 来凡间一游了。 完全彻底、全身奉献,也是中国荷文化 的重要内容。荷花一生,从出叶到开花、结 子,其最终目的,是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 献给人类。荷花有极美的形态与色泽,令 人百看不厌。荷叶浓绿清香,观之使人通 体舒畅。莲子色白如玉,美味营养。莲藕 嫩脆甜美,是桌上佳肴。荷之花、之叶、之 梗、之茎、之实,或可观赏、或可养眼、或可 食用、或可入药,真是粉身碎骨、全奉人 类。这样的完全彻底,在众多花卉里可谓 凤毛麟角,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为此,我们 真诚地礼赞她,更要努力地仿效她。人生 在世,不能只向社会和别人索取,总应该为 社会、为他人尽可能多地做些有益的事,这 样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荷花这种精 神,为人类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中国荷文化还有一个特色,是与时俱 进、不断创新。比如,其中注重倡导和谐共 处,主张合作互助的意思,就富有今天的时 代特征。“荷”与“和”同音,寓意和谐吉祥。 中华民族文化中,历来主张和为贵、和气生 财、和平共处。“莲”与“连”同音,寓意连接、 互助。只有团结协作,互联共事,才能形成 巨大的合力,共同创造众人平等的美好幸 福生活。但是,要和谐、团结、互助、共富, 就必须排除不和谐不团结的因素。贫富分 化、城乡失衡、营私舞弊、贪赃枉法,这些都 是破坏和谐团结、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残 渣余孽,必须加以清除。我们从荷文化的 这一重深意中汲取营养和启示,就可以动 员民众与破坏和谐团结的思想和现象作斗 争,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换来一个“接天莲 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和谐、美丽、 富康、欢乐的太平世界,建立真正平等、自 由、博爱、互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那才是 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福祉。这,正是中 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 中国荷文化充满哲理,圣洁美丽,深邃 高妙,常思常新,变幻无穷,它是中国人民 宝贵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财富,我们要珍爱 它、学习它、弘扬它,让荷香飘荡神州,用荷 韵提升人生,为人类大同作出贡献。 军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东海前哨的 一个小岛上。听说岛很小、很远、条件也很 艰苦,校友们便诙谐地说我被“发配了”。 我则笑对:看来我是离朝阳最近的人了,想 我时说一声,我会采撷一片最绚烂的霞光 寄给你们。 上岛下岛是随某部海军的补给船,半月 一次。坐着补给船到达了我的军旅坐标佘山岛。官兵们早早地等候在码头上,远 远望去,山和海是他们全部的背景,山顶上 旋转的雷达天线则是他们坚守的全部理 由。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供半月之需的蔬 菜食品很快搬回了连队。原来,连队已经 断炊数日了,枸杞头、野大蒜让战友们都吃 腻了。欢迎新排长的仪式也极简单,开饭 时连长当众做了一番介绍,我便成了一个 小岛带兵人,食堂还特意加了几个菜,算是 为我接风,也让大家败一败枸杞野蒜的味 道。 连队驻扎在山顶上,凭栏眺望,日月星 光、飞虹流雾、渔火波涛尽收眼底。战友们 告诉我,夏晚海风送爽,冬日艳阳暖照。你 泡一杯茶、燃一支烟、端一把椅子坐着,看 落日、观渔火、听鸦鸣,别有一番滋味。在 战友们簇拥下,我们开始小岛揽胜。全岛 面积只有 0.037 平方公里,岛有多大,山就 有多大。崎岖的山路在绿荫下隐约可见, 逶迤婉转。佘山路、通仙路、老虎口路等都 是官兵给取名,据说日本人占领该岛时,为 了修筑防御工事从内陆抓了大批劳工,工 事修完后就把他们推进大海,故取名为老 虎口路。顺“路”而下,陡峭的山石中长满 不知名的杂草植物,鲜嫩葱绿,虬枝交错, 但有两种植物却出奇地熟悉,这叫枸杞头、 那叫野大蒜,身边战友不时地向我介绍。 连队断炊时,它们就成了“下饭菜”。走近 半山腰,地势平坦了许多,顿觉豁然开朗起 来。只见一排简陋的瓦房被零星散落着的 小菜地所包围,菜都是官兵们闲暇时种 的。瓦房内养了六七头肉猪,每到逢年过 节、遭遇台风时、连队庆功时方能杀上一头 改善伙食。 为了尽快融入官兵们的战斗生活,第 一次组织排务会,我便要求大家谈谈岛上 生活感悟。有的说,岛上生活最怕生病,尤 其是重病。去年,报务员小王突发急性肾 结石,而连队卫生室设备简陋,卫生员除了 止疼外束手无策,大家都为小王的病情担 忧。在老天爷的护佑和大海的关照下,海 军护卫舰第一时间把小王送到长兴岛某部 医院治疗,小王也从生死攸关口走了过 来。有的说,写信、等信对官兵来说是漫长 煎熬,上封信发出了,等收到来信已经是下 个月的事了。上封电报说亲人患病住院, 再收到电报可能就是噩耗了。还有的说, 岛上生活最怕台风。一旦遭遇台风,岛下 补给上不来,有很可能断菜断炊。 记得上岛后的第二个年头,台风便早 早地光顾了小岛。早饭后,连长让我端上 脸盆,带领大家满山去摘枸杞、野蒜,说是 这次台风强烈,大有旷日持久之势,补给船 一时半会上不来岛。摘枸杞野蒜也就成了 台风期间官兵们的“规定动作”。识得韭 菜、麦苗的我对枸杞野蒜倒也很容易辨 认。枸杞类似茶树,体型硕大,枝繁叶茂, 因不苛求生存条件,路边、地边、山洼处到 处都能生长,采摘也极为方便。而野蒜越 是生长于悬崖峭壁间的越显得健壮,它们 以草木灰为肥,承受雨水和海上升腾的雾 气润泽,跟树木、山石争地,跟野草、荆棘争 肥,在狭缝里、在风雨中顽强地生长着,清 瘦中显伟岸,孤零中见执着。他们不妒海 的宽阔,不慕云的清高,不青睐飞鸟的自 由,毅然决然地站成青松的模样。啊,不管 环境多么艰苦恶劣,积极向上,乐观坚守, 这不正是守岛官兵的崇高品质吗?以哨兵 一样的姿势守望蓝天、呵护大海,这不正是 官兵们最真实写照和最形象诠释吗? 在岛上,我一干就是六年,连队连年被 上级评为先进。这份荣誉来自全连官兵的 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后方亲人们的关心支 持。 斗转星移,时光苒荏。随着科技的进 步和兵器的先进,曾经的那个海岛连队早 已不在。但战友们战胜自我、战胜自然、战 胜艰难的毅力和精神弥足珍贵,“野大蒜” 的味道让我今生难忘。 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 周年之 际,这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使我想起永远 不会忘却的一些往事。67 年前,我参加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队这所革命的大学 校里,我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也得到了部 队首长和战友的关怀和爱护,它们至今仍 存留在我的心底。 1950 年底,南汇地区与全国各地一样 展开了大规模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 传,同时号召有志青年参军参战,当时我 报名参了军。1951 年春节一过,新兵团离 开南汇县乘汽车到上海火车站转乘火车 到江西上饶稍作训练,随即徒步行军到福 建南平,又马上乘船沿闽江到福州,上岸 后到泉州郊区稍作整顿,然后又是三天行 军到达部队驻地。连续行军,我走得精疲 力尽,毕竟我才 14 岁,全靠几位身强力壮 的同乡帮助才完成了行军任务,我十分感 激他们。 到达目的地天已黑,接我们的部队首 长鼓励我们到部队后,要好好学习,练好 本领,保卫祖国。讲话结束后,新兵们被 分配到各单位。我被分配到 75 223 一营三连,到连里后我被分配到一排的六 零炮班。从此后,我真正成为中国人民解 放军的一员了。 炮班的同志个子都很高,都是长得虎 背熊腰,力大无穷,班长姓包、副班长姓 高,我一到班里,大家对我很亲热,也很客 气,吃过晚饭后就休息了。第二天天还没 亮,司号员就吹响了洪亮的起床号,大家 一跃而起,忙着打背包,我也和大家一样 正准备打背包时,包班长就问我: “小徐, 你的东西呢?”一边说一边把我的被子和 包裹分配给了其他同志。 我刚经过长途行军,还没恢复体力, 班长和班里的老同志想得很周到,把我 的东西都分担了,在行军中我只背着自 己的军用包,手里拿了一面班里的优胜 红旗,有些同志跟我开玩笑地说:“小徐 当上连首长了。”晚点名时,连长当着全 连同志的面,还表扬我不怕苦不怕累不 掉队,能跟上大部队前进,我听后自感十 分难为情。走了三天,我们到达晋江县 城青阳镇的南端。 驻扎下来的第二天,我到了连部,跟 通讯员和文员生活在一起。我们的连队 是老新四军,是英雄的连队。连长徐延军 是江苏淮阴人, 20 岁就当上了连长。他从 小参加革命,身经百战,身上多处受伤,为 革命出生入死,多次荣立大功。指导员姓 陈,年龄稍大一些,沉着稳重和善可亲,副 指导员姓高,是江苏高邮人,讲话很和气, 一排长蒲荣邦是高邮人,文书苏海茹是湖 北人。他们关心我,爱护我,照顾我,让我 这个小兵快速成长。 当时部队里的战士文化程度低,有些 老战士没有文化,自己不会写信,他们知 道我是高小六年级学生,就要我帮助他们 写信向家里报平安,我来者不拒,帮助他 们写,他们爱护我,我尊重他们。 在三连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 我度过了大约一个月时间,营部调我去 通信班当通信兵,当时我实在舍不得离 开三连,但在部队里上级的命令必须无 条件执行。在营部也和三连一样,我得 到了营部同志的关心爱护,使我和他们 一起成长。 在人民军队里,我一个年轻的新兵, 深深地感受到了战友们关爱的温暖之 情。67 年过去了,我已是八旬老人了,但 我依然深深地怀念我的部队、我的战友。 温暖的革命大家庭 □徐凤飞 “野大蒜”的味道 □周夕美 荷花 (摄影) □成志伟 儿时的农村没有冰箱,却有天然的制 冷剂。在还没有装自来水的日子里,到了 夏天家家户户的深井就成了瓜果蔬菜的避 暑胜地。 农村的井都打在自家菜园里或者院子 里,深入地下几十米,盖上大大的石板防止 东西掉落,夏日里不管暑气多么升腾,一掀 开井口的石板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凉 气。农村吃不完的蔬菜水果就会吊在一个 篮子里凉在深井里。 炎热的夏季,父母下地劳动之前,都会 把一些菜园里新摘的黄瓜西红柿凉在深井 里,回到家捞上来吃一个,清脆可口,凉爽 宜人,劳作的辛苦,蒸腾的暑气立马消去一 半。家里吃剩的饭菜在夏季也是放不住 的,母亲就会放在一个饭盒里,密封好了, 和那些瓜果蔬菜一样吊进深井里。母亲有 时还会熬解暑的绿豆汤,撒上白糖,装进大 大的塑料瓶里,凉在深井里,等我们这些小 淘气玩得浑身是汗,母亲就会给我们分一 碗“冰镇”的绿豆汤,一碗下去,从嘴里凉到 心里,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 偶尔奢侈买个西瓜,用刚打上来的深 井水凉上半个小时,那西瓜就会变得格外 的香甜、格外的凉爽,吃到嘴里凉到心里。 往往一个西瓜不舍得一气吃完,总会留下 半个慢慢吃,凉在深井里是最好的选择,即 使隔夜了,第二天吃还是新鲜如初。 还有那些自家种的桃子、杏子,摘下来 吃不完,也会吊进深井里,留着慢慢吃。在 深井里冰过的水果似乎更加香甜,儿时的 我就特别喜欢吃在深井里冰过的桃子,咬 一口脆生生的甜,清爽怡人。 那些没有冰箱的日子里,就是有了凉 爽如斯的深井,我们才吃到了那些新鲜的 水果蔬菜。那些用井水洗涤过的岁月,就 是记忆里夏天的老味道。 儿时的冰镇水果 □杨丽丽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Jul-2020

5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SUPPLEMENT - pdtimes.com.cn · 的重要内容。荷花一生,从出叶到开花、结 子,其最终目的,是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 献给人类。荷花有极美的形态与色泽,令

军魂(书法) □周萍

圣洁 自爱 奉献 时新——中国的荷文化

□成志伟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姚琴 美编/黄辰毅 2017.7.31 10

SUPPLEMENT东方明珠

每年六月到九月,正是神州大地荷花

盛放的美好时节。荷花,是中国人民非常

喜爱的优美花卉,莲花、芙蓉、凌波仙子、君

子之花……这些美丽的称号,用在她身上

恰如其分。荷花起源极早,据专家考证,已

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年的历史,可谓年代

久远。中国科学家曾在柴达木盆地发现了

荷花化石,距今有一千万年之遥。浙江河

姆渡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七千年前的荷花

花粉化石。事实说明,中华国土早就有荷

花生长,她历千万年而不衰,岁岁在夏天开

放出粉红、洁白等各色花朵,给人类带来青

春的激情和昂扬的活力,她的成长史何等

悠久,生命力多么旺盛!如今,凡有沼泽池

塘的水域之地,都常有荷花的身影。观荷

赏荷,爱荷赞荷,已成为中国大众在夏日里

最向往最热爱的赏心乐事之一。炎炎酷阳

下,每当漫步碧绿生青的荷叶间,欣赏着亭

亭净植的美荷,无人不赞叹这出淤泥而不

染、清香飘逸的谦谦真君子,顿觉透身清

凉、境界陡升,灵魂得到净化,宠辱暂忘、满

目光明。这种心境,只有亲临荷池仙界才

能领略。在咔嚓咔嚓的照相机快门声里,

美荷佳莲的婀娜多姿化作亿万帧精妙图

片,传遍中华大地,播撒到五洲异邦。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荷花王国,除西藏、

青海等地由于气候原因外,全国每一块土

地上都有荷莲的柔美倩影。我居住的北

京,圆明园、莲花池、紫竹院、颐和园、北海、

龙潭湖等各大公园,每年夏天赏荷宾客人

山人海,有的公园还应时举办荷花灯会、荷

花摄影展览等高雅文化活动。在涌动的人

流中,赏荷者无不啧啧赞美荷花的纯洁、高

贵、美丽、璀璨。同时,荷花真的有极强的

生命力,1952年在辽东半岛新金县普兰店

出土的千年古莲子,经科学培育,居然萌发

成植株,重新绽放出美丽的生命之花,这是

大自然的奇迹,不得不让人由衷钦佩荷花

这种超乎寻常的内在生命潜质。现在,荷

花不只在大型公园供人观赏,还普及到居

民小区、单位与街巷绿化地带,直至爱莲人

家里的客厅庭院。我居住的小区,有几处

园林小池,每年栽种荷花睡莲,院内居民不

出小区,天天可以观荷、聊荷、画荷、摄荷,

使腿脚不便、难以远行的老人,都能就近欣

赏荷花,方便得很。

荷花种植的广泛普及,爱荷感情的长

期积累,使她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不再是一

种普通花卉,她早已融入到中国人的思想、

情操、文化、艺术、民俗、饮食、医药等诸多

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去,逐渐形成了一种崇

高、雅洁、自爱、净心、深邃、宏大的中国荷

文化,一直广泛深刻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人们的心灵和魂魄。

中国荷文化的核心,就是人们赋予荷

花的圣洁、高雅和自爱、清净等生动形象的

本质特征。这种特征的最佳表述,当属北

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脍炙人口的精彩名

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这段流传千古的文字,准

确、真诚、浓烈、由衷地把荷花的高贵品格

歌颂得淋漓尽致、撼动人心。说莲是为了

喻人,只有像荷花那样高标伟格的人,才是

可尊敬的、可赞赏的、可师法的。荷花的这

种绝顶美好的“花格”,正是人民大众最祈

盼、最尊崇的高洁“人格”。具备这种人格

的人,是大众最需要的人,他们必然香远益

清、倍受爱戴。荷花的品格,昭示我们去追

求一种高远美丽的人生境界,不被污泥浊

水玷污,不受腐化贪婪诱惑,一生清正,不

卑不亢。在物欲横流、贫富悬殊、钱权交易

严重的社会风气下,能够像香莲那样洁身

自好、坦荡一生,实在是一种并不容易达到

的高端坐标了。面对亭亭玉立、飘飘似仙

的美荷,我们如果能追随着她的脚步,做一

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之人,也不枉

来凡间一游了。

完全彻底、全身奉献,也是中国荷文化

的重要内容。荷花一生,从出叶到开花、结

子,其最终目的,是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

献给人类。荷花有极美的形态与色泽,令

人百看不厌。荷叶浓绿清香,观之使人通

体舒畅。莲子色白如玉,美味营养。莲藕

嫩脆甜美,是桌上佳肴。荷之花、之叶、之

梗、之茎、之实,或可观赏、或可养眼、或可

食用、或可入药,真是粉身碎骨、全奉人

类。这样的完全彻底,在众多花卉里可谓

凤毛麟角,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为此,我们

真诚地礼赞她,更要努力地仿效她。人生

在世,不能只向社会和别人索取,总应该为

社会、为他人尽可能多地做些有益的事,这

样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荷花这种精

神,为人类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中国荷文化还有一个特色,是与时俱

进、不断创新。比如,其中注重倡导和谐共

处,主张合作互助的意思,就富有今天的时

代特征。“荷”与“和”同音,寓意和谐吉祥。

中华民族文化中,历来主张和为贵、和气生

财、和平共处。“莲”与“连”同音,寓意连接、

互助。只有团结协作,互联共事,才能形成

巨大的合力,共同创造众人平等的美好幸

福生活。但是,要和谐、团结、互助、共富,

就必须排除不和谐不团结的因素。贫富分

化、城乡失衡、营私舞弊、贪赃枉法,这些都

是破坏和谐团结、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残

渣余孽,必须加以清除。我们从荷文化的

这一重深意中汲取营养和启示,就可以动

员民众与破坏和谐团结的思想和现象作斗

争,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换来一个“接天莲

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和谐、美丽、

富康、欢乐的太平世界,建立真正平等、自

由、博爱、互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那才是

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福祉。这,正是中

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

中国荷文化充满哲理,圣洁美丽,深邃

高妙,常思常新,变幻无穷,它是中国人民

宝贵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财富,我们要珍爱

它、学习它、弘扬它,让荷香飘荡神州,用荷

韵提升人生,为人类大同作出贡献。

军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东海前哨的

一个小岛上。听说岛很小、很远、条件也很

艰苦,校友们便诙谐地说我被“发配了”。

我则笑对:看来我是离朝阳最近的人了,想

我时说一声,我会采撷一片最绚烂的霞光

寄给你们。

上岛下岛是随某部海军的补给船,半月

一次。坐着补给船到达了我的军旅坐标——

佘山岛。官兵们早早地等候在码头上,远

远望去,山和海是他们全部的背景,山顶上

旋转的雷达天线则是他们坚守的全部理

由。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供半月之需的蔬

菜食品很快搬回了连队。原来,连队已经

断炊数日了,枸杞头、野大蒜让战友们都吃

腻了。欢迎新排长的仪式也极简单,开饭

时连长当众做了一番介绍,我便成了一个

小岛带兵人,食堂还特意加了几个菜,算是

为我接风,也让大家败一败枸杞野蒜的味

道。

连队驻扎在山顶上,凭栏眺望,日月星

光、飞虹流雾、渔火波涛尽收眼底。战友们

告诉我,夏晚海风送爽,冬日艳阳暖照。你

泡一杯茶、燃一支烟、端一把椅子坐着,看

落日、观渔火、听鸦鸣,别有一番滋味。在

战友们簇拥下,我们开始小岛揽胜。全岛

面积只有 0.037平方公里,岛有多大,山就

有多大。崎岖的山路在绿荫下隐约可见,

逶迤婉转。佘山路、通仙路、老虎口路等都

是官兵给取名,据说日本人占领该岛时,为

了修筑防御工事从内陆抓了大批劳工,工

事修完后就把他们推进大海,故取名为老

虎口路。顺“路”而下,陡峭的山石中长满

不知名的杂草植物,鲜嫩葱绿,虬枝交错,

但有两种植物却出奇地熟悉,这叫枸杞头、

那叫野大蒜,身边战友不时地向我介绍。

连队断炊时,它们就成了“下饭菜”。走近

半山腰,地势平坦了许多,顿觉豁然开朗起

来。只见一排简陋的瓦房被零星散落着的

小菜地所包围,菜都是官兵们闲暇时种

的。瓦房内养了六七头肉猪,每到逢年过

节、遭遇台风时、连队庆功时方能杀上一头

改善伙食。

为了尽快融入官兵们的战斗生活,第

一次组织排务会,我便要求大家谈谈岛上

生活感悟。有的说,岛上生活最怕生病,尤

其是重病。去年,报务员小王突发急性肾

结石,而连队卫生室设备简陋,卫生员除了

止疼外束手无策,大家都为小王的病情担

忧。在老天爷的护佑和大海的关照下,海

军护卫舰第一时间把小王送到长兴岛某部

医院治疗,小王也从生死攸关口走了过

来。有的说,写信、等信对官兵来说是漫长

煎熬,上封信发出了,等收到来信已经是下

个月的事了。上封电报说亲人患病住院,

再收到电报可能就是噩耗了。还有的说,

岛上生活最怕台风。一旦遭遇台风,岛下

补给上不来,有很可能断菜断炊。

记得上岛后的第二个年头,台风便早

早地光顾了小岛。早饭后,连长让我端上

脸盆,带领大家满山去摘枸杞、野蒜,说是

这次台风强烈,大有旷日持久之势,补给船

一时半会上不来岛。摘枸杞野蒜也就成了

台风期间官兵们的“规定动作”。识得韭

菜、麦苗的我对枸杞野蒜倒也很容易辨

认。枸杞类似茶树,体型硕大,枝繁叶茂,

因不苛求生存条件,路边、地边、山洼处到

处都能生长,采摘也极为方便。而野蒜越

是生长于悬崖峭壁间的越显得健壮,它们

以草木灰为肥,承受雨水和海上升腾的雾

气润泽,跟树木、山石争地,跟野草、荆棘争

肥,在狭缝里、在风雨中顽强地生长着,清

瘦中显伟岸,孤零中见执着。他们不妒海

的宽阔,不慕云的清高,不青睐飞鸟的自

由,毅然决然地站成青松的模样。啊,不管

环境多么艰苦恶劣,积极向上,乐观坚守,

这不正是守岛官兵的崇高品质吗?以哨兵

一样的姿势守望蓝天、呵护大海,这不正是

官兵们最真实写照和最形象诠释吗?

在岛上,我一干就是六年,连队连年被

上级评为先进。这份荣誉来自全连官兵的

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后方亲人们的关心支

持。

斗转星移,时光苒荏。随着科技的进

步和兵器的先进,曾经的那个海岛连队早

已不在。但战友们战胜自我、战胜自然、战

胜艰难的毅力和精神弥足珍贵,“野大蒜”

的味道让我今生难忘。

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

际,这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使我想起永远

不会忘却的一些往事。67年前,我参加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队这所革命的大学

校里,我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也得到了部

队首长和战友的关怀和爱护,它们至今仍

存留在我的心底。

1950年底,南汇地区与全国各地一样

展开了大规模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

传,同时号召有志青年参军参战,当时我

报名参了军。1951年春节一过,新兵团离

开南汇县乘汽车到上海火车站转乘火车

到江西上饶稍作训练,随即徒步行军到福

建南平,又马上乘船沿闽江到福州,上岸

后到泉州郊区稍作整顿,然后又是三天行

军到达部队驻地。连续行军,我走得精疲

力尽,毕竟我才14岁,全靠几位身强力壮

的同乡帮助才完成了行军任务,我十分感

激他们。

到达目的地天已黑,接我们的部队首

长鼓励我们到部队后,要好好学习,练好

本领,保卫祖国。讲话结束后,新兵们被

分配到各单位。我被分配到75师223团一营三连,到连里后我被分配到一排的六

零炮班。从此后,我真正成为中国人民解

放军的一员了。

炮班的同志个子都很高,都是长得虎

背熊腰,力大无穷,班长姓包、副班长姓

高,我一到班里,大家对我很亲热,也很客

气,吃过晚饭后就休息了。第二天天还没

亮,司号员就吹响了洪亮的起床号,大家

一跃而起,忙着打背包,我也和大家一样

正准备打背包时,包班长就问我:“小徐,

你的东西呢?”一边说一边把我的被子和

包裹分配给了其他同志。

我刚经过长途行军,还没恢复体力,

班长和班里的老同志想得很周到,把我

的东西都分担了,在行军中我只背着自

己的军用包,手里拿了一面班里的优胜

红旗,有些同志跟我开玩笑地说:“小徐

当上连首长了。”晚点名时,连长当着全

连同志的面,还表扬我不怕苦不怕累不

掉队,能跟上大部队前进,我听后自感十

分难为情。走了三天,我们到达晋江县

城青阳镇的南端。

驻扎下来的第二天,我到了连部,跟

通讯员和文员生活在一起。我们的连队

是老新四军,是英雄的连队。连长徐延军

是江苏淮阴人,20岁就当上了连长。他从

小参加革命,身经百战,身上多处受伤,为

革命出生入死,多次荣立大功。指导员姓

陈,年龄稍大一些,沉着稳重和善可亲,副

指导员姓高,是江苏高邮人,讲话很和气,

一排长蒲荣邦是高邮人,文书苏海茹是湖

北人。他们关心我,爱护我,照顾我,让我

这个小兵快速成长。

当时部队里的战士文化程度低,有些

老战士没有文化,自己不会写信,他们知

道我是高小六年级学生,就要我帮助他们

写信向家里报平安,我来者不拒,帮助他

们写,他们爱护我,我尊重他们。

在三连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

我度过了大约一个月时间,营部调我去

通信班当通信兵,当时我实在舍不得离

开三连,但在部队里上级的命令必须无

条件执行。在营部也和三连一样,我得

到了营部同志的关心爱护,使我和他们

一起成长。

在人民军队里,我一个年轻的新兵,

深深地感受到了战友们关爱的温暖之

情。67年过去了,我已是八旬老人了,但

我依然深深地怀念我的部队、我的战友。

温暖的革命大家庭□徐凤飞

“野大蒜”的味道 □周夕美

荷花(摄影) □成志伟

儿时的农村没有冰箱,却有天然的制

冷剂。在还没有装自来水的日子里,到了

夏天家家户户的深井就成了瓜果蔬菜的避

暑胜地。

农村的井都打在自家菜园里或者院子

里,深入地下几十米,盖上大大的石板防止

东西掉落,夏日里不管暑气多么升腾,一掀

开井口的石板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凉

气。农村吃不完的蔬菜水果就会吊在一个

篮子里凉在深井里。

炎热的夏季,父母下地劳动之前,都会

把一些菜园里新摘的黄瓜西红柿凉在深井

里,回到家捞上来吃一个,清脆可口,凉爽

宜人,劳作的辛苦,蒸腾的暑气立马消去一

半。家里吃剩的饭菜在夏季也是放不住

的,母亲就会放在一个饭盒里,密封好了,

和那些瓜果蔬菜一样吊进深井里。母亲有

时还会熬解暑的绿豆汤,撒上白糖,装进大

大的塑料瓶里,凉在深井里,等我们这些小

淘气玩得浑身是汗,母亲就会给我们分一

碗“冰镇”的绿豆汤,一碗下去,从嘴里凉到

心里,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

偶尔奢侈买个西瓜,用刚打上来的深

井水凉上半个小时,那西瓜就会变得格外

的香甜、格外的凉爽,吃到嘴里凉到心里。

往往一个西瓜不舍得一气吃完,总会留下

半个慢慢吃,凉在深井里是最好的选择,即

使隔夜了,第二天吃还是新鲜如初。

还有那些自家种的桃子、杏子,摘下来

吃不完,也会吊进深井里,留着慢慢吃。在

深井里冰过的水果似乎更加香甜,儿时的

我就特别喜欢吃在深井里冰过的桃子,咬

一口脆生生的甜,清爽怡人。

那些没有冰箱的日子里,就是有了凉

爽如斯的深井,我们才吃到了那些新鲜的

水果蔬菜。那些用井水洗涤过的岁月,就

是记忆里夏天的老味道。

儿时的冰镇水果 □杨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