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牧人135 期

32

Post on 06-Apr-2016

2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2014年11月號 中國主日學協會發行

TRANSCRIPT

Page 1: 好牧人135 期
Page 2: 好牧人135 期
Page 3: 好牧人135 期
Page 4: 好牧人135 期

1. Victor P. Hamilton, Handbook on the Historical Books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1), 458. 普羅文(Iain Provan)、朗(V. Philips Long)、朗文(Tremper Longman III),《聖經以色列史》,劉智信等譯(香港:天道書樓,2010),420-21。

文 /劉光啟

那一天,拉吉陷落了:亞述王西拿基立尼尼微城皇宮的牆壁浮雕 ( 上集 )

翻開舊約聖經,我們關注的焦點幾乎都在

以色列這個國家;但古以色列人並不是活在真

空無菌的環境中,而是與周圍的國家民族不時

有接觸、互動、甚或發生攸關生死的衝突。列

王紀下十八章十三節就提及以色列南國猶大希

西家王所面對的艱難困境:「希西家王十四年,

亞述王西拿基立上來攻擊猶大的一切堅固城,

將城攻取」。

原來希西家之前的猶大王亞哈斯(主前

735-715 年作王),曾經為了對抗北國以色列

與亞蘭(敘利亞)的聯手攻擊,用大筆金錢請

求當時美索不達米亞的霸主——亞述大軍前來

為他解危(參:列王紀下 16:7-9);雖然亞述

的援軍為猶大解決了眼前的難題——他們甚至

將亞蘭—大馬色毀滅了、並且還兼併了大部分

北國以色列的領土(主前 732 年);但亞哈

斯這項求援行動無疑是飲鴆止渴、引狼入室,

因為從此猶大國就淪為必須向亞述稱臣納貢的

附庸國。當亞述王撒珥根二世(Sargon II;主

前 721-705 年作王)死了,繼承的西拿基立

(Sennacherib;主前 705-681 年作王)登基

不久,希西家企圖趁此機會掙脫亞述的挾制:

對外,他除了聯合其他國家(很可能包括了埃

及和巴比倫;參:列王紀下 18:21; 20:12-19)

一同反抗亞述王,還攻擊臣服於亞述的非利士

人、削減他們的勢力(參:列王紀下 18:7);

對內,他則積極備戰——訓練軍隊、強化防禦

工事、並堵塞住城外的水源(參:歷代志下

32:1-8)。 1

對照以上的經文記載,考古學家在猶大國

的首都耶路撒冷,的確發現了許多關於希西

家對抗西拿基立的遺跡:在耶路撒冷西邊山

頭「舊城猶太區」(the Jewish Quarter of the

Old City),考古隊發現一段厚達 7 公尺的石

頭城牆(這是已知巴勒斯坦鐵器二期的城牆

中最寬的),當時負責挖掘的以色列考古學

家 Nahman Avigad 認為,這很可能屬於希西

家所預備的防禦工事之一:由於此時耶路撒冷

附近的人口大量增加、居住面積不斷擴大——

擴及這座城市以西的山區,不再侷限於原有東

邊的大衛城(the City of David)及其北邊的聖

殿山(the Temple Mount);因此在亞述大軍

即將來臨的陰影下,猶大人在倉促間,將一些

附近的民宅給拆了,為要建築這堵城牆,將原

2‧

專欄

Page 5: 好牧人135 期

2. Anihai Mazar, Archaeology of the Land of the Bible 10,000-586 B.C.E., Anchor Bible Reference Library (New York: Doubleday, 1990), 420. Yigal Shiloh, “Jerusalem," in The New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the Holy Land, ed. Ephraim Stern (Jerusalem: Israel Exploration Society & Carta, 1993), 2:704-06. Sara Japhet, I & II Chronicles, Old Testament Library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93), 983.

3. J. Maxwell Miller and John H. Hayes, A History of Ancient Israel and Judah , 2nd ed.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6), 411-12. Simon B. Parker, Stories in Scripture and Inscriptions: Comparative Studies on Narratives in Northwest Semitic Inscriptions and the Hebrew Bibl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6-41.

先缺乏屏障的西區納入。這幅畫面正如先知以

賽亞所說的:「又數點耶路撒冷的房屋,將房

屋拆毀,修補城牆」(以賽亞書 22:10)。這

些城牆,很可能就是歷代志下三十二章五節提

及的:「希西家力圖自強,就修築所有拆毀的

城牆,高與城樓相齊;在(耶路撒冷)城外又

築一城」。 2 希西家還另外採取一些行動:一

方面,為了確保耶路撒冷城內有足夠的飲用

水,他「便聚積下池的水」(參:以賽亞書

22:9);另一方面,他又和許多人「塞住城外

的泉源」(參:歷代志下 32:3-4),讓將要來

到的亞述軍隊不能在耶路撒冷周圍得到任何水

資源。這樣的行動藉著「西羅亞水道碑文」

(the Siloam tunnel inscription)略見一斑:這

個碑文記載了猶大工人如何在地底下,藉著

「從兩端用鐵器對鑿前進」的方式,從耶路撒

冷城牆外 / 以東汲淪溪谷的基訓泉(the Gihon

Spring),鑿通耶路撒冷(大衛)城下的岩層,

成為一條總長度約 533 公尺(一千二百肘)

的地下水道,將泉水引流至城內西南邊的水池

(西羅亞池,“the Pool of Siloam”)——若

按照歷代志下的敘述,在耶路撒冷城內西羅亞

池開始使用時,猶大人同時也將城外基訓泉舊

有的出水口堵塞住了。3

當亞述王西拿基立國位穩固後,他終於在

希西家作王第十四年(主前 701 年),率領

大軍前來修理這個反叛的猶大統治者:他摧毀

猶大許多堅固城,為要奪回他對巴勒斯坦的控

制權。在經歷如此的重創之下,為了解除亡國

的危機,「猶大王希西家差人往拉吉去見亞述

王,說:『我有罪了,求你離開我;凡你罰我

的,我必承當。』於是亞述王罰猶大王希西家

銀子三百他連得(約十噸),金子三十他連得

(約一噸)」(列王紀下 18:14)—列王紀下

十八章十五節特別指出:這些是「耶和華殿裡

和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銀子」。這裡除了提及希

西家王所付出的昂貴代價外,經文還特別指

出:當時亞述王西拿基立坐鎮於「拉吉」這座

城(Lachish;另參:列王紀上 18:17; 19:8)。

亞述王不是拿到了「贖金」就此罷休、班師回

朝,而是吃了秤砣鐵了心、打定主意留在拉吉

不走了。

拉吉(阿拉伯文為 Tell ed-Duweir)位

於耶路撒冷西南方約 40 公里的「示非拉」

(Shephelah;即猶大山地與沿海平原之間的

帶狀丘陵),主前 701 年之前,它是南國僅

次於耶路撒冷的「猶大第二大城」。這座城在

No.135‧3

專欄

• 「西羅亞水道碑文」(the Siloam tunnel inscription): http://www.biblicalarchaeologytruth.com/uploads/4/5/9/5/4595492/2142209_orig.jpg

Page 6: 好牧人135 期

4. G. Ernest Wright, “Lachish: Frontier Fortress of Judah,” Biblical Archaeologist 1, no. 4 (1938): 21-28; idem, “Judean Lachish," Biblical Archaeologist 18, no. 1 (1955): 9-11.

5. A. Leo Oppenheim, trans., “Babylonian and Assyrian Historical Texts," in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Relating to the Old Testament, 3rd and rev. ed., ed. James B. Pritchar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288.

6. 之所以稱為「西南皇宮」(the South West Palace),是因為它位於尼尼微城的西南部。Enrico Ascalone, Mesopotamia: Assyrians, Sumerians, Babylonians, Dictionaries of Civilizatio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69.

7. John M. Russell, Sennacherib’s Palace without Rival at Nineveh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1), 34-40.

8. Clyde E. Fant and Mitchell G. Reddish, Lost Treasures of the Bible: Understanding the Bible through Archaeological Artifacts in World Museums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8), 173.

以色列人進入

迦南之前,就

已經是擁有城

牆、外壕溝等

防禦措施的城

市。這座城雖

然在約書亞帶

領以色列人征服迦南時遭到毀滅(參:約書亞

記 10:31-32),但很可能大衛王又將它重建起

來;當以色列南北分國初期,所羅門的兒子猶

大王羅波安還特別加強拉吉的防禦工事(參:

歷代志下 11:5-12),讓它成為一座擁有雙層

城牆保護的「堅固城」(其內城牆寬度達 6 公

尺,外城牆也有 3 公尺寬,都是具有一系列

可供眺望、守衛的「防禦塔 / 城樓」[defense

towers]的石牆);除了一般的平民住家外,

在城中心有一座大型建築,很可能是該城的行

政管理中心;在其附近還有可能作為倉庫與馬

廄的空間和設施;城牆內的總面積大約十八英

畝(約二萬二千坪)。4

對於亞述人向拉吉所採取的軍事行動,儘

管聖經只是簡略記載,但聖經以外的考古發現

卻提供我們另一種視野的「畫面」:若先由亞

述這一方來看,在西拿基立的皇宮裡,有一個

碑文簡短記載著:「西拿基立,世界之王,

亞述之王,坐在 nîmedu 寶座上,檢視別人呈

獻給他從拉吉得到的戰利品」(Sennacherib,

king of the world, king of Assyria, sat upon a

nîmedu-throne and passed in review the booty

[taken] from Lachish/La-ki-su)。5

事實上,

以上這段碑文

記錄,是伴隨

著一系列的浮

雕出現的。這

一 系 列 高 約

2.69 公 尺、 總

長度約 18.9 公尺,大型雪花石板的「拉吉浮雕」

(Lachish Panels/Reliefs from Nineveh),原來是

裝飾在亞述王西拿基立尼尼微城中的「西南皇

宮」(the South West Palace of Sennacherib)。6

當 A. H. Layard 於 1845 年在 Kouyunjik(古尼尼

微的遺址)發現了這個當時還埋藏在地底下的大

型建築結構,後來又經過 H. J. Ross 的協助,他

們持續挖掘至 1850 年,估計至少發現了七十一

個廳堂、房間、或通道,其中許多空間的牆面都

裝飾有石板浮雕,刻劃著亞述王的各項「豐功偉

業」—包括了在 36 號房(Room XXXVI)中一系

列關於西拿基立圍攻拉吉的浮雕。7 這一系列的

「拉吉浮雕」後來就被運到英國,目前固定展

示於倫敦大英博物館的第 10b 號展示間(Room

10b of the British Museum in London)。8

• 拉吉遺址(Tell ed-Duweir):

https://bleon1.files.wordpress.com/2010/11/lachish-aerial_dsc06357-copy1.jpg

• 坐在寶座上的西拿基立: https://ferrelljenkins.files.wordpress.com/2008/07/lachish_sennacherib-t.jpg

4‧

專欄

Page 7: 好牧人135 期

9. Yigael Yadin, “The Mystery of the Unexplained Chain: A Chain Reaction at Lachish," 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 10, (1984): 65-67.

10. Boyd Seevers, Warfare in the Old Testament: The Organization, Weapons, and Tactics of Ancient Near Eastern Armies (Grand Rapids: Kregel, 2013), 198, fig. 6.6, 217-19, fig. 7.1. Mazar, Archaeology of the Land of the Bible 10,000-586 B.C.E. , 432-33.

我們若從這一系列「拉吉浮雕」的第七號

板(Lachish Panels No. 7)開始、向右邊循序

觀察,會有許多發現。在這些浮雕中,最引人

注目、也最廣為人知的,是亞述大軍兵臨城下

的情景。這幅畫面有幾個值得注意之處:首先,

從拉吉這一邊來看,在拉吉的雙重城牆上、特

別是每隔一段建置的「防禦塔 / 城樓」,是由

制高點防禦的重點;我們也看見在牆上有猶大

守軍所設置的鐵網和圓形盾牌(參:以西結書

27:11b),這些是用來阻擋攻城敵軍所射的

箭。值得注意地是,城牆上的守軍不僅向敵軍

射箭還擊,他們還扔下其他的東西——包括石

塊、以及火把,來攻擊這些入侵者。9

我們若將焦點由拉吉城轉移至城外的亞述

軍隊,相信最吸引我們注意的,是這些軍隊最

前面的那些「車輛」。這種看似坦克車的裝置,

其實是亞述的「攻城槌」(battering rams),

它可能是以木材所造、外表覆蓋皮革。為了讓

這種重裝備能抵達城牆邊發揮功用,亞述軍隊

先動用了不少人力以土方與石頭堆起坡道,

又在其上鋪上木板,成為攻城槌專用的「路

面」;除了攻城槌本身用來衝撞城牆的大木樁

外,還有乘坐其中的士兵手持大勺子,用水澆

熄敵軍投下的火把所燃起的火。在攻城槌以

外,我們也看見城牆邊有少數的梯子—但它們

若不是被推倒、就是遭到破壞了,很可能此次

圍攻拉吉的行動主要是倚靠攻城槌建功的。另

外,攻城槌的

後面有不少弓

箭手與持大型

盾牌協助他們

的士兵,他們

向守軍射箭為

攻城槌提供掩

護的火力。在

那些弓箭手與

標槍手之後,還有另一組攻擊火力,那就是

用機弦甩石的戰士;從他們腳前所堆的石頭

大小來看(平均直徑約 7 公分、重約 250 公

克),就可以知道他們投射出的,不像一般人

所想像從彈弓射出的小石頭,反而比較像是從

遠方高速發射、殺傷力極強的大型子彈。10 這

個主景所呈現的,主要是步兵的攻擊;但我們

若觀察這些浮雕的其他部分,還可以發現有亞

述士兵牽著馬匹(騎兵)、以及馬匹拉著馬車

(戰車)——他們並沒有出現在攻城的主要場

景中,很可能這類武力裝備在圍城的過程中比

較派不上用場;但我們可以猜測在戰場上(特

別是較為廣闊而平坦的空地),這些能快速移

動的騎兵與馬車必然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 待續下集 ~

No.135‧5

專欄

• 「拉吉浮雕」第七號板(Lachish Panels No. 7)照片: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2/Lachish_Relief,_British_Museum_4.jpg

• 「拉吉城牆附近所發現的「甩石」:http://www.sale-christadelphians.net/wpimages/wp75137d05_06.png

Page 8: 好牧人135 期

文 /黃清一

台灣未來教育研究學會理事長

一個教育普及、無文

盲的台灣,卻一連發生殺

人事件,兇手竟是出身優

質高等名校,真叫人感

嘆、疑問――社會病了?教育怎麼了?家庭教

育癱了?

為此覺醒教會要走進社會,神國教育的

權柄觀念需主導家庭教育,我們再也不能坐視

培養出沒有靈性的優秀名校生。父母的核心任

務,除了供應、保護、陪伴、教導之外,而於

家庭更是生命教育的重心。現在家長多半太早

將教養的責任交給外傭、學校或安親班,也太

早和子女成為朋友關係,以致子女失去了權柄

的觀念;而偏離了聖經所說:「教養孩童,使

他走當行的道, 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

廿二 6)家長要把握子女零歲到十二歲間長成的

黃金階段,積極參與子女身心靈基礎教育。筆

者認為,體制教育與信仰教育都有必要深思。

依據民國 18年 4月 26日國民政府公佈

之中華民國教育宗旨明訂:「中華民國之教育,

根據三民主義,以充實人民生活、扶植社會生

存、發展國民生計、延續民族生命為目的。務

期民族獨立、民權普遍、民生發展,以促進世

界大同。」主導了課程綱要,僵化了課程內容

的安排、邏輯、次序,加上社會對教育目的看

法的差異。教會的教育功能宜適時的把神國教

育的權柄引進並介入教育改革。

「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 (或譯:凡上帝

所默示的聖經 ),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

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

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 16-17)。

聖經是十分奇妙的書,是一本「不必修改、不

可增減、不容置疑」的經典,其內容包羅萬象,

舉凡天文、地理、歷史、哲學、文學、科學的

規範,都含在其中。還有神對全人類的救贖計

畫,充滿神智慧的生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生命教育(二)師尊就是基督的再思

6‧

專欄

Page 9: 好牧人135 期

少子化社會趨於「愛,不管教」,神國教

育的權柄是「愛,必管教」。「生身的父都是

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

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

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

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

義。」(來十二 10-11)

聖靈啟示約翰: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

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約十二 36)

主是我們需要的一切,得著了主就得著了

一切,祂是一切問題的答案,得著了這個鑰

匙,就能迎刃而解。

創辦童子軍的偉人貝登堡,他的父親是牛

津大學教授兼牧師,二歲時父親便去世。貝登

堡的母親教養兒女,帶著孩子親自觀察,實物

教學教導,蒐集野草、昆蟲,觀察野生動物生

活,使貝登堡在未入學校前,已愛好科學研究

生態,使他在 1907年所招募的二十位青少年,

在英國南部桃山的白浪島,所舉辦的兩週露營

生活,在遊戲中學習探險,夜晚則在營火邊唱

歌、邊分享自己在此的真實經驗。貝登堡深受

母親影響,創辦了童子軍,這個童子軍運動如

今傳遍世界,他的作為正如保羅在腓立比書二

章 13節所說:「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

帝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衪的美意。」

中國主日學協會華人主日學師範學院的院

訓: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在這個世代,需

要高舉耶穌,倚靠基督,來成就祂的美意。

(寫於教師節)

因為耶穌是光,在祂裏面沒有黑暗;

因為耶穌是愛,在祂裏面沒有懼怕;

因為耶穌是道路,在祂裏面不至走迷;

因為耶穌是真理,在祂裏面沒有錯誤;

因為耶穌是生命,在祂裏面沒有死亡;

因為耶穌是牧人,在祂裏面不致缺乏;

No.135‧7

專欄

Page 10: 好牧人135 期

分享之一 ◎林應安牧師

第一次參加中主所舉辦之第二屆「真理之光」

研經培靈會,藉由擔任籌備會主席之職,陪伴黃

奇光牧師前往高雄服事,而與黃奇光牧師有較多

的認識和交通。搭乘從台北出發前往高雄的高鐵

上,透過與黃奇光牧師面對面的交通,了解他的

成長和事奉的過程。

黃奇光牧師生長於廣東汕頭的基督教家庭。

從小就勤讀聖經,遵行聖經的教導,由於信仰的關係遭受逼迫。大哥因而為主殉道。後來全家

蒙主帶領移居香港,再轉往美國定居。黃牧師在美國從不會英文到苦讀英文,終於進入神學院

進修,取得博士學位,一路走來,十分艱困。

黃奇光牧師堅持一定要走主道路,以傳講聖經真理為一生的目標,以生命見證神的榮耀、

彰顯神永恆救恩的盼望。

神的工作奇妙不凡!

「真理之光」研經培靈會的講員黃奇光牧師這一趟台灣之行,短短兩週、風塵僕僕,勤做主工。牧師雖受時差之苦,然而靠主恩典,他仍神采奕奕,來台第二天旋即往高雄,為高雄地區帶來了祝福。研經培靈會前一天遇上高雄氣爆,有些報名者受到影響不克出席,我們在會中特別為高雄獻上祝禱。隔週來到台北,牧師拜訪了一些教會、機構及神學院,對台灣的基督教界有了更多一些的認識,得以更深入的為台灣祝禱;接下來的週六是此行第二場的台北研經培靈會,行程緊湊、內容豐富。我們看見一位忠心的主僕,雖然身體勞累,但為主奮戰的心志不減,心

中火熱事主愛人的精神,完全將所信的道實實在在的行出來!牧師的信仰生活見證活現在我們眼前;他謙和地教導我們完全靠主的大能大力,一切都是主在做工,是祂讓我們在主的工作上有份,我們雖然不配,主卻願意接納我們與祂同工。誠願參與研經的人能更深認識主,被主的話語摸著,並帶來神的祝福!今天本刊「真理之光園地」,邀請了一些朋友來分享與黃牧師近距離接

觸的點點滴滴,藉此讓這塊園地和您更接近。

◎辜蔚琳 整編

8‧

真理之光園地

Page 11: 好牧人135 期

分享之三 ◎劉慧群

牧師極其謙卑,在教導上極其有耐心,直等到

提問人明白才作罷。

我們雖然知道他十分疲累,但他從未表現出不耐

煩的態度。他教導我們不可命令神,但可迫切禱告。

在我看來,分南北兩地舉行研經培靈真的相當

勞累,然而牧師很賣力、肯犧牲,活力十足,聖靈

與他同在!儘管課間大家都在休息,他卻無時無刻

都在禱告,是我學習的榜樣。

感謝神,有機會款待牧師來家中晚餐,全家老小都得到牧師真誠的祝禱,真是有福。

分享之二 ◎謝逸琳姐妹

第一次招待牧師在家裡吃飯,十分興奮!

得知黃奇光牧師喜歡吃清淡的食物,媽媽很

慎重地想了又想,禱告後便決定以台灣傳統小吃

潤餅捲作為晚餐;希望藉著難得的機會將台灣美

食小吃介紹給牧師,當作一次文化的交流!

用餐中,牧師很認真地聆聽我們每一個人的

生命見證。牧師並不多話,然而一說話,便是溫

柔的鼓勵我們要專心愛上帝、相信上帝。餐桌上的每一個人著實感受到這位牧人以濃濃的愛,

殷切地在愛著我們、關心著我們―儘管家人和牧師是第一次見面。

難以置信的是身為一位學問淵博、在美國知名白人大學授課的教授,並擔任一所大教會的

主任牧師,他的言談舉止竟然是如此謙卑溫柔!在黃奇光牧師的身上,我看見了美好的榜樣:

深愛耶穌,看重耶穌,更將這樣的認真也感染身邊的人來親近耶穌。啊!我們一家真是有福!

這一次的愛宴對家人來說,意義十分寶貴;靠神的帶領,藉著牧師的一句話:「你們家裡

好乾淨、好明亮喔!」意外地讓家人見證「神要百姓分別為聖」的心意。原先家裡還留有未

信主前供奉的神桌和道士送的圖畫,早些時候,神透過夢境向爸爸媽媽啟示,要將這些東西清

除掉。由於夢境的內容十分零碎,爸爸媽媽一開始不確定是怎麼一回事,只直覺跟拜偶像有關

係,因此便迅速將那些不討神喜悅的東西清理完畢。直等到聽見牧師的那一句話,爸爸媽媽才

恍然大悟―啊!原來神喜悅我們「乾乾淨淨」來服侍、招待祂的僕人!神真是奇妙的策士!

No.135‧9

真理之光園地

Page 12: 好牧人135 期

有了以上這些意想不到的見證與分享,神的工作真是奇妙不凡!神現在仍然做工,我們更要勤做主工,傳主福音。若您也願來稿分享與「真理之光」有關的點點滴滴,歡迎投稿,每篇 300 字為限。(本刊保留刊登與否的權利)

誠願我們所信、所聽的道,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行出來,以彰顯神恩並見證這位又真又活的神!

分享之四 ◎曾益明

牧師鼓勵、勉勵人很有力量,我們小組弟兄們

和牧師在晚餐中對談時,得到許多收穫,他很看重

我們所提的問題,一一耐心解答,我們無一人不佩

服他的解答,不僅到位,更是受用。當問到:「怎樣

能聽到主的聲音?」回答是:「你要很用心,才能聽

到神的聲音。神的話一出,你可能要花許多時間去

完成,神不會常和你說話,不然你會累死!」

問「行事準則」,回答:「以真理為原則,以愛心為動機,以信心為基礎,以榮耀神為

目標。」最後,牧師說:「我希望每年都看到你們。」我們每個弟兄都很珍惜與牧師相處的機

會,私下還談到明年要如何接待牧師,期待下一次再見面。

除了感恩之外,還是感恩!

 救主、救恩、和得救的生命,是全本聖經的中心主題。「真理之光」聖經營,自第二屆

起,採取研經、培靈的方式舉行,每年有系統的逐步傳講與救主耶穌基督救恩有關的題目。今

年的研經培靈會在台北和高雄兩地舉行,台北有276 人報名,八十多間教會參與;高雄有128

人報名,四十多間教會報名參加;報名參加的教會總數超過一百間,顯示出「真理之光」研

經培靈會已開始受教會注意;看到台灣的基督徒在神的話語上的渴慕之心,讓人十分欣慰。願

神興起台灣的基督徒,看到自己的不足,立志能「更精確」明白聖經―神的話語,並找到真

理的真意,以致可以遵行主道。

今年(2014)傳講的主題是:「救主耶穌的祖先亞伯拉罕──從信心之父學習寶貴的屬靈

功課」。為鼓勵弟兄姐妹踴躍報名,我們採取免費入場、自由奉獻的方式;中主也願學習亞伯

10‧

真理之光園地

Page 13: 好牧人135 期

姓名 奉獻金額 姓名 奉獻金額 姓名 奉獻金額 姓名 奉獻金額

黃淑君 3,000 范義三 800 任嘉惠 2,000 蘇曼珠 500施文照 5,000 翁雅雯 1,000 方榮煌 10,000 張玉英 500林幼薇 1,200 宗緒麗 2,000 辜蔚琳 29,796 鍾艾玲 1,000鄭慧玲 500 呂韻如 1,000 劉瑞容 1,000 潘秀宜 100許英惠 3,000 黃曉玲 1,000 莊玉桂 1,000 吳寶秀 300郭玲君 500 施永欽 500 賴姿蓉 1,000 梁藝薰 300林應安 2,000 林敏澤 1,000 吳森瑋 1,200 柯允歲 200黃美女 500 古芳玉 500 施美如 1,000 王嘉華 500李淑玲 500 蕭涵秀 1,000 鄭淑琪 500 徐憶琴 500白志偉 50 吳美玲 300 宋文正 100 麥偉基 300林炎暉 100 郭秀英 200 連素華 200 朱詠嵐 200陳瑞英 500 張瑞庭 100 馬秀蘭 1,000 李佳純 100伊為 200 陳雪惠 100 李嘉樂 100 劉培茹 300吳宜青 1,000 翁雅雯 100 方榮煌 3,000 魏麗鳳 200鄭怡彬 3,000 黃振潮 2,000 林玎諺 1,000 林剛維 500連鄭香蘭 2000 林志國 100 劉靚音 5,000 伍安怡 5,000高秀蘭 500 許淑蕙 500 黃加博 500 吳範卿 1,000戴善盈 1,000 王明仁 1,000 黃金鸞 1,000 朱宛如 200永約教會 3,000 王明民 1,000 趙明傑 1,000 許正岳 100陳添進 1,000 許瑞珍 500 謝美軒 1,000 林柏年 300李麗明 1,000 洪秀蘭 1,000 李致和 2,000 陳伯妹 2,000陳元慧 2,000 蔡祈安 2,000 李澤孝 2,000 陳文玲 3,000

記名奉獻  共計 NT131,746元不記名奉獻 高雄共計:NT11,105元、 台北共計:NT41,267元 奉獻總計 NT184,118元

奉獻徵信(103年 5月 25日- 103年8月 25日)

拉罕的信心,來經歷神的預備與供應,因為我們的神是「耶和華以勒」的上帝。感謝主,祂

是信實與激勵人心的主,台北、高雄兩個場次的經費,神所量給我們的與支出費用相差不多,

也使我們能供應黃牧師的機票款。盼望未來還可以支應講員費用,這才不致虧負主忠心的僕

人!(本次總支出 187,345元,收到奉獻共有184,118元,僅不足3,327元;奉獻收入詳見隨文所

附之「奉獻徵信」)

十分感謝各協辦單位:台北雙連長老教會、高雄火車頭教會、遠東福音會、得人工作坊,由

於他們無私的付出,無論是場地的提供或是人員的配搭,都是上好的見證。也要感謝多位義工在人

力、時間及資源上的貢獻,給予大會很多幫助,還有多位愛主的弟兄姐妹,出錢出力協助中主款待

講員。此外,還要感謝對這次「真理之光」奉獻的弟兄姐妹,使經費得以支應各項所需。衷心地

感謝您們的付出與支持,願神的恩惠多多加給您們!期盼明年(2015)八月的再相見。

No.135‧11

真理之光園地

Page 14: 好牧人135 期

談聖經故事情境教學 (一)

文 /馬秀蘭傳道

聖經中的「情境教學」

在舊約中,我們處處可見上帝透過「情境

營造」引導以色列民認識祂。

挪亞的時代,藉著建造方舟的重大工程讓

世人看到兩個面向,是上帝的憤怒洪水審判必

到,也是上帝的恩慈方舟將成為信者的拯救。

當上帝主動揀選亞伯拉罕的時候,也使用大自

然的情境是天上的星,海邊的沙才得讓亞伯拉

罕明白,將從他生出大國。上帝要求先知何西

阿娶淫婦歌篾的情境中,藉以指責以色列民如

同淫婦一樣,失去對丈夫應有的忠誠,但上帝

仍願以無盡的愛,接納轉回的以色列民,如同

何西阿迎回歌篾。上帝也教先知耶利米以戲劇

性的手法,如腐爛的腰帶、盛滿酒的缸、塗上

灰泥的牆等等情境,一次次直指以色列的敗

壞,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新約則描述主耶穌與門徒同在,是典型的

師徒式情境教學,門徒在生活中學效主耶穌的

榜樣,主更在門徒可觸及、可觀察、可想像的

情境中,傳達上帝國的意念,甚至以死亡復活

的實境呈現,表明上帝勝過一切權柄,讓世人

知道祂是一位全能的上帝。

聖經故事情境教學在兒童主日學的應用

上,不單關注環境的營造,更是在情境中,引

導兒童經歷上帝,思想上帝,如同亞伯拉罕所

見識上帝的大能,參與上帝的工作。是學生與

教師之間生命的交流,更是教會群體給世人有

關「信仰教學」的忠實呈現。

何謂「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 (situated learning)最早由 Brown、

Collins 及 Duguid 於 1989首先提出,此概念是

根據近代認知心理學理論所發展出的一種教學

模式,其基本假設是讓學生直接在真實情境

下, 或是擬真的情境下學習。也就是在課堂

學習中模擬現實環境,讓學生融入教學情境有

效學習。

情境引導思考

學生的求知欲望是由問題所引燃,有了問

題,學生的思維就有了方向。因此,在聖經教

學中,除了傳授有關上帝的知識及信仰教義之

12‧

教學分享

Page 15: 好牧人135 期

外,就是讓真理內容聯繫於學生日常生活中;

情境教學提供學生一個得以思考、感受、發

現、解決、應用的機會。對於兒主教師而言,

這將是一項有趣的挑戰。

情境教學的原則

凡能增進師生和同儕之間情感交流的情境

設計都值得選用,如體驗活動、互相教學、合

作學習,師徒式學習 (耶穌帶領門徒 ),服務

性活動。教師在情境創設的同時,應盡量關注

以下四個面向:

1.情感性:教師在創設情境時,首先要激起

學生情感上的認同,也就是說對事件的感同身

受;情感的認同,有助於促進認知,廣義的「情

意」包括興趣、情緒、態度、意志、價值觀。

「我對這事件,有什麼看法?」「如果我是當

中的一員,會有甚麼感受呢」

2.問題性:引導學生發現一些明顯的道德問

題之外,更進一步探究事情背後的原因。「為

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為甚麼會有這樣

的結果呢?」

3.生活性:將學生從故事內容的事實層面,

聯繫到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經驗中。「在生活

中,曾經有哪些相似的經驗呢?」「這件事跟

我有什麼關係呢?」「從事件中,我學到了什

麼?」

4.參與性:邀請孩子一同參與解決問題,學

生能主動發想。「怎麼做會更好呢?」「我能

夠為這件事做甚麼?」(待續下集 )

No.135‧13

教學分享

Page 16: 好牧人135 期

感謝神讓我能上這次的課程,這次上課最

讓我感動的是老師們的言傳身教,是一種生命

影響生命的教學,在老師上課的生命故事見證

分享中,各式各樣創意的教學演示都時時觸動

我的心弦,從老師的經驗分享看到老師們服事

的用心和對孩子們的愛心,更激發了我們愛主

愛孩子的心。培訓課程豐富多彩,不僅生動也

很實用。

「創意的兒主教學」這堂課,老師示範多

元活潑的教學方式,通過各樣的道具、小遊

戲、活動來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興趣,讓整個

課室都活起來。在「幫助孩童的靈命在生命教

育中發芽」這一課程中,讓我學到幫助孩子的

靈命成長,首先老師本身要有很好的屬靈裝

備,在「小天使疑問—生命教育的 70 個問

答」活動中發現做為老師自己的裝備

還是非常缺乏,很多孩子的問題都回

答不上來,確實需要更多的學習。

教師也需要常常為孩子

們的屬靈品格提名禱

告,有時候並不是我們能做什麼,而是神藉著

我們的禱告使孩子的生命改變。

在「聖經故事提問技巧與探索」的課程中

學習了提問的原則和技巧,在決定學習目標後

分層設計引發兒童思考的好問題,通過認識、

瞭解、運用資料等提問類型和方法,啟發孩子

思考達到目標。學習之後,有一個更加清晰的

思維方向,對將來在教學當中確實有很大的幫

助。另「遊戲教學好好玩」老師不僅給了許多

遊戲範例,還教我們融入之前分組設計的提

問,不禁讚嘆「原來也能這樣玩!」 整個課

室隨之活躍起來。上課同時我

想到,我們教會成人主

日學正在上「歸納

與神同工樂教學中主課程培訓心得

文 /廈門培訓學員 盧老師

14‧

海外培訓

Page 17: 好牧人135 期

式查經」在總複習時也可以運用進去。老師將

「大富翁」隨手改成時下流行的聖經桌遊,這

次又讓我學了好幾招,其實很多遊戲都可以改

編運用在教學當中或創作成新的遊戲,讓孩子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動靜結合,在玩中學,學中

玩,興趣大增,又不偏主題且達到教學的目

的,何樂而不為呢!

在「改變生命的教學」課程裡,明白主日

學老師是與神同工的,是特別蒙恩召的一群,

我們的工作就是傳福音,把孩子帶到神的面

前,讓孩子學會愛神親近神。此外,老師也挑

戰我們用自己的話總結「教師七大律」_教師

教育孩童,通過活動和孩子溝通,贏得孩子的

心,鼓勵孩子並時時做好準備。 相信這將成

為我的最佳提醒。

作為一名老師,要用各樣的管道多學習,

多看書、多充實自己,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老師首先要成為孩子的引導者,挖掘孩子的潛

能,成為一個能為孩子發預言的先知,成為一

個對孩子有影響力的人。

培訓內容多元豐富,學到很多很好的方

法,但還要不斷的操練,才能提高自己實踐

的能力,同時也需要藉著禱告,與其他老師

同心配搭,共同參與這項建造神榮耀聖殿的

工程。再次感謝老師們的用心付出,你們的

生命和分享都是我們最美的榜樣,越發讓我

看到上帝的呼召,並激勵我對孩子們的熱

愛,謝謝你們,願上帝加倍地祝福你們手上

的工,成為更多人的祝福。以馬內利!

No.135‧15

海外培訓

Page 18: 好牧人135 期

僅僅三天的學習,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收穫,不同的感想和不同的感動,令我一

生受用,留在心裡最多的感受用兩個字概括,那就是「用心」,看到老師非常非常用

心教學。是神的恩典,讓我有幸參加這次的培訓課程。

這讓我想到自己,自己服事有沒有去用心,服事是為自己嗎?上帝要你做什麼

呢?上帝給我們這樣最大使命,把花園給我們管理,我是用什麼態度去做呢?我這個

園丁要怎麼做呢?我要成為一個忠心園丁。

1. 好老師的成長

聽了老師分享《改變生命的教學》,是的,

有影響力的教師,必然是由豐盛的生命湧流

出來,一旦你今日停止成

長,明日你就得停止教

學,當你改變得越多,你

就越能成為一個改變別

人生命的器皿。

2. 好老師的教學

教導的最終測驗,並不是我做了什麼,表

示我做得最好,而是孩子們學到些什麼,身為

一位兒主老師,尋求聖靈同工熟悉課程內容,

瞭解教學教學目標,充實自己的教學技巧,課

程不僅是一個提醒,也得到許多具體的做法,

真迫不及待要開始行動了。

3. 好老師的活動

老師教授的「建構多元智慧的主日學」和

「聖經故事情境教學」、「聖經故事提問技巧

與探索」、「遊戲教學好好玩」都透過遊戲活

動來教導真理,讓學生在玩與笑中學得真理。

這些課讓我受益匪淺,學了就要開始運

用,降了要用心好好備課之外,還要好好禱告

和花時間準備。做了適當的準備,就能將產生

最大的效果。

4. 好老師的溝通

跟孩子溝通就像撥手機,要麼不在服務區

中,要麼對方正在通話中,要麼就簡簡單單的

幾句話就完了。一個好的老師,用心瞭解每個

孩子,以孩子的高度位置看事情,就能帶來更

多溝通的可能。

文 /馬來西亞培訓學員 陳老師

為「用心」的老師喝采

16‧

海外培訓

Page 19: 好牧人135 期

5. 好老師的愛心

耶穌就是一個好老師,他多麼機智地擊敗

了法利賽人陷害他的陰謀,不但救了那行淫的

女人,而且教育了她,更重要的是,還破除了

猶太教的一條殘酷的法律,等等很多教導課

程,他就是我們榜樣。

作一個有影響力的人,要和孩子以智慧、

熱情,用心交往,並結出聖靈的果子,這些都

是我一直學習的功課,求神使用我的生命。

還有教學語氣、情緒和態度是非常重要

的,尊重孩的心靈,傾聽孩子的聲音,原諒孩

子的過錯,在服事中感恩等。

6. 好老師的鼓勵

身為一位老師,不要過分的稱讚他們,不

要操之過急催逼他們,應當尊重孩子,不要低

估創意,激勵他們做選擇的最佳方法是,幫助

學習者意識到他自己的需要。

7. 好老師的準備

問自己:你是怎樣的人?關鍵不是你為上

帝做了什麼?而是讓天父進入我的生活中來管

理好他的花園,讓我成為好園丁—當我讓天

父改變並更新我的思想時,祂就要使用我。

為「用心」的老師喝采

No.135‧17

海外培訓

Page 20: 好牧人135 期
Page 21: 好牧人135 期
Page 22: 好牧人135 期
Page 23: 好牧人135 期
Page 24: 好牧人135 期
Page 25: 好牧人135 期
Page 26: 好牧人135 期

書籍介紹

《珍珠與塵沙:認識基督教的必備錦囊》一

書適合大專以上的信徒閱讀,特別是有心從

教會的歷史發展來認識信仰傳承的基督徒;

也適合用於長度一小時的小組聚會,每次閱

讀一篇,至於是否使用全書,端賴小組的需

求而異。每篇專題介紹後面都附有幾個討論

題目,供個人複習反思或是小組討論之用。

本書書名的靈感來自聖經所說稗子與麥

子的比喻,大教父奧古斯丁常用這個比喻來

說明今生教會乃是良莠不齊的集合體。但與

這個比喻不同的是,稗子與麥子若混雜一起

生長,要將它們分開會相當費力耗時,但是

將珍珠從塵沙之中抽離出來卻不難。

珍珠主要是指基督教會的寶貴教導,以

及促使這些教導得以被確認或鞏固的歷史過

程。如同珍珠的形成起因於異物進入蚌殼,

又經過數年的分泌才得以凝結出這麼一顆璀

璨動人的傑作;教會也為了應變時空處境中

的挑戰而積累不可少的屬靈洞見與訓誨,並

且透過一再反覆的實證經歷,印驗了這些訓

誨傳承所具備的真理地位。屬於教會的珍珠

獨一無二,永不損傷;混充的偽珠想爭奪信

徒的注意力,卻猶如經不起風吹的塵沙。

再者,珍珠也指教會史上至今依舊發揮

影響力,對許多信徒來說卻顯得陌生的信仰

文化或傳統,例如:聖像的使用、修道運動、

神學教育的沿革、東正教靜修運動,以及密

契神學的今昔等等。這些議題不攸關絕對的

真理,卻不掩其豐富的歷史意涵與信仰反省

價值。它們所受的喜好與看重程度不同,不

願視其為明珠、而寧棄之如沙塵者大有人在。

透過對這些議題的檢視,《珍珠與塵沙》期

待讀者感受並面對其中的衝擊與張力,進而

再次認識並尋回那不可少的信仰珍珠。

搶先讀

小心神棍上門!

從 2013年開始,關於全能神異端教會的

報導持續受到關注。根據目前已知的資訊,

該異端包裝、吹捧一位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女

教主,稱她是「全能神」、「第二次道成肉

身的基督」,以及「東方發出的閃電」,因

此該異端又稱作「東方閃電」。

若就全能神異端教會的謬論與不擇手段

的搶羊戰術來看,稱它為異端或邪教均可。

不願棄之如沙塵

摘要 /中主出版部 整理

24‧

紙上讀書會

Page 27: 好牧人135 期

當然,它的問題不只是教主自封為神,而這

類神棍之言在中外歷史上也非頭一遭(例如:

晚清太平天國的東王楊秀清多次以自己被

「天父下凡」附體為由,威嚇包括天王洪秀

全在內的眾將帥要聽命於他)。

孟他努運動的起源

說到自封為神,教會史上最出名的一樁

案例發生在西元二世紀,稱做「孟他努運

動」,又稱做「新預言」,創始人是孟他努

(Montanus)。

該運動盛行在古代的弗呂家,位於今天

土耳其的西部。當地自古就盛行各種民間信

仰和通靈文化,但那兒的福音工作從一起初

也很興旺。按照教會史傳,腓利的四個女兒

(使徒行傳廿一章 8節)就是弗呂家一帶的

女先知。「與『靈』有約」顯然是當地人習

以為常的生活經驗。

孟他努原本是異教神明的祭司,在參加

教會之後依舊習慣性地「出神」,或是在沒

有意識的「狂喜」狀態下發預言。後來他甚

至以聖靈的名義來發佈上帝的啟示,聲稱自

己是聖靈保惠師。

孟他努運動和當時的主流教會相比有個

顯著的特色,就是允許女性事奉,認為事奉

的權柄來自聖靈的親自選拔,摒斥使徒統緒

所做的限制。孟他努本人的左右護法就是兩

位「女先知」。女性事奉對今天的更正教會

來說是天經地義,但孟他努運動的高爭議性

卻導致當時的教會更加貶抑女性的事奉。

嚴重的偏差

孟他努運動最著名的錯謬是容讓必死之

人(特別是以孟他努為首的幾位開山領袖)

以上帝自居。孟他努曾說「我是父,是子,

是聖靈。」1他倚仗的兩位女先知甚至宣稱:

「聽啊,不是我在說,而是基督如此說。」,

以及:「我是說出的道,我就是靈,我就是

能力。」2

然而,從三一論可知,「父、子、靈」

均是神格,父不向人顯現,子非必死之人,

靈也非可以被人補捉豢養、隨意使喚與動用

的能力。超越的上帝不可能受限於人,仿彿

祂只有透過人才能成事。人必須自潔以便與

基督有份,而不是讓神格屈尊到全然的擬人

化。一個人可以行在聖靈中或得著聖靈所賜

的能力,卻不可能也不應當去宣稱他得著了

聖靈的「位格」,否則就是全然的無知或是

在褻瀆上帝的名!

(摘自本書第四章)

1. Theodore of Heracleia, Fragmenta ex commentariis evangelium Mathaei, 24.5.

2. Eusebius of Caesarea, Church History, 5.16.17.

No.135‧25

紙上讀書會

Page 28: 好牧人135 期

書籍介紹

講道的定義

如果閱讀關於講道的定義,就會發現其中

很少提到聖靈的角色。很明顯的,大家長久以

來都忽略了聖靈在講道中扮演的角色。這是很吊

詭的,定義一件事情,最終帶來的結果就會如所

定義的。一般而言,講道的定義都是圍繞在講道

者、聖經及如何傳遞。然而,如果講道是聖靈的

工作,並且講道的最終目標是彰顯聖靈的能力,

我們就應該在一開始的時候,就以豐富的聖經論

及聖靈論做為指南來定義講道。在下一章裡,我

會談到聖靈引導的講道的定義,也就是整本書所

使用的講道定義。

為什麼在所有的講道定義裡沒有提到聖靈

呢?首先,我相信這顯示出後神學講道(post-

theological preaching)的現象。現代的講道最先

關心的是聽眾而不是神,以致於講道成為溝通

神對講道者發出神聖的呼召!

麥約翰 John MacArthur長銷書《布衣聖徒》、《敬拜 -生命終極的目的》作者

海斯樂對於聖靈引導的講道充滿熱忱,

因此帶來感力,

他的見地又有智慧又合乎聖經。

任何一個渴望在講道時

經歷聖靈加添恩膏的傳道人,

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幫助和鼓勵。

1. 聖靈啟示聖經經文。

2. 聖靈使講道者歸信耶穌基督。

3. 聖靈呼召講道者傳講神的話語。

4. 聖靈使講道者活出合乎聖經的美好品格。

5. 聖靈在講道者研讀經文時光照他們的心。

6. 聖靈在講道者傳講信息時,加添他們能力。

7. 聖靈見證耶穌基督是主及中保。

8. 聖靈開啟人的心,使人相信並接受神的話語。

9. 聖靈使聽道者將所聽的道應用在生活中。

10. 聖靈使被聖靈充滿的人,結出持久的果子。

你知道嗎?

聖靈用十種方式參與講道

26‧

紙上讀書會

Page 29: 好牧人135 期

界的產物,而非傳道人和神學家的工作。許多講

道的書籍、網站、講道部落格也著重於講道的全

面展現,強調技巧、訣竅、步驟,以及在講道上

的各種方法。請不要誤以為我不贊成學習這些講

道所需要的技巧,因為學好這些講道的技巧和步

驟,能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講道者。然而,我所

擔心的是,這些書籍、網站、部落格教的講道學

只教了一半。我們的確需要知道如何安排講章,

但是在我們談到如何預備講章之前,必須知道為

什麼要講道,首先要了解講道的神學基礎和講道

中與聖靈的互動。

換句話說,一篇紮實的講道必須是出於與聖

靈的互動,要不然講道就變成一篇沒有動力的講

章,看起來很好看,卻好像沒有汽油的油箱一樣,

無法產生任何動力。在本書中,我要呼籲以全面

而符合神學的方法來面對講道,因此在定義講道

時,就要考慮神與人互動的聖靈,加添能力給祂

要使用的人,而在神的話語上有具生命力的事奉。

聖靈把講道所需要的汽油加在講道者的油箱裡,

把能力加添給講章,而確保講道能夠達到目標。

聖靈引導的講道是以神學及與聖靈的互動為

中心,但同時也要重視預備講章的步驟。換句話

說,講章必須有清楚的架構,其中也有聖靈的充

滿。有些講道者並不相信架構和聖靈充滿兩者可

以並存,因為他們認為由聖靈引導的講道是無法

預知的,而由人所定的架構,會限制住無法預測

及沒有架構的聖靈。在這種看法裡,基本上是認

為任何清楚和紮實的架構是出於人的,並非出於

聖靈。

然而,當我們

開始思想聖靈在啟

示真理中所做的工

作時,我們不會下

結論說,由聖靈所

啟示的神的話語是

沒有架構的!這絕

對不是結論!聖經

中充滿了架構,因

為聖靈的啟示要用

言語表達,當我們

用句子寫出來,要組合成為段落,並且要符合作

者整體的思想等等。所以,聖靈可以使用清楚的

講章架構,尤其是當這個架構植根在聖經經文裡

而成形的架構。

當然,在紮實的講章架構和好的講道步驟

間仍存有危機,就是講道者的自信心建立在錯誤

的基礎上。舉個例子來說,若我在某個主日要講

道時,確信講章的能力和功效是來自於好的架構

和安排,我就會為失去了那講道真正的能力,而

感到不滿足及哀傷,因為我失去了神聖靈所帶來

的能力。我必須常常提醒自己,講章的能力不是

由於大綱如何組織起來,或結構有多麼的漂亮。

講章的能力不在於講章的對稱和平衡,或是大網

中的三大點如何平行、小點如何配合。講章的能

力也不是來自於有創意的引言,或適當的例證。

講道的能力,永遠是來自於神的道和神的靈在神

學上的結合,而在藉著人宣講神話語時,見證祂

的兒子耶穌基督。

作者:格雷葛 .海斯樂 (GREG HEISLER) 出版社:中國主日學協會 定價:NT 250元

No.135‧27

紙上讀書會

Page 30: 好牧人135 期
Page 31: 好牧人135 期
Page 32: 好牧人13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