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23
【學歷】 2006~2010 年 碩士 朝陽科技大學 設計研究所 2001~2005年 學士 朝陽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1996~1999年 高中 屏東高級中學 美術班 【學術經歷】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術工藝」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6亞洲ADCS設計 文化學會國際研討會,南京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以台灣光復時期相關用語變遷過程為中心,2010中華民國設計學 會第15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 A Discussion on the Changes and Progress of Design-Related Terms,IASDR 亞洲國際設計 研討會論文,韓國首爾 discussion on the Changes and Progress of Design-Related Terms,IASDR 亞洲國際設計研 討會論文,中國香港理工大學 朝陽科技大學97學年度教學卓越計-文化創意與傳統再造助理 「96-97年度國科會專案研究計畫付近代台灣香產業發展史建構與變化特徵解讀一設計人工物文 化系列研究(3)」-國科會研究助理 「95年度國科會一專案研究計畫 歷經異國文化輪替影響下的台灣木刻神像產業之發展軌跡與其 變化上的特微解讀─設計人工物文化系列研究(2)」-國科會研究助理 2016 2015 2009 2008 2007 2006 2010 專攻設計美學歷史(台灣百年、世界設計、中國傳統) 、設計文化、設計社會學、社區再造、設計美學 專攻設計企劃、文案 專長: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Oct-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學歷】2006~2010 年 碩士 朝陽科技大學 設計研究所 2001~2005年 學士 朝陽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1996~1999年 高中 屏東高級中學 美術班

【學術經歷】「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術工藝」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6亞洲ADCS設計

文化學會國際研討會,南京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以台灣光復時期相關用語變遷過程為中心,2010中華民國設計學

會第15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

A Discussion on the Changes and Progress of Design-Related Terms,IASDR 亞洲國際設計

研討會論文,韓國首爾

discussion on the Changes and Progress of Design-Related Terms,IASDR 亞洲國際設計研

討會論文,中國香港理工大學

朝陽科技大學97學年度教學卓越計-文化創意與傳統再造助理

「96-97年度國科會專案研究計畫付近代台灣香產業發展史建構與變化特徵解讀一設計人工物文

化系列研究(3)」-國科會研究助理

「95年度國科會一專案研究計畫 歷經異國文化輪替影響下的台灣木刻神像產業之發展軌跡與其

變化上的特微解讀─設計人工物文化系列研究(2)」-國科會研究助理

2016

2015

2009

2008

2007

2006

2010

專攻設計美學歷史(台灣百年、世界設計、中國傳統)

、設計文化、設計社會學、社區再造、設計美學

專攻設計企劃、文案

專長:

Page 2: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寫作 ・故事力・文字力・感受維度

Page 3: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寫作、出版經歷】長篇言情小說著作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特約記者 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538.html

2010 屏東青年期刊 微小說

2008 「台灣工藝文化研究」計畫-台灣各地方工藝產業史南投、嘉義地方工藝撰稿人

2007 磺溪期刊撰稿人

2002 文學獎

Page 4: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專題報導 /撰文・現地採訪・攝影

Page 5: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香港與澳門的博物館,並未如同台灣故宮那樣具備五千

年的歷史展品,在港澳那麼短短的近百年歷史當中,僅是很

忠實的呈現出其歷史的概況,不時的可以看到由老師帶領著

成群結隊的孩子們在博物館中穿梭,藉由館中的活潑的展覽

和老師詳細的講解下,很容易的就可以讓小朋友了解到從以

前到現在這塊土地的成長的過程和社會文化發展狀況。港澳

博物館的展覽館會如此吸引其大眾的目光,也是因為其簡單

易懂的展覽模式,讓觀覽者在不需要導覽員的情況下,可以

很快的進入其情境,其港澳博物館的最令人玩味的便是按照

多元化地重現其真實場景。

在香港博物館的中分為四大展館,從自然生態環境、

史前時期的香港、歷代發展直到香港的民俗都包含於其中

,雖包含了這四大項目,但最為精采的便是為香港重現了

當代的歷史情況,其中包含了戶外的船家的船塢生活、各

色的雜貨舖、水果攤位、裁縫店、茶舖、藥舖等商店、生

活中的婚喪喜慶及廟會的佈置、經典粵劇舞台(包含了戲

台前的人物以及戲台後的服裝用品 )… 等商品的陳設都做

出了最完整的呈現,讓人彷彿真的走入當代的生活情景,

身處於博物館中猶如處於一個濃縮版的香港歷史小城鎮。

大部份博物館的展出方式,多以文物、畫作、手稿的

靜置擺放為主,其實在展出上若能加上嗅覺、聽覺、觸覺

、味覺等方式,更可以增加觀覽者另一種體驗和樂趣。港

澳博物館的展出上除了視覺上的觀賞之外,更加入的〝聲

音〞的效果,例如觀覽者站在屋外,透過窗戶,利用影音

的播放,可聽到屋內傳來陣陣的嘻笑與聊天聲,靠近一看

則可看見屋內正有一群人正興高采烈的打著麻將,即可感

受到麻將在當時所帶來的生活樂趣,館內亦另有播放舊時

的粵劇,除了增添觀賞者的樂趣以及情境、教育現代的年

輕人過去歷史的軌跡之外,透過聲音更能激起曾經經歷過

那時代下生活老人們無窮的回憶。

走入歷史的那一頁──香港、澳門博物館

歷史博物館是一個能夠迅速

了解當地文化最迅速的方式,

許多在外旅遊的人士若想要更

貼近的了解其當地過去發展狀

況,更是不會錯過具有特色的

博物館。在台灣已具備各式的

博物館,尤其以故宮最為世界

推崇,展出的文物的豐富度不

但成為世界十大博物館之ㄧ,

近年來更加入了新科技數位化

的方式展出方式,來台旅遊的

人士更是不會錯過這樣如此文

物精美又豐富的博物館勝地。

Page 6: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但在現代大型的博物館中,卻難得見到將其常民的

歷史文化介紹給大眾認識,反而在展現時代特色的餐廳中

才能見到類似像這樣的生動文物展出,歷史文物是靜止不

動的,但歷史生活的回憶卻是活的,對於過去時代常使用

的常民用具,單就於導覽手冊上的解說不但失去了生活的

趣味性,也無法讓人真正深這正的認識其使用方式。然而

這些文物該如何保存,或是該如何展現及教育給下一代的

人們去認識,在這次港澳博物館一行中,在在都可以看到

當地對於過去文化價值保存的用心,如此有如一本立體的

歷史書籍的展現下,將這些事物呈現在大眾的眼中,這些

特點都是台灣文物保存方式與呈現值得學習的地方。

與台灣大型的博物館可以見到許多難得一見的精美文

物相較下,港澳博物館則多以歷史傳統文物、以及重現當代

生活為展覽重心,這些生活中的小用品在台灣多以特定的博

物館中展出,像是製香博物館、工藝博物館、陶瓷博物館等

等,甚至是民間餐廳所經營的台灣故事館中才有這麼多的生

活文物展品的出現,然而在香港及澳門兩地,則將這些東西

集合起來,在精心的安排展出之下,所有的歷史事物都在大

眾的眼中活靈活現的呈現出來,不僅看到了許多現代生活已

不復見用具,也間接的參與港澳在這百年間生活的模式。

現代台灣對於歷史文物的展出多以古老的文物為標榜

,但其實在台灣也經歷過近百年的軌跡下,定也累積了不少

的歷史記憶,雖然精美的文物更能吸引大眾的目光,但走過

台灣這段歷史的生活用具,也是另外一種珍貴的價值,

Page 7: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設計博物館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小藝術」的價值傳遞

無論在西方或是東方,由於「設計」最基本的概念即出

自於「用」,相較於充滿意識流的形而上藝術而言,一板一

眼著重於如何帶給人們好用的「設計圖」以及「人造物」來

說,設計往往都會被歸納在藝術之後,對此在已是設計當道

的西方美歐國家而言,在藝術界中亦曾面臨設計矮化於藝術

之爭議。

但在數千年的文人背景的東方國度,對於形而下的器物

用品、招貼牌坊,更是難以登上大藝術的殿堂。設計發展到

8 0年代期間,由於廣告傳播在經濟的趨使下繪製商業廣告

的職務興盛,部分具有美術系相關背景的人才雖亦跟著進入

廣告設計領域,但其對於轉戰廣告設計圈的心情卻是帶著不

得已的無奈之感。

然而雖在大眾眼光下將設計視為形而下之物,但至

1 9 8 0年代後期北美館卻是積極的先後策劃多場與設計相關

的展覽,如「德國新藝術運動展」、「包浩斯1 9 1 9 - 1 9 3 3

」、與建築和室內設計相關的展覽,與工藝相關的織物造型

展等,試圖將國內外與設計相關的人造物介紹予國內的閱聽

者,從這裡也可推敲出常與國際藝術交流的管方人員與策展

者,必是意識到設計之於藝術與美學之間的的肯定。

先將設計的在社會中所存在的階級差異壓為後話,由博

物館或美術館中所展示的實踐的角度上來做討論,事實上能

設 計 展 覽 進 入 美 術 館 的 意 義 - 設 計 小 藝 術 社 會 意 識

對 於 設 計 的 重 視 到 達 某 個 程 度 認 定在這具有大眾教育意義性的場域展出,實已隱含著一種特定

的知識形式與意識形態在社會關係中交互建構的默契,進一

步亦已顯示出8 0年代整體的社會與經濟的驅動下,設計已

占有不可忽視的存在性與前瞻性,而抓住此時代脈動的策展

者,則透過該場域提出理念推廣與教育。

國 際 設 計 博 物 館 的 定 義 , 與 設 計 博 物 館 於 社 會 中

的 價 值

探究國外設計博物館成立的形態, 如成立最早的維多

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V & A( 1 8 5 1)館藏便著重在歷代

作品的收羅,館藏縱括過去的工藝與藝術、以及現代

設計書籍與作品(包含印刷、紡織、流行服飾、珠寶

、建築與家俱),展出的作品亦不侷限於歐洲本地之

作,更是橫跨歐亞各地方特色設計。

「S t a t e M u s e u m o f

A p p l i e d A r t s a n d D e s i g n

M u n i c h」對於設計博物館提出

明確的定義:“設計博物館是一

個集產品、繪圖、時尚與建築設

計為特色的博物館……設計博物

館的目標是創造展覽與擴展自己

設計知識的空間 ,並且也與公眾

進行對話,內容關於一切生活中

設計的角色與價值”

Page 8: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兼 具 歷 史 與 現 代 設 計 作 品 收 藏 的 M O M A 著 重 教 育 與 交 流 的 M O M A M A D

台 灣 設 計 館 ─ 讓 設 計 品 展 出 的 一 個 自 由 空 間

於 1 9 8 9年成立專以設計為主題所設置的倫敦設計博物館

,則像斷代史般地專注在現代設計中,其中如涵蓋工業設計

、圖像設計、建築、家具甚至延伸到時尚設計,館中展出即

以當代及經典設計,如家具、汽車、以及各種家電用品、家

庭用品,以及以未來為主的設計品。

上述西方設計類型的博物館,仍是保留了博物館提供展

出場地以及對於展品的維護與保存等基本功能,給予創作者

更好的交流地點,除此之大量的書籍、期刊、館藏,更以提

供與教育與互動性而存在,但博物館成立的目的與形式是明

顯的專以設計為主要展出,與一般純藝術性的博物館有所區

隔(台灣現今仍僅將設計作為美術館中展出的一小部分)。

在設計發展的初期以這樣廣泛且帶點啟發性的展演方式,若做為以藝術鑑賞與新知傳遞的角度來看,對於台灣甫接觸「設

計產業」的閱聽者而言確為新鮮且有趣,而在2 0 0 2為因應國際經濟的需求下,要求加速台灣轉型而推動「挑戰2 0 0 8年:國

家發展重點計畫」,台灣設計產業起飛計畫才開始真正積極的落實在產、官、學中,透過台灣創意設中心的媒合與推廣,不

僅讓設計與業界開始有了更進一步的聯結,此外於2 0 0 3年開始獨立舉辦的「設計博覽會」,至今每年更是吸引百萬人次的人

潮前來參與,相對於3 0年前不願意進入設計圈的藝文人士的景象,現今設計、創意、文化的思維已是全球主流。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 O M A( 1 9 2 9)則是朝多元

化發展走向,著重在打破樸拙的工藝技藝與現代藝術

之間的疆界,增加藝術家之間的交流,提高閱聽者對

於美學的意識,展出內容與收藏時跨各具有歷史意義

與指標性的作品,領域亦跨領域結合設計、建築、電

影、多媒體以及攝影等項目; 而除了與藝術性相關

的展覽空間之外,M O M A於 2 0 0 8更整合手工藝,特將

原美國手工藝博物館 A m e r i c a n C r a f t改造為新的

館藏區M A D ( M u s e u m o f A r t s a n d D e s i g n ),打破

工藝、藝術與設計的隔閡界限,並記錄不同領域的匠

師、藝術家與設計師們相互合作的情況。

Page 9: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台灣設計館在建國1 0 0年的簇擁下於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原址地松山菸

廠正式開幕,此也成為台灣第一座與設計相關的常設展覽地,近期更提

供新銳的設計師自由發揮與分享作品的空間。初步探索館內設置,設計

館藏可分類為「台灣區」、「概念區」、「金點區」、「世界區」、「

前瞻區」、「互動區」、「設計光廊區」等展區,而目前除卻「台灣區

」依循著設計史介紹台灣設計沿革外,其他大多是以介紹國內外經典設

計品、新銳設計師作品以及各項得獎作品為主。

此一展覽空間展品雖豐富且展覽的形態已有初步小型常設形展示館

的架構,但藉由展出品卻不免遺憾地透漏出設計館對於「設計」定義上

的窄化,(如對台灣設計的回溯,台灣設計應起源於更早的工藝時期)

,而館內僅提供展示的單一角色,缺乏保存、收藏、資訊傳遞、教育研

究角色功能,其中不足之處也成為立館之際無以成為台灣第一座設計博

物館的缺憾。

設 計 博 物 館 所 要 傳 遞 的 重 要 概 念 - 設 計 不 應 只 是 「 看

到 」 的 樣 子

現今台灣設計發展跟隨著經濟政策與國際脈動而走,不

可否認的設計在政策的振興之下,在進十年內已有長足的發

展,走訪台灣各場大大小小的設計展覽,都足見台灣的設計

實力並不亞於其他國家甚至有超越之勢,但如回到教育的層

面上,卻不免見到一絲隱憂。

由於「台灣設計博覽會」通常都是以交流以及販賣商品

的角度在策畫展覽內容,大多數僅以視覺性強烈的設計品作

為展出,其邀請的相關廠商更是在展覽間爭奇鬥豔,吸引人

潮駐足夠買,時以觀察博覽會場的民眾多為設計科系的學生

、或是高中以及大專院校的學生,展覽能夠給予「型而外」

的潮流,那麼「型而內」的內涵是否也能一同植於學生們的

心中?再者,若博覽會中無法提供更深入的教育概念在其中

,又何以向來此參觀的實業者對話,強化實業界對於設計流

程的了解?就目前普遍的情形來看,透過設計博覽會、文化

創意產業的呼聲來看其產業的確有聲勢壯大之勢,但實際上

真正了解「設計內涵」的業者卻是仍佔少數。

Page 10: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回到展覽會中,閱聽者眼前所觸及的展品,都是設計師

從消費者的角度、使用的角度、品牌的角度、美學的角度

、環境的角度、文化的角度……細細的分析與歸納後所產

出的成品,但僅以短期展出的博覽會也僅能提供閱聽者走

馬看花的展出方向,在走完、拍完一場展覽會的觀眾,最

後除了帶走精美的創意設計精品之外,是否也帶走了設計

師在背後所要闡述的思考?

從台灣設計歷史中已可了解台灣設計發展之初本已

是為了外銷產業才將設計概念引入台灣,又以台灣的產業

形態更以代工為主,廣泛地來說其實台灣設計產出一直以

來都是將眼光「放諸國際」,而在將設計的中心拉回自身

過程也成了許多設計者的難題,要為台灣的設計定位,勢

必是需要有一段很長的學習與培養的時間,而這需要被教

育的對象,也不僅僅是設計科系中的學生或是設計者,更

多的還是產業中的實業人士。

設計所涉及的廣幅相當的廣泛,它不僅是商業性更

涉及到人文與藝術領域,貼近人心的設計更是需要時間培

養與經驗的累積,最後才能成現一件完整的「作品」,或

為現今在資源、人力的集結上還無法成立一座屬於台灣的

設計博物館,但如希望我們這個環境出發,培養出真正的

關心這塊土地的設計人才,那麼就更應該要透過一個公共

教育的地方,將簡介式的展覽形態在深入化,提供充足的

資源,以及具有深度與廣度的知識學習場域,未來才能夠

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設計體質。

Page 11: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荷蘭文化設計展─膽大心細的永續設計思維

近十年內由於創意文化的勃興,不少的報導雜誌即針對荷蘭與海共存

的都市建構大以讚賞,從荷蘭在藝術、設計、建築、社區營造的各種作

為上,皆可以看到荷蘭正戮力於永續發展上的實踐,而永續發展對於他

們來說是以什麼樣的意義存在?我們可以藉由回溯過去與海爭地的情況

,知其一二。

荷蘭土地面積雖是臺灣的4 / 5大,但境內卻有1 / 3的土地低於海平面

,因此居民為求生存,必須利用各種人為工具與大自然抗衡,例如建造

堤防阻擋海水、利用風車抽水填海造地,進而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而

在嚴峻生態環境的爭鬥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自然環境平衡的重要性,要

如何使大眾與大地共生存,也成為荷蘭對於永續發展的基本態度。

「永續設計」對荷蘭的設計者來說並非一個漂亮宣傳口號,他們願意

以更「務實」的角度來看待;比起裝飾性為重的建構,荷蘭在建築與工

業設計上更重視實用性與機能性,因此在此種民族性之下,設計師習慣

以長遠的眼光來思考「設計」、「環境」與「人」之間的並存關係,以

相互尊重的態度來成就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在這些看似老生常談的概念下,荷蘭人卻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如

果想要減低社會福利中更多不必要開支(像是社會問題、疾病問題的產

生),就必須要創造一個能讓大眾獲得適切、健康且永久的生活環境。

以此觀點下,我們可以看到荷蘭人在務實之中帶著「利益」的趣味,同

時也在荷蘭設計師所創造的各種不設限設計當中,看出荷蘭政府對於永

續發展的遠見及胸襟,提供創造者擁有一個能夠自由創造美好未來生活

的發展空間。

此次由田田圈文創工作群在臺北中山創意基地

舉辦荷蘭文化設計展,展覽特別網羅荷蘭設計師

具有巧思與創意的平面設計作品,展出內容除了

廣涵海報、廣告、書籍、畫報、圖像、地圖、以

及企業識別規畫等實體文本之外,另外現場亦撥

放設計師影像媒體紀實,希望藉由不同的呈現方

式,讓閱聽者對荷蘭的文化視覺設計有更多的認

識。

策展人龔維德先生力邀荷蘭學習設計與藝術的

學者、以及目前從事設計的工作者,舉辦兩場講

座與一場研討會。講演者將從荷蘭的博物館活動

、教育、流行文化、音樂、戲劇與社會學的角度

,探究荷蘭文創工作者是如何發揮原創性思維,

讓觀眾們可以在面對面的交談中,深入了解到這

一個與臺灣土地面積及人口數相當的國家,是在

什麼樣的人文背景環境之中,締結出一個實力雄

厚的文化創意之都。

永 續 發 展 由 「 務 實 」 中 出 發 ─ 提 供 居 民 舒 適 安 全 的

生 活 環 境

Page 12: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設 計 軟 實 力 並 非 口 號 , 而 是 必 須 於 生 活 中 落 實

軟實力的議題在各國之間發燒,許多設計者皆開始從

自身的傳統文化與社會背景中找尋有力的利基點,利用各

種異業相互合作的機會,創造出能夠凸顯特色文創事業,

期待能在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的青睞。然而在

各類討論與文化創意與設計相關的書籍中,其實不難發現

在設計手法上,各國間並無太大的差異,只要設計手法與

技術配合得宜,設計商品皆有其特色與美妙之處。

透過此次荷蘭文化設計展覽的探究,同時引發筆者關

注:在不同的國家中,是如何看待文化創意與設計事業背

後的深義?以臺灣為例,其實更多的是希望夠透過他國,

在特有的民族個性下所產生的文化政策、社會機制,以及

教育培育觀點的透視中,提供我們擁有更廣闊的視野,並

且可以重新審視臺灣的文創事業,在一片呼喊著「提升軟

實力」的口號之下,也能朝向一個為大眾建立永續環境的

良性機制而努力。

荷蘭承襲過去大航海時代勇於冒險的性格,在過去海外

貿易的經驗中,也讓荷蘭人民對於外界保持著開放心態,以

兼容並蓄的精神包容異族文化,接納各國的人才。於此次的

設計展覽中,不乏可以見到用色大膽的視覺表現、細膩工整

且讓使用者清楚明瞭的應用設計,以及摻雜異國設計風格的

作品,而從這百件的作品中亦可看的到屬於荷蘭設計師勇於

表現且又著重細節的設計風格。

在荷蘭的設計教育制度中,更將此種既務實又重商的思

維加以實踐,進而推動荷蘭的年輕設計師有更大的嘗試,將

其作品推廣至國際上。荷蘭的設計教育僅將設計技法視為發

展的基礎,在不斷地反覆質問與檢視概念(c o n c e p t)的牢

固性及其存在性後,設計才得以真正成立。由於荷蘭開放、

勇於接受挑戰的態度,在現今面對國際強大壓力的競爭環境

下,才能將設計事業版圖跨足於海外市場,在國際上大放異

彩。

有別於臺灣的設計教育,臺灣大多首重以技術為教學目標,

鮮少在品牌行銷甚或設計溝通上著墨,綜觀臺灣現有的設計

(文創)品牌,以設計師為領導者的仍屬少數。同樣是兼容

東西文化的國家,或許是臺灣含蓄內斂的「海島型」性格,

因而與荷蘭走向不同的道路。

兼 容 並 蓄 的 文 化 , 膽 大 心 細 的 航 海 型 性 格

Page 13: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廣告文案・生活攝影

Page 14: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好久沒有和你聊聊天日復一日的結束一個忙碌的一天的時候

打開房門襲來一陣的寂寞的風

突然想起,大家最後一次聚會的時候我們都訴說著自己的夢

每個人拿起啤酒撞杯喝下冰涼的汁液,心底卻暖暖的

啤酒泡泡為我們打造了一個美夢,響起了火車氣笛勇往直前

然而

在經過了207天又21個小時30分鐘

各自在不同的地方為正為自己未來努力付出的你們是否仍抱持著初衷?

現在,我想和你們在這小酒館喝杯伏特加萊姆酒

在夏日夜晚的徐徐涼風中看著熠熠的星光和你們聊聊天

此時此刻請容許我襯著薄酒的微醺,抱怨一下工作上的小事

這也只是因為我想要在你們面前任性一下,並且在你們身上

擷取一點安慰,和一點活力

當然,也請讓我為你們灌注一點輕鬆,一點歡笑

讓你們也能夠帶著愉悅的心情入睡

嘿,你們知道嗎?

其實,我最想要說的是:「現在你們好嗎?我很想你們」

電話 : (04) 2320-8756地址 : 台中市西區精誠七街 1 號營業時間 :AM 11:00~AM 2:00

文案‧攝影

蛙前月下

Page 15: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文案‧攝影

深冬,

寒冷透過毛衣、鞋襪、緊貼著每一寸肌膚,

帶著濕氣的凝冷空氣,幽乎的穿梭在喉與肺之間

它正以無處可躲的形式,讓人們透過手與腳趾之間的冰凍,無法

輕忽它的存在。

座落在坪林山與樹之間的小屋,正招呼著拉緊衣領的過客

在這裡並沒有太多的山珍或海味

他們僅只以專心一意的用心來燉煮一碗小羊肉

用暖呼呼的誠心,撫慰每一個來此找尋溫暖的人們。

一碗小羊肉(往新店烏來方向右側)

電話:0286658119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北宜路一段194-1號

營業時間平日為上午十一點至半夜十二點半

假日為上午十一點至半夜兩點

藥武羊威香味四溢,湯頭濃郁、冬日進獻

Page 16: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遠方傳來一陣又一陣的鹽味 ,那是海風稍來的信

粼粼波光,在日光的照耀下閃亮了整座山谷

我們笑著從背包裡拿出了太陽眼鏡

遮住了陽光,卻遮不住更耀眼的笑容

任憑山風與海風浸透每寸毛細孔

讓它們吸飽了泌靜安穩、喝足了恣意徜徉

輕鬆舒適在血液中緩慢的流動著

文案‧攝影

「我們就來這裡過完下半輩子吧」他笑著說。

「什麼嘛! 我們不是還年輕嗎?」旋即,她也展開了笑顏。

蓮日覓風光

Page 17: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翻開山裡的那一頁走了進去那一夜,地牛翻了個身,背脊抬起了阡陌田野、山林河川、小橋屋舍在大地上留下了一條蜿蜒的痕跡,隨處可見的迸裂似乎是一種惡作劇拖著的犁,讓所有的一切都在靜謐的黑暗中迅速躺下一切回歸混沌大地隨之而來的驚恐,卻在每張照片中成了紀錄

而今,陽光照在青青草地之上,彷彿大地正在這溫暖的天氣中沉睡土地上的記憶成為一種憑弔殘垣碎瓦訴說著那一夜的過去拾掇起一塊布擦掉所有人的眼淚捏起針,剪一段線,為大地縫補雖然時間一點一滴的為流逝者撫平傷痛,但卻無法抹去那風、那夜、那哭泣

想念即是最好的憑弔

園區地址:41364 台中縣霧峰鄉坑口村中正路46號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9:00-17:00,每週一休館

電話︰(04)23390906傳真︰(04)23397401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文案‧攝影

震在進行式

921地震博物館

Page 18: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此為四則小小的短篇小說,其中又以圍繞著特定四個主題─

花博、夏卡爾展覽、眷村風景以及圓滿教堂作為故事背景。

此四則故事已發表於刊物連載專欄之中。微小說 /

Page 19: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請給我一張票」在等了四十六分又三十二秒以後,她終於

拿到手中那張印有植物花紋的花博門票。

這麼擁擠的地方,從來都不是她的最愛。

原本以為今天不是假日,特地的選定了課最少的一天翹了課

,特地坐車北上。

自己心裡所想像假日和非假日的區別,在廣告的強力主打之

下,全台灣沒有上課的學生、休假的 S O H O 族、更多的是一車

又一車的像進香團一般的鄉親父老,都一起被擠到這一區的展

區。更沒想到的是,在南部的太陽豔天,一過了苗栗就白雲就

逐漸漸暗了起來,才剛下巴士天空就更不爭氣的下起了雨。

現在她的手裡捏著門票,背著沉重的一台相機,正被後面的

阿嬤催促著趕緊入園。

「不過對我而言,能夠看見人們因為植物而顯露出的笑顏

,就能讓我感到愉快。」

「喔?為什麼?」

「植物是不會藏私的,他們每一株都有獨特的能力所在,

就算是小小的一叢青苔,都具有自身的本質所在,他們既敏

感又能真切的體會到四周環境的變動。他們可以理解人們所

想、所思,即使人們不開口,只要人們能夠靜心的傾聽,就

可以聽見他們回應的話語。而我,最終能夠希望我所栽種出

來的植物,都能夠帶來修復的能力。」他們一邊走過了熱帶

植物仙人掌區域,她一邊聽著他對於植物的見解,她猜想他

應該是一名園丁或是植物學家。

她隨著人潮慢慢的移動雙腳,耳邊也一直聽見有人不停的

讚嘆花團錦簇的模樣,然而她只是不停的隨著人群走動而已

「妳看看那邊,那是一株雲南運來的跳舞草,只要發出聲音

,那株草就會隨著擺動。」

她隨著他的手勢看過去,真的有一群人圍繞在植物旁邊,

又拍手又大叫的,「現在看起來反倒比較像是植物被人類給

逗的隨之起舞」

「人家說植物有修復的能力,這樣的方式還蠻顯而易見的」

「修復?你說的修復指的是什麼?」

「修復有很多種阿,最直接的就像是修復大地。透過植物一

些淨化的能力,能夠替土地、空氣、水做一種修復的作用,

但是這種方式太過於被動了,植物本身應該就屬於大地,現

在卻被淪為修復的工具並且展示在展區之內,真不知道該說

是人類太聰明了,還是太過於自作聰明了」

她覺得她自己聽得有點迷糊,不太懂得他想要說的話。

微小說1-植物語 (花博)

「現在的人們非常需要植物的幫助,但是由於人們把他們的

感知關上,不了解這樣的需求。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是植

物再無私似乎也禁不起人類無知的破壞,人們倒是很擅長將

植物圈圈起來,再將人們運到同一個地點,欣賞原本應該在

野地就能看見的花」

她聽著他說完了一大串的話,走在前方的他突然停了下來,

轉過身來問:「這花裡面,你最喜歡哪一種呢?」現在他們

正駐足在溫帶花園區,溫帶的植物相較於熱帶與高山植物,

的確是花種既多又鮮豔。她又拿起了相機四處的逡巡了一番

,看到角落邊有幾株高瘦的花叢,清清淡淡的,中間有一小

球綠色三角錐形的核心,四周則有十來朵的白色花朵圍繞成

一個半球型,十分高雅。

「我喜歡那個,但是不知道它的名字是什麼?」她指了指角

落邊。

「那個阿,那個叫做伯利恆之星』他寓意深遠的看了她一眼

,接著又說「他的花語是”敏感“。」

Page 20: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她若有所思的站在花前,只用她自己聽的見的聲音輕輕的

說:「原來植物真能顯現出人的心思,但是『他』卻一直都

沒發現…」

「所以,你有什麼樣的故事?」他站在她的身邊跟著她一

起看著伯利恆之星。「你是一個能夠看透人心的人嗎?」她問

「不,能看透人心的是植物,我只是透過植物看到了你。

」他微笑著微微的轉身向著她「雖然你拿著相機一附來湊熱

鬧的模樣,但是剛剛看見你在看跳舞草時,那眼神哀傷的要

滴出了淚,面向你的跳舞草一動也不動的,連跳舞草都知道

了的事情,是你沒發覺而已。」

「原來是這樣…」她低下頭看著她的相機,原來植物都比

她自己都更瞭解自己的心情,她以為來到這裡就可以把一切

的事情走完,她也就開心了。最終她還是沒有誠實的面對自

己。

他靜靜的牽著她走到了榕樹底下說「請你閉上眼睛,沒有

什麼比成長力旺盛又長久的榕樹更能包容生命,他不疾不徐

的生長著,成為穩固整座地域的安定力量,你敞開心胸放輕

鬆就能感受它。」

她隨著他的話語,慢慢的放鬆自己的肩膀、背脊、手指、

腳、腳趾,並且逐漸靜空自己的思緒。漸漸的她感受到了來

自於自己內在的的輕盈,霎時間她也開始感受到了一股力量

的注入,像是在血液中二氧化碳與氧氣的交換。雖然一時間

沒有辦法完全的恢復,但她感覺精神好了許多。

不知道過了多久,她睜開了眼睛對著他說:「謝謝你,現

在我覺得我似乎得到了重新在來過勇氣。」

她抓起掛在側身的背包,從裡頭拿出了皮夾並且抽出了一張

卡片,是一張沒有使用過的花博預購票,「為了謝謝你,你

可以接受這張票嗎?」

他笑了笑說「你捨得送給我嗎?」

「嗯,我想我已經不需要將回憶再留著了」她頓了一下又

說「不應該說是回憶,而是執著,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可以

請你留著嗎?」

「呵,美女送的東西,豈有不收的道理」他也不回絕的將

票收到他的皮夾之內。

「還不知道你叫甚麼名字,不過我想以後我們要再見面的

機會也不大,不知道似乎也沒有關係。」她歪著頭想了想又

說「你這麼了解植物,又能看見人的心思,應該是個很能夠

準確拿捏愛的分寸的人吧?」

「那可不一定阿,我說了,我只是透過植物看見人,植物

比起人的心思簡單又直接的多。說不定,我也只不過是看不

過有人用這麼哀傷的眼神盯著植物,讓植物也沮喪的樣子,

最終我關心的只是植物並非是人。」說完他對她點了一下頭

,算是道別也就就轉身離開了,並沒有打算要留下姓名的樣

子。

「也好」她想。今天她也就是結束

一些事情,不想再拖泥帶水的,今天

就止於今天,現在就止於現在。

她並沒有馬上離開,她站在榕樹邊

,又低下頭不讓人發現的哭了一下下

。感謝了植物所給予修復的力量,或

許還需要一點時間,但她卻想起了自

己迷失已久的本質,她想接下來她會

更誠實的面對自己,再也不會忘卻自

己了。

Page 21: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微小說3-迷路在眷村(自助新村))

剛過了三月,氣溫卻還選不定主意,前日人在北部處在綿

綿細雨不斷的寒流冷天,身穿羽絨大衣,沒想到車才剛剛開

過苗栗,溫度毫不留情的向上直飆,一到台南,身上的衣服

已經層層脫下剩下最後一件,車裡暖氣也轉為冷氣。

「天阿,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台灣,氣溫也差太多了,南部

也太熱了吧⋯唔,等等,我把出風口轉個方向,這樣就不會

直接吹到妳了」我順手探探冷氣的溫度。

「台北下了好久的雨,難得你放假,我也沒課,趁這個機

會就到南不曬曬太陽嘛!不覺得每天待在家裡都要發霉了嗎

?」她兩眼帶著笑意,一手撐著頭望向窗外,似乎對於這樣

的陽光十分滿意,一點也不介意越發刺眼的艷陽。

「會嗎?我覺得挺好的阿!下雨天放假不就是應該要待在

家裡,租幾部好看的電影,兩個人悠悠閒閒的度過幾天假期

。最近幾個禮拜假日都不知道妳在忙什麼,好像時常都不見

妳在家,妳也知道我的假都不好排,都沒有時間和妳好好說

上兩句話。」對於這幾週我們都沒有好好的說上話,我有點

微詞。

「好嘛!好嘛!在車裡能聊,換個地方也能聊阿。倒是你

不要老是一直窩在家裡,以後你自己放假,有空就多一個人

出來走走,OK?」來到了高雄後,整個風景和城市氛圍確實

有別於台北,高雄的藍天陽光似乎完全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她一邊看著窗外的風景,一邊翻閱著手中旅遊書。

「我才不要,我一個人出去玩多無聊,妳看妳安排的行程

多好,等一下先去妳想看的自助新村彩繪,晚上再一起去找

好吃又新鮮的海鮮大餐。」我趕緊補上幾句好話,推推她的

肩膀逗她

「欸,等等⋯等等,快到了,注意在下一個路口要轉彎進

去。」

一個轉彎,彎進了一個巷口,車子朝裡頭慢慢的滑了進去

,一陣的五彩繽紛也倏地進入眼簾。

「哇!這裡真的好漂亮喔,勤勞的人有好風景看。你看吧

,幸好沒有跟你窩在家裡看DVD。」車都還沒停下,她已經

開始伸長了脖子,眼珠子也不停地滴溜滴溜的轉。

車才剛停好,她馬上就抓起她的彩色背包,往巷子裡頭衝

去。一下子間,我的眼睛還有點不太適應高雄的陽光,曬得

我眼前有點模糊,還以為她好像要融入整個背景似的。

「離開家裡,你就變成脫疆的野馬,走慢一點啦!」

「這裡真的一個漂亮的眷村,到處都是平房,跟台北的高

樓大廈不一樣。你看那戶人家,她家門上有好大一叢粉紅色

的花從上面爬下來,好美喔,我也想把陽台弄成這樣。還有

那邊,那個牆是藍白條紋,好亮。」她一下子興奮的跑到人

家門口前探頭探腦,一下子又跑到別人的圍牆前拿著相機猛

拍。

「嗯,嗯,這邊的確很有特色。」我背著雙手,慢慢的在

眷村裡逡巡著四周的景色。

「以前我小的時候也是住在眷村裡,跟這裡很像,不過這裡

的巷弄有點彎彎拐拐,我們住的地方有點像棋盤式的格局,

道路都方方正正的。而且每戶人家都有種樹,很多都是芭樂

樹、芒果樹什麼的,一到夏天,整個眷村都可以吃的到香甜

多汁的芒果。」我慢慢走向紅磚牆邊放置的排椅上,選定了

張椅子稍為拍拍上面的灰塵就坐了下來。

Page 22: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喔!天阿!這是什麼。」兩人被牆上的一顆髮假人頭嚇

了一跳,定神一看旋即又忍不住笑成一團。

這個眷村到處都被畫上了鮮豔的色彩,紅的、黃的、藍的

、綠的,畫上開滿花的樹、即將升空的氣球感覺,蹦的到處

都是的愛心;沿著一整路的紅磚牆、刷的鮮紅的紅鐵門,這

真是一個令人懷念又生氣蓬勃的一個小眷村阿…。

「這裡地上有畫跳房子的格子,你會跳嗎?」說完,她循

著格子跳來跳去的。

「跳格子,是女生在跳的,男生才不玩這個。」

「哈,那邊還有兩個用郵筒畫成的兩個機器人,好有創意

喔!」她拿起相機又拍個不停。

一位老伯伯從巷子彎角處走出,手裡提了一袋紅白塑膠袋

朝我們這邊走來。「來這邊玩阿,我剛剛買了燒餅,要不要

來一塊阿?」伯伯笑瞇瞇的指著她手裡的塑膠袋,問我們要

不要吃燒餅。

我和她有點不好意思的謝謝伯伯的好意,但也體會到了這

個眷村裡濃濃的人情味

「這裡有很多好看的,那你們慢慢逛阿,別在這眷村裡迷

路了呵!」說完伯伯也慢慢的再向前走去。

「這位伯伯還真可愛,剛剛還替這個小社區小小的打了廣告

,『眷村裡迷路』就是這個眷村的主題。」

「剛剛妳怎麼沒替這位伯伯拍張照,平常妳不是很喜歡拍

人像照?」

「嗯…現在不是有好幾座眷村,好幾個社區都搭著文化創

意產業的列車,都開始營造出自我特色,雖然有些社區、眷

村都因為這樣的特色而讓觀光客大增,四周也因為商業機會

增加,讓原本有點落寞的經濟隨之好轉。但是,這些小社區

也因為外來觀光客過於好奇、有時也忘記了相互尊重,也為

這些住在裡面的人們帶來了困擾。」

「哇!你這些長篇大論哪裡想來的阿?平常看妳只會蹦蹦

跳跳的,突然說出了這番大道理」我誇張的瞪大眼睛,對著

她拍手讚嘆。

「笨蛋!簡單的說阿,如果有人跑到你家,當你剛洗完澡

打著赤膊,拿著相機對著你猛拍;到了假日,早上七點鐘有

一群人跑到你家門口大聲嬉鬧;或是明天早上要上班,可是

晚上十一點鐘,還有人在你家外面跑來跑去,還有,你最愛

的午覺時間也沒有了,你會開心嗎?」

「唔…這個嘛,如果是吵到我休息睡覺的時間,當然不行

,不過如過是有人要拍我裸照,那我會跟他收錢…」

「哈哈哈哈哈,你想的美阿!有人要拍你這個沒肌肉又有小

肥肚的樣子,不收你錢就很好了。不過,看你這模樣,如果

偽裝成老榮民,到樹下下下象棋,倒也挺適合。」

Page 23: 【學術經歷】 - pic.tasker.com.tw · 「設計」之關係生成演進研究-「美工」設計語義與價值認同之探討-2015亞洲adcs設計文化學 會國際研討會,台灣

「唉,今天到這邊來,讓我有一種感覺,如果有機會的話,我

還真想跟妳一起住在這個小眷村裡度過一輩子。」感覺兩個人

可以住在這裡,像小時候那樣,白天兩人都忙著工作,晚上回

到家就可以吹著高雄帶著點鹹味的晚風在巷弄間走走,聊聊白

天發生的事情也好,電視上無聊的新聞也好,都很有幸福的感

覺。

「住在這裡嗎?」她蹙著眉微微斜著頭思考這件事情。

我朝著她笑著猛點頭,「對阿,對阿,怎麼樣,來這邊住阿

,這裡地方也廣,也剛好適合妳在這裡做妳愛做創作,把妳在

房間裡弄的到處都是的夏卡爾撕畫帶來。」

她抬起頭看了我一眼,緩緩的說「笨蛋,剛剛伯伯不是說了

,別在眷村裡迷了路。」

說完,她急忙的轉過身去,繼續拿起相機繼續拍著風景。剛

剛在那零點一秒間,我似乎看進了她眼神裡的意思,霎那間我

們離的很遠很遠,但在下一個零一秒,又回到原來的時空。

我們會一直的幸福下去吧…真的好想要和她一起住在這平凡

的小眷村,過著平凡的小日子,假日我們一起看著租來的 D V D

,喝著剛泡好的咖啡,無論晴天還是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