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诗两首忆林逋 -...

1
三味夜话 32 2017 年 3月 29 星期三 责编:陈君浩 照排:赵坚 校对:陈美萍 电话:8896329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03 WENHUAZHOUKA 林崇成 渔镇莼湖有句俗语“下埠头人卖蟹 浆,三个铜板一调羹”。下埠头即现在的 同山村,从这句以铜板作为货币的俗语 推断,下埠头人卖蟹浆至少有百年历史 了。 蟹浆是傍海而居的莼湖人餐桌上的 当家咸羹或调料,按种类分有沙蟹浆、红 钳蟹浆和白蟹浆。从前海沿头人的蟹 股、蟹浆是家家必备的,如山里厢人的咸 笋、咸齑那样平常。蟹浆的制作颇为讲 究,首先要将捕捉到的蟹在家养上一二 天,让蟹肚内的杂物排干净,清洗后放入 适量的盐,经过细心的捣碾才算成功。 下埠头捕捉的是红钳蟹,那是一种 栖息在高潮位硬涂中的小蟹类,雌蟹只 有两只小钳,雄蟹的一只钳小,另一只钳 特别大,呈红色,所以叫红钳蟹。其实它 的学名叫“招潮蟹”,涨潮时它会爬出洞 口,摆弄蟹钳,好似在招唤潮水。红钳蟹 不好捉,它的洞穴直而深,周边多砾石, 捕捉时不小心会划伤手臂。下埠头以绝 妙的扎钓法扎取红钳蟹。方法就是将数 枚锋利的钓钩系在一起,像钓鱼那样,看 见红钳蟹就将扎钓抛过去扎取过来,当 然要做到百发百中,凭的全是硬功夫,据 说捕蟹者从小在自家的道地里练习扎红 枣,红枣扎得随心所欲,手法熟练了才能 达到扎蟹钩无虚发的境界。红钳蟹浆味 极鲜美,是沙蟹浆、白蟹浆难以匹敌的, 而且表面能凝结一层薄膜,这是最精华 的部分,也是鉴别红钳蟹浆品质优劣的 标志之一。 沙蟹的栖身地在靠近沙滩的浅涂中, 离海岸很近,洞穴虽浅,但洞口很多,所谓 狡兔三窟,沙蟹多洞。不过对老落小海者 来说,这只是障眼法,只要俯身轻松一挖, 沙蟹就现形,有的甚至不必俯身,脚丫往洞 口一挑,沙蟹就原形毕露,难逃被捉的命 运。沙蟹浆的味道并不鲜美,但捕捉容易, 河泊所村有几个妇女擅长捉沙蟹,专心于 碾沙蟹浆到外地去卖,也有不菲的收入。 白蟹浆则是桐照、栖凤、洪溪的渔民们 在外海用梭子蟹做成的。城里厢人分不清 海沿头人的蟹糊与蟹浆,他们常将蟹糊称 为蟹浆,其实两者差距极大。蟹糊是红膏 白蟹(梭子蟹)的肉、黄等精华部分不掺水 腌制而成的,极其稠粘,蟹浆则是将剩余的 蟹壳、蟹爪、蟹腮及瘦蟹掺入盐和海水捣拌 而成,两者可谓天壤之别。白蟹浆是煎烤 芋艿或洋芋艿的好佐料,烤起来风味特别, 异香诱人,品尝之后难以忘怀。直到上世 70 年代,下路(靠海的村落)的鱼贩还将 蟹浆挑到上路(不靠海的村落)、或乡下(平 原地区)去卖。每年农忙之前,后琅、楼隘 等地的上路人挑着芋艿、山粉等土特产到 桐照、栖凤来兑换蟹浆、鱼鲓。因为芋艿是 当年渔村婚宴中必备的食材之一,而蟹浆、 鱼鲓也是上路人“双夏”期间改换口味的食 材,双方就以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 换。 岁月流逝,如今的渔民已极少制作费 时的蟹糊、蟹浆了,沙蟹浆和红钳蟹浆几近 绝迹,摊贩出卖的蟹糊很不正宗,能获得一 瓶海沿头人赠送的白蟹浆已弥足珍贵。 久违的蟹浆 藕花深处 翎子 迈着梦的纤足虚幻地走来 似美人如玉 含苞未放 由一盏萤火虫引路 藕花深处不是误入 是我成了你的俘虏 莲的绽放 曾经的疏影深浅、春江月明 以及星垂平野的行吟 都随一江春水悠远、悠远 风起时 你在远遁的背影下孤单 一丝纠缠 让谁倾了天涯的思念 携宋词出走 婉约雍容成为等待一生的梦 暗香浮动 却载不动许多愁 只好侧身于荷叶之后 裘国松 故乡茶园新芽萌发的时节,我与道兄学 弟原杰、陈礼明三人行,同赴故乡裘村参加了 一个地域文化讨论会。一方水土,光阴故事 的背后,定然有一批卓然人物。我首先提到 了宋代乡贤林逋,又怀想起他的一首首不朽 茶诗。 北宋以降,历代画家以林逋人像为画题, 多是隐士形象出现:或观鹤起舞,或倚梅读 书。其实,他不只懂得赏梅的清寒孤傲,观鹤 的翩翩起舞,他还有“山庐饮茶”这个常态,懂 得品茶的袅袅余香。 林逋,字君复,北宋明州奉化县忠义乡黄 贤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初游江淮间,后 隐居并终老于西湖孤山。他孤高恬淡,赏梅 养鹤,终身不仕,不仅以诗名饮誉北宋朝野, 还工于书法,尤精行书。宋仁宗赐谥“和靖”, 因此后世多称他为“和靖先生”。有研究者把 他尊为中国古代三大隐士之一,与“不事王 侯”的东汉严子陵、“归去来兮”的晋代陶渊明 并称,三人对身后的中国文人志操形成和价 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 逋的这两句诗,早已脍炙人口,被公认为千古 咏梅之绝唱。纵然后世诗人心慕手追,却再 无出其右之作。那么,他的茶诗呢?他存世 的诗作有 300 余首,宁海籍知名茶文化学者 竺济法先生,统计出这位同乡的茶诗有 20 首。尤其是《茶》(《烹北苑茶有怀》)《西湖春 日》这两首,不失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茶诗,至 今仍为许多世人所传颂、赞叹。 那首《茶》如此写道: 石碾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 闲对茶经忆古人。 这首诗,原是诗人的组诗《监郡吴殿丞惠 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之一。那是好友 惠茶引发了诗人的诗兴,可见茶和友情是引 发诗兴的灵丹妙药。 宋代的茶制成饼状,而非如今枚枚颗颗 的散状。宋代喝茶方法也十分特别,有异于之 前唐朝,也不同于我们现在。唐朝流行煎茶,现 在多是泡茶,而宋代流行的却是“点茶”。 所谓“点茶”,通俗一点说是这样:把茶饼炙 烤,用石碾碾碎成粉末,再用茶箩筛过,取其最 细的粉末。点茶时,将粉末放入茶盏,注入沸 水,同时用茶匙不住地搅拌,使得茶末和沸水相 互混合成乳状茶汤,最终呈现白色泡沫。乳状 茶汤,以白取胜,越浓越好。林逋的这首诗,就 是对宋代这种饮茶习俗的真实写照。 此诗的首句,“石碾”就是指用来碾茶饼的 工具, “瑟瑟尘”说的是碾出的茶粉,像尘雾一样 轻轻飞扬,点出了宋代饼茶的特征。第二句描 述了宋代的点茶法。“乳香”是指茶粉形成的乳 状的泡沫像奶一样,闻到的仿佛已是乳香。“建 溪春”,就是闽北建州建溪流域的春天尤物建茶 了,那里的山是东南名山武夷山,那里的水就是 闽江上游建溪。第三四句赞美建茶是世间绝 品,可惜因为它列入贡茶,当时世人很少能见识 它,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也没有对建茶 表示赞赏。所以,林逋一边品享着建茶,一边因 它不能被陆羽和当时人们所赏识而深感遗憾。 其实,林逋多少对陆羽有一点误解。因为在唐 朝陆羽的那个年代,建茶还不是十分出名,到宋 代才成为一朝时尚,所以《茶经》中只笼统点到 过建茶: “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 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宋代 周绛在《茶苑总录》中如此评说。福建建茶是一 个统称,最出名的当推北苑茶,它又称龙凤茶、 龙团凤饼、北苑贡茶。因了林逋组诗中的这首 《茶》,为吟咏建茶的代表诗作,不知从什么时候 起,后人,或许是福建人,给它起了个“一步到 位”的诗名,称作《烹北苑茶有怀》。 近几年,有人研读古代数千首茶诗茶词后, 整理出一份“中国古代 40 句最经典茶诗词”,其 中就有林逋《烹北苑茶有怀》之名句— “世 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此说,很有反 响,在当下诗客、茶友中间流传甚广。 以诗证史,也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如 果说《茶》诗记录了宋代的茶饼、点茶和建溪贡 茶等史实,那么在《西湖春日》里,林逋不仅描述 了西湖美景,还写到已经失落的佛教茶鼓。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 院制度的一部分,并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在世 俗的传播。晚到清末民国,许多寺院的法堂,仍 旧设有二鼓。居东北角的是“法鼓”,居西北角 的称“茶鼓”。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 敲鸣法为“长击一通,煞声一下”。当代的寺院, 已经很难寻觅茶鼓踪影了,人们只能在一些古 诗文中找到它的踪迹。较早记载寺院茶鼓的就 有林逋的这首《西湖春日》: 争得才如杖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巘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西湖春日》中最经典名句“春烟寺院敲茶 鼓,夕照楼台卓酒旗”,记载了当时西湖周边寺 院设有茶鼓的史实,描绘出一幅茶鼓声下寺院 幽寂苍远的意境。而整首诗,则常被当代人们 奉为古人描写杭州西湖的经典诗作。 这首著名的茶诗,误被当代编纂的《全宋 诗》一诗两用,又同时载录于王安国名下。王安 石之弟王安国,也是北宋出名的诗人,可他并没 有在杭州做官或定居的记录,最多也只是客居 杭州。而林逋呢,他长期隐居杭州西湖,时常与 僧人往还;很多诗篇,都写到自己与僧人饮茶叙 谈之事,说明他对这方面非常熟悉。其实,不说 宋元林逋诗集版本,我在网上就读到过清乾隆 《四库全书》别集类的《林和靖诗集》(安徽巡抚 采进本),它收有《西湖春日》一诗。因此,我们 完全可以认定《西湖春日》为林逋手笔,《全宋 诗》同时又作王安国之诗,当是误收。 那天,出得裘村镇政府大楼,向东北方向的 奉东三大高峰之一—银山岗,深深地眺望了 一眼。它的南侧偏峰是小蟠龙,以山形弯曲,似 龙盘绕而名。这处高山坡地,四季云飞雾起、土 地肥沃, 1966 年,裘村公社在此开辟了一个茶 场,从此,这里盛产高山绿茶“蟠龙茶”,成为浙 东茶中珍品。它以独特风味,多次在宁波、省里 质超群芳。1995 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 在全国参评的 358 款茶叶中,以第九的名次,获 得金奖。以后,“蟠龙茶”与奉化另几款本土名 茶融合,成为当下绿茶名品“奉化曲毫”之前身。 驱车返还奉化城,面南的车窗外,隔着一片 刚苏醒的初春原野,我望见了一带南山。山之 南、海之北便是山海古村、和靖故里黄贤。倘若 诗人再世,“重归四明”,为故乡的“蟠龙茶”、“奉 化曲毫”各吟一绝赞之,然后不胫而走,举国轰 传,那是一种怎样的风雅和效应啊! 图片说明:存世的《林逋自书诗卷》(部局), 此卷曾为苏轼、乾隆等人收藏。 茶诗两首忆林逋 《奉化村景诗词选》 的当代价值 舒志芳 万丈梅峰斧削成, 蹁跹飞舞势亭亭。 相迎相揖无他意, 永与仙家作画屏。 —上山十景诗《梅峰前舞》 假日期间,与就读初中的孙子阅读由陈黎 明、王昌华主编的《奉化村景诗词选》,兴志勃 发,感到虽是古时奉化村景诗词,记载的是几 十年、上百年前的事物,却与现实正在创建的 “健康美丽新城区”的主题丝丝相扣、一脉相 承。无论是溪口十景诗、栖霞八景诗、楼隘村 景诗,还是舒家村广平内八咏、龟洲竹枝词、剡 东邬村十景诗,都向我们展现了旧时乡村秀美 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纯朴的农居生 活,诗词蕴含的感情真挚、哲理丰富,具有强烈 的感染力。千余首与当今最美城区、最美乡村 遥相呼应、交相辉映的诗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 宝贵精神财富,呈现和凝聚了厚重文化底蕴、 深刻人生哲理和宝贵生态警示的当代价值。 厚重的文化底蕴。长达 1200 多年跨度的 《奉化村景诗词选》是奉化籍秀才、塾师、名贤、 高士怀着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之情,对奉化清 溪、秀峰、翠林和寺庙、亭台、桥廊等自然与人 文景观及村民耕读传家生活的述景叙怀、讴歌 赞美。色彩缤纷的优秀诗赋使奉川大地山水 增色、人文彰显。溪口剡源九曲、莼湖镇桐坡 十景、大堰大万竹八景、锦屏西圃八咏、萧王庙 湖澜十景等,不但展示奉川的秀丽风光,更是 对千百年来家族、宗教、教育、人古等诸多文化 元素的提炼和概括。这些村景诗词根植于乡 土,根植于生活,凝结着诗人们的乡土情愫。 奉化历代先辈在学习、生活、交游等过程 中,对家乡一草一木触景生情,即景赋诗,龙津 渡、状元坊、法华寺等许多湮没在历史云烟深 处的古迹,重现如新、历历在目,并借由诗句给 人以无限遐想。这些诗歌风格古朴自然,语言 生动优美,以内容的丰富性、地域的广泛性、手 法的多样性,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 乡土气息,读来回味隽永,且洗涤心灵,让我们 远离尘嚣,回归自然。 诗人们描绘的一幅幅意蕴深厚、风光秀美 的山水画卷,呈现给了后人旧时乡邑的社会、 自然风貌。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不少景观由 于自然变迁或人为毁坏,有的已不复存在,有 的遭到损毁。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迅 猛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古时不少 人文景观遭到较大程度的损坏,这给正在努力 创建生态文明、绿色社会的我们以警示。 蒋静波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些读者会透过文字,探 究作者到底想表述什么,是否隐喻现实生活的 某种现象。隐喻是什么?在小说中如何运用? 3 19 日晚,素负盛名的国内文学期刊《收获》 的小说编辑、新锐女作家走走,在三味讲堂为奉 化文学爱好者作了一场题为《现实的隐喻和隐 喻的现实》的讲座,开拓了文学爱好者,尤其是 小说作者的视野。 走走与文友们分享了她的写作之路上的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自本能的本色写作,一 般用明喻方式直指内心所向,如她在复旦求学 期间创作的小说《得不到你》。第二阶段是专注 于人性和动机的复杂写作,一般运用隐喻的方 式触及欲言又止的真相。为了实现这一步跨 越,她经过了大量的阅读和模仿的训练。其中 为了清洁和精简文字,她阅读了大量西方现代 主义之后的小说,用一年时间学习法国新小说 中的语言运用,即去掉成语、俗语,抹掉其固有 色彩,还文字以原生态。而后又花三年时间,学 会不用文字抒情,她甚至专注到学习一个个句 子的写法,去掉引号,将对话融入没有间隔的文 本中。她以为,要想打动读者,必须用一种低 沉、压抑的诉说方式。 现实是文学的隐喻资源,隐喻不是现实的 想象,而是提供一种源于现实的疼痛的力量。 走走以她的长篇小说《我快要碎了》为例,分享 了她的隐喻种种。这是一篇不具备连贯的故事 和情节的形式主义的小说,作者打散了小说结 构,把一个个碎片连接起来。小说从两个晦涩 的叙事开始,一个是走走和坏坏情感的纠缠,一 个是捅杀城管的小贩和身处恶魔教育的高中 生。两个事件并无直接的联系,作者通过复调 式写作,旨在释放意识里禁锢的内心世界和社会 遮蔽的真相。这个长篇本身有很多明确涉及现实 的指向,但又不囿于现实表象,使用了各种隐喻的 符号。隐喻一:循环—小说开头的坏坏在潜意 识的牵引下,来到《循环》杂志讨要稿费。“循环”本 身隐喻着无法终结的伤感。隐喻二:门,隐喻渴望 假释内心禁锢的意识。隐喻三:标点符号。她认 为标点符号也可充满暗喻。最后一章《本书作者 Zouzou Huihui 的一段 □□ 情》,如“ 但 —你 —再—有—任—何—自—由”,破折 号使字词间呈碎片化,充盈着绝望和虚无以及无 所不在的被控制的恐惧感,而标题的“□□”隐喻 的是情感复杂和迷惘。隐喻四:“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有一个指示寻找尖锐派。”尖锐隐喻后现代叛 逆精神。 但以走走目前的眼光来看,这部小说写得太 复杂了。她说,就如鱼,最好的味道是清蒸,若用 了复杂的烹调方式,反而掩盖了它本身的味道。 不知这是出于她的谦虚,还是若有所感。 走走又以编辑的身份,解读她在来稿小说的 题目中设置隐喻的例子。如将原《太湖》改成了 《大湖》,一字之差,却使“湖”蝉脱具象,而赋予了 抽象的隐喻,小说的格局扩大了。还有《跷跷板》, 题目本身隐喻着生活永远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 在沙龙后半场,许多作者,如高鹏程、杨洁波、 虞燕、李则琴和洪珏慧等与走走进行了互动交 流。在沙龙的最后,说起奉化举行的桃花马拉松 赛事,本科日语专业毕业的走走笑着告诉大家, “走走”在日语中就是“跑”的意思。这次沙龙是奉 化区“走进桃花盛开的地方”系列活动中文学名家 走进奉化的一项,我期盼奉化的作家能在自身努 力下迅速成长,期盼“走走”或“跑跑”成为对奉化 文学新气象的一种隐喻。 隐喻的力量 水墨人家 水墨人家 孙曦中 孙曦中 关注七彩奉化关注深度报道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Aug-2019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茶诗两首忆林逋 - daily.cnnb.com.cndaily.cnnb.com.cn/fhrb/images/2017-03/29/A3/fhrb20170329A3.pdf · 说捕蟹者从小在自家的道地里练习扎红 枣,红枣扎得随心所欲,手法熟练了才能

三味夜话 32

2017年

3月29日星期三

责编陈君浩照排赵坚校对陈美萍

电话88963290电子信箱fhzkan126com

周刊

文化

03

WE

NH

UA

ZH

OU

KA

1051905林崇成渔镇莼湖有句俗语ldquo下埠头人卖蟹

浆三个铜板一调羹rdquo下埠头即现在的

同山村从这句以铜板作为货币的俗语

推断下埠头人卖蟹浆至少有百年历史

蟹浆是傍海而居的莼湖人餐桌上的

当家咸羹或调料按种类分有沙蟹浆红

钳蟹浆和白蟹浆从前海沿头人的蟹

股蟹浆是家家必备的如山里厢人的咸

笋咸齑那样平常蟹浆的制作颇为讲

究首先要将捕捉到的蟹在家养上一二

天让蟹肚内的杂物排干净清洗后放入

适量的盐经过细心的捣碾才算成功

下埠头捕捉的是红钳蟹那是一种

栖息在高潮位硬涂中的小蟹类雌蟹只

有两只小钳雄蟹的一只钳小另一只钳

特别大呈红色所以叫红钳蟹其实它

的学名叫ldquo招潮蟹rdquo涨潮时它会爬出洞

口摆弄蟹钳好似在招唤潮水红钳蟹

不好捉它的洞穴直而深周边多砾石

捕捉时不小心会划伤手臂下埠头以绝

妙的扎钓法扎取红钳蟹方法就是将数

枚锋利的钓钩系在一起像钓鱼那样看

见红钳蟹就将扎钓抛过去扎取过来当

然要做到百发百中凭的全是硬功夫据

说捕蟹者从小在自家的道地里练习扎红

枣红枣扎得随心所欲手法熟练了才能

达到扎蟹钩无虚发的境界红钳蟹浆味

极鲜美是沙蟹浆白蟹浆难以匹敌的

而且表面能凝结一层薄膜这是最精华

的部分也是鉴别红钳蟹浆品质优劣的

标志之一

沙蟹的栖身地在靠近沙滩的浅涂中

离海岸很近洞穴虽浅但洞口很多所谓

狡兔三窟沙蟹多洞不过对老落小海者

来说这只是障眼法只要俯身轻松一挖

沙蟹就现形有的甚至不必俯身脚丫往洞

口一挑沙蟹就原形毕露难逃被捉的命

运沙蟹浆的味道并不鲜美但捕捉容易

河泊所村有几个妇女擅长捉沙蟹专心于

碾沙蟹浆到外地去卖也有不菲的收入

白蟹浆则是桐照栖凤洪溪的渔民们

在外海用梭子蟹做成的城里厢人分不清

海沿头人的蟹糊与蟹浆他们常将蟹糊称

为蟹浆其实两者差距极大蟹糊是红膏

白蟹(梭子蟹)的肉黄等精华部分不掺水

腌制而成的极其稠粘蟹浆则是将剩余的

蟹壳蟹爪蟹腮及瘦蟹掺入盐和海水捣拌

而成两者可谓天壤之别白蟹浆是煎烤

芋艿或洋芋艿的好佐料烤起来风味特别

异香诱人品尝之后难以忘怀直到上世

纪 70年代下路(靠海的村落)的鱼贩还将

蟹浆挑到上路(不靠海的村落)或乡下(平

原地区)去卖每年农忙之前后琅楼隘

等地的上路人挑着芋艿山粉等土特产到

桐照栖凤来兑换蟹浆鱼鲓因为芋艿是

当年渔村婚宴中必备的食材之一而蟹浆

鱼鲓也是上路人ldquo双夏rdquo期间改换口味的食

材双方就以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

岁月流逝如今的渔民已极少制作费

时的蟹糊蟹浆了沙蟹浆和红钳蟹浆几近

绝迹摊贩出卖的蟹糊很不正宗能获得一

瓶海沿头人赠送的白蟹浆已弥足珍贵

久违的蟹浆

藕花深处1051905翎子迈着梦的纤足虚幻地走来

似美人如玉

含苞未放

由一盏萤火虫引路

藕花深处不是误入

是我成了你的俘虏

莲的绽放

曾经的疏影深浅春江月明

以及星垂平野的行吟

都随一江春水悠远悠远

风起时

你在远遁的背影下孤单

一丝纠缠

让谁倾了天涯的思念

携宋词出走

婉约雍容成为等待一生的梦

暗香浮动

却载不动许多愁

只好侧身于荷叶之后

1051905裘国松故乡茶园新芽萌发的时节我与道兄学

弟原杰陈礼明三人行同赴故乡裘村参加了

一个地域文化讨论会一方水土光阴故事

的背后定然有一批卓然人物我首先提到

了宋代乡贤林逋又怀想起他的一首首不朽

茶诗

北宋以降历代画家以林逋人像为画题

多是隐士形象出现或观鹤起舞或倚梅读

书其实他不只懂得赏梅的清寒孤傲观鹤

的翩翩起舞他还有ldquo山庐饮茶rdquo这个常态懂

得品茶的袅袅余香

林逋字君复北宋明州奉化县忠义乡黄

贤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初游江淮间后

隐居并终老于西湖孤山他孤高恬淡赏梅

养鹤终身不仕不仅以诗名饮誉北宋朝野

还工于书法尤精行书宋仁宗赐谥ldquo和靖rdquo

因此后世多称他为ldquo和靖先生rdquo有研究者把

他尊为中国古代三大隐士之一与ldquo不事王

侯rdquo的东汉严子陵ldquo归去来兮rdquo的晋代陶渊明

并称三人对身后的中国文人志操形成和价

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ldquo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rdquo林

逋的这两句诗早已脍炙人口被公认为千古

咏梅之绝唱纵然后世诗人心慕手追却再

无出其右之作那么他的茶诗呢他存世

的诗作有 300余首宁海籍知名茶文化学者

竺济法先生统计出这位同乡的茶诗有 20余首尤其是《茶》(《烹北苑茶有怀》)《西湖春

日》这两首不失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茶诗至

今仍为许多世人所传颂赞叹

那首《茶》如此写道

石碾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

闲对茶经忆古人

这首诗原是诗人的组诗《监郡吴殿丞惠

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之一那是好友

惠茶引发了诗人的诗兴可见茶和友情是引

发诗兴的灵丹妙药

宋代的茶制成饼状而非如今枚枚颗颗

的散状宋代喝茶方法也十分特别有异于之

前唐朝也不同于我们现在唐朝流行煎茶现

在多是泡茶而宋代流行的却是ldquo点茶rdquo

所谓ldquo点茶rdquo通俗一点说是这样把茶饼炙

烤用石碾碾碎成粉末再用茶箩筛过取其最

细的粉末点茶时将粉末放入茶盏注入沸

水同时用茶匙不住地搅拌使得茶末和沸水相

互混合成乳状茶汤最终呈现白色泡沫乳状

茶汤以白取胜越浓越好林逋的这首诗就

是对宋代这种饮茶习俗的真实写照

此诗的首句ldquo石碾rdquo就是指用来碾茶饼的

工具ldquo瑟瑟尘rdquo说的是碾出的茶粉像尘雾一样

轻轻飞扬点出了宋代饼茶的特征第二句描

述了宋代的点茶法ldquo乳香rdquo是指茶粉形成的乳

状的泡沫像奶一样闻到的仿佛已是乳香ldquo建

溪春rdquo就是闽北建州建溪流域的春天尤物建茶

了那里的山是东南名山武夷山那里的水就是

闽江上游建溪第三四句赞美建茶是世间绝

品可惜因为它列入贡茶当时世人很少能见识

它唐代ldquo茶圣rdquo陆羽在《茶经》中也没有对建茶

表示赞赏所以林逋一边品享着建茶一边因

它不能被陆羽和当时人们所赏识而深感遗憾

其实林逋多少对陆羽有一点误解因为在唐

朝陆羽的那个年代建茶还不是十分出名到宋

代才成为一朝时尚所以《茶经》中只笼统点到

过建茶ldquo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

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rdquo

ldquo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rdquo宋代

周绛在《茶苑总录》中如此评说福建建茶是一

个统称最出名的当推北苑茶它又称龙凤茶

龙团凤饼北苑贡茶因了林逋组诗中的这首

《茶》为吟咏建茶的代表诗作不知从什么时候

起后人或许是福建人给它起了个ldquo一步到

位rdquo的诗名称作《烹北苑茶有怀》

近几年有人研读古代数千首茶诗茶词后

整理出一份ldquo中国古代 40句最经典茶诗词rdquo其

中就有林逋《烹北苑茶有怀》之名句mdashmdash ldquo世

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rdquo此说很有反

响在当下诗客茶友中间流传甚广

以诗证史也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如

果说《茶》诗记录了宋代的茶饼点茶和建溪贡

茶等史实那么在《西湖春日》里林逋不仅描述

了西湖美景还写到已经失落的佛教茶鼓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

院制度的一部分并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在世

俗的传播晚到清末民国许多寺院的法堂仍

旧设有二鼓居东北角的是ldquo法鼓rdquo居西北角

的称ldquo茶鼓rdquo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

敲鸣法为ldquo长击一通煞声一下rdquo当代的寺院

已经很难寻觅茶鼓踪影了人们只能在一些古

诗文中找到它的踪迹较早记载寺院茶鼓的就

有林逋的这首《西湖春日》

争得才如杖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巘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西湖春日》中最经典名句ldquo春烟寺院敲茶

鼓夕照楼台卓酒旗rdquo记载了当时西湖周边寺

院设有茶鼓的史实描绘出一幅茶鼓声下寺院

幽寂苍远的意境而整首诗则常被当代人们

奉为古人描写杭州西湖的经典诗作

这首著名的茶诗误被当代编纂的《全宋

诗》一诗两用又同时载录于王安国名下王安

石之弟王安国也是北宋出名的诗人可他并没

有在杭州做官或定居的记录最多也只是客居

杭州而林逋呢他长期隐居杭州西湖时常与

僧人往还很多诗篇都写到自己与僧人饮茶叙

谈之事说明他对这方面非常熟悉其实不说

宋元林逋诗集版本我在网上就读到过清乾隆

《四库全书》别集类的《林和靖诗集》(安徽巡抚

采进本)它收有《西湖春日》一诗因此我们

完全可以认定《西湖春日》为林逋手笔《全宋

诗》同时又作王安国之诗当是误收

那天出得裘村镇政府大楼向东北方向的

奉东三大高峰之一mdashmdash银山岗深深地眺望了

一眼它的南侧偏峰是小蟠龙以山形弯曲似

龙盘绕而名这处高山坡地四季云飞雾起土

地肥沃1966年裘村公社在此开辟了一个茶

场从此这里盛产高山绿茶ldquo蟠龙茶rdquo成为浙

东茶中珍品它以独特风味多次在宁波省里

质超群芳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

在全国参评的 358款茶叶中以第九的名次获

得金奖以后ldquo蟠龙茶rdquo与奉化另几款本土名

茶融合成为当下绿茶名品ldquo奉化曲毫rdquo之前身

驱车返还奉化城面南的车窗外隔着一片

刚苏醒的初春原野我望见了一带南山山之

南海之北便是山海古村和靖故里黄贤倘若

诗人再世ldquo重归四明rdquo为故乡的ldquo蟠龙茶rdquoldquo奉

化曲毫rdquo各吟一绝赞之然后不胫而走举国轰

传那是一种怎样的风雅和效应啊

图片说明存世的《林逋自书诗卷》(部局)

此卷曾为苏轼乾隆等人收藏

茶诗两首忆林逋

《奉化村景诗词选》的当代价值

1051905舒志芳万丈梅峰斧削成

蹁跹飞舞势亭亭

相迎相揖无他意

永与仙家作画屏

mdashmdash上山十景诗《梅峰前舞》

假日期间与就读初中的孙子阅读由陈黎

明王昌华主编的《奉化村景诗词选》兴志勃

发感到虽是古时奉化村景诗词记载的是几

十年上百年前的事物却与现实正在创建的

ldquo健康美丽新城区rdquo的主题丝丝相扣一脉相

承无论是溪口十景诗栖霞八景诗楼隘村

景诗还是舒家村广平内八咏龟洲竹枝词剡

东邬村十景诗都向我们展现了旧时乡村秀美

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纯朴的农居生

活诗词蕴含的感情真挚哲理丰富具有强烈

的感染力千余首与当今最美城区最美乡村

遥相呼应交相辉映的诗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

宝贵精神财富呈现和凝聚了厚重文化底蕴

深刻人生哲理和宝贵生态警示的当代价值

厚重的文化底蕴长达 1200多年跨度的

《奉化村景诗词选》是奉化籍秀才塾师名贤

高士怀着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之情对奉化清

溪秀峰翠林和寺庙亭台桥廊等自然与人

文景观及村民耕读传家生活的述景叙怀讴歌

赞美色彩缤纷的优秀诗赋使奉川大地山水

增色人文彰显溪口剡源九曲莼湖镇桐坡

十景大堰大万竹八景锦屏西圃八咏萧王庙

湖澜十景等不但展示奉川的秀丽风光更是

对千百年来家族宗教教育人古等诸多文化

元素的提炼和概括这些村景诗词根植于乡

土根植于生活凝结着诗人们的乡土情愫

奉化历代先辈在学习生活交游等过程

中对家乡一草一木触景生情即景赋诗龙津

渡状元坊法华寺等许多湮没在历史云烟深

处的古迹重现如新历历在目并借由诗句给

人以无限遐想这些诗歌风格古朴自然语言

生动优美以内容的丰富性地域的广泛性手

法的多样性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

乡土气息读来回味隽永且洗涤心灵让我们

远离尘嚣回归自然

诗人们描绘的一幅幅意蕴深厚风光秀美

的山水画卷呈现给了后人旧时乡邑的社会

自然风貌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不少景观由

于自然变迁或人为毁坏有的已不复存在有

的遭到损毁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迅

猛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古时不少

人文景观遭到较大程度的损坏这给正在努力

创建生态文明绿色社会的我们以警示

1051905蒋静波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些读者会透过文字探

究作者到底想表述什么是否隐喻现实生活的

某种现象隐喻是什么在小说中如何运用

3月 19日晚素负盛名的国内文学期刊《收获》

的小说编辑新锐女作家走走在三味讲堂为奉

化文学爱好者作了一场题为《现实的隐喻和隐

喻的现实》的讲座开拓了文学爱好者尤其是

小说作者的视野

走走与文友们分享了她的写作之路上的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自本能的本色写作一

般用明喻方式直指内心所向如她在复旦求学

期间创作的小说《得不到你》第二阶段是专注

于人性和动机的复杂写作一般运用隐喻的方

式触及欲言又止的真相为了实现这一步跨

越她经过了大量的阅读和模仿的训练其中

为了清洁和精简文字她阅读了大量西方现代

主义之后的小说用一年时间学习法国新小说

中的语言运用即去掉成语俗语抹掉其固有

色彩还文字以原生态而后又花三年时间学

会不用文字抒情她甚至专注到学习一个个句

子的写法去掉引号将对话融入没有间隔的文

本中她以为要想打动读者必须用一种低

沉压抑的诉说方式

现实是文学的隐喻资源隐喻不是现实的

想象而是提供一种源于现实的疼痛的力量

走走以她的长篇小说《我快要碎了》为例分享

了她的隐喻种种这是一篇不具备连贯的故事

和情节的形式主义的小说作者打散了小说结

构把一个个碎片连接起来小说从两个晦涩

的叙事开始一个是走走和坏坏情感的纠缠一

个是捅杀城管的小贩和身处恶魔教育的高中

生两个事件并无直接的联系作者通过复调

式写作旨在释放意识里禁锢的内心世界和社会

遮蔽的真相这个长篇本身有很多明确涉及现实

的指向但又不囿于现实表象使用了各种隐喻的

符号隐喻一循环mdashmdash小说开头的坏坏在潜意

识的牵引下来到《循环》杂志讨要稿费ldquo循环rdquo本

身隐喻着无法终结的伤感隐喻二门隐喻渴望

假释内心禁锢的意识隐喻三标点符号她认

为标点符号也可充满暗喻最后一章《本书作者

Zouzou 与 Huihui 的一段情》如ldquo但mdashmdash你

mdashmdash再mdashmdash有mdashmdash任mdashmdash何mdashmdash自mdashmdash由rdquo破折

号使字词间呈碎片化充盈着绝望和虚无以及无

所不在的被控制的恐惧感而标题的ldquordquo隐喻

的是情感复杂和迷惘隐喻四ldquo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有一个指示寻找尖锐派rdquo尖锐隐喻后现代叛

逆精神

但以走走目前的眼光来看这部小说写得太

复杂了她说就如鱼最好的味道是清蒸若用

了复杂的烹调方式反而掩盖了它本身的味道

不知这是出于她的谦虚还是若有所感

走走又以编辑的身份解读她在来稿小说的

题目中设置隐喻的例子如将原《太湖》改成了

《大湖》一字之差却使ldquo湖rdquo蝉脱具象而赋予了

抽象的隐喻小说的格局扩大了还有《跷跷板》

题目本身隐喻着生活永远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

在沙龙后半场许多作者如高鹏程杨洁波

虞燕李则琴和洪珏慧等与走走进行了互动交

流在沙龙的最后说起奉化举行的桃花马拉松

赛事本科日语专业毕业的走走笑着告诉大家

ldquo走走rdquo在日语中就是ldquo跑rdquo的意思这次沙龙是奉

化区ldquo走进桃花盛开的地方rdquo系列活动中文学名家

走进奉化的一项我期盼奉化的作家能在自身努

力下迅速成长期盼ldquo走走rdquo或ldquo跑跑rdquo成为对奉化

文学新气象的一种隐喻

隐喻的力量

水墨人家水墨人家 孙曦中孙曦中 摄摄

关注七彩奉化关注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