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catholic-dlc.org.hk/lectiodivina2013-09-05.pdflectio divina...

6
Lectio Divina 5-9-2013 1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 5/9/2013 1:4-14 直到地極為耶穌作證; 教會與瑪利亞一起等候聖神 李子忠 4 耶穌與他們一起進食時,吩咐他們不要離開耶路撒冷,但要等候父的恩許,即 你們聽我所說過的:「 5 若翰固然以水施了洗,但不多幾天以後,你們要因聖神受 洗。」 6 他們聚集的時候,就問耶穌說:「主,是此時要給以色列復興國家嗎?」 7 他回答說:「父以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和日期,不是你們應當知道的; 8 但當 聖神降臨於你們身上時,你們將充滿聖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全猶太和撒瑪 黎雅,並直到地極,為我作證人。」 9 耶穌說完這些話,就在他們觀望中,被舉 上升,有塊雲彩接了他去,離開他們的眼界。 10 他們向天注視著他上升的時候, 忽有兩個穿白衣的人站在他們前, 11 向他們說:「加里肋亞人!你們為什麼站著 望天呢?這位離開你們,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穌,你們看見他怎樣升了天,也要怎 樣降來。」 12 那時,他們從名叫橄欖的山上,回了耶路撒冷,這山離耶路撒冷不遠,有一安 息日的路程。 13 他們進了城,就上了那座他們所居住的樓房,在那裡有伯多祿、 若望、雅各伯、安德肋、斐理伯、多默、巴爾多祿茂、瑪竇、阿耳斐的兒子雅各 伯、熱誠者西滿及雅各伯的兄弟猶達。 14 這些人同一些婦女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 並他的兄弟,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 上下文: 《宗徒大事錄》是路加繼其福音後的著作(宗 1:1我在第一部書中,已論及耶 」)。本書講述初期教會的史實,尤其是伯多祿(1-12)和保祿(13-28)兩 位宗徒的傳教事蹟。本書因為是記述聖教會在聖神不停指引下的發展史,為此金 口聖若望(St. John Chrysostom)早已稱本書為「聖神的福音」,這名稱也實在名 實相副。 本段(宗 1:4-14)講述耶穌升天後,宗徒回到晚餐廳,與眾弟兄和瑪利亞專心祈 禱,期待聖神的降臨。 釋經: 父的恩許」(4——聖神被稱為「恩許」(ἐπαγγελία - epangelia)。關於 傾注聖神的恩許,已見於舊約多處(岳3:1-5;依44:3;則11:19; 36:26-27等),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Sep-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catholic-dlc.org.hk/LectioDivina2013-09-05.pdfLectio Divina 5-9-2013 1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 5/9/2013 宗1:4-14 直到地極為耶穌作證;

Lectio Divina 5-9-2013 1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

5/9/2013

宗 1:4-14 直到地極為耶穌作證;

教會與瑪利亞一起等候聖神

李子忠 4耶穌與他們一起進食時,吩咐他們不要離開耶路撒冷,但要等候父的恩許,即

你們聽我所說過的:「5若翰固然以水施了洗,但不多幾天以後,你們要因聖神受

洗。」6他們聚集的時候,就問耶穌說:「主,是此時要給以色列復興國家嗎?」7他回答說:「父以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和日期,不是你們應當知道的;8但當

聖神降臨於你們身上時,你們將充滿聖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全猶太和撒瑪

黎雅,並直到地極,為我作證人。」9耶穌說完這些話,就在他們觀望中,被舉

上升,有塊雲彩接了他去,離開他們的眼界。10他們向天注視著他上升的時候,

忽有兩個穿白衣的人站在他們前,11 向他們說:「加里肋亞人!你們為什麼站著

望天呢?這位離開你們,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穌,你們看見他怎樣升了天,也要怎

樣降來。」 12那時,他們從名叫橄欖的山上,回了耶路撒冷,這山離耶路撒冷不遠,有一安

息日的路程。13他們進了城,就上了那座他們所居住的樓房,在那裡有伯多祿、

若望、雅各伯、安德肋、斐理伯、多默、巴爾多祿茂、瑪竇、阿耳斐的兒子雅各

伯、熱誠者西滿及雅各伯的兄弟猶達。14這些人同一些婦女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

並他的兄弟,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 上下文:

《宗徒大事錄》是路加繼其福音後的著作(宗 1:1「我在第一部書中,已論及耶穌…⋯」)。本書講述初期教會的史實,尤其是伯多祿(1-12)和保祿(13-28)兩位宗徒的傳教事蹟。本書因為是記述聖教會在聖神不停指引下的發展史,為此金

口聖若望(St. John Chrysostom)早已稱本書為「聖神的福音」,這名稱也實在名實相副。 本段(宗 1:4-14)講述耶穌升天後,宗徒回到晚餐廳,與眾弟兄和瑪利亞專心祈禱,期待聖神的降臨。 釋經:

v「父的恩許」(4)——聖神被稱為「恩許」(ἐπαγγελία - epangelia)。關於傾注聖神的恩許,已見於舊約多處(岳3:1-5;依44:3;則11:19; 36:26-27等),

Page 2: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catholic-dlc.org.hk/LectioDivina2013-09-05.pdfLectio Divina 5-9-2013 1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 5/9/2013 宗1:4-14 直到地極為耶穌作證;

Lectio Divina 5-9-2013 2

耶穌又重申了數次(路24:49;若14:16; 15:26; 16:7-13)。向亞巴郎所作的恩許,揭開了救恩計畫的序幕:天主應許要給亞巴郎一個後裔(即基督),普世萬民都

要因這後裔而蒙受祝福。天主以誓詞保証要賜下祂的愛子和賜下「恩許的聖神…⋯

為使天主所置為嗣業的子民,蒙受完全的救贖」(弗1:13-14)。(教理705) 聖多祿在五旬節早上宣布這些恩許的實現。依照這些恩許,在「末期」天主聖神

將要更新人心,在他們心中寫上新的法律,祂要聚集四散和分裂的子民,並使之

和好;祂要轉化先前的創造,而天主將與人類和平相處。(教理715) v「因聖神受洗」(5)——「聖神的洗禮」此語與若翰所說的相同(路3:16「他要以聖神和火洗你們」),這並非耶穌吩咐宗徒施行的另一種洗禮。「施洗」按

原文本為「沉浸」之意,耶穌這裡許於宗徒們的浸禮(1:5),卻含有一種屬靈意義:就是說宗徒們要完全沉浸於聖神內(2:4「眾人都充滿了聖神」)。耶穌也用「洗禮」來代表自己要受的苦難(路12:50「我有一種應受的洗禮,我是如何焦急,直到它得以完成!」參看谷10:38-39)。 「聖神同禱運動」(Pentecostal Movement)或「神恩復興運動」(Charismatic Renewal)等類似組織,多次採用「聖神的洗禮」一語,指「釋放」在自己內的聖神,使祂在自己身上發揮德能,產生深刻的信仰經驗,並能在生活上實踐愛與

服務。這「聖神的洗禮」與聖洗聖事有關,但本身不是一件聖事,而是一種祈禱

儀式,藉以使信徒已領受的聖事恩寵,充份發揮實效。 v「不多幾天以後」(5)——即在五旬節日(Pentecost;耶穌升天後十日)。有許多來自僑居地的猶太人回到耶京過節,伯多祿在當日向他們講道,令三千人

皈依了基督(宗2:5-41)。五旬節紀念以色列人出埃及後來到西乃山下,領受天主所頒賜的法律(Matan Torah)。在新盟約中,天主在五旬節日賜下了聖神(Matan ha-Ruah),使人不僅領受天主的法律,更具備守法的能力;人不僅獲得由梅瑟傳下來的法律,更獲賜天主自己——恩許的聖神。 希伯來書作者比較這兩次五旬節的事蹟,這樣寫道:「你們原來並不是走近了那

可觸摸的山(指西乃山),那裡有烈火、濃雲、黑暗、暴風、號筒的響聲以及說

話的聲音,當時那些聽見的人,都懇求天主不要再給他們說話,因為他們承擔不

起所吩咐的事(參看出19)…⋯然而你們卻接近了熙雍山(即 後晚餐、復活顯現、

聖神降臨的地點)和永生天主的城,天上的耶路撒冷,接近了千萬天使的盛會,

和那些已被登錄在天上的首生者的集會,接近了審判眾人的天主,接近了已獲得

成全的義人的靈魂,接近了新約的中保耶穌,以及他所灑的血:這血比亞伯爾的

血說話說得更好」(希12:18-24)。

Page 3: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catholic-dlc.org.hk/LectioDivina2013-09-05.pdfLectio Divina 5-9-2013 1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 5/9/2013 宗1:4-14 直到地極為耶穌作證;

Lectio Divina 5-9-2013 3

v「給以色列復興國家」(6)——可見宗徒至今仍未完全明白耶穌所宣講的天國,為此耶穌說:「父以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和日期,不是你們應當知道的」

(7)。但聖神降臨後情況便開始改變,因為「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來的聖神,他必要教訓你們一切,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若14:26),「當那一位真理之神來時,他要把你們引入一切真理,因為他不憑自己講論,只

把他所聽到的講出來,並把未來的事傳告給你們」(若16:13)。 v「你們將充滿聖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全猶太和撒瑪黎雅,並直到地極,

為我作證人」(8)——聖神首先使宗徒勇敢為耶穌「作證人(µάρτυρες - martures)」。按教會傳統,宗徒都成了殉道者(martyrs),為耶穌作出了 高

的見証(µαρτυρία - marturía)。(注意:「見証」與「殉道」是同源詞。) 路加在《宗徒大事錄》記載了為耶穌作見証的階段:「這道先傳給以色列子民」

(宗10:36),即由「耶路撒冷及全猶太和撒瑪黎雅,並直到地極」(8)。 2:14-8:3 在耶路撒冷傳福音 8:4-9:43 在猶太及撒瑪黎雅傳福音 10:1-15:35 向外邦人展開福傳 15:36-28:31 聖保祿傳福音直到地極 v「耶穌說完這些話,就在他們觀望中,被舉上升」(9)——基督的身體在祂復活的那一刻就已受到光榮,正如祂已永久享有的那些新而超性的特徵所証實

的。然而在祂跟自己門徒們親切地吃喝、向他們教導天國道理的四十天中,祂的

光榮仍被隱蔽在普通人性的形象下。耶穌 後一次的顯現,是以祂的人性不能回

轉地進入天主的光榮來結束,這光榮以雲彩和天作為象徵,如今祂就在那裡,坐

在天主的右邊。(教理659)耶穌在橄欖山升天,山上曾有一座十字軍時代的八角形教堂,建於四世紀拜占庭時代的圓形教堂遺址上,以紀念耶穌升天,今為回

教徒所佔。 v「他們從名叫橄欖的山上,回了耶路撒冷…⋯上了那座他們所居住的樓房」

(12-13)——耶穌升天後,宗徒回到耶路撒冷的「樓房」(ὑπερῷον - hyperōon),這很可能就是 後晚餐廳,但路加用了兩個不同字詞來指這地方,稱它為「客房」

(κατάλυµα - kataluma)和「樓廳」(ἀνάγαιον - anagaion)(路22:11,12;參看谷14:14,15)。所謂「樓房」或「樓廳」,是指建於樓上的大廳,是用來招待訪客用的,由屋外一道階梯連接,無須進入主人家打擾。耶穌復活後,至少兩次進

入這門戶緊閉的樓廳(若20:19,26)。 這樓房一直是初期基督徒聚會的地方,這裡更被稱為新約的「熙雍山」。羅馬人

於70年摧毀耶路撒冷和聖殿時,這地方並沒有受到影響。厄比法尼(Epiphanius)

Page 4: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catholic-dlc.org.hk/LectioDivina2013-09-05.pdfLectio Divina 5-9-2013 1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 5/9/2013 宗1:4-14 直到地極為耶穌作證;

Lectio Divina 5-9-2013 4

主教記載:130年哈德良王帝(Hadrian)巡視已改名為 “Aelia Capitolina” 的耶路撒冷時,「發現除了幾間房屋和那座基督徒小教堂外,該處已被夷為平地。該

教堂矗立在熙雍山上,即門徒在耶穌升天後,上到的樓廳(hyperōon)。」 340年在這小堂上蓋了一座聖熙雍(Hagia Sion)大教堂,十字軍時代更開始在這裡紀念聖母逝世,今日的聖母安眠堂(Dormition)就是紀念這事。這教堂經歷多番破壞和重建,1333年那不勒斯國王取得遭大肆破壞的十字軍教堂,把它交給方濟會士。方濟會士修復晚餐廳(Cenacle),並設立了修院。可是這地方歷來多次易手,甚至曾經用作回教清真寺。自從1948年以來,該建築物已開放給遊客參觀。然而,當局只准許基督徒在聖週四和聖神降臨節上,在這裡舉行一些禮儀。

晚餐廳內的東北隅,有一間稱為聖神降臨小室,只在五旬節開放。 v「在那裡有伯多祿、若望、雅各伯、安德肋、斐理伯、多默、巴爾多祿茂、瑪

竇、阿耳斐的兒子雅各伯、熱誠者西滿及雅各伯的兄弟猶達」(13)——這十一位(參看谷16:14)是耶穌親自召叫的宗徒(猶達斯負賣主後已自殺身亡),當中「伯多祿、若望、雅各伯」多次列於首三位,他們三人是耶穌的的特選見証(復

活雅依洛女兒、顯聖容、山園祈禱)。宗徒的名單除載於這裡外,也見於瑪10:2-4;谷3:16-19;路6:13-16。他們也被稱為那「十二人」(瑪10:5; 26:14,47;谷3:14,16; 9:35; 10:32; 14:10,17,20,43;路6:13; 9:1,12; 18:31; 22:3,47;若6:67,71; 20:24)。他們的數目在教會 初期似乎具有特殊意義,以致伯多祿感到需要另選一人,來代

替死去的猶達斯,填補這數字的空缺(宗1:15-26)。 v「這些人同一些婦女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並他的兄弟,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

(14)——這些「婦女」即「那些由加里肋亞隨侍他的婦女們」(路23:49,55),當中應包括瑪利亞瑪達肋納、約安納、撒羅默、雅各伯的母親瑪利亞,以及那些

由加里肋亞來跟隨耶穌服事他的婦女(路8:1-3; 23:55; 24:10)。 至於那些被稱為「耶穌的兄弟」(參看瑪12:46; 13:55;谷3:31-34;路8:19-21;若2:12; 7:3,5,10;格前9:5;迦1:19)的人,大概是指耶穌的叔伯或姨表兄弟。教會傳統認為這些章節,並不指童貞瑪利亞的其他兒子:因為雅各伯和若瑟——「耶穌的兄弟」(瑪13:55),實為基督的一個門徒瑪利亞的兒子,她就是被強調地稱為「另一個瑪利亞」的那位(瑪28:1)。基督教新常引用這些經文,來否定聖母瑪利亞為卒世童貞的事實。即阿耳斐的兒子次雅各伯宗徒(非若望的哥哥雅各

伯),也被稱為「主的兄弟」(迦1:19),他後來成了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與伯多祿和若望一起,同被稱為教會的「柱石」(迦2:9)。

*** *** ***

Page 5: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catholic-dlc.org.hk/LectioDivina2013-09-05.pdfLectio Divina 5-9-2013 1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 5/9/2013 宗1:4-14 直到地極為耶穌作證;

Lectio Divina 5-9-2013 5

1)耶穌的升天,標誌著祂的人性已決定性地進入天主的神聖領域,並將再次從天降來,但在此期間,人的肉眼不再看得見祂。耶穌基督——教會的頭,先我們而抵達父的榮耀王國,為使我們——祂的肢體,懷著將有一日與祂永遠相處的希望而生活。耶穌基督既一次而永遠地進入了天上的聖殿,便以中保身分不斷為我

們轉求,以確保聖神源源不絕地傾注在我們身上。(教理665-667) 2)耶穌升天後,宗徒和一些弟兄和婦女們一起,圍繞在「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四周,「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這是教會的典型寫照。他們一起祈禱,期待聖神的降臨,這是教會第一個「九日敬禮」(Novena)。與瑪利亞一起祈禱,亦成了教會一個特徵和要素。聖神降臨是教會的誕生之日,那天有三千人領洗。基

督徒的誕生,與童貞聖母瑪利亞息息相關,就正如基督的誕生,與瑪利亞密切有

關一樣。 3)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救主之母》通諭中,論及一些聖母畫像時說:「晚餐廳聖母的像(Virgo coenaculi),與宗徒們一起祈禱期待聖神:難道她不能成為所有以弟兄般的交談,願意加深他們信仰的服從者的希望記號嗎?」祈求聖母,就是

請她與我們一起祈求天主,因為她是一位卓越的代禱者,就如她的畫像「以轉求

(Deesis)姿態作祈求狀,是信友旅程中直到主的日子的天主臨在的記號」。聖母帶領我們到她的聖子耶穌那裡,因為她是指示路道者(Hodegetria),「她導向基督和顯示基督」(Redemptoris Mater, 1987, #33)。 基督新教的兄弟姊妹,摒棄了聖母敬禮,認為那與基督唯一中保的信理相違。然

而教會的誕生,正與聯合聖母一起祈禱有關。我們要問的是:我們的聖母敬禮,

是否真的帶領我們更接近耶穌,因為這才是聖母敬禮的真諦。真正敬禮聖母的

人,必然遵從耶穌的教導,誠如瑪利亞對加納婚宴中的僕人說的,今日她也向我

們說:「祂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若2:5)。

Page 6: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catholic-dlc.org.hk/LectioDivina2013-09-05.pdfLectio Divina 5-9-2013 1 聖言誦讀聚會 (Lectio Divina) 5/9/2013 宗1:4-14 直到地極為耶穌作證;

Lectio Divina 5-9-2013 6

晚餐廳的貞女

Virgo Coenaculi 示道之母 Hodegetria

聖母以右手指示耶穌是道路

「轉求」 Deesis

瑪利亞和若翰洗者被喻為兩位卓越的代禱者 (伊斯坦布爾聖索非亞大教堂馬賽克畫)

祈禱的貞女 Virgo Orans

由「代禱」Deesis 畫中抽出的部分 耶穌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