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50
·1 ·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簡介……………………………………3 論壇主旨…………………………………………………………………5 主持人致詞……………………………………………………………7 Ⅰ.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經濟展望…………………………9 Ⅱ.美中貿易戰下2020年經濟展望與台灣的機會……… 15 Ⅲ.全球貿易2020…—…機會與展望…………………………… 27 Ⅳ.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人民幣匯率走向…………… 39 照片集錦……………………………………………………………… 47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1 ·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簡介………………………………………3

論壇主旨……………………………………………………………………5

主持人致詞… ……………………………………………………………7

Ⅰ.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經濟展望… …………………………9

Ⅱ.美中貿易戰下2020年經濟展望與台灣的機會… ………15

Ⅲ.全球貿易2020…—…機會與展望………………………………27

Ⅳ.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人民幣匯率走向… ……………39

照片集錦…………………………………………………………………47

目  次

Page 2: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2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Page 3: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3 ·

現代財經基金會簡介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現代財經基金會(英文譯為Contemporary Taiwan Development

Foundation,簡稱CTDF),創辦於1990 年代,是經政府主管機關核定成

立的公益財團法人;是由學術界、企業界、智庫界有關人士共同組織成

立的非營利公共團體;是從事國家政策研討、交流和諮詢服務的現代化

智庫;是廣泛聯繫與整合產官學研界專業人士的知識交流平台。

基金會的目標是,面對21 世紀劇烈變遷發展的嶄新世界,以及世界

與台灣緊密聯繫互動的嶄新情勢,廣泛結合各個領域有識之士,基於對

斯土斯民之終極關懷,立足實際,著眼理想,群策群力,創新進步,致

力台灣總體經濟社會環境不斷完善進步,推動思想理念、政策方針、制

度機制不斷與時俱進,為全球化時代台灣建設發展,全面增強驅動力、

凝聚力、競爭力。

經濟是引領台灣發展的核心命脈,政策是主導公共活動的根本動

力。當前全球化日益普及深入,國際國內環境複雜變化,科技創新帶來

無比活躍多元的發展機遇,而各種前所未見的重大風險持續構成嚴峻挑

戰,台灣唯有求真務實、宏觀長遠,在全面融入全球化的過程中,確立

自身的系統性發展政策與策略,不斷優化體質,強化動力,有所創新、

有所提升、有所進步。

本基金會設有:產業、金融、財稅、環境、兩岸關係等五個委員

會,分別邀請學有專精的學者專家,針對重要議題,進行研究,經常性

舉辦產官學研討會,或透過發表會、記者會、交流訪問、論文專稿,對

外傳播正確政策觀念,理性辨析重要議題關鍵爭點;並接受政府與民間

機構委託,進行專案研究,或提供專業諮詢。

本會網址 : http://www.ctdf.org.tw

Page 4: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4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Page 5: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5 ·

論壇主旨

去年以來,美國川普政府斷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引發

黑天鵝效應,衝擊全球經貿秩序,波及全球經濟成長,也造成美中兩大

經濟體嚴重經貿爭端,後續影響跌宕起伏,波濤洶湧,至今仍然未能完

全撥雲見日。

國際貨幣基金(IMF)10月15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受到美中貿易

衝突拖累,今年已經持續5度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從7月的3.2%調降至

3%,創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新低。

美中兩國經濟總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目前兩國於第13回合談判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揮之不去。2020年世界經濟展望依然存在巨大風險,絲毫不容樂觀。

許多經濟學家或國際經濟預測機構一致指出,全球經濟在經歷兩年

穩健成長後,正在快速放緩,相對風險大幅上升,各國都不得不針對經

濟可能的衝擊和挑戰,做好妥善應對準備。

對外貿易是台灣經濟成長與生存發展的不二法門。面對嚴峻的全球

經貿情勢,特別是在美中貿易爭端持續性風險的籠罩下,台灣如何趨吉

避凶,化危為機,有賴政府與企業界密切溝通,緊密合作,採取正確有

效政策加以因應。

論壇主旨

Page 6: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6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時 間

13:40 -14:00

14:00 -14:10

14:10 -14:40

14:40 -15:10

15:10 -15:40

15:40 -16:10

16:10 -16:25

16:25 -16:30

16:30

議 程

報到

主持人:黃輝珍 現代財經基金會董事長/台綜院董事長

與談人: 

 周雨田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

 莊奕琦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專任教授

 盧信昌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

 李沃牆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

問題與討論         

結語:黃輝珍 現代財經基金會董事長/台綜院董事長

閉會

時間:民國108年11月22日(五)下午2:00—4: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68號13樓 (台灣省商業總會)

「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經濟展望」論壇

Page 7: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7 ·

致 詞

自去年年中開始,美國與中國大陸在貿易上出現摩擦、紛爭,甚

至所謂的貿易戰、科技戰,雙方在關稅上貿易上激烈交鋒,已經持續

一年多的時間,迄今好像還沒有出現一個比較具體的和解或協議。今

天,現代財經基金會在這裡舉辦「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經濟展望」

論壇,就是邀請大家來共同探討這個事關重大的議題。

至於最近各方極其關注的所謂初步協議,其實中美雙方還在磋商

之中,是否能夠達成具體共識,還在未定之天,全球都正在屏息凝視

結局將如何。

這段時間以來,在國際經濟上可以說是黑天鵝滿天飛、灰犀牛到

處走,存在著高度不確定、不穩定狀態,這對全球來講,都是一個十

分難受的折騰。未來一年,2020年究竟會有什麼發展?是否持續這樣

一種不確定性的激盪,或是出現更嚴重性紛爭?究竟是樂觀抑或悲觀,

目前看來都是非常不確定、不清楚的。

在前兩天,美國非常著名的戰略家季辛吉也提到了美中貿易紛爭

頗令全球憂心,就連季辛吉這樣一位可以說是幾十年來、半個世紀以

來國際政治的塑造者,一個很深刻的國際外交家,他都已毫不諱言感

到憂心,其嚴重情況可見一斑。季辛吉尤其提到如果美中關係處理不

好,發生軍事衝突並非完全不可能,這是最悲觀的情況。同時,他

也特別期待或提醒美中兩個大國需要為全球人類的和平與進步負起責

任,希望兩國能夠進行誠意的、互相理解的協商,先達成一個初步協

黃輝珍(現代財經基金會董事長/台綜院董事長)

主持人致詞

Page 8: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8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議,然後以此為基礎,尋求一個包容性的新的大國關係架構,也就是

「競爭共存」的關係架構。

再就台灣而言,如果大家觀察的面向不同,也有不同的感受。在

面對美中經貿紛爭的情況之下,目前台灣在經濟方面感覺上好像落差

很大,好像兩個世界。一部份受到美中貿易摩擦轉單效應影響,業績

非常好,而且對美國出口也大幅提升了兩成以上,例如:半導體、ICT

等產業,簡直是獲得了天賜良機。

但是,傳統產業卻又非常低迷辛苦,尤其化學產業,九月下滑

28.7%。依據經濟部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台股全體上市公司前三季稅前

淨利比起去年同期下降 19%,創下七年以來最大衰退幅度。此外,經

濟部公布第三季製造業產值負成長 7.01%,而且連續三季負成長。外

銷訂單則是連續十二個月衰退,雖經濟部表示也許十二月可以轉正,

但這還不確定。換句話說,我們看到半導體景氣非常好,相對的則是

看到其它傳統產業非常低迷。一個台灣經濟,出現兩幅圖像、兩種命

運、兩個世界。

展望 2020年,在全球經濟變局陰影籠罩下,可以預料台灣仍將面

對著更多的考驗、更多的挑戰。今天我們舉辦論壇,特別邀請四位權

威的經濟學家、金融學者來為我們講解。再次謝謝大家!

美中經貿紛爭下 2020 年經濟展望

Ⅰ . 美中經貿紛爭下 2020 年經濟展望

Page 9: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9 ·

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經濟展望

現 任: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

學 歷: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博士

經 歷: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所合聘教授

美國芝加哥大學訪問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系兼任副教授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經濟學助理教授

周雨田

美中經貿紛爭下 2020 年經濟展望

Ⅰ . 美中經貿紛爭下 2020 年經濟展望

時間:民國108年11月22日

一、前言

目前美中經貿紛爭不論是貿易戰,抑或是科技戰,甚至延伸至其他方面例如

軍事衝突,都是反應美中兩經濟體在全球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板塊衝突與推擠。

很明顯地,中國大陸的經濟在過去三十幾年快速成長,雖美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經

濟體,但中國大陸很快可能超越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自然地,兩個經濟板塊就

會有推擠、衝突。推擠的話,我們就會在某些環節上看到較大的動盪,例如現在

所看到的香港現象,以及美中貿易爭端來來回回談判。這些衝突是不可免的,若

中國大陸持續成長,則全球第一、二強國間的衝突就會持續。個人認為未來美中

經貿糾紛不太容易快速解決,因此今天從一個不穩定的局面分析全球經濟走勢。

將分成四方面來講,包括:第一是全球經濟狀況,未來經濟發展的基本面;

第二是全球金融環境;第三是台灣經濟狀況,我們未來經濟發展的可能走向;最

後再以展望與風險結論。

二、全球經濟概況

事實而言,全球經濟狀況大概已經持續有兩、三年的所謂“三低”,亦即低

Page 10: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1 0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成長、低利率、低通膨,現在幾乎已成為新常態,在這樣的低迷狀況之下發展主

要原因,誠如上述是美中之間的貿易紛爭,另外美國與歐洲、日本與韓國間在貿

易上都存在著矛盾,所以 2020 年可能還是會持續 2018、2019 年低迷的狀況,經

濟景氣仍是持續減速。

依據英國牛津經濟研究報告,我們清

楚 地 看 到 全 球 GDP 和 PMI,2000 年 至 今

二十年之中,有兩個明顯的大衰退,分別是

2001 年與 2010 年全球大衰退,其他就是有

三次較小的循環,第一個是 2013 年的歐債

危機,再來就是 2015 年人民幣的大幅貶值

所帶來的全球經濟衰退,接著就是 2018 開

始的中美貿易爭端,這之後持續對全球經濟

的成長有較大的負面影響。目前我們是第三

個衰退。這衰退現象將持續多久?是大家關

注的議題。

PMI 是領先的指標,從圖示中

我們可以發現領先指標是持續往下

的,若 PMI 指標是在 50 分以上,屬

於擴張,目前落於 50 分之下,亦即

屬衰退之趨勢。衰退最明顯的是貿

易量。

美國新一波對中國大陸貿易的

關稅,宣布再從原來的 25% 持續調

升到 30%,雖目前沒有實際進行,

但這個威脅當然是持續的存在。

德國方面,因為受到貿易保護措施影響,汽車銷售也受到很大衝擊,造成德

國經濟衰退,同時整個歐元區也受到影響。日本和韓國的貿易摩擦已造成日本出

口十個月負成長。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德國、日本、中國大陸都在衰退,呈現

景氣遲緩。

在主要經濟體下行的狀況之下,如果來看新興經濟體的四個東協國家,包括

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之經濟表現,東協國家所受到的影響也是非常嚴重,

出口呈現衰退。

Figure2Worldtradeandworldtradeindicators,Credit:OxfordEconomicsReport,Sep.2019

Figure1World:GDP&PMI,Credit:OxfordEconomicsReport,Oct.2019

Page 11: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1 1 ·

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經濟展望

貿易之外,投資部份也是大幅減速,

我們可以從全球投資成長統計資料來看,

全球 FDI 已持續三年萎縮,其中 2018 年

收縮 13%,現在全球 FDI 共計 1.3 兆美

元,是金融風暴以來的最大減幅。其中,

2019 年上半年 FDI 金額也比去年下半年

大幅萎縮 20%,減到僅有 5720 億美元。

投資是促進經濟成長非常重要的推力,投

資的大幅減速,勢必對未來的 GDP 成長

有所衝擊,這使得我們無法過度樂觀。

再者,通膨方面因為經濟成長減緩,也是轉弱。目前全球原物料價格及能源

價格都是往下走,目前看到主要的國家 CPI 指數,都是偏低,所以全球通膨是比

較疲弱的。不過,問題並不在於是否通膨,其實大家比較擔憂的是,是否造成通縮,

如通縮成真則將更是雪上加霜,其勢必對經濟的衰退有更進一步的壓力。

另一現象就是全球債務風險大幅提高,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IIF)針對全球債務報告指出,2019 年第一季全球債務增加接近 3 兆美元,

其速度是前所未見。依據統計,目前全球債務總額達 240 兆美元,占全球 GDP 的

3.2 倍,是頗大的債務負擔,若未來債務規模持續提高,則發生金融風險可能性將

會大幅增加。尤其債務增加是全面性的,亦即不論新興經濟體或是主要經濟體,

都是增加。其中,中國大陸債務增加特別迅速,目前其企業債務已經是 GDP 的

155%。今年債券違約金額再創新高,債務危機將成為中國大陸所面對較大挑戰。

接著,再從幾個主要經濟體來看,美國在過去九個月的 PMI 達到十年的新低,

亦即其擴張時間已超過九年,但美國經濟能夠持續擴張多久?目前來看似乎並不

樂觀,雖然沒有明顯看到馬上進入衰退週期,但是從一些的跡象來看,其持續擴

Figure3ManufacturingPMI,Credit:IHSMarkitLtd.Report,Nov.2019

Figure4Globalinvestmentgrowth,Credit:OxfordEconomicsReport,Mar.2019

Page 12: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1 2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張時間不會太久。德國經濟主要是汽車產業受到影響,所以呈現衰退。歐元區呈

現衰退的狀況。日本經濟方面,除了美中貿易爭端已動搖日本經濟的信心之外,

日本與韓國之間的貿易紛擾,也都正在打擊日本出口,所以日本未來經濟狀況也

是不太樂觀。英國雖然「無協議」脫歐危機,好像暫時得到緩解,但是還沒能完

全解決,而且因為脫歐將造成整體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大增,倫敦外商外流狀況日

益嚴重,統計指標顯示英國經濟也不太樂觀,PMI、GDP 都是下行。中國大陸經濟

方面,目前來看內需放緩,2019 年每季 GDP 呈現逐步下走,第一季 6.4%、第二

季 6.2%、第三季 6.1%,第四季可能將不到 6.0%,中國大陸經濟放緩非常明顯。至

於其它亞洲國家的出口額,在 2019 年,也是明顯地大幅降低。

三、國際金融情勢

雖 然 目 前 全 球 股

票市場好像發展不錯,

但是如果從 VIX 指標,

也就是代表市場的不確

定 性 來 看, 其 實 已 經

從 2017 年、2018 年初

較低的水平上抬一定程

度,這也就說明恐慌程

度已比前年上升。

貨幣競貶是貿易爭端裡較不正常現象,現在人民幣走勢變成全球市場新的恐

慌指標,八月時,人民幣貶破七塊錢,未來將會如何發展值得繼續觀察。除了人

民幣之外,其它亞太國家及中南美洲貨幣也都存在相當程度的貶值壓力。2019 年

債務部份明顯增加,所以新興市場對未來發展、債務如何解決,這將是一個必須

審慎解決的困境。由於債務增加,造成國家系統性風險隨著增加,所以高所得、

高配息的債券,目前全球投資方向是轉移到美國等較有吸引力的債券市場,未來

全球的高收益債券前景並不樂觀。

溯及上述,美國的經濟擴張已經長達九年之久,很可能有衰退的隱憂。事實

而言,若從長短利差我們可以看到已有徵兆。在三月時,美國十年期與三月期的

公債利差倒掛。過去三次較大的經濟衰退,都是發生在殖利率倒掛後不久,分別

為 1991、2001、2009 年。因此,這次的倒掛是否暗示著美國經濟即將衰退,是

值得大家關注的焦點。

全球降息風氣蔓延,不僅美國、歐洲、日本等這些先進國家,新興國家也開

Figure5CBOEVolatilityIndex:VIX,Credit:FederalReserveEconomicData,retrievedon2019-11-11,latestquotetaggedas"red"

Page 13: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1 3 ·

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經濟展望

始追隨降息。量化寬鬆變成是新常態。歐洲除了降息之外,又將重啟 QE 政策,也

就代表市場投資過度低迷,所以管理機構實施擴張性的貨政策。雖日本利率暫時

按兵不動,但更進一步觀察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其資產部份占 GDP 的比例超

過 100%。美國大概才到 20%,歐洲央行 40%,所以日本金融政策,其實已達極端

緊繃的狀況。中國大陸也是,從降準到降息,同樣是推出貨幣擴張的政策;德國發

行零利率長期國債,是有德史上頭一遭發行零利率長期國債,說明金融市場內的

狀況,已達央行不得不做大型的流動性調控,這才得以解決他們中小企業的危機。

現在全球負利率規模也是新高,依據統計目前全球有 17 兆的債券的殖利率是

零以下,占全體債務的規模約三分之一。可以想像低利率狀況,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四、我國經濟發展

台灣的外貿環境非常嚴峻,主因前揭目前全球貿易、景氣都是低迷。國發會

所發佈的景氣燈號,已經連續九個月呈現黃藍燈,代表景氣虛弱,一直沒有什麼

起色,其中非農部門的就業人數,目前呈現藍燈,是比較嚴重的警訊,代表就勞

動市場需求較低,無薪假的廠商數目開始增加,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比較良好

的指標是機械與電機設備的進口,其是反映轉單效應,亦即部份產業擴大投資,

所以擴大這些機件、電機設備的進口。

再者,製造業處於緊縮階段,PMI 是 48.2,顯然低於 50 的榮枯線。外貿風險

更加明顯,出口訂單已連續十個月衰退,所以未來台灣經濟將依賴內需來成長;

此外,上半年度資本設備進口額大幅上升 15.8%,其中半導體資本設備進口增加

40%,這是目前能夠讓經濟不致過度衰退的原因。

轉單效應方面,在十一月時聯合國所發表的研究報告,提到到截至今年六

月止,他們計算美中貿易爭端之下,有些國家確實受到轉單的協助,總計金額達

2,144,300 萬美元,其中最大的受益國家便是台灣,占比約 20%。雖部份產業受到

貿易爭端的協助,但其它產業,特別是傳統產業受到顯著的不利影響。

Figure6TradeandTradeDiversionEffectsofUnitedStatesTariffsonChina,Credit:UNCTADResearchPaperNo.37

Page 14: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1 4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五、展望與風險

最後,全球經濟前景方面並不是非常樂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經 濟 合 作 暨 發 展 組 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已調降全球的經濟成長率,目前 IMF 預估全球

今年的成長率是 3.0%,非常低檔,明年 2020 年將增加到 3.4%,所以是持續的低

迷。

另一方面,外貿易不確定性將持續影響,此種屬於結構性變局沒有辦法快速

解決,所以將會持續影響貿易,甚至影響全球經濟發展。至於整個金融市場也是

新的局面,就是負利率時代來臨,成為新的常態。未來我們面對著一個較為不確

定的環境下,必須努力找到發展契機,才能夠在比較不利的逆境之中找到出路。

無庸置疑,其最主要的變局,美中貿易爭端當然是關注的焦點。

Figure8OECDEconomicOutlook,Credit:OECD,2019-09-19Figure7IMFWorldEconomicOutlook,Credit:IMF,Oct.2019

Ⅱ . 美中貿易戰下 2020 年經濟展望

與台灣的機會

Page 15: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1 5 ·

美中貿易戰下2020年經濟展望與台灣的機會

現 任: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專任教授

學 歷: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

經 歷: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主任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客座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傅爾佈萊特訪問學者

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教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

行政院國家金融安定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

臺灣經濟學會理事、監事

國立政治大學校長特別助理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助研究員

美國RCF,Inc經濟顧問

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講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部門計劃處薦任科員

莊奕琦

Ⅱ . 美中貿易戰下 2020 年經濟展望

與台灣的機會

一、前言

美中經貿爭端之下 2020 年經濟展望,本文將從比較總體的角度思考這個問

題。目前美中經貿糾紛,雖從短期來分析但甚至可能成為長期的發展趨勢。對於

世界經濟的展望,我們從許多經濟學家的評論或是國際機構,包括 World Bank、

IMF、OECD 等幾個最具有權威的國際組織,這次顯示出來的預測狀況是大致相同

的,是屬於進入低成長的陷阱(low growth trap),亦即陷入低成長困境,而且是

一個長期性的停滯(secular stagnation)狀況,這是大家普遍認知的事實。在這樣

的情境下可以發現,不管是何國際研究機構,他們所提出的評論或預測,在基本

上大致都是比較負面性,而且是持續性出現的趨勢,包括:低動能、高風險、高

貿易障礙,尤其是現在全球製造業除了低迷狀況之外,還有不穩定性的復甦,以

及存在有各種的風險、持續衰退、且沒有見到曙光等。

Page 16: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1 6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因此,若從未來經濟發展來看,至少在短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普遍結論,

就低成長狀況將會持續,這樣的情況可能不是在短期內可以轉變的。究竟什麼原

因造成全球經濟淪為如此?或許我們可以從發展的脈絡加以觀察。

二、從全球化到反全球化

全球經濟可以發展到今天如此之高之快的境界,相對於戰後來講,可以說

是大幅躍進,其很大的原因來自全球化,我們可以看到貿易帶動全球經濟發展,

WTO 的成立使得全球貿易更進一步擴展。但是,我們卻又發現全球化之後,目前

又再出現反全球化聲浪與波動。反全球化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運動,影響及政治

民粹主義的興起,所選擇出來的一些政治領袖,都是相當具有反全球化性向。我

們知道全球化在基本上是高度的國際分工,這波全球化從過去的四、五十年以來,

將全球大概十億的勞工連結在世界經濟發展體系中,結果發現雖然整體經濟是在

發展,但是某一部份勞工,特別是技能較低勞工的工資普遍下降,高技能的勞工

工資則持續上漲,其所造成的影響是貧富差距的迅速擴大。

最近幾年,很多研究都顯示,特別是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一書,作者法國經濟學家 Thomas Piketty 指出全球發展現

象,不僅是在先進國家與工業化國家,甚至是最為先進的美國、英國、德國、法

國等國家,他們在本國國內的財富分配也是顯著擴大貧富差距,尤其強調 10% 頂

端的財富占全體財富的 40%,而且以非常驚人速度持續增加。這種貧富懸殊狀況,

當然造成社會非常的不穩定與對社會發展的不滿,進而有去全球化的現象出現。

新興工業化國家受去全球化的影響最大,包括我們台灣。雖台灣已經從新興

工業化到已工業化國家,但這些國家特別是在亞洲,基本上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

濟體,所以受到的影響特別嚴重,這是為何我們可以看到最近幾年去全球化影響

力道,受創的亞洲國家如以前的四小龍目前是非常凄慘的。

去全球化影響方向包括保護主義興起、由多邊走向雙邊甚至是單邊的川普

主義,其中以川普引發的美中貿易衝突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展現。但我們另發現在

全球化與去全球化中間出現第三條中間路線,企圖緩和這樣的趨勢,也就是區

域化的經濟結盟,亦即在區域發展大型 Mega FTA 的出現,包括在亞洲的「跨太

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在美國離開之後變成「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CPTPP)」,並已於 2018 年完成簽署。至於另一個區域經濟結盟東協加六的「區

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除印度外,明年初也將簽署。雖美國本來

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成員,但現在川普卻又將其重新定義成美

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不過仍是一樣在形成北美的貿易集團。在

Page 17: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1 7 ·

美中貿易戰下2020年經濟展望與台灣的機會

歐洲的歐盟貿易集團更是一個全面性的大型區域經濟整合體。

在形成貿易集團後集團間的對抗,可以發現貿易的創造效果與貿易的轉移效

果越來越強烈。此次中美貿易戰,是美國針對亞洲,特別是與中國大陸所形成的

美中貿易之衝突,在基本上也是一樣有創造效果,有貿易轉移效果。在轉移的過

程之中,將會有一些國家在其過程中屬於受益的,包括台灣。但是,不宜太過樂觀,

若不能掌握整體趨勢,特別是如果不在區域經濟整合之內,則將受到更大程度的

傷害,因為台灣不在任何區域性的FTA之內,既不在RCEP內,也不屬CPTPP成員,

未來兩個集團將越來越加鞏固,若台灣持續遭到排除在外,則台灣勢必嘗到苦頭,

這項挑戰是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並積極思考如何能夠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在此,我們回顧五個

世紀以來,在全球化的發

展,從貿易的指標,出口

加進口占 GDP 的比例來看,

可以明顯發現,從過去十六

世紀到十九世紀,全球化

進度很慢;尤其到了二十

世紀可以發現二次的大戰

使全球化逆轉,但從二戰

後開始到二十一世紀初期

全球化則突飛猛進,一直

到最近的美中貿易始有反

全球化動向;但是,從整體的發展來看,過去二十一世紀以來所發展的全球化是

非常快速的,僅是目前遭到瓶頸和一些反對力量。

圖 二 為 全 球 出 口 占

GDP 的比重,也是一樣,

在二次大戰前是下跌的,

之後全球出口占 GDP 的比

重,從不到 10%,上升到目

前 25%;現在反全球化又有

一些波動,甚至往下趨勢。

但是,可以明顯看到,從

戰後經濟體系的發展明顯

的是由出口來帶動,若以

資料來源:Estevadeordal,Frantz,andTaylor(2003),KlasingandMilionis(2014),Feenstraetal.(2015)PennWorldTables9.1。

資料來源:FouquinandHugot(CEPII2016)。

圖一、五個世紀以來的全球化軌跡

圖二、世界出口占世界GDP的比重

Page 18: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1 8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台灣為例,台灣從戰後初期一個落後的國家,人均所得不到美金兩百元,到目前

達到美金兩萬五千元,真的是非常驚人的發展趨勢,堪稱經濟發展的奇蹟。從全

球化過程以及從出口占 GDP 的比重中可以發現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原因是來

自出口所帶動的,顯然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圖 三 顯 示 GDP 成 長

與出口貿易的依存程度有

高度正相關,所得增加是

來自於全球化與貿易增長

所帶來的。貿易越開放,

經濟成長、經濟所得也會

越高。印度、中國大陸量

體很大,尤其是中國大陸

的開放程度比印度來得

高,經濟發展結果其人均

所得也是比印度來得高。

當然,這些成長果實有無均勻的分配所有參與者?這是很大的問題,因為分

配不均的結果才帶來了反全球化的逆襲。1960 年代之後這波全球化,特別與之前

不同的地方,是貿易最多的是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也就是機器設備等資

本財。由於資本財的貿易大於最終消費財(final goods)的貿易,所以這波全球化

貿易所帶來的是產業內分工。再加上科技的發展使產業內分工造成全球供應鏈的

形成,一個產業在許多國家中進行不同的生產工序,隨著生產供應鏈上不同部分

分別由不同的國家擔任形塑全球的產業分工,在產業供應鏈貿易增加的同時,促

使中間資本財貿易的增加。

隨著科技進步,我們發現促進快速全球化的另一理由是,通信與運輸設備成

本的大幅下降,若在 1930 年代的成本為 100% 的話,現在則已下降到大概僅有

20%,因為科技進步所以導致運輸成本大幅下降,更加容易加速全球化進程的腳步。

主要國家出口占 GDP 的比重提高代表全球經濟體系的融合,特別是如中國大

陸及德國,兩國的製造業出口比重最大。其他先進國家包括日本、英國、美國也

都在其中,其出口比重都在提高,也就是說他們在發展過程中都漸進的融入到全

球的經濟體系中。

另一現象需要特別注意,服務出口比重越來越高,這種現象很明顯出現在包

括美國、英國、歐洲等歐美國家。因為一個國家在日益成熟時,服務業是與提升

資料來源:FouquinandHugot(CEPII2016),MaddisonProjectDatabase(2018),Population(Gapminder,HYDE(2016)&UN(2019))。

圖三、經濟成長與貿易發展,…1945…-…2014

Page 19: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1 9 ·

美中貿易戰下2020年經濟展望與台灣的機會

所有人民衣食住行娛樂等生活品質有直接關係,其占比越來越高,附加價值也越

來越高。這一部份在亞洲國家中,不論是中國大陸抑或是台灣、日本,服務業出

口比重相對這些歐美國家都是偏低,這也就是為何亞洲在區域或全球生產鏈中,

其服務業在發展上是相對落後。其實附加價值較高的服務業是可以賺取很大的利

潤,所以相對於歐美先進國家在全球的所得分配上亞洲國家是偏低的。因此,像

台灣這種資源稀少的經濟體,未來發展服務出口絕對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再者,另一重要的趨勢是南南貿易的提高,過去主要貿易是在先進國家之間

的貿易,也就是富有國家與富有國家之間的北北貿易。過去北北貿易的全球占比

最高,達到 80% 以上;但是,比例一直在下降,現在已經低於 40%。與此相對的

南南貿易,也就是落後國家與落後國家之間的貿易,或是開發中國家間為主的貿

易,從過去幾乎是零逐漸不斷提升,尤其 2000 年之後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反轉,

一個是往下走一個是往上走,而且兩者已經相當接近。

換句話說,南南之間的貿易已經成為重要的另一經濟走向,這是我們在觀察

全球化的發展之中,需要觀察的脈絡變動。尤其台灣這種以外貿為導向的經濟體,

絕對需要掌握其脈絡變動。因此,我們需要知道我們的特色在哪裡,應該選擇哪

一條路,以發揮我們最大的利益,當然就會與我們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給予一

個非常重要的政策支撐。目前新南向並無較明顯的成果,其問題在哪?我們需要

好好思考,顯然南南貿易,特別是中國大陸推動的「一帶一路」,其中所涉及的

都是開發中國家,所以未來一帶一路將會是促進南南貿易的一個頗重要的計畫,

也是我們推動新南向政策必須加以思考的變數。

三、美中貿易戰:兩敗俱傷

接著,再來討論我們非常關心的美中貿易戰之發展,從最近聯合國所提出的

一個報告,很明顯地看到其發展趨勢與經濟理論完全符合,其結果註定兩敗俱傷。

雖然我們目前看到雙方同意將會分階段達成協議,但是中美貿易戰絕對不會就此

中止,現在僅是一個開端,可能還會持續ㄧ、二十年以上。因為這已經涉及世界

第一與第二經濟體的對抗,若從量來看,不久的未來中國大陸將會超越美國成為

世界第一大的經濟體;不過,若從質來看則相差懸殊,因為中國大陸的人均 GDP

元低於美國的人均 GDP,只有約五分之一。換句話說,以兩大量體如此之大經濟

體進行貿易戰,其爭取的乃是世界的領導地位,不旦貿易戰會持續,其實科技戰

才是爭取最後主導權的戰爭。

從目前的研究發現,因為美國增加貿易關稅,造成中國大陸對美國出口呈現

下降,相對 2018 年的上半年,貿易爭端開始之後,2019 年的上半年,很明顯地

Page 20: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2 0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中國大陸對美國出口減少 25%,亦即減少 350 億美元,從 1300 億美元減少到 950

億美元。由於中國大陸以出口為導向,在短期內對美國的出口減少 20%,會重創中

國大陸的經濟,尤其中國大陸經濟已經面臨新常態下,再受這樣重擊,經濟成長勢

必放緩。雖然對中國大陸明年的經濟成長預測有很多不同的數字估計,但是從各

外國機構的預測估計可以看到,大致落在 6% 以下。很明顯地,中國大陸經濟明顯

下滑,很多產業都會受到影響,因為中國大陸出口美國是普遍的各種產業的產品。

相對美國來講,不但出口中國大陸產品種類不多,而且比較集中在某些農業產品

為主且對外貿依存度也比中國大陸低,所以美國經濟基本上受到的影響較小。

雖然現在美國經濟因貿易戰關係而稍微有些變動,但是相對是穩定的。不可

否認的是,美國提高關稅結果是犧牲消費者的權益,反映在物價上漲。我們知道

中國大陸利用人民幣貶值方式抵抗關稅,也就是說美國提高關稅,中國大陸就採

貨幣貶值作為因應加以抵消,大概抵消了 8%。但仍有 7% 是要反映在成本總價上,

必須轉嫁到消費者物價,美國消費者必須承擔,所以物價上漲受到的影響是通膨

的壓力,物價上漲將影響到消費者荷包,購買力下降就會影響選票流向,所以川

普要競選連任當然也需要將其納入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貿易戰所創造出來的短期轉單效應非常明確,亦即貿易的

轉移效果,因為兩強衝突在加徵關稅下東西的價格變貴之後,勢必移轉其他地方

找新的供給,在上述 350 億元中估計有 214 億元,也就是 60% 的貿易是轉移其他

國家。至於其他 40%,乃因為出口量減少以及出口需求減少,則是由國內產業的

生產來替代。在轉單的貿易之中,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台灣,所謂貿易轉移有 20%

是轉到台灣,其他包括墨西哥有 16.7%、歐盟大概有 13%、越南有 13%,所以整體

轉單效應影響這些國家,在短期中享受好處。

但是,若從長期來看,美中貿易戰勢必轉為新的科技戰與全球供應鏈的重組,

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發展趨勢。川普為何啟動貿易戰?因為發現中國大陸的崛起

是在一個極不公平的貿易上,若從關稅來看,因為中國大陸以開發中國家名義加

入 WTO,關稅大概 10% 以下都是可以接受,先進國家則為 5% 以下,所以在關

稅上相對有這樣特殊的待遇。但是,較不公平的貿易是呈現在非貿易障礙上,例

如進口遭到刁難,針對進口東西要求必須接受一些規範,造成進口較不容易,甚

至要求投資限制僅能投資什麼行業,甚至規定在投資時必須採取合資企業(Joint

Venture)經營模式;此外,在開放市場的同時,強迫必須進行技術移轉,或以不

當手段竊取技術等,從美國的立場來看這些行為都是不正當不能接受的。

換句話說,長期以來在 WTO 架構下對中國大陸有利,但從美國的角度來看,

Page 21: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2 1 ·

美中貿易戰下2020年經濟展望與台灣的機會

長期這樣下去,美國科技遲早將被中國大陸追趕上來,特別是中國大陸的「2025

中國製造」計畫,並非僅為達到翻轉技術,或是追求貿易擴張,而是希望將製造

技術提升成為一個世界先進的國家,不僅是成為大國,而是成為強國,製造強國。

如此一來,全球供應鏈勢必重組。如果持續發展,中國大陸在全球供應鏈中將會

扮演一個極重要的主導角色,以期未來要打,不如現在趁中國大陸羽翼未豐時先

開打。因此美中兩強相爭乃勢之必然,兩個集團在這樣相爭的狀況之下,我們是

否需要選邊?如果大家都要選邊,則將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形成一個不利因素。因

此,美中貿易戰基本來講,就是對於全球經濟等於放置一個巨大核彈。

無庸置疑,中國大陸對美國出口貿易量和值明顯下降,而且這些下降可以

看到在各行各業中,其中下降最多的是辦公室機械設備(office machinery),這

類設備恰好是台灣

轉單獲利最多的部

份。此外,依序包括

化 學 製 品 (chemical

product)、通信產業

(communication),以

及 精 密 儀 器 (preci-

sion instrument) 等產

品普遍受惠,這些是

中國大陸受創最多的

產業,也就選擇轉移

至其他國家生產。

究竟川普這種作為,能否讓美國真的再次偉大?其實,更進一步觀察沒有那

麼偉大,但是在基本方向上已經定調,雖整體經濟表現沒有凸顯,但卻凸顯了美

國利益所在,有難怪共和黨與民主黨在這個議題上有一個基本的共識,也就是在

凸顯美國利益上,對抗中國大陸的態度兩黨是一致的。此乃許多人認為,川普是

否連任,雖是一個重要的影響,但即使沒有連任,接任的美國總統照樣需要重視

美國利益而對抗中國大陸,尤其川普已經很清楚的點出其重要性及必要性,並且

形成普遍的共識。因此,美中貿易戰在短期內不會罷休,長期則將會更進一步延

伸,而且是延伸為科技戰。

在兩強的對壘之下,勢必強迫其他國家選邊,生產供應鏈自然將會重組,在

全球生產供應鏈的重組下,這是今天的台灣必須思考的問題。但是,另一方面,

將刺激中國大陸加速尋找自主技術,以及激發中國大陸進行技術競爭,說不定讓

資料來源:Author’scalculationbasedonUnitedStatesCensusBureaudata。

圖四、附加關稅對不同產品的影響:中國大陸對美國出口

Page 22: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2 2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其中國製造 2025 計畫加速完成。雖然現在中國大陸刻意不再提該計畫,避免讓美

國更加的緊張,但該計畫的目標是不會更改的。至於區域經濟的整合也是一個趨

勢,台灣如何能夠順應加速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於建築一道防火牆,我們在防

火牆下讓貿易大戰的威力能夠減至最低,這是我們台灣需要慎重思考的地方。

若從川普與歐巴馬任職期間美國經濟的表現來比較,川普的表現是否比較

好?相較於歐巴馬後期,川普並未表現比較好,但是至少美國經濟成長還算是穩

定,在 2% 到 3%。尤其失業率是明顯的持續下降,此乃因為川普讓一些產業重返

美國,在產業回流的同時,也就帶動就業增加。一旦就業增加,就是會轉化成川

普的選票。

此外,工資上漲方面,川普期間相對歐巴馬期間,工資是普遍穩定的上漲,

短期來講,都算是川普的貢獻,但是還沒達到使美國再次偉大的地步。因為比較

過去,在 2019 年時,雖美國經濟成長 3.5%,但其基本是仍在一個長期趨勢上,

並非是川普的功勞。但是,最近因為貿易戰,可以看到也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

是不能迴避需要加以思考的。畢竟,貿易戰造成兩敗俱傷。

其實,從股市中可以看到股價震盪加劇,雖然上漲到一個波段,但是卻又發

現此波段震盪性向頗大。由於兩強相爭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不穩定性,其不穩定性

勢必反應至金融體系上,其實金融是領先指標,常被利用作為預測發展趨勢,所以

可以發現川普所帶來的美國股市不穩定性非常明顯,加上美國目前是全球股市的

主導國家,一旦美國道瓊指數變動,當然就會影響其他國家在股市上指數的變動。

四、歐盟是目前最為高度開放的經濟體系

雖然歐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個開放經濟體,但歐盟經濟從 2008 年金融危機

到現在持續低迷,是低通膨、低利率、低成長的一個區域經濟體。歐盟目前除了

自己本身歐債危機之外,還有難民問題,加上英國脫歐問題,都讓歐盟本身前途

未卜,未來是否造成分裂?部分人士預測歐盟將會崩潰,是有可能性,但個人認

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英國脫歐之後其他國家是否會跟進?這個可能性存在少數

國家中,但是否因此就造成崩潰?則是未必。

比較可能的情境是,歐盟未來採取一個多軌複數的整合模式,也就是說國力

比較強的、發展速度比較快的國家走在前面,包括德國、法國,國力相對比較弱的、

發展比較慢的東歐國家則走在後面進行整合,這種整合是多軌的複數整合,如此

情況下歐盟是可以持續的。其實,歐盟的發展是最好實例,部分小型經濟體一直

在歐盟中,例如荷蘭、芬蘭、愛爾蘭等這些小型經濟體,都是透過歐盟經濟整合,

在開放經濟體中特別獲取許多好處,這也是為何台灣需要積極加入參與區域經濟

Page 23: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2 3 ·

美中貿易戰下2020年經濟展望與台灣的機會

整合,利用我們小型開放特色,從開放中獲取最大利益,是值得台灣需要思考借

鏡的地方。

其實,歐盟、日本都是已進入到失落的經濟成長期間,成長率均在 2% 以下。

歐盟債務危機造成其製造業持續疲軟,若從歐盟出、進口來看,是非常開放的經

濟體,雖然每個國家開放程度不盡一樣,但在基本上其占比都在 40% 以上。此外,

歐盟還有一個好處,其 FDI 流入及流出都非常高,占 GDP 的比重頗高,均在 40%

以上,所以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經濟體,這是台灣未來需要思考之處。在這樣的經

濟體下,是比較開放比較沒有仇外的心態,比較願意與世界的國家做朋友,以及

願意與區域內與區域外的國家做朋友,這樣經濟體是台灣需要積極爭取的經貿夥

伴。尤其歐盟雇用外國人士的人數比例最多,最高曾經達到 40%,最低也有 5% 以

上,平均則是有 15% 到 16% 的就業人口是具外國籍的。

五、中國大陸經濟下行不可避免:保六不易

中國大陸保六不易,已經非常清楚。其實,中國大陸經濟問題不是美中大戰

問題,而是經濟結構問題,也因現在需要轉型,所以需要「中國製造 2025」計畫。

但是,中國大陸在轉型上,卻面對著一個很大問題是其所謂「供給側改革」,是

一些制度面的改革,包括很多去槓桿做法。不可否認,這種結構改革短期必然會

導致經濟下行,也就是進入所謂新常態。在經濟新常態狀況下,如轉型已經不易,

但是問題是現在的美中貿易大戰,造成經濟進一步受到衝擊。由於中國人就是愛

面子,雖在表面上再三表示其對中國大陸沒有什麼影響,但在事實上卻是受創很

重,而且是全面性的。

在這樣的狀況下,中國大陸是否會減少去槓桿做法?因為中國大陸需要刺激

經濟持續成長,不論是財政政策的手段,或者是貨幣政策的手段,任何刺激經濟

景氣的政策都讓中國大陸經濟像吃毒藥一樣,增加風險經濟更加容易下滑。亦即

造成中國大陸經濟更嚴重的隱憂,乃是其經濟結構無法順利轉型。因此,目前來

看中國大陸去槓桿政策似乎因經濟下滑而呈現趨緩。至於未來,長期美中貿易戰

對中國大陸之影響頗大,一旦中國大陸經濟不穩定,勢必將影響區域經濟,甚至

全球經濟,這個是我們需要加以觀察的要點。

現在每個國家都在進行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的貨幣政策,因

為救經濟採取印鈔票最快也最容易,,但因為利率已經降到最低,趨於零利率,

傳統貨幣政策局限性已現,在零利率的狀況下,只好採取 QE,QE 就是印一堆鈔

票購買一堆垃圾債券增加流動性,這樣的結果是造成金融體系埋下更大不穩定性。

尤其金融證券機構資訊不對稱非常不易監督,過去 2008 年金融危機就是這樣,現

Page 24: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2 4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在因為有所謂數位經濟、數位貨幣,更難掌控。在這樣的情形下,非銀行體系的

灰色金融或影子銀行,可能帶來更大不穩定性。

至於財政政策,我們看到現在債務化已經成為常態化,其對國家也是一種危

害。隨著中國大陸經濟下行,經濟結構在習近平掌權實施補貼政策下,國進民退,

國營事業日益龐大,主導力量日益增強,其對中國大陸的發展,或是對世界的發

展,均是不利的,尤其國家補貼特殊產業進行不公平貿易更是美中貿易戰主要打

擊的目標。雖然目前雙方同意簽署階段性協議,但是長期來講,個人覺得美中兩

國對抗已經是一個長期必然的發展主軸。

六、結語:台灣機會與可能做法

台灣機會又在哪裡?我們需要重新定位我們在全球與區域供應鏈的角色,以

創造優勢的貿易效果。尤其 CPTPP、RCEP 都要積極爭取加入,是我們突破困境的

必然選擇。其中,RCEP 受到中國大陸影響最深,在兩岸關係沒有辦法改善下,台

灣欲進入難度極高。換言之,若欲進入 RCEP,則需先行突破兩岸關係。可惜的是,

目前政府採取迴避不談也不正視兩岸關係,甚至將今年的選舉主軸轉為保護主權

的抗中運動。究竟如何保護主權?如果兩岸關係能夠和平穩定,自然就是保護主

權。亦即將問題只聚焦於「芒果乾(亡國感)」,卻未思考如何具體改善兩岸關係,

才是最大的問題。如果我們需要改善兩岸關係,個人覺得需要深化已經雙方認同

簽署的 ECFA,是目前兩邊可以在深化進行的制度性安培,就算不談九二共識,仍

然需要如何朝向檢討和更密切的鞏固 ECFA,以保護台商在目標中國大陸市場中能

夠取得更好發展契機。

此外,從美中的貿易戰的結果未來全球生產供應鏈必然要分裂重組,一邊由

中國大陸主導,另一邊由美國主導,強迫各國需要選邊站。夾在兩強中間,台灣

最好的策略則是兩邊押寶,第一是利用 ECFA 延伸與中國大陸的持續經貿關係融入

內部供應鏈,目標中國大陸的市場;第二是台灣必須利用與美國的盟友優勢,現

在美國經濟仍強,尤其以科技為主導,若台灣與美國的關係更加緊密,再透過南

南貿易的東協國家,讓台灣的產業能夠從中國大陸轉移出來,與以美國為主導的

產業形成一個全球生產供應鏈,兩邊都能夠押寶、兩邊都能夠取得利益,屆時我

們台灣始能走出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方向。

另一方面,就是我們不能僅強調製造業,現在已經是數位經濟時代,很多數

位經濟平台創造出來很多的服務貿易,如電子商務。如何增加服務貿易,服務貿

易就是台灣的軟實力,這是台灣特有而所有世界其他國家所缺少的。凡是到世界

走過,再回過頭看台灣,以台北為例,可以發現很難找出一個城市能夠與台北的

Page 25: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2 5 ·

美中貿易戰下2020年經濟展望與台灣的機會

多樣性、便捷性與安全性可相比擬的,從商業的發展前景來看,具有相當良好的

潛力。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如何發揮我們的軟實力?創造我們更多的高附加價值

的服務輸出,是我們台灣非常重要的未來發展方向。我們在面對美中貿易戰下,

其實我們台灣可以擁有很好的機會,也需要有一些做法,可讓台灣能夠走得更長

更遠。

Page 26: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2 6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Page 27: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2 7 ·

全球貿易2020 — 機會與展望

現 任: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

學 歷: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國貿組

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

經 歷:保險業務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現兼)

衛福部食藥署食品風險評估諮議委員會委員(現兼)

消基會前任董事、秘書長、財務長

消費者報導雜誌社前任社長

台銀金控公司前任監察人、董事

唐榮鋼鐵公司前任監察人

盧信昌

Ⅲ . 全球貿易 2020 — 機會與展望

截至目前為止,美、中貿易戰已僵持超過一年半。早在 2018 年的五月,美、

中即已進入批鬥叫陣的白熱化;同年的九月,開始對彼此的貨品進口徵收關稅。

這之間的將近半年期間,中、美摩拳擦掌和做最壞情況下的各自盤算。關稅戰以

來的這一年半的期間,可以看到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表現,一直不算差。

純就事實發展來看,中國大陸早從 2018 年第三季、第四季起,即陸續減少來

自印度與東南亞國家的進口;所以最早感受到貿易戰溫度的,其實是南亞與東南

亞國家。相對而言,台灣廠商在中國大陸的耕耘比較扎實,因而享有在貨物調度

上的自主和地利之便;更為了跨地域的資金流動性,因而在供貨來源的選擇上,

自然有其地域偏好的發生。

緊接著,我們想探討幾個問題面向,其一,是中美貿易戰的惡化,是否會波

及多邊貿易體系的運作?甚至被徹底衝垮呢?由川普總統所倡議的美國第一,其

背後邏輯就是沒明說的單邊主義;至於其在多邊架構與雙邊談判的論戰,就是要

追求能以大對小、以上對下的權勢開展。這才是川普主義之下的主要戰略。

溯自二戰結束,尤其在 60 年代發的反越戰,以及在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

美國在全球接連吃敗仗,包括兩次石油危機的發生,在在迫使美國願意與世界,

平起平坐,而開始有多邊貿易體系的深化和積極建立。究其實,多邊貿易體系的

出現,本來就取決於美國主動的綑綁手腳,改採為與其他國家一同做對談判。

但是,回歸單邊主義的發展,或者進行各自帶開的雙邊談判,則是川普最在

行的。改採一對一的分開進行,不與對手進行集體談判,這個部份的微妙變化,

於世局影響非常重大。像是世貿組織 (WTO) 從 2018 年十月起,即努力嘗試調整

Page 28: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2 8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其制度設計。包括中國大陸與美國都沒被邀請,而是由加拿大為首的幾個大英國

協國家,包括日、韓、歐盟和紐、澳在內,負責就整個 WTO 的架構,該如何在美、

中兩強的相互糾葛之下,重新找到制高位置,讓美國願意再回到多邊貿易體系。

由 WTO 在上個世紀所開展出的多邊體制,即是以集體獎懲的機制化進行,好

促成國際合作與加強交互信任,包括在市場開放的承諾、資金流動的風險降低、

政治不確定性的避免,以及增加民間部門的自主空間。但若因為中美貿易戰的持

續惡化,而導致互信降低,再有一次的金融風暴發生的話,將喪失以集體行動,

包括財政擴張的聯合刺激,來拉抬民間信心和挽救經濟動能。

最近,我們看到一個不錯的發展,那就是 WTO 上訴仲裁庭,先判定歐盟對空

中巴士(Airbus)的補貼,違反世貿規定,所以美國可以對歐盟尋求救濟補償。不

到幾個禮拜,WTO 仲裁庭再做出判決,宣佈美國對中國大陸廠商涉嫌傾銷;但這

些反傾銷關稅的懲罰,其計算公式並不公允。查其原委,美國商務部逕行認定渠

等廠商的傾銷,等同於推定其在中國大陸境內的生產成本為零;商務部並據此核

定反傾銷關稅,顯然過度補償了美國廠商所受到的損失。

大家都心知肚明,中國大陸生產的東西再廉價,也不可能沒有成本的。對美

國政府的部門而言,這一類行政裁罰權正是最廉價的程序;而擴大其懲罰倍率,

則是最有效的遏阻方式。最後,WTO 判定:中國大陸可以對美國進口做課稅,請

求約 40 億美元的損害救濟。換言之,中國大陸可以對美國產品合法課徵關稅;顯

見得,WTO 一直在夾縫中努力去重建威望。

其次,要探討和面對的重大問題,是關稅大戰的可怕後果:東南亞國家早在

2018 年底即已感受到衝擊;而像是新加坡在 2019 年的第三季時,未來情景與信

心幾乎要崩潰。當時,除了轉口貿易量萎縮 20%;更加上 IBM 所主打的商用電腦,

因為在全球沒了市場,因此關閉其在新加坡的生產。亦即,新加坡獲利最穩定、

長遠的吞吐轉運,大量萎縮;然其在自由貿易港的定位,一直沒有找到新的利基點。

尤其以 IBM 為首的高端製造,正在加速離開新加坡和東南亞,而使得新加坡上下

一體,在當時都非常恐慌。

全球貿易戰的歷史經驗,早已經告訴我們;因為發生在上個世紀初的關稅戰,

就造成了關稅壁壘在先和發生在 30 年代的經濟大恐慌,一路到有慘絕人寰的第二

次世界大戰。

第三個問題觀察的面向,讓我們看到了川普政府的決策拿捏與靈活彈性。就

其是否對韓國、日本和歐盟郭家,課徵汽車產業的國安關稅,稅率 25%;川普政

府不做立場宣示,而是讓其自動失效。也就是說,沒有在行政決策的限期之內做

Page 29: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2 9 ·

全球貿易2020 — 機會與展望

出正式決策,因此其命令隨之失效。

誠然,川普總統自上任以迄的要求非常簡單,就是要與對手做一對一的談判;

而歐盟的立場也非常明確,除非美國願意回到 WTO 的規範,或者在 WTO 藉由仲

裁庭的判決,來取得實質改變,否則歐盟絕不輕言做退讓。

對歐盟的立場堅持,竟然是讓行政命令的效力過期。川普改調所暗藏的伏筆,

就是與日本和韓國政府已經談成,所以現在再以失效放水做試探,端看歐盟是否

願意就範。若真要來硬的,歐美會兩敗俱傷;但不敢有做為,則會很丟臉。面臨

即將舉行的共和黨初選,這樣的不作為正顯示出川普總統的身段柔軟與狡黠。

此外,川普總統透過社媒與媒體的管道,暗示 Apple 公司可以被豁免關稅。

如果中、美談判不成,那麼從 12 月中旬開始,就要對剩下價值一千多億美元的電

子消費產品,課徵高關稅。如今川普直接暗示可以對 Apple 做豁免;放了 Apple 公

司一馬之後,其他廠商就比較清楚該怎麼做,才能一起被豁免。

約略同時的發展,中國大陸於面對美國國會所通過的《香港民主人權法案》,

立刻啟動提升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CEPA),並

進一步增加其在高端專業服務上,開放業務執行的地理範圍。

於 CEPA 之下,香港律師可以受理在中國大陸內部的外商案件;在 CEPA1 簽

訂後,增加上千個外國人士在香港做登錄,執行律師業務;現在中國大陸與香港

之間則更進一步,讓這些香港開辦的律師樓事務所,可以承接非屬於外商企業和

外國人在中國大陸和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各類法律糾紛。

反觀,服貿協議的商訂與設計,曾經給台灣專業服務業非常重要的發展契機,

但卻因為我們的專業人士自信不足,而遲遲未決。當初,反對服貿協議最大聲量

的,其實是來自於律師工會等的專業團體。在這一來一往之間,台灣與香港的重

大差異就是:我們有一群深黯台灣法律的律師群;但香港則有來自外國做養成訓

練的律師,他們雖然在香港做登錄,針對的卻是歐美國家在中國大陸的涉外訴訟。

要知道涉外商務的訴訟和參與,獲利高;同時,涉外訴訟的外來登錄律師,

需要有懂中文和內部法律的助手。總有人要出差、配合調查或從事其他業務。可

以聘用數千名的助理,而且絕對是高薪待遇;畢竟,涉外訴訟的律師收費高。當

國人驚訝於台灣薪資的長年不漲,而紛紛指控大財團和所謂的三中、城鄉差距等

1. http://hong-kong-economy-research.hktdc.com/business-news/article/Hong-Kong-Industry-Profiles/Legal-Services-Industry-in-Hong-Kong/hkip/en/1/1X000000/1X003UYK.htm

Page 30: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3 0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問題;反倒沒人將注意力放回區域經貿協議的機會與價值,殊為可嘆。

關於第三個問題觀察的層面,晚近發展的總結,就是中國大陸與美國各自都

做出了高明的轉向:美國選擇不再與歐盟做激烈對抗;而中國大陸的對外說辭,

看似頗為嚴峻,不論美國國會與川普總統都被罵遍,但在實際行動與政策方向上,

仍然選擇要持續做深化開放。

中、美兩強有這樣的決策彈性,非常符合經濟思維;因為該在乎的可不只是

所得分配的公平性,而是如何一起把餅做大。縱然有一方難免賺得多一些,但總

因為力有未逮或者當真是賺翻了,而要找人分攤勞務;甚或靠著賺來的第一桶金,

大夥兒繼續抱團投資,一起共築世局大業。

誠然,讓全球服務業在中國大陸取得競爭參與,並非等同於全面性的開放,

泰半仍要到香港做登錄。不過,這條深化開放的道路,越走越寬;而中國大陸在

自由貿易區的試點,也早已從上海、天津等處,再擴大到另外十五個地方,包括

成都等地。從以上的發展看,個人堅信不必去擔心,香港會否只變成是中國大陸

的一般城市;未來的香港將是最大規模的自由貿易區。我們何妨拭目以待。

於上述三個問題層面的探究之後,不容被輕忽的就是,貿易戰等問題所衍生

的最關鍵,就是一旦貿易戰失控,其所可能衍生出的政治風險。

如果美、中貿易衝突不能在短期內和平解決,則可能因為對峙勢力的惡化,

而延伸成為局部的軍事衝突。不容被忽略的是,這類的局部衝突,其實非常容易

發生。例如:在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等南美洲產油國家,甚至是因為總統選舉,

而陷入到局勢不穩的巴西、阿根廷等處,也都屬於中國大陸、美國與俄羅斯,強

權做勢力爭奪的範圍。

像是一度於媒體傳言可能的軍事行動,包括美國原本要支持委內瑞拉叛軍,

更在附近海域調集了海軍兵力。但或許是面臨到俄羅斯與中國大陸在外圍做佈署,

具體攻堅的軍事行動在後來並沒有發生。各位知道的,美國出兵海地、巴拿馬和

格拉納達等地,都曾經發生過的。

一般做國際局勢的觀察時,不會去想離我們很遠,大半個地球之外的事情;

當然,區域失控的戰爭,倒不致在釣魚台等地發生。但強權爭先的遠距投射能力,

終究可能在非洲、南美洲、南太平洋島國等任何角落,發動局部衝突。會發生局

部衝突,一方面是強權國家彼此做兵力展示,進行權勢大小的比對;另一方面,

則要殺雞儆猴來產生威嚇力,特別對於小國的選邊押寶和結盟靠攏的抉擇。

緊接著貿易戰的失控和政治風險的惡化,就是如何維護全球投資人的信心。

Page 31: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3 1 ·

全球貿易2020 — 機會與展望

溯自 2009 年以來的金融海嘯,端賴各主要國家同心協力,能以同舟共濟的決心拖

過了一整個次貸風暴。於次貸風暴以迄,美國聯準會即增發四兆美元的現鈔,為

社會注資和交換不良資產。聯準會傾力做背書和承接來自企業或投資人,所背負

的不良資產;而不良資產越多的美國企業,其所換取的現鈔就更多。

這樣的政策效果,其實就是將不良債權的負擔,間接轉嫁全民和未來世代,

一起做吸收;否則,立即的恐慌之下,可能造成投資者競相拋售手上的名目資產。

問題在於增發四兆以上的現金現鈔,勢必要產生後續的貨幣創造效果。事實上,

全球被主要國家擔保的不良債務,足足超過 12 兆美元。

今天講演的推論之一,就是若有風吹草動而讓投資信心不足,生產能量必然

要快速下降的;屆時,2020 年的國際貿易量,勢必也要跟著做萎縮。

中國大陸、歐盟與美國,雖然很理性的在一些立即衝突上,各自退讓或是巧

妙做避開;但軍事與地緣政治風險,卻是有增無減。為了維護投資人的信心,但

凡金融資產的買賣和轉手量,都必須倚靠有全球投資與生產能量的全力促進。

像是上面這 12 兆美元之鉅的不良債權,之所以能夠穩定且能長期被持有,就

要靠有適度的經濟成長與相對溫和的通貨膨脹,讓大家習慣於溫水煮青蛙,方才

能耐心等待曙光和順利解套;至少要能夠抱持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否則,不良

資產或是獲利想像的問題一旦爆發,就不可收拾的。這正可以對應到現在所看到

的奇特景象,美國金融市場必須一再上漲,才能維持持有者的信心。

川普總統曾經草率的認為,只要透過北美自由貿區協議和歐盟的重新談判,

就可以減少進口的勞力替代,並且壓著 TOYOTA、壓著 GM、壓著 Ford 等公司,

重返美國投資。但過去兩年的投資預期,並沒有因為川普大減稅,因為行政強逼

或媒體做的道德規勸,而大量發生過。究其實,從台灣鴻海集團赴美投資,迄今

為止的無甚作為看,即可發現國際級的大企業,都在靜靜觀察,看看川普政府的

政策承諾,是否都能落實做到。

令人感到擔憂與不解的是,這一代人並不缺少重大的投資機會。各位先進何

妨深入看待這幾個問題面向的交互關聯。持續的貿易戰,必然衍伸政治風險與全

球信心的大動盪;一路到「再投資美國」的企業意願,普遍不足的事實。約在十

年前發生,美國東部的一場大風暴 2,整個美東地區即占去美國約 45% 國民所得,

竟然因為地區電網受損而發生大斷電。大前年,發生在波多黎各的颶風淹水,復

2. https://www.greentechmedia.com/articles/featured/resiliency-how-superstorm-sandy-changed-americas-grid

Page 32: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3 2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電工程長達十一個月。此外,美國部分地方的公路和橋梁非常老舊;因為偏鄉地

區的公路建設,大都是在第一次大戰的前後,所興建的。

眾所周知,美國至今並沒有高鐵運輸。從歐巴馬總統任上,即開始規劃的高

鐵投資案,卻因為 2018 年初由國會通過的法案修正,但凡取得美國政府補貼的公

共資產與基礎建設,國內的基礎建設都不能採用有來自中國大陸的進口,甚或是

由中資企業在美投資所生產的產品。因而導致波士頓和加州境內到西雅圖的高鐵

計劃,被迫放棄,因為採用的正是中國大陸的車廂和高鐵的基建規劃。

本講演的推論之二,因著地緣政治與軍事風險的擴大,以及在其他面向上的

兩強對抗,全球投資形成與民間的投資意願,勢必會減少。不止高鐵建設案是如

此,華為案之所以會在美國鬧出軒然大波,就是居民在 2000 人以下的地方公共網

路,原本計畫泰半要採用華為設備。畢竟,華為的路由器等設備比較廉價;而且

那些地方政府的轄區人口少,自償性本來就不足的。

而像是 5G 智慧城市的建設爭議,有智慧城市的好處之一,就是減少人為的干

預與衝突風險。只要每個人能很檢點的回家上網查閱,就能知道今天總共被打幾

個叉,可能扣幾分;那麼明天,就會知道該如何保持風度和以正面態度,積極遵法。

日久之後,就會習慣變成好公民。苟能如此,在台灣過往的轉型期間,既不會有

立即的警民衝突,能減少大量的執法成本;也沒人知道行為人的對錯與否。

此外,”社會信用 (social credit)”的概念,本來就經常被應用在科技金融上,

FinTech。創投界泰半認為是很好的創業主意與科技應用,可以不再需要做嚴謹的

授信查核,不需要由當事人一再提供擔保品。但為何社會信用的架構,被套用到

公共政策的落實執行時,就一股腦兒的認為現代科技,必然會侵犯人權呢?

可怕的是,科技價值與創投業的標的來源;尤其在終極的社會工程建制與科

技紅利的共享上,正不斷的被以一些錯誤認知,以族群仇恨和科技的不平等限縮,

種種方式來製造彼此的矛盾與嫌隙。例如隱私與人權會被侵犯與否,關鍵在於怎

麼利用個人資料。在此之前,侵犯人權與名譽,只需靠著八卦媒體啊。

侵犯人權與否,並不是靠對於人身資訊有多大的掌握;侵犯人權,只要靠當

權者敢做霸凌,當事人的百口莫辯和司法機關的不作為。更何況全球與美國各地

區的生活品質,差異很大;如果能前往偏鄉做 5G 的資訊投資,運用現代的資通訊

技術來做補強,於投資人、企業主和社區福祈的報酬都很高。因為偏鄉的人口結

構,讓這些投資在過去不會發生;個人覺得在未來五年內,也不會發生的。

推論之三,這種擴大嫌隙與猜疑的政治運用,當真會是價值創造的來源嗎?

Page 33: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3 3 ·

全球貿易2020 — 機會與展望

當真是未來世代真心的期待嗎?這一代年輕人之所以苦悶,就是對於參與未來,

會覺得沒有希望。像現在狂漲的全球股市,只在買賣既有公司所發行的股票,而

不是在社會福祈與生財資產的持續形成。例如,最近三個月以來,Apple 公司的股

票漲幅 60%;可 Apple 公司,不是比特幣啊!此外,問題更出在於公共投資和設備

更新的嚴重不足。

可別忘掉在香港街頭示威的年輕人,正代表全球苦悶的年輕人。因為沒有很

多閒錢,他們就不可能買得起高價的 Apple 股票;沒能持有股票,就不可能參與其

間的財富分配。但眼前這種極端現象下的財富重分配,卻是以一整個貨幣政策的

偏頗,以對既有財產權與債權的過度保障,以及自川普總統上任以來,對高所得

者的不當減稅,輕易造成的信任危機與失控的亂象。

年輕人因著集體苦悶,四處喊出爭民主、爭自由的心聲。但他們哀嚎著喊出

爭民主、爭自由,當真是問題成因之所在嗎?想來不是的。而是世代不公之下的

沒有未來;苦悶針對的,就在於此一繁榮背後的不公不義。面對這樣瘋狂的價差,

試問年輕人如何不怨天尤人?又該如何來做調適自處呢?

過往的人類社會,已經分合、征戰了很多回;而和平的締建,一定要靠有互信、

共榮的良善情操。但香港、南美洲國家等地的局勢發展,卻非常難以預料;因為

從金融大海嘯以迄,一時的貪婪和鄉愿,卻讓年輕人被辜負。如今他們在最有學

習能力的階段,卻浪費在街頭的衝撞上。新世代所欲追逐的公義,就是全球公共

造產的形成,以及所應保有的決策參與身分。

推論之四,重建當中的互信共榮,有賴於美、中關係的再次確立。慶幸的是,

中國大陸與美國正各自以不明顯的方式,從事對未來有利的拉近發展。於此刻

G20 國家對 WTO 的修正,主要由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家所主導;如果 WTO 的根本

立基都能夠被維持住,對美國、對中國大陸,也許是比較好用的下台階。

除此之外,由跨國企業所做出的調整發生,都值得解讀。一些是退出,例如

阿里巴巴在美國的併購案件,大都退出。但最近看到 Adidas 的案例,早在 2007

年規劃要從中國大陸退出,到 2011 年完成退出計畫;但是在 2017 年,決定再度

要回中國大陸。如今 Adidas 公司,不但早已回到中國大陸設廠生產;預定在 2020

年,還要將三個在美國和德國的自動化工廠,搬回到中國大陸或是越南境內。

換句話說,國際企業的退出與近入 (in and out) 決策,完全依據各自利基以及

目標市場的差別;而並非部分人所堅持的,先要有正確的政治判斷,包括中、美

科技脫鉤的可能想像。像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 2019 年六月份的股東大會上,強

調他考慮去美國做投資;但他同時說明董事會並沒有同意,而只是純屬於個人意

Page 34: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3 4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見的抒發。股東大會上,劉德音董事長的言外之意;緊接著,卻有包括張忠謀先

生在內的公司高層,陸續說明台積電不會前往美國做投資。

台積電高層,誠懇表示不會前往美國投資,現在的股票究竟是漲?抑或跌呢?

在過去的四個月內,台積電股票上漲超過 60 元,上漲 40% 以上。眼前我們所看

到的投資理性,就是期待全球大未來將如何做共生共融,以化解沒有必要和過度

的政治動員,正伴隨著台積電股票的上漲事實。

畢竟,沒有人願意與自己的資金過不去。如此的善意發展,我們就有可能走

出眼期的政治泥沼,重返那熟悉三十年的全球化路徑。這正是我們樂意看到的,

經濟理性的積極作用。

推論之五,整起貿易戰的緣起與過程當中,川普團隊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

是中國大陸的彎道超車。反觀,願意接受已開發社會的資金與技術,參與美國的

再投資,尤其是開放中國大陸到相對落後地區的公共建設,都有賴於雙邊互信。

而這樣的重大投資與規劃嘗試,早從前總統歐巴馬開始,持續七年的規劃。最後,

卻都鎩羽而歸。這種過度的政治動員,對年輕人和美國的偏鄉地區,其實是一種

傷害;對於和緩這個階段的全球問題,也絲毫沒有幫助的可能。

至於世代抗爭的問題解決,更需要大家的冷靜以對,共同思考未來怎麼辦。

反觀,特定人士與媒體所慣常的搧風點火,讓集體利益被玩弄在鼓掌之間;這樣

既無利可圖,對他人也無所裨益的。釐清這些問題的源頭和糾葛,需要全人類共

同來面對。如果不願意誠實面對,又沒做出正確判斷的勇氣,終將要與年輕人的

情緒和暴力對抗,一起沉淪和跌落深淵。

惡化中、美互利共生的關鍵點,即因為美國國會通過的法案修正,阻止中國

大陸參與「再投資美國」的商機發展。慶幸的是,川普總統以國安為主軸所發動

的全面貿易戰,到了 2019 年的 11 月 19 日行政命令失效前,並沒有宣布對歐盟

與日、韓汽車的課稅。不再出現如此的行政手段,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此外,美國以外的國家,正嘗試利用軟體與公共治理來取代硬體投資與消耗,

一起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微軟的比爾蓋茲和日本的孫正義利用軟體取代硬體,

透過整體規劃來取代資源浪費;在這一部份的發展想像,歐美國家與非歐美國家,

就很不同。歐美國家所要求的隱私與消費主權,而導致的重複擁有與消費過當;

但在其他社會卻可以透過通融和互相關照,以各自的委婉方式做出共榮、讓利。

例如,中國大陸並完全沒有經過使用錄影機、帶年代,開始在家庭看電影時,

就已進入網路年代。早在 1998 年,微軟比爾蓋茲就到成都,針對整個四川進行實

Page 35: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3 5 ·

全球貿易2020 — 機會與展望

驗,所有的電影播送直接跳過錄影機,以微軟所推行的電視機上盒,Set top box,

讓中國大陸的家戶可以直接看電影,而不需要有錄影帶,不需要有錄影機。

最後,讓我們回溯英國工業革命以來,因應全球競爭與歷史機遇所引爆出的

重大變革。在歐陸有日爾曼的統一,在美國則發生南北戰爭,在亞洲則有日本選

擇脫亞入歐,與晚近在中國大陸發生的改革開放。以下比對這些大歷史的發展和,

後發國家可能保有的優勢和競爭特點,提出一些問題思考的宏觀角度:

‧ 由低端市場作的切入 — 主要依靠廉價勞力、土地與有效的政策保護。

‧ 品管檢驗與逆轉工程 — 積累人力資本所得到的智力激發與學習效果。

‧ 在地融入的加值研發 — 利用外來資金、藍圖與工具機而有技術生根。

以廉價勞動於低端產品所做的市場切入,是過去以來標準的發展路徑;而在

逆轉工程的成就上,我們看到德國與日本,在二次的世界大戰當中,能成就其軍

事工業的發展動能。至於借助外來資金與技術取得,尤其有某種意義上的在地融

入,毫無疑問,絕對是中國大陸發展迄今為止,最大的動力來源了。

反觀,台灣企業經年的在低端市場做切入。現在透過新南向政策牽線,轉到

緬甸和柬埔寨等地做發展,也還是這個邏輯。不論在中南美洲的軍事政變國家,

在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的中國大陸,抑或是甫剛結束軍事政府的緬甸,於這一條

發展路徑上,台商都是最好的先頭部隊。

問題是,繼續在這個上頭打轉,台灣產業又能轉型的的多好呢?目前還沒有

明確的答案。雖然有不同的方式從事經濟轉型,但台灣企業最擅長的,一直是在

低端生產做切入。誠然,這就是台灣特有的模式與台灣利基,但我們還可以持續

多久呢?更何況這樣的台灣模式,也不好再讓年輕世代,以個人犧牲頂上來的。

如果不走低端切入,台灣企業該怎麼做提升呢?我們最有優勢改做的切入,

或許是品管檢驗的面向上了。此際台灣的專上教育非常普及;而良好專業養成,

與從業態度,就是台灣競爭的新優勢。

人同此心,只要覺得符合公平價值,而且對大家有利的規範,國人就會選擇

遵守,即使造成不方便或是讓自己有損失;這正是我們在做品管和認證上的優勢。

不過,台灣產業卻沒有藉重此人力優勢來發展國際口碑,或者贏得外國同業的信

任;尤其在某些專門領域上,持續的做深耕。

對照來看,美國於開放貿易與生產外包之後,製造業的加強研發與其在貿易、

金融等支援服務,都是應對環境變化與競爭優劣勢的消長關鍵。鑒往以知來,往

Page 36: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3 6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下關於美國經濟的趨勢解讀,或許

可以強化我們的思辨和分析信心。

於過去的四十年來,美國製造業的

就業人數,一度維持在高原期,約

1750 萬人;但從千禧年開始,逐步

下降至 1300 萬人左右。

而美國製造業佔非農受薪者的

占比,也早從 40 年代的初期,最

高峰的 38%,呈現持續的下降趨勢。

在 80 年代初期,降到 20%;更一

路 減 少 至 今 天 的,8.5%。 資 料 顯

示,美國製造業就業佔比的半衰期,大約是每隔 40 年,就會減少一半的占比。從

1943 年的當時,有 38% 的就業者是在製造業工作;然後隨著時間推移,每隔 40

年減少一半;第二次石油危機是在 1983 左右結束,從 1983 到現在又再減少一半。

從 80 年代以來,美國製造業的就業占比再減少約一半;但其經常帳和貨品貿

易赤字,擴增非常多。更何況現在失業率,只有 3.6%;與台灣的失業率一樣低,

甚至更低。川普總統和幕僚透過媒體動員,在全球帶出高漲的對抗熱度;甚至讓

兩強幾近於爆發衝突。這都來自川普們曲解經濟數據,和擅長做出的政治解讀。

據此可以推論,美國製造業占就業比重,持續下降;與中國大陸的崛起,推

論是完全無關的。主要成因,是美國工業技術進步很快;尤其是在二戰之後,馬

歇爾計畫和貿易開放。讓全球國家都能共融互利,則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力量。

千禧年以來,美國製造就業占就業人口,又下跌了四百五十萬人,25%;而自

2000 年以來,剛好是中國大陸轉型升級最快速的年代。一旦改為觀察長期趨勢,

從就業人數、就業占比,一路到中美貿易逆差的時間軸,就會發現政治動員、媒

體操作,竟是如此的荒唐邪惡。

美國製造業的半衰期間,大概是每隔 30-40 年就會減少一半;緊接著的人類

發展,未來 AI 化的社會哩,還會再次證明的。川普雖然強逼 FORD3 等汽車業者重

回美國做投資,但 FORD 汽車取消墨西哥一個投資,本來要聘用上萬人的工廠;

回美國設廠之後,僅增加 700 個美國人就業。顯然,這都與中國大陸的競爭無直

接相關,而是一個長期趨勢。

3.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trump-autos-idUSKBN14N1T0

資料來源:USBureauofLaborStatistics,CurrentEmploymentStatistics.SinceWorldWarII,Americanjobshaveincreasinglybeeninservice-providingindustriesinsteadofmanufacturing.

Page 37: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3 7 ·

全球貿易2020 — 機會與展望

台灣的就業調整與產業發展,其實也落在這樣的長期趨勢上。但我們就是不

甘心還奢談台商回流;卻沒有討論廉價勞工,要從哪裡來?甚至傳聞沒匯回海外

資金。在看到張忠謀等人的發言後,這就是為何投資人更覺得台積電股票值得投

資;有了張忠謀在公開場合做明確表達之後,台積電的股票就只漲不跌了。

經濟理性最優先。於上述憂喜參半的未來展望裡,與貿易活動高度相關的,

還有能源供應與相關政策的影響。最近美國訂定新法案,以取得對主權國家組織,

例如 OPEC 等,提出違反反托拉斯法的訴訟權。目前全球六大產油國家,包括伊朗

和委內瑞拉在內,都沒有辦法正常出油。每多一個主要產油國不能正常出油,油

價就會上漲約 15 美元,台灣也會受影響。現在離高峰期的 110 美元,低了約 50

美元;雖然川普總統堅持其貿易禁令,不准他國逕向伊朗購油;但是中國大陸與

日本,還有購買來自伊朗的石油。

再則是,面對美、中貿易爭端的糾葛,當然會有歐盟、日本或韓國等的各種

連結。例如:日本與中國大陸協商,整合在泰國境內承包的高鐵建設。至於日本

與韓國在高端產業的交手狀況,尤其在 2020 年東京奧運舉行之前,韓國可以掌握

到其他的籌碼,所以也不會輕易做退讓。而美、韓自貿協議修訂之後,韓國小型

卡車輸美免稅優惠將延後二十年生效;連帶影響的,就是韓國 30 歲以上、大學畢

業族群,失業率攀升。

整體而言,美、中貿易戰,仍然是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在短期中,確實有

看到了轉單;但是,可不要忘記我們更需要在美中夾縫中,形塑出理性、沉穩,

而且有企圖心的台灣大未來。此外,歐盟與中國大陸正在洽談自貿協議;這個協

議如果真的出現,其對台灣的殺傷力將遠比任何其他協議,都要更巨大。

於動盪的過程當中,數據分析告訴我們,2020 年的全球貿易只能在審慎中,

仍然保有一決短長的樂觀。勝利,永遠歸屬於有意願與準備的一方。謹此,將今

天的發言歸納如下:

‧ 台灣,地處東、西利益交會的絕佳位置,更有在全球電子產業鏈的關鍵地

位,因此對於國際情勢的轉變,絕不能輕忽端倪變化的意義。

‧ 國際貨幣基金(IMF)指出,中國大陸包含地方債、企業債務在內,民間

整體負債率,在 5 年內可能攀升至 250%;若中國大陸民間債務問題爆發,勢將

衝擊到銀行業與全球經濟。

‧ 全球體系下的利益不均,與美國政策所導演出的貿易失衡現象,將持續造

成貧窮的惡化與擴大世代的不均現象。

Page 38: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3 8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 總想著過河拆橋的川普,看似聰明但卻可能玩火自焚。於此際,不論實體

面或是金融端的國際連結,已無法應付此一操弄與敵對作為。在動盪的時局當中,

唯有清晰的戰略追求和時時做修正,才能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外來壓力與衝擊。

‧ 如果中、日與歐盟等國家,不積極因應此一急遽升溫的敵對意識;那麼在

缺乏信任聯繫與整體作為下,將無助於處理潛藏的國際債務問題。果真如此,全

球性的債務危機,遲早要再度發生的。

Page 39: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3 9 ·

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人民幣匯率走向

現 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

淡江大學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

富華創投公司董事

行政院消保處委員

中華財務管理科技學會理事暨特聘講師

美國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RFPI講師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進駐審議委員

學 歷: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博士

經 歷:真理大學財金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台灣財務工程學會副秘書長

台灣金融學術聯盟共同執行秘書

兆豐第一創投公司董事

連江縣政府(馬祖)縣政顧問

金門縣誌編撰委員

新舊制勞退基金委外操作評審委員

李沃牆

Ⅳ . 美中經貿紛爭下 -

2020 年人民幣匯率走向

一、前言:從貿易戰到貨幣戰

在美中貿易戰的衝擊之下,明年之後人民幣、新台幣或美元可能變化,以及

其對股匯震盪之影響,應是最近許多學者專家經常探討的議題。雖 Apple 在去年

十月股災時跌得很慘,但今年卻又一反常態,上漲接近一倍;台積電在今年中大

漲至今也漲逾四成。其實,除了這些大型股之外,若就小型股來看,台灣更加厲

害,今年以來立積上漲五倍,從四十幾元上漲到二百多元;其他漲逾三至四倍者

亦不少。

全球經濟在持續成長這麼多年榮景後,其實早從去年或者甚至前年,包括高

盛等很多國際金融機構,都在猜測什麼時候榮景可能結束,轉向經濟衰退。迄今

為止,我們看到很多貿易成長數據,或是經濟成長數據,雖都是呈現下滑現象,

但股市,包括美股、台股,期間有所震盪,相對其所表現的幾乎呈現多頭好像沒

有結束。

如果我們再從長期來看,如果從 1980 年起來看美股,三十幾年期間之中,美

Page 40: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4 0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股上漲三十倍,亦即道瓊指數上漲三十倍,最近甚至呈現屢創新高或是歷史新高,

11 月 15 日道瓊指數突破兩萬八千點。至於台股方面,也是在十一月上旬時,創

了 29 年以來新高 11688,雖暫時沒有突破之前於 1990 年二月的 12688 高點,但

已經相對非常高位。

過去,我們曾經認為股市是經濟的櫥窗;但是,現在來看似乎不是,尤其全

球採取預防性的降息,包括 FED 的降息,也包括了中國大陸多次的降準,以及最

近小規模的降息措施,都是讓全球的 hot money 到處流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先

生過去提到一句名言指出,一個國家霸權的三部曲:「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國家;

控制了糧食,控制了人類;然而,最為重要的是貨幣,控制了貨幣,就控制了世

界」。

其事實的背後所涉及的是美國,亦即美國從過去到現在所反應的是整個霸權

的形成。如果對照中國大陸崛起,個人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模仿美國這種霸

權崛起,掌握糧食、石油等關鍵元素,至於比較明顯的是人民幣。從人民幣國際

化的崛起,與最近所謂數位人民幣(DCEP)發展,其實也是另類的中國霸權崛起。

二、貿易戰對貨幣體系影響

我們必須瞭解,在美中貿易戰暫歇後,股匯呈現明顯震盪,特別是去年十月

的股災,所以今年十月時大家都在緊張,媒體都提出了很多警告,十月是否股災

再現,雖結果沒有重現去年那種慘狀,但如果從去年十月起開始進場投資則是呈

現佳績,報酬率頗高。至於股匯震盪,很重要的誰是未來可能黑天鵝是?未來除

了貿易戰之外,還有什麼黑天鵝?黑天鵝是我們現在不可預期的;但是,其可能

最大風險則是目前可以看到,亦即美中貿易戰不僅是一個貿易戰,而且是一個科

技戰,甚至是一個整體匯率戰。在此,我們既然已經看到其明顯的是一隻灰犀牛,

還有現在呈現很多這種地緣政治風險。

美元崛起,個人認為應該從 1944 年布列頓森林制度之後,美元開始這霸權的

崛起到現在,美中貿易戰很高的程度是反映美國貨幣霸權這種掌控,在此列舉四

個針對美元霸權從過去到現在可能衝擊,包括:1999 年歐元的問世(EURO),

2009 年人民幣的崛起,以及整個臉書 Libra 的衝擊。雖然現在受到美國 FED 或全

球很多央行一些影響,但是現在臉書也有推出 Facebook pay,臉書在全球中視多少

億人以上的使用者,所以其對未來全球的整個貨幣市場,或者是對央行的貨幣政

策,都將可能造成一些影響。

在上述中所提到的中國大陸人行,在這幾年中人行其實不斷鑽研數位貨幣可

行性,例如從周小川 2016 年提議至現在,整整已經超過三年,甚至更長時間。所

Page 41: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4 1 ·

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人民幣匯率走向

謂 DCEP 數位貨幣與電子支付,應該發展得差不多,現在等待時機推出,也就是說

呼應習近平在十月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

會)所提到的區塊鏈。比特幣在前年底最高上漲一萬九千多美元,之後陷入很大

波動,最低大概跌到三千美元。但是,習近平講話之後,馬上暴漲,所以也是呈

現中國大陸在區塊鏈技術的企圖心。

人民幣在 2005 年時啟動匯改,人行啟動匯改之前,人民幣是一條水平的路

線,其匯率大概是在 8.0 到 8.2 之間,2009 年開始進行整體國際化到 2014 年

時,若再長遠就是 2005 年,在期間中人民幣每年大概有 3% 的幅度升值。也就

是說,各位如果是在 2008 年、2009 年之前持有人民幣,當然可以享受人民幣在

波動階段中升值好處。但是,在 2014 年三月份時開始,人行擴大人民幣波動區

間,再來就是 2015 年八億元事件,就是啟動人民幣中間價匯率機制,人民幣是在

2015 年 8 月 11 日當天貶值

1.8%,三天共計貶值幅度超

過 3.0%。不過,很巧的是,

台灣在 2013 年的 2 月 13 日

開始啟動國營人民幣存款,

結果沒有想到之後,人民幣

開始貶值,所以也影響到存

款,人民幣存款最高幾乎達

到三千多億元,現在已經很

明顯地下降。

三、2020 人民幣走勢分析

美 中 貿 易 戰 之 後, 人

民幣呈現非常大幅震盪。如

果從美中貿易戰幾次關稅的

事件來看,美中貿易戰第一

波是在去年從八月到九月之

間,在期間中人民幣開始走

貶。再來,第二波就是去年

APEC 美中開始協議休兵 90

天之後,在休兵期間中人民

幣開始走升。接著,今年 5

月 7 日,又是一個較大幅波

資料來源:李沃牆提供。

貿易戰後人民幣走勢

資料來源:李沃牆提供。

人民幣近20年美麗與哀愁

Page 42: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4 2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段的變動,5 月 7 日人民幣跌破了 6.4 價位,下探去年十一月以來新低。去年,很

多專家學者預測破 7,當然是有可能,甚至去年一位知名經濟學家指出今年將會來

到 7.6。若就個人看法,真的詭譎多變,不論是從什麼角度預測,其實不太容易預

測人民幣走勢,除非是做比較短期即時預測,目前可以看到股匯來講,最為厲害

的分析大師應該是川普莫屬。

不過,今年 8 月 5 日終於破 7,其原因就是川普再次宣戰喊出課稅,所以 8

月 5 日之後,因美中雙方貿易緊張,而導致人民幣在期間忠一路走貶,從破 7 之

後一路走貶到 7.2。在此同時,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人行行長易綱早在五月份談話

之時就已預警指出,人行並未設定人民幣一定要在什麼價位,到了八月就已破 7。

在人民幣破 7 後,中間又再經過所謂美中貿易戰談判,在雙方第十三輪談判後,

似乎有些轉機,所以人民幣又再開始升值,11 月 4 日已經來到 6.9。但是,不久

之後,就是在昨天的人民幣應該是到 7.029,今天下午大概是在 7.03 左右。因此,

人民幣匯率走向,與美中貿易戰的關係最為密切。當然,其所影響的變數不止這

些,央行前總裁彭淮南先生曾經說過:「預測匯率就像丟骰子,不是贏就是輸」,

是非常不太容易的預測。

個人認為,如果我們明年去看人民幣、新台幣或美元變動,在此整理幾個可

能關鍵因素:

.美中貿易戰緊張或和緩

.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持穩或下行

.美中匯率談判結果

.美元強或弱

.A 股牛市或熊市

.貨幣政策緊縮或寬鬆

.中美利差擴大或縮小

從上述中第一個因素,就是美中貿易戰變化。各位已經瞭解這種變化趨勢,

其緊張或和緩對人民幣的波動是很大。第二個因素,則是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持穩

或下行,再來就是匯率談判。在此一期間匯率談判中,雖美中雙方在口頭上好像

覺得滿意,但並未看到任何正式協議,或許未來可能有些不確定性因素存在。再

來就是美元走勢強或弱,A 股或者是人行貨幣政策,另一可能影響就是中美利差,

尤其是十年期公債的利差變動。

針對第一個狀況,個人做了預估,在美中貿易戰過程中,美方一直認為中國

大陸刻意讓人民幣貶值來抵消關稅影響,如果從第一階段的課徵關稅來說,去年

Page 43: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4 3 ·

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人民幣匯率走向

4 月 8 日匯率 6.2788,但是來到 11 月 25 日則是 6.99,在這段期間中人民幣貶值

大概超過 10%。此時我們對照期間從第一階段的七月、九月開始實施第一波段加

徵關稅,500 億美元再加 2000 億美元,共計 2500 億美元加徵關稅,大概是 10

到 15% 左右,所以其人民幣貶值幅度很巧,可能也是巧合,恰恰剛好可以抵消掉

關稅衝擊。

此一狀況頗讓川普非常不爽,認為中國應該是刻意去走貶。川普在 8 月 5 日

與在最近多次指出,如果協議沒有辦法簽署,可能就是再度恢復課稅,或者分成

數個階段取消關稅,如果是最糟的狀況,之前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加徵關稅大概

5500 億美元左右,將其關稅提高到 25%,在這種最糟的情形之下,個人也預估了

一個數值,若人民幣從 4 月 8 日起,假設在某一個時間點或在明年某一個時間點,

如果之前皆遭加徵關稅,

則人民幣可能貶到 7.2,這

種最糟糕的狀況是可能的。

如果雙方很滿意的簽署第

一階段協議,或許人民幣

將在短期內可能呈現從 7.0

到 7.2 之間的震盪。

誠如很多先進也提到中國大陸經濟下行,包括 :OECD 已下修全球經濟成長

至 2.9%,同時預估中國大陸 2020 經濟成長為 5.7%、2021 年為 5.5%。其實,國

際經濟預測機構普遍認為,中國大陸經濟勢必下行,將其設定在 6.0 到 6.5% 目標

區,目前來看將會落在目標區,最差也是 6.0%,所以今年經濟成長保六沒有什麼

問題。至於明年經濟成長目標區方面,在明年三月舉行的兩會之後可能調降目標

區,落在 6.0%,甚至從 6.0 到 5.5%,雖明年預測將會符合在目標區內,但也有可

能持續下降。

不可否認,最近國際社會均在關注美中匯率談判,是否與 1985 年的廣場協議

(Plaza Accord)類似,美方要求日元從 250 一路升值到 125,甚至突破 100,是

造成日本經濟失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重要因素之一。或許時空背景已經不

同,現在中國大陸經濟實力與當年日本的經濟實力不太一樣,所以個人認為不太

可能產生中國版本廣場協議,但是美方對人民幣是有一定的期待,是絕對可能的,

所以得視雙方最後協議內容。

再談美元走勢,川普上任不久之後,美元指數有幾度是突破一百,之後川普

多次公開明講,並不喜歡強勢美元,強勢美元將會影響到美國的貿易,甚至讓貿

貿易戰期間人民幣貶值幅度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網站,http://marketwatch.com提供的數據自行計算。

Page 44: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4 4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易的逆差擴大,希望是一個比較,或是短期比較不是強勢的一個美元。因此,我

們看到這段期間,包括 FED 今年兩度降息,昨天的收盤指數是 97.9,美元大致就

是在 96 到 98 區間震盪。但是,美元如果是看中、長期走勢,IMF 之前有一個模

型的預估,如果按照這個模型,美元以現在的匯率來說,已被高估 8 到 16%,如

果按照川普所期待的走勢,當然應該機率不高。

如果就投資的角度來說,新台幣的升值造成的匯損,個人於 2016 年時試著開

始投資美元,迄今幾度到30,甚至到29,其實到29、30時購買美元大概不太會錯,

從 2016、2017 到今年,最近新台幣升值已到 30 稍多。

再就中國大陸股市來看,各位或許可以看到中國大陸 A 股,在短期內好像是

扶不起來的阿斗,尤其去年十月股災之後,今年一月來到最低點,雖四大天王包

括習近平、李克強、人行、證監會等不斷信心喊話,但信心喊話之後,即使在最

近美中貿易戰可能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後,A 股還是沒有太明顯的起色,大概就是

在 2800 到 3000 點,或是 3100 左右。但是,長期來看,各位可以看到美股在事

實上有些讓步,美股有些利多,包括 MSCI,今年三個階段納入 A 股,增加 A 股權

重,長期可能是利多的因素。

人行去年在貨幣政策上,除了四次降準之外,今年三次降準,共計七次。但

是,如果從我們的定義來說,並非真的降息,而是降準,在這幾天又再採取新的

措施,亦即人行在最近短短 16 天內四度調整政策性利率,分別是 11 月 5 日調降

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 5 個基點、18 日調降逆回購利率 5 個基點、19 日調降

國庫現金利率 2 個基點,以及 20 日調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 個基點,雖

引導市場利率下行意圖相當明顯,但真正能夠帶動資金全面寬鬆基準利率,卻仍

不動如山。當然,過去也是利用策略,最近又有一個新的LPR,人行有很多的創新,

雖然不是降息,至少已經達到局部降息措施,因為中國大陸如果宣布降息衝擊將

會較大。所以也是考慮到很多的因素。

最後,再談美中利差與人民幣的關係。從去年十一月開始,到今年三月、五

月,美國包括三個月的公司債券與十年期的利差,還有兩年期與十年期的公債的

利差,已經多次倒掛。尤其是三個月與十年期的利差,過去市場上認為是預測最

準的,但是在幾次的倒掛之後,市場也是非常緊張,VIX 恐慌指數從去年的十月也

是提升,但是不是歷史資料最高,在美中貿易和緩後,債券價格已經稍微下跌,

殖利率又再開始回升。

美中貿易戰十年期殖利率,如果縮小意思是說中國大陸十年期利差,減掉美

國十年期公債利率,如果縮小的話,可能就比較像著點,如果擴大,就將可能走升。

Page 45: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4 5 ·

美中經貿紛爭下-2020年人民幣匯率走向

在圖表上圈圈的是比較明

顯,下面藍色部份是他們

兩邊的利差,若往下走則

利差就縮小,人民幣匯率

就會走貶,是一個觀察的

指標。綜合來看,美中貿

易戰對人民幣的波動影響

最大,當然還有其他經濟

景氣等因素。

此外,再來觀察新台幣匯率波動,今年這波來講,新台幣屬於升值,如果從

九月上旬的 31.707,到最近 11 月 15 日,這波升值幅度頗高,升值接近一元,就

是 30%。十一月份這波熱錢匯進,乃是外資進來購買台股,尤其購買台積電、鴻

海等股票,十一月份淨匯入外資達到 1300 億元。今年以來,外資包括極少部份陸

資,匯入的金額是 2,068 億美元。在這波熱錢進來影響下,是造成新台幣升值一

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如果對照去年十月股災,台股跌到 9300 多點,外資是

連續賣超然後匯出,造成新台幣貶值。

因此,這幾年來在美國財政部緊盯下,本來每年四月及十月,美國財政部都

會公告貿易對手國家匯率政策報告,今年略為延遲,十月還沒公告,四月也是延

遲,所以央行過去習慣拉抬尾盤,現在則是台股拉抬尾盤,例如最近幾天都是拉

抬台積電。台積電只要上漲 1%,台值就要上漲至少是 20 點到 25 點。但是,新台

幣去年十一月貶到 31.5 之後,在這波升值中,個人覺得央行已經很少有如過去所

謂在尾盤中拉抬,因為若遭到盯上被列入記錄,可能被列入為匯率操縱觀察名單,

所以未來如果外資持續匯錢買入,新台幣還是可以升值。但是,相反的是,在這

一次因為台積電上漲頗高,很多潛質股也是已經上漲很多。J.P. Morgan 已經喊到

一萬三,包括之前國內也是有人因台商大回流而喊到兩萬點,若今年在帳面上突

破一兆,則台股可能喊到兩萬點。屆時,新台幣將會升值多少?恐怕破 29 都有可

能。

四、結論

整體而言,不論是股市抑或是匯市,在這幾年中都是呈現很大震盪,投資人

務必要注意風險控管。但可留意未來的新興產業,包括 5G、區塊鏈,雖是未來的

明星產業,但也需要時間成長。因此,不管是從投資的角度,或者是對整體經濟

的波動,個人覺得風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資料來源:李沃牆提供。

美中利差與人民幣關係

Page 46: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4 6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照片集錦

Page 47: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4 7 ·

照片集錦

照片集錦

主持人:

現代財經基金會董事長;台綜院董事長 黃輝珍

與談人: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 周雨田

與談人: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 盧信昌

與談人: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專任教授 莊奕琦

與談人: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 李沃牆

Page 48: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4 8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與會各界人士

與會人士合影

Page 49: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4 9 ·

Page 50: 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 tnef.org.t · 中達成初步協議,使情勢稍獲緩和,但由於結構性問題、根本性問題並 未完全解決,後續談判仍然充滿許多變數和挑戰,籠罩全球經濟的烏雲

·5 0 ·

Contemporary Economy Forum

- 現 代 財 經 論 壇 -

出 版 者/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董 事 長/黃輝珍

副董事長/李伸一

執行秘書/張艾茹

企劃秘書/藍安柔

地  址/10682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20樓之3

網  址/www.ctdf.org.tw

電  話/(02) 2702-2100

傳  真/(02) 2702-6595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初版一刷

非賣品

著作權聲明:

本書著作權為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與撰稿人共同所有,

並受國際著作權法保護,未經授權任意拷貝、引用、翻印,

均屬違法。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現代財經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