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26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暑期中文精英班 ( 升中四 ) 課題三 經典文言短篇 讀理解 (二)

Upload: tammeisheung

Post on 08-Jul-2015

1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暑期中文精英班 ( 升中四 )課題三 經典文言短篇 讀理解閱 ( 二 )

   

Page 2: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2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常見 詞虛各位同學是否覺得文言文好難讀?其實,要多瞭解虛詞的用法,才能看得懂文言文。

 

Page 3: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3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常見 詞虛詞性 用法 語譯 例子

代詞     代人 

他(他們)、她( 們)她 

1. ( 曹)操喚楊修問之。(他,代楊修)2. 同大驚,以所愛良弓贈之。(他,代岳飛)代事

 這件事 操與 商議,欲立植為世子,曹丕知眾

之。(代立曹植做太子這件事」)代物 它(具體指出是

何物)雞肋者,食之無味,棄之有味。(它,代雞肋)

助詞 起結構作用 

的 ( 曹操)此時已有殺楊修之心。(

的)不譯,無實義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不譯,無實義)

動詞   去、到、到…去 吾欲之南海,何如? ( 到…去 )

Page 4: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4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詞虛 ——者 (一)助詞 ( 1 ) 指人、物、事、地點等,譯為「 ...... 的

」或「 ...... 的人(東西、事 情、地方)」。

     ①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的人)      ②  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的事。)

     ③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的地方)

     ④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指物, ......的藥)

 

Page 5: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5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詞虛 ——者 ( 2 ) 與“若”之類字組成某種片語,或單用,

譯為「 ...... 的樣子」、 「 ...... 似的 」。     ①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似的 )     ②  言之,貌若甚戚者。( ......的樣子)   ( 3 )放在數詞之後。譯為「……個方面」「…

…樣東西」「……件事情」 ①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二者:兩種心情。)

②此數者用兵之患也。(此數者:這幾方面。)

 

Page 6: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6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詞虛 ——者 ( 4 )放在時間詞之後,表示停頓,起調整音節

作用。例: ①近者奉辭伐罪。 ②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   ( 5 )放在主語之後,表示提頓、判斷或引出原

因。不譯。        ①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提頓)        ②  陳勝者,陽城人也。(判斷)        ③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引出原因)  

Page 7: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7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詞虛 ——者 (二)語氣詞 放在句末,表示陳述或疑問。譯為: 或不譯呢 ①  何者?上下之分也。 ②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Page 8: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 升中四 ) 8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一、解釋句子中之的意義和詞性。 1. 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 (的)(助詞) (楊修 / 他)(代詞) 2. 主簿楊 祖,先知大王欲歸之意。德 (的)(助詞) 3. 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 (代花園)(代詞) 4. 塞北送酥一盒至,…置之案頭。 (代詞)(代一盒酥) 5. 父(岳飛父親)知其義之。 (代詞)(代岳飛) 6. 吾欲之南海,何如?

(動詞) ( 到…去 )

Page 9: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 升中四 ) 9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二、解釋者的意義。 1. 循表而夜 ,溺者千有餘人。涉 ( . . . . . . 的人) 2.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表示判斷,不譯) 3.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助詞,不譯) 4.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 . . . . . . 的人) 5.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 (引出原因,不譯) 6. 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陳述語氣,不譯)

Page 10: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 升中四 ) 10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師說 一、文體和作者 :說 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

體。既可以發表議論, 也可以記事,都是為了表明作者的見解,說明寄寓的道理。

韓愈: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故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

侍郎,又稱韓吏部。 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宣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裡。

 

Page 11: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 升中四 ) 11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師說 二、 容簡介:內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第 1 段:提出中心論題,並以教師的職能作用總

論從師的重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開篇,借古非今,指出師的職能作用是“傳道受業解惑”,從正面申述中心論點。接著緊扣“解惑”二字,從不從師的危害說明從師的重要,從反面申述中心論點。

 

Page 12: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 升中四 ) 12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師說第 2 段: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

。 這一段用對比的方法分三層論述。 第一層,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 人”恥學於師相對眾

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聖愚分野的關鍵所在; 第二層,以為子擇師而自己不從師作對比,指出“小學而

大遺”的謬誤; 第三層,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作對比,批判

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第 3 段:以孔子為例,指出古代聖人重視師道的事蹟,進

一 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步 第 4 段: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能行古道”, 明寫作說

本文的 由。點明主題。緣

Page 13: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 升中四 ) 13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一、解釋【 】 的通假字內 ⒈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傳授,講授)

⒉ 或師焉,或【不】 (焉 不:通“否”,表否定)

⒊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讀,通 " 逗”,閱讀中的斷句)  

Page 14: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 升中四 ) 14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二、解釋多義詞 【師】 ① 古之學者必有師: (名詞,老師) ②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名詞,擅長某種技術的人或者是樂師) ③ 吾師道也: (名詞做動詞,學習) ④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名詞作動詞,從師) ⑤ 吾從而師之: (意動用法,以……為師) ⑥ 則恥師: (動詞,拜師) ⑦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名詞,老師)

Page 15: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15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之】①擇師而教之:(代詞,指代人)② 子之徒:郯 (代詞,這樣)③古之學者:(結構助詞,譯為“的”)④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結構助詞,無實義)

⑤句讀之不知:(表示賓語前置標誌,無實義)

 

Page 16: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16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⑥士大夫之族:(這些人)⑦古之聖人:(的)⑧師道之不復:(無實義)⑨吾從而師之:(代詞,他)⑩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翻譯為“這些”) 

Page 17: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17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三、解釋粗體詞的古今意義。 ⒈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求學的人 今: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靠他來……的 今: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

⒊吾從而師之 古:跟隨並且 今:表目的或結果,是連詞  

Page 18: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18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⒋無貴無賤 古:不論;不分 今:沒有

⒌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古:風氣 今:道理

⒍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中間需要停頓的地方, 音同逗粵 今:看著文字發出聲音, 音同毒粵

Page 19: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19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⒎聖人無常師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著、不需要  

Page 20: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20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四、翻譯以下句子 1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所以無論地位顯貴或是低下,無論年長年少,道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存在的地方。

不知道斷句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願問老師,小的方面(句讀)要學習,大的方面(解惑)卻 棄,我丟沒見到他聰明在 。哪

Page 21: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21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4、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為師就近於諂媚。

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師。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賢能, 得道理有先有後懂,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這樣罷了。

Page 22: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22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五、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1 人為什麼要從師?用原文回答。 ① 學者必有師; ②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 人非生而知之者。

 2 古人如此的注重從師學習,那麼擇師有 些哪 原則? ①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②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③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Page 23: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23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六、韓愈為李蟠寫文章的主要原因是什 ?麽 李蟠不拘于時,即不被當時的社會風氣所拘束。

七、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 ?呢 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很久了,而且對從師學習感到羞恥(師 道之不傳也久矣、恥學於師)  

Page 24: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24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練習 八、承上題,作者是從 幾個角度來分析並批判當時的社哪

會風氣?運用了什麼論證手法?摘取原文填寫下表。    對象 從師的態度 結果 論證方法今 人眾 恥學於師     

古聖人 從師而問愚益愚、聖益聖

於其子 擇師而教之

於其身 恥師小學而大遺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 群聚而笑之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正反對比

Page 25: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25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九、通過以上三組對比,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用原文回答。

學者必有師。  十、第三自然段舉出備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意在證明怎樣的觀點?用原文回答。

 “ 學者必有師”。 “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

後,術業有專攻。”  

Page 26: maestro education chan pak sha secondary school

暑期中文精英班 (升中四 ) 26

© 2012-2013 Maestro Edu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