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香港 buddhist佛教 in hong kong 二零一二年五月號。may 2012。hk$10.00...

56
香港 佛教 Buddhist in Hong Kong 二零一二年五月號 May 2012HK$10.00 第六二四期 ISSUE 624 淨化心靈的 生活宗教雜誌 禪門泰斗本煥長老圓寂特輯 杜聰大愛無疆 寺院鐘聲 江蘇靈谷寺 八勝吉祥寶 供養十方佛 治鼻敏感 加味玉屏風湯 《香港佛教》現已在全線 OK便利店、 華潤便利店及各大報攤有售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Jun-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香港佛教

Buddhist in Hong Kong

二零一二年五月號。May 2012。HK$10.00

第六二四期

ISSUE 624淨 化 心 靈 的 生 活 宗 教 雜 誌

不 一 樣 的 母 親 節媽 媽 成 功 往 生 了禪 門 泰 斗 本 煥 長 老 圓 寂 特 輯

杜 聰 大 愛 無 疆

寺 院 鐘 聲 ─ 江 蘇 靈 谷 寺

八 勝 吉 祥 寶 供 養 十 方 佛

治 鼻 敏 感 ─ 加 味 玉 屏 風 湯 

《香港佛教》現已在全線 OK便利店、 華潤便利店及各大報攤有售

04 每 月 開 示 心 清 淨 故 世 界 清 淨 覺 光 法 師

05 特 稿 本 煥 長 老 圓 寂 特 輯 編 輯 部

12 一 休 之 樂 夕 陽 無 限 好 譚 卓 文  

13 觀 照 城 市 不 一 樣 的 母 親 節 : 媽 媽 成 功 往 生 了 ! 麥 慰 宗  

21 眾 生 相 杜 聰 大 愛 無 疆 心 月

26 佛 光 照 耀 八 勝 吉 祥 寶 供 養 十 方 佛 寂 靜

28 常 霖 心 照 十 年 後 的 攝 影 常 霖 法 師

30 佛 教 寶 地 江 蘇 靈 谷 寺 凌 凡

34 養 生 食 療 加 味 玉 屏 風 湯 甘 雲 峰 醫 師

36 道 場 素 食 廣 種 福 田 禪 悅 、 果 德 法 師

38 職 場 禪 話 量 力 而 為 楊 釗

40 家 有 佛 法 這 題 得 練 好 幾 遍 馬 淑 華 博 士

41 生 死 相 安 寵 物 與 生 死 教 育 冼 君 行 博 士 . 贐 明 會

42 法 師 有 道 佛 陀 舍 利 傳 千 古 ( 四 ) 演 慈 法 師

44 佛 林 經 典 否 定 之 否 定 與 般 若 正 觀 之 思 辨 模 式 淨 因 法 師

46 名 人 千 秋 匯 通 儒 釋 道 的 康 僧 會 岑 逸 飛

47 聽 長 老 說 故 事 東 北 三 老 之 一 ─ 倓 虛 老 法 師 覺 光 長 老

48 答 客 問 天 堂 、 地 獄 在 哪 裏 ? 寬 運 法 師

49 活 動 消 息 編 輯 部

50 十 方 世 界 編 輯 部

香港佛教

B u d d h i s t i n H o n g K o n g

佛 曆 二 五 ○ 四 年 六 月 一 日 ( 1 9 6 0 年 6 月 1 日 ) 創 刊

第 六 二 四 期 . 二 零 一 二 年 五 月 號 ( 每 月 五 號 出 版 )

目 錄

創辦人 覺光長老松泉長老元果長老

出版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社址 香港灣仔駱克道三三八號1字樓

1/F, 338 Lockhart Road,

Wanchai, Hong Kong

網址 http://www.hkbuddhist.org

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電話 (852) 2574 9371

傳真 (852) 2834 0789

會長 覺光長老

首席副會長 永惺長老

副會長 智慧長老、黎時煖居士、

林漢強居士

《香港佛教》顧問

秦孟瀟居士

編輯委員會 道平法師、寬運法師、

宏明法師、果德法師、

演慈法師、溫綺玲居士

編輯 張華

助理編輯 譚月兒

廣告聯絡 李怡慧、張美瑜

國內廣告代理

廣州淨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廣州市番禺區麗江花園華林居

華桂路13號別墅

郵編:511431

電話:86-20-34526354

傳真:86-20-84596937

郵箱:[email protected]

製作 4E Media Ltd

印刷 Suncolor Printing Co., Ltd

發行 青揚發展有限公司

發行網 香港、中國內地、

東南亞、歐美加

法律顧問 林漢環大律師、林志達律師、

李家祥律師©2012 香港佛教聯合會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04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每月.開示

「心清淨故世界清淨。心雜

穢故世界雜穢。」出自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四卷<

厭舍品>第三。該經由唐代三藏

法師般若翻譯,收錄在大正藏第

三冊。

此句經文意思︰當我們心

清淨時整個世界亦隨之清淨,反

之,當我們的心充滿雜染垢穢

時,則外在的世界亦是雜染垢

穢。凡夫學佛總希望有所得,總

想得到一個東西心才會安定。當

年慧可大師斷臂求法,自稱︰

「我心未寧,乞師與安。」達

摩祖師答之︰「將心來,與汝

安。」慧可禪師沉思好久,答

道︰「覓心了不可得。」達摩

祖師緊接答道:「我與汝安心

竟。」慧可聽後即刻豁然大悟。

「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

無不由心。」由此,我們明白實

際上真正令自己心安是要做到無

所得,無所得才是大大的得到,

即是無所不得。

做到無所得即是做到心清

淨,無所得心即是清淨心。而清

淨心到底是甚麼樣的心呢﹖經

典中有說︰「善知清淨心,盡

脫婬怒癡。成就此三明,以此為

三達。」即是說要消除內心的貪

欲、瞋恨和愚癡三種最根本的自

性煩惱,以及遠離諸多微細無明

煩惱的障礙,心才能達至清淨。

清淨心是一切善業的根本。「心

器常淨常見佛身」,心清淨,自

性清淨,則佛在心中,常常見

佛,與佛同在;心不清淨,則離

佛十萬八千里,佛是佛,眾生是

眾生。這如同常行十善則是天

堂,常行十惡則是地獄的道理是

一樣的。清淨心是要在現實生活

中體現出來的,不是在一個清淨

真空中存在。諸惡莫作,眾善奉

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有了

清淨心就能做到具足正見、恭敬

尊親、慈悲忍辱、佈施不殺、尊

敬有德、心無憍慢、憐愍一切、

不貪財利、常修喜捨等等。走出

生命的障礙和外在的干擾,並消

解或降低過去的業報,突破逆

境,扭轉困局,顯現現世今生善

行的福報,由此而產生善的磁場

和感應力量,令周遭的外在因緣

亦隨之趨向清淨,則能達至外在

世界的清淨。

希望我們把自己的身心靈

安住在佛法正見中,將佛法內化

成為自己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

份,提升正面的生命態度、增強

道德觀念、促進健康理性的生涯

發展。

心清淨故世界清淨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釋覺光

04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耀

輯文:本刊編輯部 圖:香港佛教聯合會、香海正覺蓮社

06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當代佛教

界龍象本煥長老,於2012年4月2

日凌晨0時36分,在深圳弘法寺安詳示

寂,世壽106歲。海內外以十萬計的信

眾獲悉後,隨即從各地趕赴深圳,瞻仰

弔唁。弘法寺從4月2-4日,開放法堂讓

十方善信瞻仰。

4月4日,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

光長老,由執行副會長寬運法師、宏明

法師,果德法師等的陪同下來到深圳弘

法寺,出席本煥老和尚的封龕大典,並

負責為這位法友致封龕法語。

「龕」是一座斜尖形的小木塔,

象徵塔的形式,所以也稱「塔龕」,遺

體在其內跏趺而坐,稱為「坐龕」,這

是出家人常見的殮葬儀式。「封龕」就

是將龕門關好,意義如同俗家人的封

棺。

由香港到深圳弘法寺,覺光長老

全程靜默,閉目低頭,像是在思念這位

亦師亦友的故人。車輛到達弘法寺所在

的仙湖公園入口時,只見手持黃色鮮花

的人流絡繹不絕,他們都是趕往弘法寺

法堂拜祭本煥老和尚的佛教信眾。在很

多中國佛教徒的心目中,本煥老和尚是

新中國佛國復興的締造者,他受到廣大

佛教徒的擁護和愛戴。對於一位佛教徒

來說,雖然明白生死無常的法則,但對

這位偉大佛教領袖的往生,心中仍然依

依不捨。

本老的遺體被安奉在法堂的「塔

龕」內。約晚上八時,覺光長老和中國

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長老等被安排進入

法堂。淨慧長老負責「封龕」,而覺光

長老則負責灑淨和致封龕法語。覺光長

老致詞時,盛讚本老:「教界元龍,禪

門泰斗。一生為法為人,末後不生不

滅」、「入虛公之室,傳臨濟之禪;重

建梵剎十餘座,傳法度人無央數;弘演

毗尼數十期,得戒弟子遍中外」。儀式

於晚上九時許完成。

晚上,弘法寺每一條通道兩旁都

站滿身穿黑海青的法師或者居士,他們

低頭閉目,口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

佛」法號,以虔誠的心祈願本老往生佛

國。

四月五日早上九時,二千餘名來

自各界的代表及佛弟子,聚集在弘法寺

齋堂門口的廣場參與本煥長老追思會。

只見穿著黑袍、黑海青的法師和佛弟子

們列隊在通道兩旁。

在佛教儀仗隊的引領下,運載本

老遺體的靈車載著塔龕慢慢駛過人群,

通道兩旁的佛弟子們不約而同地全部跪

在地上,向這位偉大的導師行最後的禮

拜。靈車駛向弘法寺後山,安放好塔

龕後,於十一時舉行荼毘(火化的意

思)。

出席追思法會的各界代表,除香

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外,台灣中

國佛教會會長圓宗長老、中國佛教協會

會長傳印長老、澳門佛教總會會長健釗

長老,以及國家宗教局局長王作安先生

均有出席。

覺光長老:一切眾生見他皆歡喜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

於上世紀40年代來港,不久便認識了

本煥老和尚。本老較覺光長老年長12

年,大家當時還是年青出家人,四海為

家。

「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

相逢。」覺光長老是遼寧人,棲於香港

觀宗寺,本煥老和尚是湖北人,居於深

圳弘法寺,彼此相識,可說是一場因

緣。

覺光長老對本老有高度評價:

「他很有智慧,為人用功,禪宗功夫

最好。有一次,佛聯會邀請他來港教授

禪宗佛學,一連七晚每晚講課兩小時,

講因果等道理,引用很多故事,生動有

趣,當中不少故事是大家從未聽過,加

上,他辯才很好,讓人聽後不會忘記,

具有無上智慧,是佛教界一位不可思議

的人物。」

本老說話不多,但臉上常掛著微

笑,與眾生皆有緣,無論對人或畜牲,

都予以歡喜,不與人結寃,很有人情

味。每次與人見面,總親切熱情地說:

「你是哪裏人?」「留下來吃飯呢!」

本老平常吃飯,白飯淆些湯水,

些微餸菜,便是一餐了,生活十分簡單

儉樸,不需要甚麼東西。

本老往生時,也一切從簡,甚麼

都不買,不需要棺木,只造了一個木龕

子,自己打坐著示寂;然而,木龕子還

沒完成,本老卻已往生。 

覺光長老聯同多位香港佛教界高

僧大德及佛聯會董事,於4月4日抵達

深圳弘法寺參加本煥長老追思法會及荼

毘法會,主法本老封龕儀式,不捨地親

送本老最後一程。

覺光長老說:「人,總會有生有

死,但在佛教的角度來看,是有生有

滅。本煥老和尚不是凡夫,他是菩薩再

來,擁有大智慧,一切眾生見他皆歡

喜。」

寬運法師:本老是一代宗師

由於香港西方寺與光孝寺過去保

持交往,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會長暨西

方寺住持寬運法師從而有機會親近本

老,彼此關係維持數十年。本老創辦弘

法寺,其後傳位印順大和尚,西方寺與

弘法寺之間經常互訪,成為姊妹寺院;

同時,西方寺傳承天台宗,弘法寺傳承

禪宗,亦展開兩寺間天台宗與禪宗彼此

交流切磋的一段歷史淵源。

寬運法師表示,因緣際會,自己

有緣獲得本老親自傳法,感到十分高

興。他定期探訪本老,每次老和尚都給

他莫大的鼓勵,總是捉著他的手,拍著

他的膊頭,親切地說:「在香港推動佛

教事業不容易,必須發菩提心,你師父

(永惺長老)和你肩負如來家業的重

擔,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啊!」

前年本老探訪西方寺,進寺時特

意喚他推扶輪椅,趁機談話,並鼓舞一

番。

本老心思細密,待人無微不至,

曾向寬運法師問:「我收你為徒,永惺

長老會否不開心?」於是寬運法師請示

恩師,永惺長老胸襟寬廣地答:「我怎

會不開心呢?能獲本老收你為徒,乃屬

難得的因緣。」

與本老相交的日子裏,令寬運法

師印象最難忘的事情,是本老慶祝一百

歲壽誕中,在來賀的賓客面前,大聲祈

願所有人信佛、成佛。本老藉著自己的

願力可以成佛,也希望大家發心發願成

佛,場面感人。中國人重視德行,本老

是一座南方世界的寶生佛,在大陸弘揚

佛法,修復、新建寺院廿餘座,降服了

不少達官政客,也接引眾生皈依佛教。

本老往生,寬運法師感到極度不

捨,他讚揚說:「本老是一代宗師、禪

門泰斗,『無來無去無代誌』,有來有

去是幻身,他日乘願再來,為眾生解說

佛法,使人人信佛,應折服的折服,應

攝受的攝受。」

禪 門 泰 斗 本 煥 長 老 示 寂

教 界 雷 動 萬 人 虔 誠 惜 別

教 界 翹 楚 惺 惺 相 惜

06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1 2 3 4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07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當代佛教

界龍象本煥長老,於2012年4月2

日凌晨0時36分,在深圳弘法寺安詳示

寂,世壽106歲。海內外以十萬計的信

眾獲悉後,隨即從各地趕赴深圳,瞻仰

弔唁。弘法寺從4月2-4日,開放法堂讓

十方善信瞻仰。

4月4日,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

光長老,由執行副會長寬運法師、宏明

法師,果德法師等的陪同下來到深圳弘

法寺,出席本煥老和尚的封龕大典,並

負責為這位法友致封龕法語。

「龕」是一座斜尖形的小木塔,

象徵塔的形式,所以也稱「塔龕」,遺

體在其內跏趺而坐,稱為「坐龕」,這

是出家人常見的殮葬儀式。「封龕」就

是將龕門關好,意義如同俗家人的封

棺。

由香港到深圳弘法寺,覺光長老

全程靜默,閉目低頭,像是在思念這位

亦師亦友的故人。車輛到達弘法寺所在

的仙湖公園入口時,只見手持黃色鮮花

的人流絡繹不絕,他們都是趕往弘法寺

法堂拜祭本煥老和尚的佛教信眾。在很

多中國佛教徒的心目中,本煥老和尚是

新中國佛國復興的締造者,他受到廣大

佛教徒的擁護和愛戴。對於一位佛教徒

來說,雖然明白生死無常的法則,但對

這位偉大佛教領袖的往生,心中仍然依

依不捨。

本老的遺體被安奉在法堂的「塔

龕」內。約晚上八時,覺光長老和中國

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長老等被安排進入

法堂。淨慧長老負責「封龕」,而覺光

長老則負責灑淨和致封龕法語。覺光長

老致詞時,盛讚本老:「教界元龍,禪

門泰斗。一生為法為人,末後不生不

滅」、「入虛公之室,傳臨濟之禪;重

建梵剎十餘座,傳法度人無央數;弘演

毗尼數十期,得戒弟子遍中外」。儀式

於晚上九時許完成。

晚上,弘法寺每一條通道兩旁都

站滿身穿黑海青的法師或者居士,他們

低頭閉目,口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

佛」法號,以虔誠的心祈願本老往生佛

國。

四月五日早上九時,二千餘名來

自各界的代表及佛弟子,聚集在弘法寺

齋堂門口的廣場參與本煥長老追思會。

只見穿著黑袍、黑海青的法師和佛弟子

們列隊在通道兩旁。

在佛教儀仗隊的引領下,運載本

老遺體的靈車載著塔龕慢慢駛過人群,

通道兩旁的佛弟子們不約而同地全部跪

在地上,向這位偉大的導師行最後的禮

拜。靈車駛向弘法寺後山,安放好塔

龕後,於十一時舉行荼毘(火化的意

思)。

出席追思法會的各界代表,除香

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外,台灣中

國佛教會會長圓宗長老、中國佛教協會

會長傳印長老、澳門佛教總會會長健釗

長老,以及國家宗教局局長王作安先生

均有出席。

覺光長老:一切眾生見他皆歡喜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

於上世紀40年代來港,不久便認識了

本煥老和尚。本老較覺光長老年長12

年,大家當時還是年青出家人,四海為

家。

「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

相逢。」覺光長老是遼寧人,棲於香港

觀宗寺,本煥老和尚是湖北人,居於深

圳弘法寺,彼此相識,可說是一場因

緣。

覺光長老對本老有高度評價:

「他很有智慧,為人用功,禪宗功夫

最好。有一次,佛聯會邀請他來港教授

禪宗佛學,一連七晚每晚講課兩小時,

講因果等道理,引用很多故事,生動有

趣,當中不少故事是大家從未聽過,加

上,他辯才很好,讓人聽後不會忘記,

具有無上智慧,是佛教界一位不可思議

的人物。」

本老說話不多,但臉上常掛著微

笑,與眾生皆有緣,無論對人或畜牲,

都予以歡喜,不與人結寃,很有人情

味。每次與人見面,總親切熱情地說:

「你是哪裏人?」「留下來吃飯呢!」

本老平常吃飯,白飯淆些湯水,

些微餸菜,便是一餐了,生活十分簡單

儉樸,不需要甚麼東西。

本老往生時,也一切從簡,甚麼

都不買,不需要棺木,只造了一個木龕

子,自己打坐著示寂;然而,木龕子還

沒完成,本老卻已往生。 

覺光長老聯同多位香港佛教界高

僧大德及佛聯會董事,於4月4日抵達

深圳弘法寺參加本煥長老追思法會及荼

毘法會,主法本老封龕儀式,不捨地親

送本老最後一程。

覺光長老說:「人,總會有生有

死,但在佛教的角度來看,是有生有

滅。本煥老和尚不是凡夫,他是菩薩再

來,擁有大智慧,一切眾生見他皆歡

喜。」

寬運法師:本老是一代宗師

由於香港西方寺與光孝寺過去保

持交往,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會長暨西

方寺住持寬運法師從而有機會親近本

老,彼此關係維持數十年。本老創辦弘

法寺,其後傳位印順大和尚,西方寺與

弘法寺之間經常互訪,成為姊妹寺院;

同時,西方寺傳承天台宗,弘法寺傳承

禪宗,亦展開兩寺間天台宗與禪宗彼此

交流切磋的一段歷史淵源。

寬運法師表示,因緣際會,自己

有緣獲得本老親自傳法,感到十分高

興。他定期探訪本老,每次老和尚都給

他莫大的鼓勵,總是捉著他的手,拍著

他的膊頭,親切地說:「在香港推動佛

教事業不容易,必須發菩提心,你師父

(永惺長老)和你肩負如來家業的重

擔,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啊!」

前年本老探訪西方寺,進寺時特

意喚他推扶輪椅,趁機談話,並鼓舞一

番。

本老心思細密,待人無微不至,

曾向寬運法師問:「我收你為徒,永惺

長老會否不開心?」於是寬運法師請示

恩師,永惺長老胸襟寬廣地答:「我怎

會不開心呢?能獲本老收你為徒,乃屬

難得的因緣。」

與本老相交的日子裏,令寬運法

師印象最難忘的事情,是本老慶祝一百

歲壽誕中,在來賀的賓客面前,大聲祈

願所有人信佛、成佛。本老藉著自己的

願力可以成佛,也希望大家發心發願成

佛,場面感人。中國人重視德行,本老

是一座南方世界的寶生佛,在大陸弘揚

佛法,修復、新建寺院廿餘座,降服了

不少達官政客,也接引眾生皈依佛教。

本老往生,寬運法師感到極度不

捨,他讚揚說:「本老是一代宗師、禪

門泰斗,『無來無去無代誌』,有來有

去是幻身,他日乘願再來,為眾生解說

佛法,使人人信佛,應折服的折服,應

攝受的攝受。」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07

1 深圳弘法寺為本煥長老舉行追思法會

2數以十萬計信眾從海內外趕往瞻仰本老法容

3本老的塔龕被移送至法堂供善信瞻仰弔唁

4覺光長老親自趕往法會為本老致封龕法語並

祈願本老往生佛國

5中國官方代表出席追思法會

61987年6月30日,廣東省光孝寺住持本煥和

尚來港訪問與覺光長老合照。

7覺光長老與本煥長老相交相知多年,心念故

友。

8寬運法師(右二)視本煥長老亦師亦友。

本煥長老圓寂的消息轟動教界

5 6 7 8

08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本煥長老一生建樹良多,在佛教界

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煥老和

尚出家六十多年,弘揚佛法孜孜不倦,

歷任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

常務理事,廣東省政協委員兼省政協民

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佛教協會

副會長,廣東韶關市佛教協會名譽會

長,廣東省仁化縣政協副主席,廣州光

孝寺退居方丈。綜觀長老一生的行誼教

化,可說對中國佛教作出了重要貢獻:

廣建道場 安僧度眾

一九八○年,本煥長老受命恢復

丹霞山別傳禪寺。之後重輝廣州光孝

寺,恢復出家寺院報恩寺,開山創建深

圳弘法寺,重建湖北黃梅四祖正覺禪

寺,廣東南雄蓮開淨寺,新建大雄禪

寺,近年又再建江西奉新百丈禪寺。

一九八七年,長老以八十高齡往

廣州光孝寺就任,並為重建這祖國南大

門的十方古剎而奔走。在本煥和尚的率

領下,經過十方募化,以及廣東省政府

撥款資助,光孝寺主體工程基本完成,

令寺院重拾光輝,殿堂佛光閃亮,寺院

前後花香撲鼻。

本煥和尚自故里報恩寺出家後,

心念祖寺,其門徒也以報恩寺而派名,

如用「印」字、「常」字、「頓」字

輩來取法名,祖寺毀後數十年,本煥

和尚及弟子常有重建報恩寺的心願。

一九八九年,本煥和尚為重建報恩寺的

工作付諸實行,派印覺、印定等門徒去

聯絡選址重建工作,向四方的報恩寺法

裔募捐款項。一九九四年農曆九月十九

日報恩寺隆重舉行佛像開光、本煥方丈

升座法會。

一九九一年,本煥和尚正式任深

圳弘法寺住持,加快了該寺的修建步

伐,次年六月十八日舉行佛像開光暨方

丈升座盛典。

本煥和尚曾身兼別傳寺、光孝

寺、弘法寺住持之職,均為各寺的擴

建、新建、重建耗費了心血。對此,本

煥和尚曾答道:「我是佛的子孫,臨濟

宗的傳人,必須履行佛的願望,依佛教

導,引導眾生,培育慈悲喜捨四無量

心,這就要修好佛的道場,弘揚佛法,

讓佛陀的光輝照耀信徒,實現人間淨

土。要使佛教文化與社會思想、經濟建

設相適應。」

行腳各地 弘法傳禪

本煥老和尚揚禪宗家風,遵祖庭

遺訓,一生行腳各地弘法,足跡遍及台

港澳、亞歐美,弟子遍及海內外。長老

的訃告說,長老一生匡扶道風不遺餘

力,愛國愛教無怨無悔,弘法利生永

不疲倦,救度含靈無量無邊。修行80

餘載,布道20餘國,皈依弟子200餘萬

人,法嗣弟子近千人,廣衍南宗,花開

天下,甘露法雨遍灑環球,輝煌德業普

澤四海,實乃當之無愧之佛門泰斗,

名副其實之人間菩薩!他講經立說,

發揚佛陀本懷、注重佛教文化建設,

一九九二年創辦《正覺》,二○○○

年發行《弘法》,著有《禪宗用功之

道》、《禪堂開示》等,走愛國愛教之

路,奉獻社會,造福人間。

摒除偏見 融合各派

本煥長老不囿於佛教的派別之

見,積極鼓勵中國漢傳、藏傳、南傳等

各派的相互學習和融合,並於一九九三

年至一九九八年間多次出訪各國如泰

國、德國、法國、盧森堡、梵蒂岡、丹

麥、日本等,為中外佛教的交流和發展

作出貢獻。

二○○七年,本煥長老更在深圳

弘法寺,把禪宗臨濟宗的法傳給藏傳

佛教17世東寶˙仲巴呼圖克圖活佛,

使這位活佛正式成為臨濟宗第45代傳

人。在中國佛教史上,藏地佛教來漢地

接漢傳佛教的法,尚屬首次。這既有利

於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交流和融合,

也有利於民族的團結與和諧。

入世度世 關懷社會

本煥長老曾說:「我雖是一出家

人,但首先是一個公民,國家的興衰,

人民的疾苦,不管大小,我都有一份責

任。」他憂國憂民,積極參加社會慈善

公益事業,先後籌集資金數億元,恢

復、興修十幾座寺廟。近年來,他率領

弘法寺為扶貧救災、修橋鋪路、興醫辦

教等共捐款捐物數千萬元。

國家宗教事務局發唁電悼念本煥

大師,在發給廣東省民族和宗教事務委

員會轉弘法寺的電文說,本煥法師的逝

世是中國佛教界的重大損失。希望廣大

佛教界人士繼承他的遺志,學習他愛國

愛教、慈悲濟世的優秀品質,弘揚佛教

優良傳統,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不斷

加強自身建設,精進不懈,為推動經濟

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發揮更加積

極的作用。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禪宗泰

斗」本煥老和尚,於4月2日凌晨

在深圳弘法寺化緣已盡,安詳示寂,舉

教同悲,各地紛紛聞訊沉痛追悼。香港

佛教聯合會旋即於4月7日,藉著清明

思親法會最後一天,在香港佛教聯合會

文化中心舉行「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

本煥老和尚追思讚頌法會」,讓香港佛

教界同仁向本老致敬獻花,表達對本煥

老和尚無限的尊敬和緬懷。逾千人參與

法會,誠心誦經,氣氛莊嚴,祈願老和

尚不捨眾生,乘願再來,蓮登上品,度

盡娑婆。

香港清明節期間,連續下雨,追

思讚頌法會當天,陰霾漸散,新晴初

現,善信擠滿會場,似人天同願,祈求

送別本煥老和尚最後一程。

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

老,率領香港佛教高僧大德、佛聯會董

事、佛弟子及廣大善信,於中午12時

半以全體默哀一分鐘,正式揭開追思讚

頌法會序幕。

覺光長老代表香港佛教界致悼

辭,表揚本煥老和尚「一生艱苦修行,

建寺安僧,悲願宏深,禪風遠播,法流

天下」,並讚嘆他以「古稀之年,重

建、興辦道場廿餘座,剃度傳法弟子數

千人,皈依弟子二百萬,弘法利生,勵

志苦行,為匡扶道風竭心盡力,緇素同

欽。」

本煥老和尚曾說:「眼裏要有大

眾的影子,耳裏要有大眾的聲音,心裏

要有大眾的功德,身上要有大眾的恩

惠。」覺光長老頌稱本煥老和尚「一直

持守『人間佛教』之精神,心繫眾生,

慈悲濟世,關懷社會,典範長存。」

千人誦唸「讚佛偈」,聲聲「南

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此起彼落,聲聲入耳。本煥老和尚蓮位

設於迴向堂,眾僧繞過迴廊,抵達靈

前,祭壇旁白花縈迴,襯托出展笑的相

中人慈悲親切,覺光長老、智慧長老、

紹根長老率先獻花致祭,伴以《阿彌陀

經》、《心經》、《僧寶讚》、《迴向

偈》等經文,陸續獻花拜祭的包括寬運

法師、宏明法師、果德法師、智鴻法

師、德貢嘉謝仁波車、妙慧法師、修岸

法師、圓慧法師及佛聯會一眾董事等,

法會結束後,廣大善信仍絡繹不絕地向

本煥老和尚祭悼,表現難捨的思念。

百 年 人 生 流 芳 百 世

香 港 佛 教 聯 合 會 舉 辦 寂 寂

本 煥 老 和 尚 追 思 讚 頌 法 會

9 10 11 12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09

本煥長老一生建樹良多,在佛教界

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煥老和

尚出家六十多年,弘揚佛法孜孜不倦,

歷任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

常務理事,廣東省政協委員兼省政協民

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佛教協會

副會長,廣東韶關市佛教協會名譽會

長,廣東省仁化縣政協副主席,廣州光

孝寺退居方丈。綜觀長老一生的行誼教

化,可說對中國佛教作出了重要貢獻:

廣建道場 安僧度眾

一九八○年,本煥長老受命恢復

丹霞山別傳禪寺。之後重輝廣州光孝

寺,恢復出家寺院報恩寺,開山創建深

圳弘法寺,重建湖北黃梅四祖正覺禪

寺,廣東南雄蓮開淨寺,新建大雄禪

寺,近年又再建江西奉新百丈禪寺。

一九八七年,長老以八十高齡往

廣州光孝寺就任,並為重建這祖國南大

門的十方古剎而奔走。在本煥和尚的率

領下,經過十方募化,以及廣東省政府

撥款資助,光孝寺主體工程基本完成,

令寺院重拾光輝,殿堂佛光閃亮,寺院

前後花香撲鼻。

本煥和尚自故里報恩寺出家後,

心念祖寺,其門徒也以報恩寺而派名,

如用「印」字、「常」字、「頓」字

輩來取法名,祖寺毀後數十年,本煥

和尚及弟子常有重建報恩寺的心願。

一九八九年,本煥和尚為重建報恩寺的

工作付諸實行,派印覺、印定等門徒去

聯絡選址重建工作,向四方的報恩寺法

裔募捐款項。一九九四年農曆九月十九

日報恩寺隆重舉行佛像開光、本煥方丈

升座法會。

一九九一年,本煥和尚正式任深

圳弘法寺住持,加快了該寺的修建步

伐,次年六月十八日舉行佛像開光暨方

丈升座盛典。

本煥和尚曾身兼別傳寺、光孝

寺、弘法寺住持之職,均為各寺的擴

建、新建、重建耗費了心血。對此,本

煥和尚曾答道:「我是佛的子孫,臨濟

宗的傳人,必須履行佛的願望,依佛教

導,引導眾生,培育慈悲喜捨四無量

心,這就要修好佛的道場,弘揚佛法,

讓佛陀的光輝照耀信徒,實現人間淨

土。要使佛教文化與社會思想、經濟建

設相適應。」

行腳各地 弘法傳禪

本煥老和尚揚禪宗家風,遵祖庭

遺訓,一生行腳各地弘法,足跡遍及台

港澳、亞歐美,弟子遍及海內外。長老

的訃告說,長老一生匡扶道風不遺餘

力,愛國愛教無怨無悔,弘法利生永

不疲倦,救度含靈無量無邊。修行80

餘載,布道20餘國,皈依弟子200餘萬

人,法嗣弟子近千人,廣衍南宗,花開

天下,甘露法雨遍灑環球,輝煌德業普

澤四海,實乃當之無愧之佛門泰斗,

名副其實之人間菩薩!他講經立說,

發揚佛陀本懷、注重佛教文化建設,

一九九二年創辦《正覺》,二○○○

年發行《弘法》,著有《禪宗用功之

道》、《禪堂開示》等,走愛國愛教之

路,奉獻社會,造福人間。

摒除偏見 融合各派

本煥長老不囿於佛教的派別之

見,積極鼓勵中國漢傳、藏傳、南傳等

各派的相互學習和融合,並於一九九三

年至一九九八年間多次出訪各國如泰

國、德國、法國、盧森堡、梵蒂岡、丹

麥、日本等,為中外佛教的交流和發展

作出貢獻。

二○○七年,本煥長老更在深圳

弘法寺,把禪宗臨濟宗的法傳給藏傳

佛教17世東寶˙仲巴呼圖克圖活佛,

使這位活佛正式成為臨濟宗第45代傳

人。在中國佛教史上,藏地佛教來漢地

接漢傳佛教的法,尚屬首次。這既有利

於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交流和融合,

也有利於民族的團結與和諧。

入世度世 關懷社會

本煥長老曾說:「我雖是一出家

人,但首先是一個公民,國家的興衰,

人民的疾苦,不管大小,我都有一份責

任。」他憂國憂民,積極參加社會慈善

公益事業,先後籌集資金數億元,恢

復、興修十幾座寺廟。近年來,他率領

弘法寺為扶貧救災、修橋鋪路、興醫辦

教等共捐款捐物數千萬元。

國家宗教事務局發唁電悼念本煥

大師,在發給廣東省民族和宗教事務委

員會轉弘法寺的電文說,本煥法師的逝

世是中國佛教界的重大損失。希望廣大

佛教界人士繼承他的遺志,學習他愛國

愛教、慈悲濟世的優秀品質,弘揚佛教

優良傳統,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不斷

加強自身建設,精進不懈,為推動經濟

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發揮更加積

極的作用。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禪宗泰

斗」本煥老和尚,於4月2日凌晨

在深圳弘法寺化緣已盡,安詳示寂,舉

教同悲,各地紛紛聞訊沉痛追悼。香港

佛教聯合會旋即於4月7日,藉著清明

思親法會最後一天,在香港佛教聯合會

文化中心舉行「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

本煥老和尚追思讚頌法會」,讓香港佛

教界同仁向本老致敬獻花,表達對本煥

老和尚無限的尊敬和緬懷。逾千人參與

法會,誠心誦經,氣氛莊嚴,祈願老和

尚不捨眾生,乘願再來,蓮登上品,度

盡娑婆。

香港清明節期間,連續下雨,追

思讚頌法會當天,陰霾漸散,新晴初

現,善信擠滿會場,似人天同願,祈求

送別本煥老和尚最後一程。

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

老,率領香港佛教高僧大德、佛聯會董

事、佛弟子及廣大善信,於中午12時

半以全體默哀一分鐘,正式揭開追思讚

頌法會序幕。

覺光長老代表香港佛教界致悼

辭,表揚本煥老和尚「一生艱苦修行,

建寺安僧,悲願宏深,禪風遠播,法流

天下」,並讚嘆他以「古稀之年,重

建、興辦道場廿餘座,剃度傳法弟子數

千人,皈依弟子二百萬,弘法利生,勵

志苦行,為匡扶道風竭心盡力,緇素同

欽。」

本煥老和尚曾說:「眼裏要有大

眾的影子,耳裏要有大眾的聲音,心裏

要有大眾的功德,身上要有大眾的恩

惠。」覺光長老頌稱本煥老和尚「一直

持守『人間佛教』之精神,心繫眾生,

慈悲濟世,關懷社會,典範長存。」

千人誦唸「讚佛偈」,聲聲「南

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此起彼落,聲聲入耳。本煥老和尚蓮位

設於迴向堂,眾僧繞過迴廊,抵達靈

前,祭壇旁白花縈迴,襯托出展笑的相

中人慈悲親切,覺光長老、智慧長老、

紹根長老率先獻花致祭,伴以《阿彌陀

經》、《心經》、《僧寶讚》、《迴向

偈》等經文,陸續獻花拜祭的包括寬運

法師、宏明法師、果德法師、智鴻法

師、德貢嘉謝仁波車、妙慧法師、修岸

法師、圓慧法師及佛聯會一眾董事等,

法會結束後,廣大善信仍絡繹不絕地向

本煥老和尚祭悼,表現難捨的思念。

9 香港佛教聯合會為本煥老和尚設置的蓮位,

祭壇滿佈白花。

10 覺光長老為本煥老和尚追思讚頌法會致悼

辭。

11 香港佛教界在法會上念佛的情景。

12 (前排左起)融靈長老、覺光長老、智慧長

老為本煥老和尚獻花。

13 眾僧和佛聯會董事為本煥老和尚誦念迴向

偈。

14-162004年,本煥長老參與東北弘法之旅,

弘化眾生。

13 14 15 16

10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本煥老和

尚,一生慈悲濟世,為法忘軀、

扶貧助學,愛國愛民,積極踐行「不為

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

願,禪風嚴謹,為佛教界樹立典範,為

社會貢獻良多,利樂有情,成就了不少

奇談美事,如三步一叩,朝拜五台山、

刺血寫經、燃臂為燭、施放千台焰口等

等,為後世津津樂道,教人尊敬讚頌。

本煥老和尚(1907-2012),法

名心虔,法號本幻,世壽106歲。1907

年出生於中國湖北武漢一個窮苦的農民

家庭,俗名張志山。6歲時就讀私塾學

堂,勤奮用功,後因父親去世而輟學,

遂到鄰近一家雜貨店當學徒。由於老闆

娘虔誠信佛,經常攜他一起往報恩寺禮

佛聽經;另一方面,時值社會政治黑

暗,民不聊生,令當時的志山萌生出塵

之志,內外因緣為他鋪下日後長達80

多年獻身佛教之路,成為一代宗師。

本煥老和尚追求佛道,意志篤

定,禪心皎潔,於1930年在報恩寺傳

聖法師座下正式剃度出家,予以法號

「本幻」,意即「本來自性常清淨,幻

化空身即法身」。

為了讓本幻深入鑽研經藏,傳聖

法師繼而送他到武昌寶通寺受戒,學習

一套有系統的佛學和戒律;其後,本幻

又苦心修行,分別親灸來果、虛雲兩位

當代禪門大師,禮來老為親教師,在

虛老座下得法,成為臨濟宗第44代傳

人。

磨練意志 打「生死七」

本幻跟隨來果禪師在揚州高旻寺

苦修長達7年。每天除了學佛坐禪外,

還要開荒種地;他在勞動之餘,仍手不

釋卷,讀經至夜深。

有一次,來老特意磨練弟子意

志,於寺內完成8個禪七後,令本幻等

數名同參再打5個「生死七」,以期開

悟,明心見性。一般禪七,除了打坐參

禪、經行活動外,也有固定作息,而

「生死七」,則是整天24小時毫不間

斷地修煉,行坐不休,不能躺下睡覺,

甚至連坐著打瞌睡都不許,打5個「生

死七」,即35天內不能睡覺,實非一

般人可以承受的身心考驗。

為求保持頭腦清醒,完成修行,

本幻仿效古人,將頭懸樑,把繩掛在禪

堂的橫樑上,以繩繫著脖子,此行獲得

來老讚賞,亦成為全寺同門的楷模。

  

寒冬越嶺 禮拜五台山

1937年,本幻發願參拜虛雲老和

尚等歷代高僧,適值隆冬,路徑崎嶇

難行,從河北保定起行,三步一拜向山

西進發,攀山越嶺,風霜雪雨,途經漕

河、太行山、狼牙山、太白山等地,全

程長達600華里,經歷千辛萬苦,雙膝

結繭,花耗3個月才抵達五台山。

不過,朝拜高僧之願的另一段苦

路還未結束,本幻為了證明自己發菩提

願,修行度人的決心,又花3個月在五

台山山腳出發,進行三步一叩,拜畢

山上5個台頂。半年時間共磕了22萬個

頭,可見本幻的依佛心謙卑至誠!

千古奇跡 續寫血經

1938年,本幻落腳於五台山廣濟

茅篷(即碧山寺),決心苦修十年,

並發大願刺血寫經,堅持用手指或舌頭

的鮮血,日寫五、六百字,完成《華嚴

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金剛經》、

《楞嚴經》、《地藏經》等19卷經

文,總共20餘萬字,成為提升佛化教

育的寶貴教材。

愛國救人 瞞騙日兵

抗日戰爭時,五台山成為八路軍

抗日游擊區,日軍佔領五台山,追殺一

名八路軍軍營長,當時本幻擔任碧山寺

監院,急於救人,便匿藏營長,假裝在

佛堂念經,瞞過殺氣騰騰的日兵,挽回

一命。

此外,本煥老和尚為佛教事業立

下功績,不勝枚舉,不但遠赴歐美海外

弘法傳禪,廣結善緣,被譽為中國八大

高僧之一,積極推動世界佛教論壇,匯

聚全球佛教高僧學者,交流各地佛教文

化發展,謀劃佛教未來路向,促進世界

和諧共融;他並以90歲高齡往台灣主

持禪七,教授禪規;廣集善款,在國內

復建古剎、開山建寺,包括光孝寺、報

恩寺、弘法寺、四祖寺等等廿餘座寺

院,既為僧侶建立修行的道場,又為廣

大善信提供學佛聞法的經堂。

總括來說,本老推動人間佛教,

不遺餘力,其慈悲忘我的菩薩精神,千

古不朽,為後世尊崇仿效。

高 風 亮 節 傳 奇 一 生

本煥長老為今年「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揮寫

的賀辭,已成絕筆,卻寄願著本老的弘願。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11

《 香 港 佛 教 》 月 刊 訂 閱 表 格

收 件 人 / 單 位 名 稱 : 聯 絡 電 話 :

續 訂 戶 ○ 新 訂 戶 ○

社 團 / 學 校 :

郵 寄 地 址 :

選 擇 禮 品 1 年 訂 閱 禮 品 : ○ 吉 祥 燈 ○ 心 語 誌 記 事 薄 + 《 佛 誕 吉 祥 》 C D

2 年 訂 閱 禮 品 : ○ 《 佛 光 耀 香 江 》 佛 頂 骨 舍 利 紀 念 冊 + 珍 貴 紀 錄 D V D ( 原 價 $ 1 8 0 )

○ 尊 貴 名 筆 一 枝 ( 價 值 H K $ 2 5 0 )

是 否 需 要 收 據 ? ○ 是 ○ 否

凡 於 每 月 1 5 日 後 收 到 之 訂 刊 表 格 , 訂 戶 將 於 隔 月 開 始 收 到 本 刊 。( 例 如 : 8 月 1 5 日 後 收 到 之 訂 閱 表 格 , 訂 戶 將 於 1 0 月 起 收 到 本 刊 )

收 據 姓 名 / 名 稱 : 聯 絡 電 話 :

地 址 :

閣 下 之 個 人 資 料 只 作 寄 發 收 據 及 本 會 資 訊 用 途 , 如 不 欲 接 收 本 會 資 訊 請 在 此 加 剔 ○

付 款 方 法

○ 支 票 / 匯 票 付 款 請 以 劃 線 支 票 或 美 元 匯 票 付 予 『 香 港 佛 教 聯 合 會 』

(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連 同 訂 閱 表 格 寄 回 下 址 。

○ 銀 行 入 帳 請 將 款 項 存 入 以 下 銀 行 戶 口 : 恒 生 銀 行 帳 號 289-017766-001,

並 將 入 帳 收 據 連 同 訂 閱 表 格 寄 回 下 址 。

地 址 : 香 港 灣 仔 駱 克 道 三 三 八 號 1 字 樓 (1/F, 338 Lockhart Road, Wanchai , HONG KONG)

電 話 : (852)2574 9371  電 郵 : magazine@hkbuddhist .org

訂閱價(連平郵費) 香港 澳門 中國內地 台灣 東南亞 歐、美、加

1年12期 HK$170 HK$210 HK$210 HK$210 HK$250 HK$260

RMB$200 US$28 US$33 US$34

2年24期 HK$340 HK$ 420 HK$420 HK$420 HK$500 HK$350

RMB$400 US$56 US$66 US$45

訂閱《香港佛教》隆 重 推 出 2 年 ( 2 4 期 ) 訂 閱 尊 貴 禮 品

以 上 禮 品 均 為 限 量 供 應 , 唯 《 香 港 佛 教 》 月 刊 訂 戶 專 有 。

禮 品 一 :

《 佛 光 耀 香 江 》 佛 頂 骨 舍 利 紀 念 冊 +珍 貴 紀 錄 D V D ( 價 值 H K $ 1 8 0 )

. 展 示 佛 頂 骨 舍 利 盛 世 重 光 全 過 程

. 剖 析 香 港 佛 教 界 迎 請 舍 利 蒞 港 供 奉 的 重 大 意 義

. 介 紹 舍 利 的 由 來 及 東 渡 中 國 的 歷 史

印 刷 精 美 , 別 具 收 藏 價 值

禮 品 二 :

尊 貴 名 筆 一 枝 ( 價 值 H K $ 2 5 0 )

2 0 1 2 年 第 三 屆 世 界 佛 教 論 壇 大 會 紀 念 品 ,

特 別 刻 上 「 世 界 佛 教 論 壇 」 字 樣 ,

專 為 與 會 者 而 設 , 彌 足 珍 貴 。

12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譚卓文

香港藝術家,作品曾於中、

港、日、台及澳洲展出。

更獲第一屆中華區插畫獎

之「最佳創作」及「最佳品

牌」優秀獎。簡樸清新之

「心淨系列」道出豁然舒

泰,自得其樂的大道理。

夕陽無限好作品名稱:夕陽無限好

作品年份:二零一二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13

不一樣的母親節 媽媽成功往生了!

觀照.城市

這個母親節對潘家來說來得比過去不一樣,

父親振東、子女釗彤與宗揚姊弟剛見證了母親綺雯快快樂樂地離開了世界,

大家在笑聲中與她惜別。認識黃綺雯或知道她的人無不驚歎,

欣賞她面對死亡直至最後一刻始終心安從容,折服她的家人面對至親離世的輕安自在。

中國人從來希望好死,對於善終,綺雯作了深刻的示範,親屬友人則經驗到善別。

生死相安圓滿了人生,還有箇中影響,宛如漣漪綿延開去……。

文:麥慰宗(特約記者) 圖:阮業成、潘家、麥慰宗

14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別開生面的感恩喪禮

2012年3月15日,綺雯在一片念

佛聲中安詳往生。4月4日家人為她舉

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感恩喪禮,完結

時的歡快氣氛直如鄰近紅館散場。幾

位參加者說:「了不起!家人全程沒

流一滴淚,反而我剛才忍不住掏出紙

巾。」、「惟有正信的佛教徒才這樣

看得開,知道生命無常。」

在綺雯生命中最後三個月,經常

探訪她的大覺福行中心佛教院侍部的

劉欣欣寫下感受:「我們不單在醫院

時能用笑聲送走綺雯,也沒想到在殯

儀館和火葬場一樣做到」、「綺雯希

望以生命影響生命,她用她的生命告

訴大家,病及死亡只是生命的過程,

不需把苦強加進去。用感恩、愉快的

心情面對,總比恐懼及哀傷來得讓

人舒服,對生者亡者兩利」、「一切

完成後,家人再次感動,告訴我綺雯

再一次成功,覺得綺雯很棒,很為她

自豪。我告訴他們不是綺雯一個棒,

是他們一家也很棒,只有綺雯一個好

是沒法把整件事完成得這樣完滿,他

們用力點頭同意。他們臉上綻放的笑

容,很美、很美,在我心中,久久不

能揮去!」

遇強愈強的生命鬥士

兩年前,綺雯跑去支援病苦者的

佛教團體大覺福行中心當義工,幫手

做一些輕省工作,當時她的病情已很

嚴重。2011年10月13日,綺雯參加了

中心舉辦的「《生命教育生命》系列

──做自己的主人」講座,上台分享

抗癌心路,很多人方才知道這笑口常

開的義工與癌生活十六年。

當晚綺雯一個人在台上,擎著

咪高峰不慌不忙,由三十五歲確診患

上乳癌說起。做過多次手術和化療,

病情反復,每五年復發一次,一次比

一次嚴重。這位瘦小的女士卻遇強愈

強,堅信『撐得過去就有光明』,感

嘆『生命不由自己控制,但反過來仍

可走動,擁有工作、家庭和兒女,可

以活得更精采,應該把握時間多與家

人相處』。令人難忘的是她時刻掛著

的笑容,眼睛透著喜悅。

透過光影流聲,綺雯說最近那

次復發,醫生告訴她癌腫已擴散到肺

部,並說全港公立醫院現有治癌藥物

她用過都無效。聽完後綺雯心情平

靜,其後在家舉行生日會,敬告大家

關於身後事的安排。綺雯說媽媽不開

心,『覺得大吉利事,未死便說這

14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這一家人包括坐在中間的婆婆、綺雯(前排左二)、丈夫振東(後排右一)、女兒釗彤(後排

右二)、兒子宗揚(後排左三),以及綺雯其他兄弟姊妹的搞笑合照。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15

些。我覺得說了不表示立即會死,不

說也不表示不用死。』這番話引來哄

堂大笑,那份看待死亡的坦然與幽默

深深觸動了觀眾。

分享會尾聲綺雯感謝親屬大力支

持,尤其丈夫讓她開心生活。她又說

天天感謝身體。何等包容,這身體令

她病苦已久呢。城市人向來不懂愛惜

身體,遑論感謝。分享結束家人上台

簇擁綺雯,大家見到溫柔敦厚,同樣

笑意如蓮的潘先生與一對懂事乖巧的

小兒女。

以生命影響生命

綺雯從病發到往生,一家人一路

走來輕安自在。丈夫振東在兩年前毅

然提早退休,全時間陪伴家人。女兒

釗彤即將大學畢業,已找到工作,7月

上班。兒子宗揚剛拿到成人身份證,

媽媽彌留時正在考中學文憑試。綺雯

的媽媽陳女士,綺雯在她四個子女中

排行最大。綺雯病了,卻造就了家人

對生命觀的轉變。

釗彤: 媽咪病發時我很小(四歲

半)。小學三四年班全家愛去

社區中心玩,有次相熟的姑娘

忽然囑我多點愛惜媽咪,很害

怕,不知發生甚麼事。寫了張

慰問卡給媽咪,她問為甚麼,

我不斷哭,答不上話,媽咪安

慰說沒事。有次發現媽咪在廳

中對著阿爸哭,不明白。小學

六年班大概猜到一點點。有次

上課舉手問,如果有乳癌是不

是會切掉一邊胸部,老師答

是,我猜到了,因為留意到媽

咪的變化。

直到中五,有次阿爸叫我和弟

弟坐好,說媽咪的癌腫擴散

了,剩下的日子不多。太突

然,沒有心理準備,阿爸應

該早點說。後來翻出2006或

2007年收過媽咪的信,說自

己病了,很擔心爸爸,要我幫

手照顧家人。其實我是知道發

生甚麼事的,我恐懼,不開

心,而且覺得要照顧家人。

我自己最大的改變是最近媽咪

進入靈實醫院。我一路當媽咪

是病人,其實病人與阿媽不應

放在一起,但我劃上等號。直

至在靈實醫院,大覺福行中心

的欣欣叫我做練習,想想父母

的好與不好,我想來想去沒法

想到媽咪太多。那天開始,我

懂得從心底欣賞媽咪,原來她

在很多方面都很可愛。以前上

學很忙,星期六、日要回家陪

伴她,覺得就算留在家中我都

是自己做功課溫書而已。自從

那天開始覺得多留在她身邊我

自己也開心。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15

既 然 她 病 的 事 實 沒 法 改 變 ,

重 要 是 看 到 帶 來 甚 麼 正 面 影 響 。

他們以笑聲代替淚水面對死亡。 綺雯一家珍惜一起的日子,往離島旅行。

16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有時幻想如果她沒事就好,不

用趕忙回家,可以日後出來工

作才慢慢孝順她。我覺得媽咪

的病也會發生在其他家庭,只

是不會是媽咪這歲數。既然她

病的事實沒法改變,重要是看

到帶來甚麼正面影響。如果沒

發生這些事情,我們可能不知

道由心出發去愛媽咪。

宗揚:很幼小已知媽媽有病,但每次

見她病發後會好轉,覺得沒問

題。直至十六歲,我懂得珍惜

了,覺得要回報媽媽的愛,會

去醫院陪她。媽咪去年12月入

瑪麗醫院吸氧氣,我天天都去

看她。一個多月後媽媽要抽肺

水,覺得媽媽已經時日無多,

直至聽了媽媽上台分享,我發

覺她非常好,是個模範媽媽,

多陪伴她就是答謝她。

振東:回想起來,感恩有這個病令我

們夫妻學懂互相體諒,關心對

方更多。初時以為會雨過天

青,怎料再下雨。隨著復發再

復發我倆的關係反而增強。每

當法師和義工來訪問我們,我

總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每

次復發我想很多事情,因為兒

女年幼,面對他們成長同時面

對不同形式的病苦,覺得夫妻

倆更加要配合,好轉後一定要

一家人行山、露營、旅行,珍

惜大家在一起的時間,因為不

知道下次幾時復發。

婆婆:知道女兒患癌,講起覺得難

受,無端端有這樣的病,五年

後復發,五年又復發,你說做

阿媽的見到這個情況多難受。

但我的女兒好,孫兒好,女婿

好,女兒病了很久,女婿一直

陪著她,服侍周到。

全家學佛皈依

宗揚: 7年前跟隨爸爸媽媽皈依,開

頭不太清楚,後來一路接觸,

覺得佛法是好的。我較理性,

讀理科,所有事情都講求科學

性,覺得在這麼多宗教裏佛教

跟科學沒衝突。

振東:綺雯發病初期會拜神,我跟她

講佛法。我二十幾年前開始看

關於佛法的書,深信因果。經

常提醒兒女做人像用信用卡,

簽了帳就要還。所以我們遇到

困難都用心面對,覺得一定可

以得到很大的影響。

向兒子講解佛法是一種潛移默

化。兒子皈依時才十一歲,覺

得很隆重。女兒那時十五歲,

性格活躍,經常不在家,我們

對她的影響相對少。不過自從

經歷了媽媽往生那晚,女兒決

定皈依,連她的好友也跟隨。

16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我 發 覺 她 非 常 好 , 是 個 模 範 媽 媽 , 多 陪 伴 她 就 是 答 謝 她 。

綺雯家人為她舉行了一個

別開生面的感恩喪禮。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17

釗彤: 7年前他們三個去皈依,我沒

甚麼想法。其實阿爸經常講因

果,我信的,但之前對殺生和

食肉問題不明白,後來沒再探

究,不過衍陽法師的講座我一

直都參加,不是陪媽媽,是自

己想去,因為衍陽法師講得很

好。期間媽咪叫我念經,說對

我好,但我很懶。

直到三個月前媽咪入醫院,我

不太接受到媽咪很快要走,我

覺得應該還有很多時間。我想

像過媽咪會死,我不想這樣,

我會不開心。但媽咪往生兩天

後我發現自己的觀念發生180

度轉變,我完全不覺得媽咪死

了,覺得她仍然與我們一起。

她去一個更好的地方,不再辛

苦,她丟下了令她很辛苦的身

體,她更開心。她往生前幾天

我其實不捨得,好友說如果我

媽不往生,她現在很多事情也

做不到,不能到處去,只能留

在醫院。我是信佛的,為了深

入了解佛法,我決定皈依。

一起學習面對死亡

振東: 面對死亡要經歷一個理解過

程,要練習。綺雯的練習很足

夠,但我和她都有默契,不想

兒女過早知道死亡。但我知道

不能太遲準備,兩年前告訴他

們媽媽時日無多,大概一年左

右吧。最後綺雯很了不起,兩

年後才往生,還過了很多快樂

時光。

我一直跟綺雯說何東爵士的母

親往生的故事,她的兒女見到

往生莊嚴,毫不傷心,又鼓舞

人心,紛紛皈依。而綺雯牢記

了衍陽法師一句話「以生命影

響生命」,我告訴她往生過程

對兒女的影響將會很大。

阿仔經常接觸佛法,相信會平

靜面對,阿女較少接觸,可能

會用一般處理傷痛的方法。我

和綺雯預計到時要擔心的是女

兒和婆婆,我覺得跟親人做生

命教育不容易。去年10月綺雯

上台分享,之後衍陽法師和一

班義工想拍攝綺雯的故事製作

DVD,鼓勵病苦的人,我覺得

正好讓一家人開始面對她的死

亡。

這個人很特別,在現在的佛教

圈裏,對於面對死亡不要恐懼,要做

好準備,之後的生命是去一處更好的

地方,綺雯完全接受。我起初有點懷

疑,因為遇過很多人說得漂亮,最後

是兩回事,但她真的是這樣。於是我

請她把當下的心路歷程用以鼓勵以後

的人,她答應了,於是我們紀錄了她

由上台演講到離開的歷程。

她一直心境平和,平和到身邊

人不察覺她患絕症。雖然她常說完全

接受到生命將盡,並已安排妥當,但

期間亦有起伏,我覺得這是真實的。

她不會因為上過台公開自己快要死而

愛面子,不敢讓人知道她有恐懼的一

刻。每當恐懼時她會想盡辦法告訴

我,因為我有時身在美加。我覺得這

人非常踏實,坦誠面對自己。這個自

己包括家人、子女的將來,自己的責

任。我們當中沒有人離開過世界再回

來告訴她將要怎樣面對,她要自己一

個人上路。她一路鎮定,安靜,安排

得很好。

有次她問『師父,怎樣才算死

得好?』,我告訴她念佛往生就死得

好,她又問當經歷往生時念佛是怎樣

的,我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歷告訴

她,想不到我只說過一次,她就記

住。

法師對潘家的祝福是:帶著太太

和媽媽的愛心,還有自己對生命的熱

愛,對家的愛,對身邊人的愛,好好

過好自己以後的一生,愛護好、照顧

好自己的前途和家庭。特別年青人,

媽咪都擔心他們,日後能夠好好做人

就是對媽媽最好的懷念。

衍陽法師眼中的綺雯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17

衍陽法師邀綺雯上台,把自己的

影響一次過帶給很多人。

18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18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面對死亡時,最令人安慰的是

生命不會就此完結。」從小鑽研各大

宗教的贐明會董事冼君行,根據各種

宗教對死亡的說法,道出這按語。加

入離世者和喪親者支援團體贐明會近

九年,他曾參與探訪臨終病人、喪親

者家訪、殯儀支援,生死教育等義務

工作。沒有信仰的他,與記者在跑馬

地基督教墳場訪談,同時一起散步。

時近清明,掃墓者帶來新鮮花香。

送別臨終病人,洗君行說如果

病人有信仰,一心相信往生極樂或天

國,作為親人或義工最好盡量配合,

找法師助念或請神父辦臨終告解等

等。但他不建議傳教或勸病人改宗

教,除非病人沒有信仰,畏懼死亡,

又不抗拒談論宗教。君行認為「勸病

人改宗教有可能導致本來平安的病人

產生恐懼,害怕自己信錯了,最終沒

有好的歸宿。」他建議有信仰的送別

者不如用迴向與代禱為病人助念,提

醒「不必執着病人在某個宗教框架下

安息,不必因未能進行某些儀式而耿

耿於懷。」

對於沒有信仰的臨終病人飽受病

苦,他覺得跟病人講業報、講罪的果

子等等於事無補,反而幫病人找尋舒

緩治療才是重要的。「可嘗試《菩提

次第廣論》裏的自他交換,想像自己

是病人,代他承受痛苦,病人則想像

能夠享受健康。」修過心理學的君行

笑說:「這方法看似神秘,其實就是

同理心。」他以多年探訪臨終病人的

經驗相告,有時默默的陪伴或扶對方

喝口水已很足夠。

除了幫病人減輕痛苦,君行建

議親人或義工勸慰病人盡量不以憤怒

回應痛苦。此外更要勸病人放下喜愛

的人與物,原諒憎恨的對象。如果可

以,就與人和解,不然就誠心懺悔。

這個時候,送別者更不應該根據自己

的信仰來判斷病人。

冼君行認為如果病人真的很恐

懼,而又願意接受某一種宗教,宗

教定能帶來平安與盼望。他以佛教

為例,說皈依(sarana)本意是「庇

護」,只要真心相信,信念本身就是

救贖;但他提醒「千萬不要有法執,

所有法門都不過如夢幻泡影。」

冼君行博士談幫助臨終病人

我告訴綺雯台灣一位女作家曹

佑芳患癌後拒絕化療,開了個

紀念會,親自佈置靈堂與每位

朋友道別。去年6月13日綺雯

也開了一個生日會,讓大家知

道她平靜,知道她想怎樣安排

殯葬,相當成功。那天有笑有

淚,還切了蛋糕,婆婆和女

兒、綺雯的弟妺學懂死亡可以

這樣面對。

見證往生的啟發

婆婆:我女兒往生前一日仍很清醒,

對我說『阿媽你捨不捨得我

走?』我說『你不要掛心,你

走到這個地步就要放開,大家

放鬆心情。』她叫我念南無阿

彌陀佛,我一路同她一起念。

我的女兒走得很平安,不像別

人般辛苦,她一路念著南無阿

彌陀佛就去了。大家心情比較

舒暢。但阿女才五十餘歲就走

了,做阿媽真心痛。

釗彤:看著媽咪往生有很多親身感

受。之前沒深入思考生死問

題,感受很深的是媽咪往生

了,發現人真是甚麼也帶不

走,唯一可以留下的是影響,

我覺得這是做人最有意義的事

情。以前常做義工,去柬埔

寨,去四川,覺得自己的人生

目標是幫人,但沒仔細想。現

在知道我們只可留下影響,幫

人的影響。媽媽帶給我很多影

響,對於皈依的看法,對於死

亡的看法,對於生命影響生命

的看法。如果她沒患癌,沒在

我這樣年輕就往生,這一切我

不會曉得,不會感受到。

振東: 女兒看到媽媽整個往生過程都

在念佛,得到很多啟發。之前

我不肯定綺雯能不能往生念

佛,因為人人能力不同。我只

希望她身邊有人拍掌,她自己

能夠笑,能夠與我們在一起。

她第一次往生前一天我叫了她

所有朋友來病房,那個派對有

獻花儀式,有簡短發言,有人

冼君行博士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19

媽媽成功往生了。這個母親節

雖然媽媽不在了,釗彤說,會與婆婆

一起吃飯,或者懷念一下媽咪。以前

母親節他們也沒有甚麼特別的慶祝活

動,不過會寫張卡。今年母親節不用

寫,因為他們想說的話媽媽都知道,

在她臨往生的時候他們都說了,無憾

了。

鼓掌,我相信在安寧病房罕

見。朋友見到綺雯放鬆,他們

也放鬆。綺雯捧著花讚大家有

創意,眾人笑了,一起鼓掌。

綺雯問大家有甚麼話想跟她

說,又問還有甚麼人想來。她

很自在,很有力量。

釗彤:我從未見過阿媽這樣,很會說

笑,很會搞氣氛。

振東: 後來護士叮囑我們當晚找多些

人來陪她,大概是時候了,我

馬上通知衍陽法師。法師來到

趁她清醒叫她辭別兒女,之後

她陷入半昏迷狀態,奇蹟是她

雖然氣促,仍可以繼續念佛住

生。直至翌日早上五時她忽然

睜大眼,法師問她發生甚麼

事,綺雯回答『失敗了』,法

師問『甚麼失敗了?』,綺雯

答『往生失敗』,大家都笑

了。

於是她嘗試第二次往生,閉著

眼模模糊糊地念佛。我們對往

生的認知不多,只見到有一刻

她忽然睜大眼,眼神清晰,見

到我們全部人圍著她,握著她

的手,與她一起念佛,然後她

的氣息若有若無,於是我們看

到了她正在往生。她很安靜,

很輕鬆,大家亦很輕鬆。中國

人說的五福臨門最後一福是善

終,善終除了指死得好,還有

妻子最好死在丈夫面前,如果

有子女送終那就更加好。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19

我 只 希 望 她 身 邊 有 人 拍 掌 , 她 自 己 能 夠 笑 , 能 夠 與 我 們 在 一 起 。

死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

卻可以有不一樣的心境。

綺雯生前填色的畫稿,可幫助她分散

病苦的注意力。

大覺福行中心駐院佛教院侍

劉欣欣經常探訪綺雯,並為

綺雯一家而感動。

20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C

M

Y

CM

MY

CY

CMY

K

HKBA_HHAD MAY Ad.pdf 2012/4/19 4:54:20 PM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21

眾生.相

「你不懼怕愛滋病嗎?」5月7日是「世界愛滋孤兒日」,緬懷當年大多數人對愛滋病都感到恐懼的時候,杜聰對這個問題淡淡地回應:「我不怕,因為愛滋病並不是人們想像中那般可怕。」慈悲與智慧,往往顯現於一念之間。杜聰在美國讀中學時,一位他很尊敬的教授因染上愛滋病而死亡,他每天聽教授的課,一直安然無恙。事實說明真相。在杜聰眼中,愛滋病確實不可怖,叫人可怕的是,世人對愛滋病病者、死者的不尊重和歧視。

從拯救愛滋病者遺孤 到扶貧工程

杜聰 大愛無疆 文:心月 圖:Ravi Keung

用愛孕育愛滋病者遺孤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號稱「世

紀絕症」的愛滋病嚇怕全球,人人聞

之色變,避而遠之,但杜聰卻義無反

顧,放下高薪厚職的銀行事業,捨棄

優質富裕的生活,跑到貧病交煎的中

國河南「愛滋村」去,救助一群非親

非故的愛滋病者遺孤,供書教學,延

續數萬名愛滋病者未完的心願。經過

十多年來培育孩子成才的努力,杜聰

這種媲美觀音菩薩無條件的慈愛,今

日已在愛滋村首批專才大學生身上孕

育出愛的花果,遍佈中國。這場愛的

運動靜靜地蔓延開去。

「第一個學期獲教育資助的學

生有127名,第二個學期合共3條村

共有392名,第三個學期逾700名,

第四個學期逾千名學生……目前已接

近14,000人。」智行基金會創辦人及

主席杜聰清清楚楚地訴說,愛滋病者

遺孤逐年遞增的入學人數,像父母關

愛兒女般細心、體貼。

被杜聰無私的愛所感染的遺

在杜聰眼中,世人對愛滋病者、死者的不尊重和歧視,較愛滋病本身還可怕。

22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孤,成為懂得回饋社會的大學生,有

專長石化、醫學、護理、電腦、電機

工程、外語等等,組成義工生力軍,

重返農村推行補習班,延展教育,傳

播知識;亦有參與四川大地震救災工

作等等,服務社群,讓愛心繼續燃

燒。

杜聰相信,每個人都有慧根,

當慧根被啟發時,人自然心窗開竅,

行善助人。假設他們援助3人,這

3人又各自幫助其他3人,即9人受

惠,這個概念繁衍下去,助人者和受

助者均數倍增長。

智行基金會於1998年正式在香

港成立,現時開設的內地辦事處遍及

北京、上海、廣州、河南,以及安徽

等地。

在瘟疫蔓延中覺醒

杜聰出生於香港,中學時舉家

移民美國,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和

哈佛大學修讀學士和碩士課程,畢業

後,在紐約從事金融工作,於1995

年調職返港,在銀行業界擔任高至副

總裁職位,生活順暢,羨煞旁人;然

而,這不是杜聰心底所渴求的人生故

事。

杜聰是一塊寶玉,需經過生命

的琢磨、鍛煉,才展現碧玉的完美無

瑕,成就另一段更豐盛的人生。

他開展援助愛滋病人遺孤及教

育工作,是緣於在北京認識了一位

因輸血而染上愛滋病的青年,追溯病

源,發現河南大部分貧農為了賣血,

才感染愛滋病;疫情一發不可收拾,

禍及每條村落,家家有愛滋。近二千

人的農村,一天內平均有11戶人家

出殯,一個月內不堪病苦而自殺身亡

的農民亦不計其數,村中幾乎每戶的

父母均瀕臨死亡邊緣,慘況淒涼,如

置身人間煉獄。

杜聰描述:「我探訪的其中一

戶,爸爸在床上死去多日,一名約

3、4歲的兒子在屍體旁玩耍,沒有

人敢收理屍骸。」

杜聰形容自己的性格充滿正義感,追求平等,酷似《紫釵記》中的大俠黃衫客。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23

愛滋病農民臥在床上痛苦地呻吟、亡者的屍首毫

無尊嚴地遺棄在陋室一角、生者叫天不應的哀傷,一

幕幕悲苦場面,深深地烙印在杜聰的腦中,令他感到

非常震撼。在那一刻開始,他發願,誓要救助這批村

民離開苦難。

將悲憤化為力量,杜聰了解當時根本沒有藥物可

以治療愛滋病,已病的村民無法存活;不過,病人的

希望可以寄託於下一代,他決意為所有愛滋病者孤兒

提供教育。他相信,只有知識,才能幫助農民擺脫貧

窮,不再重演這些悲劇。

喚醒新一代的心靈

當杜聰於2002年在中國這邊廂全情投入救孤工作

之際,翌年在香港那邊廂卻爆發沙士災疫(SARS),

儼如死城。別人一直以為到愛滋村工作是一件苦差,

自1990年起,雖然愛滋病在中國農村肆虐,鑑於中

國政府對政治存有高度敏感,恐怕被人利用疫情消息,

作為打擊政權的工具,故對境外機構不容易採取開放政

策。因此,在中國從事慈善事業,對不少行善者構成莫

大壓力。

杜聰到農村展開救孤工作之前,原來已有13間境外

慈善機構與當地縣長接觸,但一律被拒諸門外,杜聰是

第14位有心人,亦是首位成功被接納在該區進行救助的

境外慈善工作者。

提及當中的要訣,他說:「當事人要持有較強的協

商能力,能說服對方愛滋病如一場火,我是真心真意與

當局一起撲火救人,讓對方感受到你會低調處理敏感的

事情。」

圓滿善業四大法器

1997年,杜聰到西藏旅遊,發現當地有兩項重要的

法器:一是慈悲,一是智慧。他形容在中國發展慈善工

作,必須兼備此兩項法器。

他說:「有智慧,沒慈悲,不會誠心誠意幫助社

群;沒智慧,有慈悲,沒有能力對社會作出貢獻。」

他強調,智慧,是籌劃一套有策略性的慈善服務計

劃,如研製疫苗,省回醫藥費,發揮延續效益,讓社會

上更多人受惠。

第三,成功的慈善組織,必須設有專業化的團隊,

各司其職,如財務需交由會計專才管理、人事需由具有

商管經驗人士負責,不能隨便找位熱心的義工來處理。

時至今日,杜聰雖然集中處理慈善事業的決策工

作,但他仍堅持親力親為到農村家訪,親自面見受助學

生等等。他指出,決策層與受惠人保持直接接觸的重要

性,是能直接把觸社會基層面對的問題,了解受惠者的

需要,從而制訂適當的公益慈善服務。

慈善在中國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23

杜聰對推展愛滋病人遺孤的教育工作不遺餘力。

(圖片摘自智行基金會網頁)

24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杜聰卻逃過香港這段黑暗歲月,反而

在一群遺孤的身上找到生存的力量,

明白生命的意義。

他說:「由於愛滋病者的病徵

會有發燒、腹瀉、身上長泡等現象,

這批孩子看著自己的親人承受這種漫

長的痛苦,一天一天地步近死亡,內

心極度痛楚,十分無助。」

過去,無論在香港,或美國,

杜聰一直視自己的幸福成長背景是理

所當然,直至目睹這些孩子的命運,

才覺醒人活在優厚物質的條件下,應

學會惜福。

反觀香港的年青人,享有讀書

機會,畢業後可以找到工作,對周遭

的人和事不存有珍惜、愛護之心,即

使大學醫科生,都以當一位私家醫生

賺取豐厚的診金為理想的人生目標,

杜聰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當年的影

子。

回頭雖未是百年身,但他常為

未能救助所有遺孤而焦急如焚,痛

心疾首。為了喚醒新一代的心靈,他

每次回港均積極向香港年青人灌輸社

會責任感的意識,不但在學校舉行講

座,讓學生了解愛滋病,而且安排香

港兩間大學醫學院的傑出學生,住宿

中國農村,探訪農民家庭,從交流中

培養助人的動力,確立慈悲喜捨的人

生價值。

中國愛滋村的黃衫客

杜聰自幼跟隨外祖母看粵劇,

最喜愛的人物就是《紫釵記》中的

大俠黃衫客。黃衫客一生行俠仗義,

得悉女主角霍小玉被夫君李益負盟棄

愛,不守誓約,因而抱打不平。

他形容自己的性格充滿正義感,

追求平等,酷似黃衫客,遇到不公平

的事情,便會站出來伸張正義;對於

自己幫助愛滋病者遺孤的最合理解

釋,也許是這種俠義精神所驅使吧!

自九十年代起,不少境外志願

團體前往內地從事助學慈善工作,由

於受助孩子的名額有限,遴選標準不

客觀,形成不公平的現象。為免愛滋

病者遺孤的尊嚴受到傷害,杜聰訂立

資助人數不設上限的制度。

他斬釘截鐵地說:「資助孤兒

一個都不能少,行善者不是高高在

上,操控著誰的命運,孩子經歷的苦

難挺多了,不能再遭到歧視。」

目前,智行基金會還有八千多

名遺孤正等待學費資助,杜聰雖然為

籌募捐款而日夜奔波於世界各地,疲

憊不堪,但他坦言從不後悔。

為脫貧工程啟航

隨著愛滋病教育的推廣,內地

農民賣血或醫療人員對輸血的衛生

!"#$%&'()*+,-./0123

!"#$%&'(

2010 1 ! 18 "# 2 !$%&'()*+,-./0+1%()2345'6789:/;<=>?@ABCDEF3%GHIJKLMNOPQRSTUV/CDWXYZ[\5 1000];<^_?@A%5 204`ab-.^_?EF3%5cdef/ 90 `-.=>?g-3W

)*+,-.

/01234567201087916:;21:<=>?@67ABC/01234567DEFGHIJKLMN?OPQRSTUVWEGXY=>Z[E\]4^_`0aJK<bcdeGfL

STghijk

2010 2 ! 28 "%h`'()234*+/,-.&ijNO?kl/PmWJK&nopqrst%uvwxJyz 10 {|}~/� 4!%"&#$%/P&'()c?*+W,1-&ij/Z[./-.K01234[W5678{9/Z[/JK,:;<=&ij>?@/ABC+1%-.K&>?@DE{9(FGHI:JKLMN'&9(/OPP=JKQR?STUVBWXYU%Z[?O\]^&_`&a,bcde/fghhW-.KPijf9/:>'klmno1TpWXq%,-.Krijs)/t4uwPv()/wxyKz{%yz|}~4%yQxJ{�/ {!%,'"Z#F"wij$%/-.z{wINW-.Kuw()/wxyKPsyz?& DiD 4T&'()*+,-DiD./ABC+/|}Z[W,;&)0()/12*34?PYLM56=/78W

20090almnop

2010456789:

GXqrstuv@ST"wxyz{

=>|}O~@.� !

/012345ST20108894:;8:<=>@STAB"M#$0a%&lL'JK()STUVWEGX_`<Y*=>Z[EGX+,Gf-./0de#$12<^NGXq3O4'5O6789:@y"E2;L

9<=>2010869?;99<=>?@STA>9<=><@2?rABCD@=>ExF<()GHL

!"#

愛滋孤兒2009夏令營的作品

(圖片摘自智行基金會網頁)

智行基金會的刊物記錄了該會

的各項慈善活動。

(圖片摘自智行基金會網頁)

24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25

常識有所改善,但愛滋病總人數並

沒有減少,因為透過吸毒共用針筒

或性傳染而染有此病的數字仍有增

長。

智行基金會在愛滋病助學工作

上已進入正軌,杜聰引領這趟慈航尚

算功德圓滿;然而,這位船長大愛無

疆,又為另一段慈航工作展開準備。

數年前,杜聰進行家訪,得知

受訪者家中發生意外,爸爸被火藥炸

死,剩下小孩。期間,他發現該家庭

室內存放大量火藥等爆炸物品,原來

不少村民為了解決生計,竟然冒著生

命危險,生產煙火製品。

事情給他很大啟發,他說:

「當天村民賣血,染上愛滋,導致家

破人亡;今天村民生產煙火,再次斷

送性命,最終根源在於貧窮。」

農民一年平均淨收入只有三千

元人民幣,一家四口,一名子女全年

中學學費佔二千多元,試問農民如何

生活?

為了幫助農民脫貧,杜聰近年

在農村內嘗試推動社會企業,發展農

場養雞和生產環保袋等企業項目。

他解釋:「有些染上愛滋病的

婦女只需定時吃藥,毋須臥床,但

健康情況又不足以應付粗重工作,為

了令她們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我們

開展以社區為本的工作坊,安排她們

縫製環保袋,供應百間酒店之用。同

時,婦女中午時可返家,為子女做

飯。」

細說海星的故事

從救助愛滋病遺孤,到今日發

展農村脫貧社企工程,一項緊接一項

的慈善工作,從不間斷,杜聰心裏的

慈悲,也是源源不絕,似大海般無邊

無盡,功德無量。然而,他心中有一

個結,就是嫌自己救助的人太少了。

他訴說一個關於海星的故事,

聊以自慰:在一個美麗的黃昏下,爺

爺與孫女在海灘上漫步,數以萬計的

海星被巨浪沖上沙岸,爺爺撿起一隻

海星,將牠拋回大海裏。孫女不解地

問:「還有這麼多海星啊!」

爺爺一邊把另一隻海星拋入海

裏,一邊答:「對於我們來說,是

看見千萬隻海星,但對於每隻海星來

說,我們就是牠的全部了。」

同樣地,對於數以萬計的遺孤

來說,杜聰就是他們的全部。沒有杜

聰,沒有他們。

愛滋病,全名後天免疫缺乏

症候群,英譯Acqu i r 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一種

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HIV)感

染後,因免疫系統受到破壞,容易感

染其他疾病,促成多種臨床症狀,統

稱為症候群。

全球首宗愛滋病例,出現於

1981年,病人直至1995年終。美籍

華人科學家何大一發明對抗愛滋病的

雞尾酒療法,愛滋病死亡率才漸趨下

降。截至2011年,全球約有6,400萬

人感染愛滋病毒,每天平均有7,000

宗新症,成為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流行

病之一。

愛滋病是通過直接接觸黏膜組

織(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

門等或帶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陰道

分泌液、乳汁而傳染。

每年5月7日訂為「世界愛滋孤

兒日」,12月1日則為「世界愛滋

日」。

關於愛滋病

杜聰除了幫助愛滋病者遺孤外,近年在中國農

村發展社會企業,扶助農民脫貧。

26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佛光.照耀

龔義仁攝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27

文:寂靜 八十後佛教徒,願以文字與大家結緣。

八勝吉祥寶 供養十方佛八吉祥

在藏傳佛教密宗,常見到八種吉祥的圖案,

稱為八吉祥,藏語為「紮西塔傑」。時

至今日,八吉祥已經遠遠不止局限於密宗的宗

教活動,八吉祥也廣泛用於顯宗,甚至被世俗

百姓所吸納,其圖案在西藏各地隨處可見。故

此,佛教諸乘、諸宗行人常用此來莊嚴佛壇,

有用金、銀、銅、木雕等製成。不論在唐卡佛

畫中、織錦布圖案上、寺院地上圖案、佛壇雕

刻裏甚至家居飾物中,都會見到這一組八個的

吉祥物同時或單獨出現。在漢地文化中,偶爾

也會在佛壇供桌的雕刻及織錦布料圖案中發現

這八種吉祥物單獨或同時出現。

然而,這八種吉祥物並非西藏文化中的

產品,其出處可追溯至佛陀時代甚至佛陀化生

前的印度文化。相傳釋迦牟尼誕生時,天上獻

上種種供品。八吉祥物包括蓮花、無盡結、雙

魚、華蓋、幢、輪、寶瓶及海螺,它們各自有

其佛教表義、吉祥表徵及淵源。這八種物品,

在古印度時被用作太子加冕大典上的貢品,代

表各種吉祥及權位。它們有時會單獨出現,有

時則以一組八件之方式出現,但也有八件合為

一體的繪圖表達。在合為一體的繪圖中,一般

只會繪出蓮、無盡結、雙魚、華蓋、幢、輪及

海螺共七件,而七件合砌起來時狀如一瓶,以

表未繪出的寶瓶。它們在佛教史上各有出處,

例如佛經中記載佛陀在成就佛境後,大梵天王

及天帝因陀羅分別供上千幅金輪及左旋白螺請

佛說法、地神供上無死甘露金寶瓶及佛陀手足

上的吉祥相好莊嚴等。這八種物品,同時又與

佛陀的身相有關:華蓋代表佛的頭部、雙魚表

佛眼、蓮花為佛舌、海螺為佛語、寶瓶為佛之

頸部、幢為佛身、輪為佛足、無盡結為佛意。

在藏傳佛教中,由聖寧瑪班智達麥彭仁波切親

造的《八聖吉祥祈請文》,文中記載天女各持

這八種聖物供養三寶,她們被稱為「八吉祥天

女」。

28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常霖.心照

28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29

常霖法師

常霖法師原名葉青霖,香港

著名攝影師。2010年因緣成

熟,於台灣果如法師座下剃

度出家。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29

十年後的攝影

曾經有人問我:「十年後的攝影會變成怎樣?是否相機已經能取締

人影到很好的照片呢?」

我的答案是:「十年後的攝影會變成十年後的樣子。」就像很多人

禪修時都在想:「究竟甚麼時候會開悟?」答案是:「到開悟的時

候就會開悟。」不好好踏實修行,胡思亂想些甚麼呢?

相機現在已經能取締人影到很好的照片(純技術標準),但每個人

投入的感覺卻永遠不可能辦到;這也是為甚麼我教攝影時,那麼著

重感覺而非純粹技術了。

文、圖:常霖法師

30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佛教.寶地

寺院鐘聲江蘇靈谷寺文、圖:凌凡 北京決策視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出版《北京佛寺》

南朝梁武帝蕭衍問高僧保志,如何才能解救地獄眾生的痛苦,志公答曰:「夙生定業,不可頓滅,惟聞鐘聲,其苦暫息」。於是,梁武帝下詔天下寺院擊鐘,這便是寺院鐘聲的由來。後梁武帝為安葬保志,建成了靈谷寺。

靈谷寺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鐘山東南麓,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十四年(西元515

年),為梁武帝蕭衍安葬高僧保志所建,初名開善寺,又名寶公院、太

平興國寺、蔣山寺。

高僧保志顯神奇

《高僧傳》記載:「釋

保志,本姓朱,金城人。少

出家,止京師道林寺,師事

沙門僧儉為和尚,修習禪

業。」高僧保志,後人亦稱

寶志,50多歲始顯靈異形跡。「齊建元中,稍見異跡。數日不食,亦無饑容。

與人言語,始若難曉,後皆效驗。時或賦詩,言如讖記。京土士庶,皆共事

之。」齊武帝通過保志給予的神力,看見父親齊高帝在陰間常被刀砍、錐刺,

飽受折磨之苦,從此,齊武帝廢除了刀砍、錐刺的刑罰。

梁武帝對保志甚為崇拜,帝曰:「志公跡拘塵垢,神遊冥寂,水火不能

燻濡,蛇虎不能侵懼。語其佛理,則聲聞以上;談其隱淪,則遁仙高者。」並

傳旨,保志可以隨意出入皇宮。由此,志公常與梁武帝論佛講經,食宿宮中。

有一次,梁武帝問保志,如何才能解救地獄眾生的痛苦,志公答曰:「夙生定

業,不可頓滅,惟聞鐘聲,其苦暫息」。於是,梁武帝下詔天下寺院擊鐘,這

便是寺院鐘聲的由來。

梁天監五年冬發生乾旱,朝廷求雨祭祀完成後,仍未降雨,百官將受鞭杖

刑罰。此時,保志上奏,願於華光殿講《勝鬘經》請雨。講經完畢,當夜便下

起大雪。保志說:「須一盆水,加刀其上。」稍頃,天又下起了大雨,大地滋

潤,眾生歡喜。

明代靈谷寺圖。右邊建築群為靈谷寺,左邊為明孝陵,

即靈谷寺搬遷前所在地。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31

佛教東傳中國,悠悠千年;古寺名塔,珍跡處處。本欄將帶領讀者翻開中國佛教歷史的一頁,追尋佛寺勝地的珍貴價值和佛教歷史發展的軌跡。

今日的靈谷寺大門

32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保志顯示神奇40餘年,得到眾

多信眾的擁戴。天監十三年冬,志公

言:「菩薩將去。」未及旬日,無疾

而終。梁武帝「厚加殯送,葬於鐘山

獨龍之阜。仍於墓所立開善精舍。敕

陸倕製銘辭於塚內,王筠勒碑文於寺

門。傳其遺像,處處存焉。」

朱元璋御敕「靈谷禪寺」

唐乾符年間(西元874 -879

年),開善寺改名為寶公院。宋開

寶年間(西元968-975年),更名

為開善道場。太平興國四年(西元

979年),宋太宗題寺額「太平興國禪

寺」。明代初年,又改名為蔣山寺。

朱元璋建都南京後,看中了蔣

山寺所在的鐘山西麓,將這片風水寶

地劃為皇家陵園,把寺院遷到了鐘

山東南麓,撥地500餘畝。洪武十五

年(西元1382年)寺院建成,朱元

璋御敕「靈谷禪寺」,並額書「第一

禪林」,時寺僧千餘人,殿堂房舍數

百間,香火田3萬餘畝。自山門至大

殿,長達五里,一路松林。明顧起元

《遊靈谷》詩云:「山門才入便悠

然,十里深松上綠天。佛剎啟扉皆疊

嶂,僧寮汲水盡飛泉。玉階碧草無人

踏,石戶蒼苔有鹿眠。漫謂山靈謝逋

客,濫巾仍得共攀緣。」

清康熙四十六年(西元1707

年),康熙南巡來到鐘山,手書匾額

「靈谷禪林」和對聯「天香飄廣殿,

山氣宿空廓」,賜靈谷寺。清吳雲

《靈谷寺記》曰:「其名靈者,非佛

靈之靈,非邀靈之靈,非空靈之靈,

乃念生靈之靈,欲諸佛慈祐於民,如

呼谷谷應,若谷靈台之義雲耳。」

咸豐年間,靈谷寺毀於太平天國

戰火。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重修

時,曾國藩率民眾祈雨,重建了龍神

殿。1928年,國民政府為修建北伐烈

士陵園,遷靈谷寺佛像於龍神殿,即

靈谷寺現在的大雄寶殿。

保存玄奘法師頂骨舍利

2011年4月,南京靈谷寺舉行盛

大法會,保存在靈谷寺的玄奘法師頂

骨舍利,永久供奉於金絲楠木純金舍

利塔中。

玄奘生於西元602年,本姓陳,

名禕,洛州緱氏(今河南省偃師縣)

人。13歲出家,21歲受具足戒,遊歷

各地參訪名師,深感各師所說不一,

玄奘欲西去印度求法釋疑。西元629

年,玄奘從長安出發,經今甘肅、

新疆、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等

地,抵達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入

那爛陀寺學法5年,因德才出眾被尊

為大乘天和解脫天。玄奘西行求法歷

時17年,帶回佛教經律論《三藏》

520篋657部,返回長安後專心主持譯

經,將1,335卷梵文經論譯成漢文。

玄奘法師及其弟子創立的唯識宗,又

稱法相宗、慈恩宗,傳入日本、朝

鮮,至今仍在日本、韓國傳續。

1

2 3

4

1 靈谷寺大門前的「寶志禪師應化真身道場」照壁

2 玄奘院內供奉著玄奘法師頂骨舍利

3 大雄寶殿是善信朝拜的地方

4 南京靈谷寺玄奘法師頂骨舍利塔,內為玄奘法師頂骨舍利。塔高1,380mm,

長寬均為680mm,採用楠木貼金,鑲嵌1,986枚銅鍍金配件。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33

西元664年,玄奘法師圓寂於譯

場玉華宮,唐高宗為之罷朝數日,

舉國哀悼。初葬白鹿原,後徙葬興

教寺。唐廣明元年(西元880年),

黃巢軍攻陷長安,玄奘法師遺骸被寺

僧護攜至終南山紫閣寺。宋端拱元年

(西元988年),金陵長幹寺住持可

政和尚,在終南山殘敗的紫閣寺,發

現了玄奘法師頂骨舍利,親自背負迎

請到長幹寺供奉。明洪武十九年(西

元1386年),建三藏塔安奉玄奘法師

頂骨舍利。後三藏塔隨大報恩寺遺址

淹沒於民宅街巷。

1942年11月初,侵華日軍高森

部隊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建神社時,

發掘到三藏塔地宮內的石函,驚現玄

奘法師頂骨舍利。據說當時將舍利分

為三份:

其一,在南京九華山建玄奘塔安

奉。

其二,迎至北平(今北京)供

奉,並取出一部分贈送日本,供奉於

岩槻慈恩寺。1955年從岩槻慈恩寺分

出一塊供於臺灣日月潭畔的慈恩寺,

1980年又分出一塊供於日本奈良藥

師寺。留在北平的這一部分,又分成

四份,分別供於北京廣濟寺、廣州六

榕寺、成都六榕寺和天津大悲院。其

中,北京廣濟寺和廣州六榕寺的頂骨

舍利在「文革」中遺失,天津大悲院

的頂骨舍利於1957年贈送印度,供奉

於那爛陀寺玄奘紀念堂,成都六榕寺

的頂骨舍利尚存。

其三,由汪偽中央文物保管委

員會保管,20世紀50年代初被南京市

文物管理委員會發現。1973年,靈谷

寺對外開放,遂從南京市文管會請回

玄奘法師頂骨舍利,供奉於玄奘法師

紀念堂內的佛塔中。1998年從中取出

一部分,供於臺灣玄奘大學。2009年

又取出一部分,供於西安大慈恩寺。

2011年,玄奘法師頂骨舍利,永久供

奉在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殿祥精心

打造的金絲楠木純金舍利塔中。

千年古剎鐘鼓常鳴

靈谷寺現佔地約13畝,新修建的

大雄寶殿內,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

大殿兩側為東堂和西堂,東堂供奉藥

師琉璃光如來,西堂供奉梁代神僧保

志塑像。穿過大雄寶殿,即見觀音閣

和玄奘院。大雄寶殿東側是藏經樓,

樓前兩株桂花樹,據說是朱元璋當年

所栽。

清朱緒曾《寶公塔懷古》詩曰:

「皇覺伽藍識洞微,金陵爰立帝王

畿。真龍早卜眠鷹穴,病虎偏能佐燕

飛。一自都移南國 ,遂教僧老北山

薇。可憐明鏡歸空幻,鈴語憑誰問夕

暉。」千年古剎,清淨道場,歷經滄

桑,鐘鼓常鳴。位於靈谷公園風景區

內的靈谷寺,確是人們尋幽訪古、療

心安神的好去處。

5

6

8

7

5 靈谷寺內鐘鼓常鳴

6 2011年玄奘法師頂骨舍利供奉法會現場

7 南京靈谷寺住持傳靜法師在玄奘法師頂骨舍利供奉法會上致歡迎詞

8 清代畫家高岑繪製的靈谷深松圖,隱現靈谷寺與志公塔。

34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養生.食療

龔義仁攝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35

材料:黃蓍5錢、黨參5錢、白朮5錢、防風3錢、大棗5粒、辛夷花5錢、生薑3片

製作方法:浸洗藥材,將4碗水煲滾後,加入藥材,煲約40分鐘即可。

用法:每週1-2次。

食材療效分析:

黃蓍性味甘、微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托瘡生肌,利水退腫功效。

黨參性味甘、平。歸脾、肺經。能益氣、生津、養血,常用於肺氣虧虛的咳嗽氣促,噴嚏流涕。

白朮性味甘、苦、溫。歸脾、胃經。功效為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祛濕止痛及解痙等功效。

大棗性味甘、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功效。

辛夷花性味辛、溫,入肺、胃經,有散風寒、通鼻竅之功,本品辛香溫散,質輕氣薄,尤長於走肺經而開鬱通

竅,為治鼻敏感或各種原因引起的頭痛鼻塞等病症的要藥。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胃、脾三經。能溫中發表散寒,健脾和胃止嘔。

注意:本湯感冒時不宜飲用

讓鼻子舒氣 加味玉屏風湯

香港佛教聯合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

文:註冊中醫甘雲峰 指導:註冊中醫吳靖博士、中醫服務主任

春夏之交,天氣反復,忽冷忽熱,令人無所適

從,除了抵抗力弱的病人易患感冒外,鼻敏感

患者亦飽受天氣轉變的困擾,以下是一個典型病例:

李小姐是銀行櫃檯職員,每天要接觸各式客人。

近日的天氣令李小姐疲憊不堪,因她是嚴重的鼻敏感

患者。每天早上起床總要打噴嚏,鼻水不停流出,要

用大量紙巾清潔,而回到銀行的時候,又因為人多空

氣混濁,總會不停覺得鼻癢,偶爾會在客人面前打噴

嚏,晚上更經常鼻塞,導致睡眠質素下降,日間時常

感到疲倦,大大影響她的工作表現。

鼻敏感是香港常見的都市病,又稱過敏性鼻炎,

是鼻腔粘膜的變應性疾病,並可引起多種併發症,由

於鼻子對敏感源的反應過敏而引致打噴嚏、流鼻水、

痕癢、鼻塞,常見敏感源包括花粉、塵埃、塵蟎、動

物和黴菌等,有時溫度、濕度等環境的轉變也可以引

發過敏反應。中醫稱本病為「鼻鼽」,而鼻敏感的發

生很多時與肺脾腎虛損有關,因此治療上要固本培

元,通過補肺、健脾和益腎等方法調養。

適合本症患者的加味玉屏風湯,具有固表強肺

氣,提升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36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道場.素食 文:禪悅 從事佛教義務工作,雖未能以禪悅為食,冀從食物中體解大道。食譜由果德法師(觀宗寺監院)提供

知足、平和、賣豆腐廣種福田

從前,有一位賣豆腐腦的老人,不管是春夏秋冬還

是陰晴雨雪,都會看到他和太太的身影,他們在

這裏賣豆腐腦應該有二十年的時間,很多人都會時常

光顧這個小攤子。

每天清晨,天還沒有大亮,就會看到他倆忙碌

的身影,應該說主勺的是老太太,她老伴只是在邊

上打著下手,也許他們就跟許許多多的人一樣,靠

著這點小本生意維持生活,但是因為有了他們,人

們的生活才感覺到方便,尤其是當你吃到他們精心

加工的豆腐腦時,更會產生一種感激之情。因為不

管你是陌生人還是熟客,他們都會一樣地對待,如

果某天你說忘了帶錢,他們也會笑咪咪地說沒有關

係。就是這樣平常的老人,卻守著一份希望,幾十

年如一日,人們就是經常光顧他們的豆腐腦攤,但

至今還不知道他們姓甚名誰?這一對慈祥的老人用

一家不起眼的攤子,撐起了全家的希望。

或許有好多人看不起老人賣豆腐腦這份工作,

整天抱怨自己沒有合適的工作,甚至產生過激的心

理,也許真的社會沒法滿足更多的就業需求,但從

這對老人的身上,我們應該更會明白,只要執着鍥

而不捨的精神,也許就會成功,所以當你我有時候

光顧這些平凡的小攤子時,是不是應該給這些小店

主以更多的敬意、尊重呢?

廣種福田

材料:滑豆腐4磚、老莧菜梗(香葇也可)約3-4條、毛豆少許、薑絲少許

醬汁:台灣臭腐乳2-4磚(視乎對臭腐乳接受之程度;台灣臭腐乳於台灣食品公司有售)、

麻油、鹽、糖、開水約3碗

製法:1.老莧菜梗約3-4條去根切小段後,用刀拍鬆備用。

2.薑絲少許隨油下鍋炒香,加入老莧菜梗,把老莧菜梗炒至軟身。

3.老莧菜梗炒至軟身後,隨即加入開水及臭腐乳、適量鹽、糖,大火把臭腐乳煮溶。

4.大火把臭腐乳煮溶後,加入滑豆腐,把火調至中小火慢煮約半小時,使滑豆腐慢慢吸收醬汁。

5.最後加入毛豆再多煮5-10分鐘後,加少許麻油即成。

捐 助 項 目 助 印 《 香 港 佛 教 》

帳 戶 號 碼 恒 生 銀 行 2 8 9 - 0 1 7 7 6 6 - 0 0 1 ( 捐 款 $ 1 0 0 或 以 上 可 憑 收 據 在 香 港 申 請 扣 稅 )

捐 款 金 額 :

○ 現 金 ( 請 親 臨 本 會 捐 遞 , 切 密 郵 寄 , 以 免 遺 失 )

○ 銀 行 入 數 ( 請 將 入 數 紙 「 正 本 」 寄 回 本 會 )

○ 支 票 ( 抬 頭 請 寫 「 香 港 佛 教 聯 合 會 」 , 支 票 背 後 請 寫 聯 絡 電 話 及 回 郵 地 址 )

捐 助 人 芳 名 :

本 會 將 於 收 款 後 下 一 期 《 香 港 佛 教 》 刊 登 捐 款 者 芳 名 以 作 鳴 謝

如 欲 以 其 他 名 字 刊 登 , 請 填 寫

是 否 需 要 收 據 ? ○ 是 ○ 否

收 據 姓 名 : 聯 絡 電 話 :

地 址 :

請 將 填 妥 之 表 格 , 連 同 劃 線 支 票 或 銀 行 入 數 紙 正 本 , 寄 回 香 港 灣 仔 駱 克 道 3 3 8 號 1 樓 香 港 佛 教 聯 合 會

( 閣 下 之 個 人 資 料 只 作 寄 發 收 據 及 本 會 資 訊 用 途 , 如 不 欲 接 收 本 會 資 訊 請 在 此 加 剔 ○ )

助印《香港佛教》

《香港佛教》月刊創於一九六O年

六月一日,至今已超過五十年。多

年來月刊從無間斷,一直擔當著聯

繫佛門同道,溝通緇素的重要角

色,並一直獲四眾弟子的支持和愛

戴。二O一一年七月,本刊因應時

代的變化,推出革新版《香港佛

教》,冀能帶出更廣闊的視野,與

時俱進,聯繫十方,淨化人心,弘

法利生!願各會員讀者及十方善信

發菩提心,助印《香港佛教》的出

版,讓佛法廣傳,功德無量!

38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職場禪話

量力而為

文:楊釗

旭日集團董事長

應付「危機」、應付「較大失

誤」,最有效的方法是腳踏

實地、量力而為、睇餸食飯。

在研究公司的調查案例中,

他們發現面對「較大失誤」有三種

人﹕一、逃避責任,起身不幹又或

者從此一蹶不振。二、樂天派,以

為事情會有人處理,問題總有一天

會解決。三、面對現實,研究問題

所在,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

人生最大的失敗是放棄,因

此,面對「重大失誤」而逃避的

人,又或辭職不幹的人是一個失敗

者,另外,從此一蹶不振的人也是

不值得仿傚的。

在遇到「困難時刻」,哪一

種人通常無法堅持到最後?答案是

「樂天派的人」。對於「重大的失

誤」,樂天派的人會說「聖誕節,

我們就會解決問題」,結果,聖誕

節過去了,問題依然存在,然後他

們又說「復活節以前,我們一定會

脫困」,結果復活節過去了,接下

來是感恩節,然後是聖誕節又來

臨,問題依然存在,最後,他們會

因心碎而離場。

對於「卓越企業」的領導人,

在遇到「重大失誤」時,他們的思

維往往是我們不要寄望聖誕節能脫

困,而是面對現實,檢查不足,落

實解決問題。作為「卓越企業」的

領導人,他們的思維往往是「人生

本來就是這樣,有時如意,有時失

意,一路走來,每個人都經歷過不

少失望、挫折及莫名其妙的失敗,

每個人都可能生病,可能受傷」。

面對不如意事情,「卓越企

業」的領導人往往持正面的態度,

而不是負面的態度,相信自己一定

能戰勝失誤,同時,又勇敢地面對

殘酷的現實。正面思維往往幫助我

們不被逆境擊倒,反而變得更加堅

強。

研究公司發現,塑造「卓越企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39

業」的關鍵其實並不複雜,只要排

除種種雜音,把全副心力都放在影

響最大的少數幾件事情上,你只要

能做到這點,就合乎「集中兵力

打殲滅戰」的最上乘的「軍事原

則」。你一旦能找到和領悟這種單

純而統一的理論,你的企業就有機

會脫胎換骨,創造突破性的經營績

效,而且持久不墜。

實施的方法可以有三,目前被

喻為世界上最成功之一的「刺蝟原

則」:

一、我們在哪些方面能達到市

場上的頂尖水準。另一方面,同樣

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我們在哪些

方面無法達致市場頂尖的水準。這

個鑑別重要性遠超過核心競爭力,

因為你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能

發揮自己的優勢,迴避自己的劣

勢,也就是選擇正確的目標與方

向,比你具備的力量更重要。也就

是說:「認識方向比擁有千里馬更

重要」。

二、我們的利潤來源在哪裏?

因為充足的現金和高利潤是發展企

業的原油和動力,只有具備充足的

原油才能產生強大的動力,只有動

力才能高速向前發展。

三、我們對經營的事業是否充

滿熱情?熱情可以是天生,也可以

後天培養。如果你天生熱愛你的行

業,恭喜你,你成功了一半,因為

你喜歡所幹的工作,就能享受整個

工作過程,每天早上起來,都很盼

望趕快開始工作,因為你認為所幹

的工作很有意義。

熱情也是可以培養的,好像人

生的興趣可以培養一樣,只要你能

培養出這種興趣,你就願意為它付

出更多的精神和時間,你就有機會

獲得更大的成績或成就。

三種原則,缺一不可,如果你

不能賺取足夠的金錢,你無法繼續

高速發展,如果你不是行業中的前

三名,你將無法長期具備競爭力,

如果你不喜歡你的行業,無法樂在

其中,你亦很難長期地創造無限的

新意與作品。

40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朋友成邦傳來Youtube短片。上下兩排字卡,組成

兩句子,一把嚴厲的聲音讀出句子:

「甚麼都不能跟人家比!誰像你一樣沒有用

啊!」

然後瞬間字卡重組,同樣的十八個字,變化成:

「沒有誰能像你一樣啊!不用甚麼都跟人家

比!」

另一列卡十二個字:

「這題你不是練好幾遍,笨得喔!」

瞬間重組成:

「你不笨,是這題得練好幾遍

喔!」

短片的題目是「態度改變,孩

子的人生也會改變」。

言語的力量不可思義,尤其是

對小孩子的影響,可以非常深遠。

記得小學三年級時,音樂課

考試,我們一個接一個走到鋼琴旁

唱歌。老師十指在琴鍵上飛舞,我

戰戰兢兢地唱出已背熟的歌曲,只

聽到老師沉著聲說:「你唱不到高

音!」以後好多年,我不只唱不到

高音,我沒有再唱歌了,莫說在人前獨唱,就算在一

群人中合唱也不敢開腔。

誠然,老師並不是想打擊小孩子的信心。不過

是有感而發,衝口而出的一句話,絕料不到會有這樣

深遠的影響--當然,她不是唯一的不假思索說話的

人。

幾年後,我已是中學生,家住七樓。在四樓住的

同學雪儀養了一隻鸚鵡,羽白冠黃,嘰嘰喳喳學舌,

挺趣緻。我去雪儀家玩時,小弟弟總會纏著要跟我去

看鸚鵡。有一次,我扭不過他,老大不願意地帶他

去,一邊拖著他的手下樓梯,一邊不斷嘀咕著:「跟

著來,真麻煩!」到五樓時,他突然說:「姐姐,我

不去了!」我詫異地問:「甚麼?」他抿著嘴,哽咽

著說:「你都不想我去!」我愣了一下,才意識到我

無意的牢騷不覺傷了弟弟的心,五歲的孩子也有自尊

的,我懊悔不已。

衍空法師主持覺醒夜聚會,總會帶領大家唸

《懺悔偈》:「……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

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

悔……。」言語是心意的顯現、身體行

為的先導,在懺悔文中,列為獨立一

項,發人深省。

從小我唸書一向名列前茅,可是

初中有次算術不及格。父親看到成績報

告,望了我一眼,說:「你真令我失

望!」我心底反駁:「我又沒有叫你期

望甚麼!」父親的話烙在我心上。好多

年,我都害怕人家對我有期望,怕令人

失望。一直到大學,跟同學楚勇一席

話,才有所啟發。當我告訴他這經歷,

他對我的反應大大不以為然:「我才

不會這樣想呢!我會告訴他:『你看我長大後才說

吧!』」

我頓然領悟,一句話可輕可重,落在善感柔弱

的我心上,感到的是打擊退縮;聽在進取自信的楚勇

耳中,卻激起亢奮鬥志。善巧合宜的說話,需要多少

洞悉人情的智慧和春風化雨的慈心!《懺悔偈》末段

曰:「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善言始

於修心。我們不笨,這一生課題得修煉好幾百萬遍

喔。

家有佛法

這題得練好幾遍

文:馬淑華博士臨床心理學家、英國劍橋大學博士

(本欄由馬淑華博士及王秉豪博士隔期撰文)

馬淑華攝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41

生死相安

文:冼君行博士 贐明會董事

最近社會對兒童哀傷的關注提升了不少,對於兒童

哀傷時所產生的生理與行為問題,亦開始正視。

不過,處理兒童哀傷與一般處理成人哀傷,有著不少分

別,因為兒童對死亡可能有著很不一樣的理解與反應。

三歲以上的兒童開始有「神奇的想像」(Magical

Thinking)1,覺得親人的離去自己都有責任,結果內心充

滿自責與內疚,甚至出現迷信的行為,好像不肯睡覺,

怕醒來時親人便會死去。遇上照顧自己的人忽然離去,

兒童亦可能會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加上兒童可能無法用

言語表達哀傷,以至成人以為他們並不覺得哀傷。結

果,兒童只好以生病、不吃、不睡、反叛、不專心上課

等方式來回應失喪的感覺。不少成人本身對悲傷亦感到

抗拒,可能認為那是軟弱的表現,因而不自覺地暗示兒

童不可以悲傷。種種問題,源自兒童

對死亡出現的原因、死者的歸宿、以

及喪親的經驗缺乏理解,產生了不少

的誤會與疑惑。

如果再追溯源頭,兒童對死亡認

知的缺乏,是因為家長、學校和整個

社會對死亡的忌諱所造成。生死教育

面對的問題其實與性教育一樣,大家

都選擇避而不談,又或隨便胡謅一些

東西來搪塞兒童的問題。也許有些問題,連成人都無法

解答。結果到死亡出現時,家長與兒童都完全措手不

及。

處理兒童哀傷,早已有不少專書論述;其中有很

多建議,好像幫助兒童表達感受、分享哀傷的經驗、與

兒童一起回憶過去的美好、保證自己不會同樣地突然離

去等等,不少都與處理成人哀傷的方向相類似。然而,

在問題的根源,是如何像性教育一樣,推行兒童的生死

教育?在此我想先談談面對寵物死亡的經驗。

美國曾經有研究指出2,面對寵物的死亡,哀痛的

強度與失去親人可能不相上下。主人內心產生的情緒,

好像對失喪感到難以置信、對獸醫感到憤怒、對自己

的疏忽感到內疚等等,特別是怕表達悲傷時受到社會的

嘲笑,結果不少主人強自抑制,變成嚴重的抑鬱症。再

者,寵物的死亡經常牽涉到一個愈來愈需要正視的問

題:是否讓垂死的寵物「安樂死」,亦即人道毀滅?身

為主人,要決定為垂死的寵物進行安樂死,那悲痛可以

想像。因此,隨著寵物的善終服務開始發展,寵物的骨

灰靈位已有出售,寵物離世的哀傷輔

導亦已經出現。

既然失去寵物與失去親人的情

況如此相類似,我覺得讓小朋友飼養

寵物並陪伴他們面對寵物的生死,可

以是一個很好的生死教育的開始。首

先,小朋友飼養寵物,會學懂為另一

個生命負責,並經歷歡喜與擔憂。最

後亦有研究3提到照顧小動物能提升

責任感與安全感。到最後寵物離世,即提供一個難得的

機會,讓家長可以為小朋友解釋死亡的真相,陪伴小朋

友經歷哀傷,以及鼓勵小朋友思考生命的無常。

最重要的是,千萬別以為小朋友不會懂,也千萬別

輕視小動物的生死。我經常認為,能照顧小動物,是一

種難得的緣份,和人生的其他禮物一般珍貴。牠們的出

現,也許是業力的牽引,亦也許是用自己的生命,為我

們上一課:一次關於信任、無私和活在當下的一課。

當然了,在養小動物之前,要先確認你家可以養,

並能承諾照顧牠一生,避免將來反種下惡業。現在寵物

有很多選擇,不一定要養大隻的貓狗,小龜小倉鼠等等

亦是不錯的選擇。

寵物與生死教育

註1.WolfeltA.D.(1991).Achild'sviewofgrief.FortCollins,Co.:CompanionPress.2.Sharkin,B.S.,&Knox,D.(2003).Petloss:Issuesandimplicationsforthepsychologist.ProfessionalPsychology:ResearchAndPractice,34(4),414-421.

3.McConnell,A.R.,Brown,C.M.,Shoda,T.M.,Stayton,L.E.,&Martin,C.E. (2011).Friendswithbenefits:Onthepositiveconsequencesofpetownership.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01(6),1239-1252.

42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法師有道

佛陀舍利傳千古(四)

文:釋演慈

羅漢寺住持

佛頂蒞港 萬人空巷

2012年4月25日,在萬民仰盼中,

佛頂舍利蒞港接受信眾瞻禮。佛頂骨舍

利為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遺骨,稀有難

得,舉世無雙。所經之處,海眾雲集,

夾道恭迎。短短數日,香江兩岸,善信

如織;紅館內外,數十萬信眾絡繹不

絕,爭相膜拜。有父母攜稚子而來,冀

望後輩早結佛緣;有子女扶雙親而至,

盼為長者祈福增壽。4月30日獻圓滿大

供,不少信眾更是感極而泣,離情依

依……

作為佛教至高聖物,佛頂骨舍利

象徵著佛陀慈悲智慧的情懷,傳遞了和

平友善的理念,表達了香港民眾渴望安

定、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是次盛會,

不僅讓香港市民真切感受到親近佛法的

喜悅和萬眾一心的祥和,也充分顯示了

佛陀偉大的光輝和佛教超越時空的持久

生命力。

舍利有形 功德無量

《金光明經》載:「舍利者,是

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

田。」舍利具足無漏功德,堪為人天表

率,於人類有感化教育之無上恩德。對

於佛教信眾而言,見舍利如睹佛陀真

容,經由禮敬供奉,誦經禮懺,可淨化

身心,提升境界。即便非佛弟子,也

因舍利所象徵的和平吉祥的佛教精神和

所蘊含的豐富厚重的文化內涵而肅然起

敬。

供瞻舍利,人各蒙益。印光大師

說:「舍利……乃是佛菩薩欲令一切

見聞者,深植善根,特為示現」(《印

光法師文鈔》)。《大智度論》載,若

供養舍利,「其福報無邊乃至苦盡」,

得令眾生「脫三界苦,入正解脫」,以

此善根,「一切皆當得菩提果,盡涅槃

際」。《大般涅槃經》云:「若見如來

舍利,即是見佛。」又云:「供養舍

利即是佛寶,見佛即見法身。」《福報

經》載:「供養皈依舍利者,死後百劫

不墮地獄,受無上人中富樂,終得羅漢

果。」《作佛形象經》載:「若有人住

慈悲心,叉手禮拜舍利塔者,命終後往

生西方佛國。」

全民禮佛 修慧培福

虔誠禮拜佛舍利固然有無量不可思

議的功德,得以觀瞻佛舍利也是殊勝因

緣之感召。多少海外信眾輾轉萬里,只

為一睹聖物靈光;多少佛門弟子畢生修

持,也未必能有親沐佛恩之機緣。「若

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人身

難得佛難值,信慧聞法難中難」,是故

以稀有難得之人身,有幸瞻禮佛陀真身

舍利實為一大福報因緣。

「人有誠心,佛有感應。」以恭敬

心禮佛聞法,是與佛接心交心的最好方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43

法。凡是誠心禮佛的人,或瞻舍

利或禮佛像,一瞻一禮,起敬生

信,一香一花,增福增慧。此時

若祈福,福報應聲而來,此時若

懺悔,業障自行消除。唐代七迎

佛舍利,有人以輕心怠慢,視而

不見,終遭天譴惡報;有盲人以

恭敬心千里迢迢前往瞻禮,結果

重見光明。此類感應事蹟史不絕

書,不勝枚舉。

虔誠禮佛不僅可祛災解厄,

消弭暴戾,還可導人遠離惡業,

多行善事,獲得心靈的平靜與喜

悅,實現社會的安祥與和諧。經

云:「念佛一句,罪滅河沙;禮

佛一拜,福增無量」,「一稱南

無佛,皆共成佛道。」人若誠心

以身禮佛則身業清淨,口稱佛號

則口業清淨,意虔向佛則意業清

淨。三業清淨,善根深種,佛道必

成。因此,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

無不勸諭世人憶佛、念佛、誠心

禮佛,實則寄望凡夫眾生,發菩

提心,精進行持,解脫自在。

同倡善舉 共促和諧

佛教創立之初,佛陀就提

出眾善奉行、社會和諧的理念。

和諧世界,要從改善人心做起,

人間淨土,尤需佛法甘露澆灌。

如果人人心存善念,感恩惜福,

天下歸心,身體力行,將佛陀倡

導的普世價值傳遞到社會每一個

角落,則和諧世界,何愁不成?

古德有云:莫以善小而不為。雖

是舉手之勞,卻是愛心之舉,潤

物細無聲,化世於無形,行持日

久,潛移默化,以至於每時每刻

都是善念生起,善心充滿,從而

使人格完善,人類和諧,當下實

現人間淨土。

佛教東來兩千餘年間,功

流海陸,福被天人,流澤所至,

在中華大地上種下許多瑞麗的福

田,也必將在香港繼續發揮其殊

勝的社會功用。化解爭拗,凝聚

人心。讓我們共同發願,奉行佛

陀遺教,精進修行,讓佛陀殊勝

妙法的清涼甘露滋潤萬民乾渴的

心田,讓佛陀舍利的慈悲、智慧

之光照亮香港輝煌的前程。願佛

法從此更加深入人心,願香江和

樂,世界大同!

佛陀光輝,潤澤香江。

44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佛林經典

否定之否定與般若正觀之思辨模式

《金剛經》導讀之二

文:淨因

南京大學生命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問。因為唯物辯證法認為,一切事物都

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集合體(肯定),矛

盾的雙方相互作用而引發事物的變化,

從量變到質變(否定),而有新生事物的

出現(否定之否定)。很顯然,否定之否

定規律強調的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在

否定「舊」的趙樸初的基礎之上,承認

有一個真實存在的「新」趙樸初。

而《金剛經》中「XX者,即非

XX,是名XX」的般若正觀之思辨模式

(見下表),與以上否定之否定思辨模式

略有不同,可以簡單概括為「現象→非

本體→是實相」,以此去除人們對現

象、名言、空有二邊、能得智與所得果

的執著,一空到底,空空如也,方能領

悟中道實相之本意。

1958年6月30日,趙樸初陪同外賓

去見毛主席。主席問:「你們佛教

有沒有這麼一個公式啊:趙樸初即非趙

樸初?」趙樸初答道:「是有這麼個公

式。」主席說:「這就很奇怪了,首先

是肯定後來又否定,先肯定後否定。」

趙樸初答道:「不是先肯定後否定,而

是同時肯定,同時否定。」話說到這

裏,外賓到了,對話被迫中斷。

趙樸初在《詩歌及其與佛教關係

漫談》一書中如實地記錄了以上對話,

表明毛澤東主席熟讀《金剛經》後,

試圖從否定之否定規律來理解「佛說

XX」、「即非XX」、「是名XX」這一

佛家「般若正觀之思辨模式」時,覺

得妙則妙已,似乎言猶未盡,故有此一

般若正觀的思辨模式

種類 思辨模式 註

辨證邏輯 正→反→合 正面,反面,正、反合說

雙遣否定法 肯定→否定→肯定 是→不是→才是

緣起性空的思辨模式 假有→非有→真有 真空妙有

中道實相的思辨模式 有→空→中道 非空非有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45

是名善法。」「所言一切法者,即

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說法

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如

來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

名三十二相。」「眾生,眾生者,

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我們用最後一句對般若正觀

的思辨模式稍作詮釋。當物質元素

(色)和精神元素(受、想、行、識)

和合在一起時,眾生相便顯現出

來,這就是人們熟悉的眾生相概念

(眾生者);眾緣和合的眾生相,沒

有固定不變的實體,是假有,所以

「如來說非眾生」;如同無常性的

水一樣,在特定的條件下有如下不

同的表現形態:雨、雪、霜、霧、

冰、波浪、水蒸氣……同理,正因

為眾生無定性,才會如同水一樣,

依據各自的業力,輪迴於六道,一

旦被教化,精進努力,由凡夫轉變

成聲聞、緣覺、菩薩,最終大徹

大悟,成佛作主。正如《六祖壇

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

別。」如此理解,才算真正了解眾

生相的本意(是名眾生)。

從這些分析可知,《金剛經》

中「XX者,即非XX,是名XX」的

般若正觀之思辨模式是,以緣起的

「有」說明自性「空」,以自性

「空」提醒人們不應執著於緣起的

「有」,空而不空,有而非有,空

有不二,無住生心,從而建立起中

道正觀。正如《中論》云,「因

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

名,亦是中道義。」般若正觀之思

辨模式是進入般若法門的金鑰匙。

般若正觀的思辨模式,的確

深奧難明。幸好,緣起性空的理論

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一思辨。《阿含

經》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

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來說。」

其意為,眾緣和合,產生世間的

人、事、物等一切現象,這是從正

面肯定一切現象的存在(XX者);然

而,正因為世間一切現象都是由種

種因緣條件組合而成,無時無刻

不在變化,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實

體存在,這是從反面否定一切存在

有自性(即非XX);既不執著於世間

一切現象為實有(非有),也不否定

世間一切現象的緣起存在(非空),

方能悟入非空非有的「中道實相」

(是名XX),這才是認識世間一切現

象的正確知見。

具備以上知識,我們便不難

理解如下句子:「如來說微塵,即

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

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

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

合相。」「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

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

46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漢末三國年代,魏、蜀、吳鼎立,曹操、劉

備、孫權各據一方,而最早到江南的東吳傳

佛教的,是個胡人,叫康僧會。南朝梁代《高僧傳

˙康僧會傳》提到,康僧會先祖是康居國(西域古

國)人,居於印度,其父因經商緣故,移居交趾

(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中部一帶)。康僧會

十多歲時,父母雙亡,守喪完畢,便出家為僧,篤

至好學,不僅精通佛典,且兼及天文圖緯,多所涉

獵。他曾遇安世高弟子韓林、皮業、陳慧等,並且

接受安世高系統的小乘佛學。

當時孫權控制的東吳,雖曾初聞佛法,但未成

潮流,於是康僧會手持著錫杖,前往東吳傳教,在

建鄴(今南京)鬧市搭起茅廬,供養佛像,加上其

奇裝異服,引起大眾及朝廷注意,孫權更馬上召見

他,問他康僧會以佛祖涅槃後遺下的佛骨舍利神曜

無比,能放神光作答,孫權認為是誇誕之詞,表示

若能一睹舍利,會願意建造佛塔。否則要將康僧會

重罰。結果康僧會在其茅廬誠心祈求了二十一天,

終有舍利出現,五色光芒耀目,其堅無比,銅盤被

它沖碎,鐵錘擊之無損,孫權大加嘆服,當即興建

塔寺,取名建初寺,並把寺院附近地段稱為佛陀

里。

有關此一神跡,籠罩著神秘色彩,但斥為迷信

的,也得承認東吳此後的佛學傳播大為興盛,直至

孫皓(孫權之孫)當政,康僧會的影響力並未減退。

他勸服孫皓信佛,以儒家義理講佛學的善惡報應,

引述《易經˙坤卦˙文言》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以及《詩經˙大雅˙文王之什

˙旱麓》的「求福不回」(指求福有道,不邪不奸)說明

之。

康僧會是譯經家,他在建初寺時譯了不少佛經,最

著名的是《六度集經》,輯錄了不少菩薩故事,寓以大

乘思想,兼及儒家王道的仁政色彩。但正如現代佛學者

湯用彤所說,康僧會「生於中國,深悉華文,其地位重

要在撰述,而不在翻譯。」

他是個匯通儒、釋、道的人物,所留傳下來的《安

般守意經序》,喜用道家概念,例如他說:「心之溢

蕩,無微不浹,恍惚髣髴,出入無間,視之無形,聽之

無聲,逆之無前,尋之無後」,與老子所言:「是謂恍

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可謂異曲同工。

名人千秋

匯通儒釋道的康僧會

文:岑逸飛 哲學研究者及多媒體工作者, 多年來出入儒釋道哲學及 中西文化的會通,專研易學, 近年亦醉心佛學,現為大學兼任 教授及專欄作者。

敦煌壁畫:《康僧會建業傳法圖》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47

口述:覺光長老 筆錄:智禮

看破放下自在 辦學建寺安僧 東北三老之一 ─ 倓虛老法師

倓虛老法師,中年出家,隨近代天臺宗高僧諦

閑老法師修學,在興辦佛教教育,建設佛教

道場方面,老法師亦為香港栽育僧才,作出重大貢

獻。香港佛教聯合會成立初期,實行理事長制,首

任理事長為筏可法師。其後,是海仁老法師、倓虛

老法師、茂峰老法師、顯慈老法師各任一屆。香港

淪陷期間,日本人更佔據了弘法精舍及靜廬用作司

令部,加上寶靜老法師於上海玉佛寺

圓寂,「弘法精舍佛學院」停辦,我

亦因戰亂關係,只好避走廣西。

重光後,弘法精舍得王學仁、

林楞真居士協助,按東蓮覺苑方規成

立保管董事會,管理弘法精舍。其時

管理弘法精舍之董事,為王學仁、黃

傑雲、林楞真三人,經葉老居士商談

後,均希望倓虛老法師蒞港弘法,及

辦佛學院並借出弘法精舍為院址。

一九四八年,老法師由青島飛港。我

們一行數十人至機場歡迎,除我以

外,還有優曇法師、樂渡法師、王學

仁、樓望纘、黃傑雲、林楞真、王碧娥等數十人,

法師至東蓮覺苑用齋後,暫住於我的香海正覺蓮

社,並為大眾宣講《金剛經》。翌日倓老與葉老居

士晤面,互相商酌後,議決創辦僧校,定名為「華

南學佛院」。

弘法精舍是寶公創辦的,倓公與寶公同為天

臺泰斗,我一聽到弘法精舍請倓虛老法師來,而且

還請定西老法師來,我高興極了,辦學佛院,兩個

人不行啊,還要多請一位,就請樂果老法師了。由

於他們皆來自東北,別號「東北三老」。

倓虛老法師一生克勤克儉,希望多省錢栽育僧才,

當時老法師每星期日均去東蓮覺苑講《法華經》,老法

師每次與侍者樂渡法師均乘巴士至佐敦道過海。有一次

老法師問及過海船票事,侍者答頭等二毫,二等一毫。

老法師為節省起見,堅持要搭二等,當時過海小輪,二

等沒有座位,只有站立到彼岸。如是者數次,樂渡法師

見此76歲老人,站立船上,頗覺辛苦,經再三請求,才

肯乘坐頭等。

1958年,老法師創辦「中華佛教圖書

館」,搜購各種大藏經七部,各種散裝經

典,語錄著述。每週除星期一外,全日開

放,任人借閱。自開幕後,老法師每逢星

期日,宣講《大佛頂首楞嚴經》,風雨不

誤,聽眾坐無虛席。

老法師慈悲廣大,誓願宏深,一生創

建叢林數十處,興辦佛學院多間,著述十

餘種,培養弘法僧材,不計其數,老法師

常說:「弘揚佛法此甚麼都重要,度人即

是度己,要信得極,站得穩,言行一致,

不要有附帶作用,才是真佛子,真弘法

者。」現在香港很多長老大德,例如永惺法師、淨真法

師、暢懷法師、聖懷法師、智開法師等,都曾受學於

「華南學佛院」。

1963年6月12日,老法師圓寂於弘法精舍,當時

我也在場助念恭送老法師,老法師結跏趺坐,手結彌陀

印,端詳而逝。由此證知老法師,真正功果圓滿,於生

死來去,早有把握。老法師在北方,復興佛教之豐功偉

績,為現代中國佛教史上寫下輝煌燦爛的一頁,在港十

數星霜以來,對香港佛教之不斷發展,有莫大貢獻。

倓虛老法師

聽長老說故事

48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答客問

問:天堂、地獄在哪裏?

答:天堂、地獄,若從事相來

說,天堂豎計有三界二十八

天,橫即無量諸天。每一個

天都有一個天主及無量天

眾。地獄則有大地獄、中地

獄、小地獄;大地獄有十八

個、中地獄有五百個、小

地獄有無量無數。從理相

來說,不論天上也好、人

間也好、鬼神也好,若生活得快樂的地方,即可

稱為天堂。若生活得痛苦的地方,也就是地獄。

而既有快樂、也有痛苦的地方呢?就是人間。所

以說,事相的天堂地獄,我們看不到,理相的天

堂、地獄皆可想而知。

問:人死後往哪裏去?

答:一般人說:「往地府受審判去。」基督教說:

「由上帝審判,信者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

有人說上天國,有人說下九泉。佛教則說:依業

受報,善業多即上生天堂,惡業多即墮落地獄,

半善半惡則再轉人道,所謂「如是因如是果」,

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問:西方極樂世界與天堂有何不同?

答:西方極樂世界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

樂」。亦叫「淨土」,是清淨的國土,無寒無

熱、無戰爭、無吵架、無生、老、病、死、無怨

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等苦惱,故名「淨土」。

天堂雖然也是如此,但壽命有限,而天福終有享

盡再受輪迴的時候;淨土則壽命無量。再者,天

堂只享受快樂果報,無有進修機會;淨土鳥語花

香、欄循羅網皆使人生念佛、念

法、念僧之心,故可進修佛法,

可生戒定慧之功。這是西方極樂

世界與天堂不同之處。

問:天地有沒有毀滅之時?

答:天空無界,空洞洞有甚麼可

毀滅?地球倒有毀滅之時。依佛

經說,劫初人類十歲,經一百年

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由八

萬四千歲再經一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這樣一

增一減叫一劫,地球就是這一劫的壽命。現在人

類差不多八十歲的時候,到末劫人類十歲之時,

地球才毀滅。

問:所謂「三期末劫」是甚麼意思?

答:佛法流傳在世,有三個時期。正法時期──佛滅

度後一千年內,正法未變。像法時期──佛滅度

一千年後、二千年內,漸漸進入像法時期,以佛

像、三寶形象教化人間。二千年後,一萬年之間

漸漸進入末法時期──佛法漸漸變質、漸漸滲入

外道之法,或漸漸形式化,故稱「三期」,也就

是「三期末劫」。

寬運法師 西方寺方丈 解答

天堂、地獄在哪裏?

《佛說阿彌陀經》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49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主持 地點 主辦單位

略說十善業 5月8日 19:30-21:00 衍顏法師, 九龍荔枝角青山道501號 佛教青年協會

衍靜法師 國際工業大廈6字樓B座 電話:23389939

「大教王曼荼羅」講座 5月13日, 10:30-12:30 密智阿闍梨 九龍大角咀 真言宗普賢流

5月27日, 14:00-16:00 必發道67號2樓 生命教育學會

6月10日, 電話:23936336

7月1日

清醒地將錯就錯 6月9日 14:00-16:00 衍陽法師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鄭裕彤樓1號演講廳 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電話:39436707

佛學導讀班 至6月19日 19:30-21:00 定慈法師、 新界上水龍運街二號 慈航淨院

逢星期二 衍隱法師、 北區大會堂活動室1 電話:61090623

譚麗芬居士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主持 地點 主辦單位

首楞嚴七 5月13-19日 08:00-20:00 眾法師 九龍鑽石山志蓮道5號 志蓮淨苑

電話:23541888

印順導師圓寂紀念法會 5月18日 09:00-12:00 北角英皇道368號 妙華佛學會

榮馳商業大廈三樓 電話:25700443

賀藥王菩薩聖誕普佛 5月18日 19:30-21:00 衍慈法師 香港彌敦道242號 香港佛教律儀淨苑

立信大廈E,F座四字樓 電話:23673091

禮《八十八佛懺》 5月21日 0930-1200 眾法師 北角英皇道 佛教愍生講堂

355-361號一樓 電話:28082373

報恩法會 5月21-30日 銅鑼灣摩頓台 香港菩提學會

灣景樓C座4樓 電話:25772298

生命教育-活得更好 5月25-27日 衍陽法師 香港大學 大覺福行中心

嘉道理研究所石崗中心 電話:31534499

海上放生素食遊 6月10日 10:30 眾法師 北角碼頭 佛教愍生講堂

電話:28082373

妙法蓮華經法會 6月22-24日 荃灣老圍三疊潭 西方寺

電話:24115111

講座及佛學班

法會及活動

活動消息

50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十方世界

西藏博物館147件館藏文物於3月30日從拉薩起航,飛往首站目的地廣州,

備展西藏博物館開館以來首次文物專題內地巡展——《雪域瑰寶》。《雪

域瑰寶》將展出2個單元,共計6個版組的文物,包括文獻典籍、佛教造像、佛

教法器、唐卡藝術、藏族服飾、風情居室(藏族家具)。該展預計於4月10日在廣

州博物館正式開展,隨後還將在廣西、河南展出。此次巡展結束後,視反響情

況,還計畫推出系列西藏文物文化展。中華佛光文化網.3月31日

3.中國西藏博物館

首次文物專題內地

巡展廣州備展

第八屆陝西香山佛教文化節暨第二屆櫻花節開幕式於3月27日,在中國八大

佛教名山之一的大香山舉行,活動將持續到2012年5月20日。活動期間銅

川市耀州區將在大香山寺、同善寺舉行佛事活動;舉辦香山攝影活動、文藝演

出和香山春季登山遊等活動。大香山寺位於銅川市耀州區西北45公里的廟灣鎮

瑤玉村,建於苻秦,興於姚秦,盛於宋代,相傳妙莊王三女妙善公主為治療父

王疾病,捨己之手眼入藥,被封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尊為香山之主神,並

在此修行成佛。鳳凰網.3月30日

4.中國第八屆陝西

香山佛教文化節暨

第二屆櫻花節開幕

中國佛門泰斗,深圳弘法寺第一任方丈本煥長老於4月2日0時36分在弘法寺

安詳示寂,世壽106歲。昨日,國家宗教事務局發唁電,致深切哀悼。近

十萬獲悉該訊息的信眾從港澳台和深圳內外趕赴瞻仰長老法容。弘法寺從2日

15時至4日16時全天24小時在法堂接受十方信眾瞻仰遺容,並於5日上午舉行

長老追思法會和荼毗法會。本煥圓寂,是日弘法寺住持印順大和尚率本老法眷

及緇素四眾弟子在老和尚法體四周及弘法寺經堂晝夜虔誠唸佛,為本老助唸,

並祈請本老乘願再來,廣度人天。2日下午3點,

在莊嚴的佛號聲中,本煥長老法體被請進佛龕,

由方丈室移至法堂,開始接受信眾和社會人士弔

唁。長老端坐佛龕,面色紅潤,如同生前接受信

眾朝禮一般。信眾絡繹不絕,鮮花堆積成山,據

說昨日全日有近十萬人次上山弔唁,包括來自港

澳台和深圳市內外的信眾,往後幾日陸續還會有

信眾從海外前來。文匯報.4月3日

1.中國佛門泰斗

本煥長老示寂

本煥長老追思法會情況

(香港佛教聯合會攝)

3月21至25日,亞洲應用佛學院在大嶼山蓮池寺舉辦五天禪修營,主題為

《昨日淚已成今日雨》,多位梅村的法師

分別從德國、法國、泰國及越南來到香港,聯

同香港的16位法師一同帶領是次禪營。參加整

個五天禪營的法師及朋友共有720人次。禪營以

《念處經》為基礎,教導如何覺察和照顧我們

的身體、感受、心念、認知,從而轉化負面的

情緒和思想,培養幸福和安樂。亞洲應用佛學院.4月2日

2.香港蓮池寺

舉辦禪修營

眾法師與信眾進行過堂齋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51

江西國際佛博園投資百億,興建世界多元佛教文化中心:國際佛博園規劃總

面積為3000畝,主要建設項目有千年古寺寶月禪寺的重建、東南亞十多個

信仰佛教國家十多種不同建築風格的寺廟、不同國家的佛教文化交流、佛教文化

研究、佛教文化禪修中心、禪學交流中心、國際佛教文化研究院、禪悅谷等。該

項目經與國際佛教聯合會秘書長、國際佛博園建設倡導者釋弘化大師及與其合作

的國際佛博園香港有限公司洽談後,達成合作協議。整個項目總投資額為105億

元人民幣,建設時間為3至10年。中華佛光文化網.3月30日

5.中國江西興建

世界多元佛教

文化中心

3月25日,超過3萬名僧侶在泰國首都曼谷市參加盛大的萬佛節布施儀式。萬

佛節是泰國重要的傳統佛教節日之一,在每年泰曆三月十五日舉行,旨在紀

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首次向公眾宣傳佛教教義,並將這個日期定為佛教創建

日,自大城王朝起一直延續至今。今年的萬佛節適逢佛祖釋迦牟尼悟道2,600週

年,泰國政府為此而舉辦盛大的百萬齋僧佈施活動,同時以宣傳這一佛教文化中

極具影響力的神聖習俗,活動自3月7日起到3月25日連續舉辦三個週末。中華佛光文化網.3月29日

7.泰國百萬僧侶布施

紀念釋迦牟尼

悟道 2,600 週年

「朝聖‧敦煌——甘肅畫院美術創作工程」於3月28日在蘭州啟動,多名藝

術家將用五年時間,從敦煌千年壁畫中尋覓創作素材。這項工程涉及典

籍整理、傳統藝術成果總結、學術定位、理論探索和藝術

實踐,此外還舉辦觀摩研討展覽和組織與「敦煌畫派」藝

術主張相一致的藝術家進行創作,推出有影響的作品。甘

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連輯表示,近年,圍繞敦煌藝術應

運而生的舞劇《絲路花雨》、《大夢敦煌》及音樂《敦煌

音畫》,敦煌研究院等「敦煌學」研究機構在學術等方面

也成就顯著,但敦煌美術尚處空白,因此用「敦煌畫派」

的概念,將敦煌壁畫資源歸納整理出來,進行學術定位,

進行新的傳承,讓這些文化遺產煥發出新的光彩,是一件

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6.中國甘肅打造「敦煌畫派」

人間福報.3月29日 敦煌壁畫

被譽為「北方巨剎」的北京雲居寺,其中具有900多年歷史的雲居寺標誌性建

築——北塔,由於出現破損,於日前開始了為期一個多月的修繕。雲居寺

位於北京西南郊75公里的白帶山下,因珍藏著14,278塊石刻佛教大藏經而被譽為

「北京的敦煌」。此次修繕工程將嚴格遵循「最少干預」和「不改變文物原狀」

等原則,以確保文物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保護修繕中,從方案設

計、施工工藝、材料選用、規模佈局等各方面都嚴格遵照傳統做法。北塔修繕工

程將於4月20日完工。中國佛教網.3月28日

8.中國北京雲居寺

北塔進行修繕

52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放生功德芳名(3 月 1 日 -3 月 31 日 )

郭善道 $10,000.0

林偉漢 $3,000.0

李偉熊合家 $2,500.0

保誌有限公司 $2,500.0

TAM HONG SHEK.郭淑霞.

曾漢卿.黃美斯.鄭世雄合家

$2,000.0

弟子.林惠儀 黃淑文 $1,200.0

D A V I D K W A N . W A I K I N

ON.WAI YUEN SZE.何永明

張麗嫦.吳啟和 龔慧瑜合家.李

根堯.張淑珍.梁鳳嬌.陳煜新.

黃 寶 萍 合 家 . 黃 琼 玉 . 葉 永 正 合

家.趙佬資郁居士.羅金公公 區

幗萍婆婆

$1,000.0

盧子佳 $800.0

LO TZE KAI $630.0

梁玉燕 馮喜華 馮寶康 王謹怡 馮

寶健 古志雄 卓耀明 梁浩然合家

李茂成合家 古耀隆 高肖霞 徐鳳

屏 徐永聰 徐永恒 曾雯麗 梁暖馨

梁信勤 李如璧合家 梁伯誠 陳永

珍合家 梁仲翔 林玉燕合家 梁佩

瓊 唐建寧合家 梁淑馨 關玉祺 陳

寶媛 關建邦(祐明) 關建民 陳寶蓮

李永康 梁金鳳 李慶然 梁瑋詩 李

慶龍 李詠琪 李慶麟 林婉卿合家

方 子 峰 合 家 梁 偉 鴻 合 家 梁 重 軒

陳明寶 梁豐洋 楊秀易 梁麗英 楊

震源 梁玲玲 吳暨南 吳以然 梁志

雄合家 何偉生合家 $620.0

黃定忠 $615.0

杜偉明.陳淑霞.葉岳高 葉妙嬋

葉麟卓

$600.0

F U C H I U F U N G . 毛 關

勇 費 肇 霖 合 家 . 利 益 電

機 工 程 . 吳 仲 鳴 . 李 文 達

.李秉權 熊麗群 李詠茵.李春球

合家.李祖澤合家.周亦飛 費肇

君合家.殷浩杰合家.羅功權.梁

國 華 合 家 . 許 劉 惠 秋 合 家 . 郭 麗

萍 . 陳 根 宏 . 陳 煜 新 . 麥 佳 怡 .

曾 麗 嫦 . 湛 少 鳳 . 黃 珊 玲 . 蔡 伯

勵.鄧麗玲.黎志榮 黎昕祺.譚

兆寅.龔氏兄弟姊妹.龔宅合家

$500.0

黃樹喜 張七妹.楊鑾.劉細女.

謝應強 何順兒.杜星輝

$350.0

LO TZE KAI $320.0

CHOY SIU FAI.王賢瀚.田佩

君.余智勇.吳鎧泓.李偉富.李

嘉恩.林玉娟.林志澄 葉婉坤 林

功德芳名

旭日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150,000.0

法雲蘭若.康廷環保服務公司.蔡

宛姍 $1,000.0

丘兌英.郭麗萍.蔡錫桐合家

$500.0

章蔚然.慈音蓮社.鄭應芃合家.

羅秀英

$300.0

LO TZE KAI $270.0

張浚銨.黃綺霞.廣悟.黎卓基.

盧子佳.謝淑貞 $200.0

LO TZE KAI $150.0

P R O F I T S C O N S U L T A N T

COMPANY.佛弟子.林玉霞.林

燕嫦.區妙懿 .陳智禪 何偉康 何

寶智 .楊健冰.鄭玉珍.盧子佳.

優卓會計及稅務有限公司 $100.0

香港佛教第六貳肆期助刊鳴謝 (3 月 1 日 -3 月 31 日 )

香港佛教 . 二○一二年五月 // 53

放生功德芳名(3 月 1 日 -3 月 31 日 )續

功德芳名

鎮基 陳穎芝.林茂松 余阿玉 鍾

育文 林惜珠 鍾善宜.姚義.莊錦

偉 合 家 . 陳 錦 珠 . 楊 玉 芬 . 葉 啟

德.劉倬妍合家.顏彩鳳 $300.0

何 嘉 玲 倪 志 堅 合 家 何 傳 信 合 家

何嘉慧合家 何浩文 $250.0

T S A N G K U E N . W O N G L O I

TAI.伍時娟.朱淑敏 吳明盛 吳

天慈.江匡夏 黃少珍合家.江新

貢 鄧 惠 萍 合 家 . 江 潔 明 . 佛 弟

子 . 佛 弟 子 . 何 瑞 京 合 家 . 余 麗

君.吳莉莉.吳慕貞.李志南 黃

麗儀 李鎧潼 譚永堅 黃麗娟合家

梁惠琼 周芷棋 周子權.李珍.林

宅合家.林桂群 張惠深 陳苑華.

施 教 明 合 家 . 崔 惠 玉 . 張 沛 霖 合

家.張潔儀 蘇廣場 蘇柏文合家.

梁 安 琪 . 梁 漢 文 . 梁 耀 偉 . 莫 志

鴻合家.莊永信.許瑞怡.許談

.郭澤森.郭錫志 郭錫強.郭錦

坤 郭膨榕.陳善文.陳善文.黃

彩珍.黃錦華 李堂妹 黃球登.黃

蘇居士.楊炎合家.楊燕琚.鄔錫

明 葉智賢.劉煒霖.樊金成.潘

紹嫦.蔡承峰.蔡雲開 陳雲玉合

家.蔡震南 江詠彤合家.鄧永鏞

宅.黎美芬 黎浩麟.盧沛如 梁衛

珍 黃蘇 盧天鳳 陳家豪.盧柱.

蕭展平合家.鍾健弟.譚美英.譚

曉峰.蘇琬斯 徐長娣.釋宏開.

釋德航.龔彥豪 陳棣瑩 $200.0

蔡碧霞.龔樹德 $180.0

范慶和合家.麥海雄.黃婉玲.盧

雅南 盧煜東 盧鈺銘

$150.0

LO TZE KAI.王琼霞 莊錦良.

麥曾麗霞 梁應鈞 麥愛群 梁卓裕

梁正婷 莊漢錫 莊仁權 $140.0

吳文鏗 吳青穎 巫文雄 巫文俊.

吳文鏗 吳青穎 巫文雄 巫文俊.

吳劍青合家 吳庭輝 吳梓瑩 吳鴻

基 合 家 吳 潤 榮 合 家 吳 嘉 鑅 合 家

李文泰合家.謝本良.謝寶譽

$120.0

林敬樂 陳宛如 林傲軒 林映慧

$110.0

H O N L A I F O N G . L I U Y E E

L I N G . L I U Y E E L I N G . L O

TZE KAI.MA YOK FONG.

MISS LI FO WING.PROFITS

CONSULTANT COMPANY.

SUZANNE & ANDY.TSANG

L A I H A R . T S A N G S H U K

KUEN.TSANG WA I FAT.

T S A N G W I N G M A N . Y I N

C H E U K L A M . Y I N S I E W

KHAY.YUEN PUI IO.丁萍

迎 林奇照 朱密珍.方惠玲.方嘉

榮.王明德合家.王明慧.王玫.

古順燕.石沛華.石驥合家.朱名

山 . 朱 淑 敏 . 朱 淑 媛 . 朱 淑 媛 .

朱淑儀.朱寶律嬌.江超民.江超

民合家.江潤標合家.佛弟子.佛

弟子.佛教傅康幼稚園.何文亮合

家 . 何 文 瀚 合 家 . 何 沅 珉 . 何 嘉

玲.何蓮玉.何聰敏 洪玲玲 洪紫

峰.余家明合家.余家駒合家.余

德桓合家.吳光輝合家.吳良貴合

家.吳秋玉 陳珮德.吳梁好.吳

清蕙.吳德澤合家.吳鎧泓.李文

亮.李月梅.李兆麟.李林.李桐

李鑒森.李康持.李康持合家.李

淑儀.李章.李景响 柯雪娥.李

瑞生 郭景婷 李旭成 李可兒.李

瑞賢.李維星 吳端端.李蘇女合

家.周月華.周冰玲合家.周有、

譚 月 養 . 周 伯 倫 合 家 . 周 煒 明 .

周錦華.林子強 施能歡 蔡竹君.

林日桐.林幼珠 楊志強 楊雲錦.

林幼韻闔家.林津津 林美戀 張麗

華 . 林 紅 妹 . 林 美 彤 . 林 旋 泳 .

林惠貞.林敦綬 王巧媚 林仁雋.

林 鳴 航 . 邱 宇 文 . 邱 銘 基 . 金 珮

詩.侯焯棋.姚詩韻.姚麗珊.段

卓希.洪士和 洪華欣.洪選治 王

明炮 林玲玲.袁振業合家.袁燊

暉 . 馬 文 澤 . 馬 菁 蔚 . 高 崇 智 .

區 妙 懿 . 區 偉 華 . 區 皓 南 . 張 玉

貞.張仲豪.張宇錕 李鳳蓮.張

珮珊.張祖文.梁永康.梁杏儀.

梁家祐合家.梁淑嫻.梁瑞芬.梁

鳳仙.梁鳳仙.梁鳳仙.梁鳳仙.

54 // Buddhist in Hong Kong . May 2012

功德芳名

放生功德芳名(3 月 1 日 -3 月 31 日 )續

梁 燕 芬 . 莫 珠 . 許 林 世 堃 . 許 炫

堃.許偉嘉合家.許碧月合家.許

福建合家.郭月女士.郭斯潔.陳

少萍.陳永成.陳永健 王巧麗 陳

灝名.陳志平 陳康輝 陳康傑.陳

秀卿 蔡德武.陳垂宗 吳紫韻.陳

奕琳.陳國川 江詠儀合家.陳勝

山 李玉選 陳美雪.陳智禪 何偉

康.陳愛瑜 王礽禮.陳楊碧芬夫

人.陳瑞怡.陳震民.陳錦漢 劉

雅詩.麥璟雯.彭亞金.彭業堂.

曾家輝 柯秀冰.曾樹林.湯淑梅

李兆華.黃月好 鄭永俊 鄭永曦.

黃明成合家.黃炳祥.黃國輝 謝

秀儀.黃彩弼.黃智平合家.黃煜

寧.楊心怡.楊向平 楊志勵.楊

淑英.楊陳惠珍合家.溫志剛.萬

正 萬康合家.葉煒棋.葉鈺敏.

雷 尚 志 合 家 . 劉 念 慈 合 家 . 劉 紫

潔.劉紫薇.劉圓共 許金芳 李艷

娥.劉榮.劉肇威.劉慧萍.蔣佩

華 蔡志強.蔡如鑾.蔡思慧.蔡

孫振 吳麗娥.鄭光宇.鄭景熙.

鄭 詠 念 . 鄭 鈴 輝 . 鄭 德 潔 . 鄭 穎

雯.鄭蘭英合家 盧瑞鴻.鄧芷妍

陳 焱 雯 . 鄧 真 欣 . 鄧 真 偁 . 盧 子

佳.盧仲賢合家 陳健良合家.盧

嘉琳.蕭妙.蕭淑美 盧海瑞 陳增

強.賴嘉寶.龍嵩合家.戴玉芬.

繆 美 英 . 繆 美 儀 . 謝 英 治 . 鍾 少

雲.鍾月華.鍾玉玲.鍾超仁 江

翠嫺合家.韓建新 韓紫瑩.簡雪

香 李彥樑.簡雪卿.聶鳳珍.顏

福祺.羅俊汶 羅詠芝.羅挺治 林

秀蓮 李瑞良.羅章義.羅錦泉 陳

麗娟.譚宇軒.譚垂南.譚櫻嫦.

譚𥇦喬 . 關 秀 奐 . 關 秀 慧 . 關 馮

淑嫻 關澤銘.嚴愷琳.釋宏明法

師.釋衍空.釋洐空.釋常明.龔

慧珠

$100.0

*餘款將撥入放生護生專戶,此外,

因版面因素,迴向文及捐款HK$100

以下之功德主未能於此刊登及鳴謝。

放生的意義是當眾生面臨生命危險的威脅時,施以援手,給他們放出一條生路、一個生機,即使牠們可能會遭遇其他危

險,最少也給了牠一次生存機會,其他事情亦只能看其因緣了。放生的意義,更重要是培養護生、尊重及關愛生命的慈

悲精神。所以,放生活動值得提倡,但不應為求福而放生,應以長養慈悲心來放生、護生。若只為自己求福,不顧及放

生的環境、條件等因素,而令放生物受苦則屬罪過矣。

放生的意義

法服 縵衣 海青 虔備祖衣、九衣、七衣、五衣、 經蓋拜具、長衫、中褂、 短褂、伽蘭褂、拜墊、僧襪、 禪鞋、羅漢鞋、陀羅尼被、蓮花被、

蚊帳、毛巾、拖鞋等長物齊備。

歡迎選購供僧 天德百貨公司 海青 79元起

香港荃灣海霸街福來邨永泰樓 七號地舖 (荃灣官立中學對面) 荃灣地鐵總站「南豐中心」 A1出口 電話:2490 4295

新 界 大 嶼 山 東 涌 翔 東 路 2 2 號 ( 鄰 近 富 東 邨 )電 話 : 2 5 7 4 9 3 7 1     傳 真 : 2 8 3 6 5 9 3 3網 址 : h t t p : / / w w w . h k b u d d h i s t . o r g / t c c /電 郵 : t c c @ h k b u d d h i s t . o r g

中 心 服 務 內 容– 租 用 場 地 及 設 施 . 場 地 : 多 用 途 活 動 室 、 禪 修 室 、 康 樂 室 、 閱 覽 室 、 廚 房 、 露 天 操 場 、 草 地 場 . 歷 奇 物 資 . 露 營 用 品 及 煮 食 爐 具 . 其 他 : 會 議 投 影 器 、 音 響 器 材 、 禪 修 坐 墊 、 康 樂 用 品 、 燒 烤 爐 、 工 作 檯 、 座 椅– 日 營 , 黃 昏 營 及 露 營 . 中 心 提 供 日 營 , 黃 昏 營 及 露 營 . 供 各 社 會 福 利 機 構 、 道 場 、 學 校 及 私 人 團 體 申 請– 套 餐 活 動 ( 包 團 活 動 ) . 宗 教 啟 迪 之 旅 . 多 元 歷 奇 訓 練 活 動 . 升 中 適 應 訓 練 營

香港佛教聯合會

東涌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