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初早韭 百家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5/05/06/b07-0506.pdf · 梁佳蘿英文名...

1
B7 文匯副刊 采風 傳真:2873 2453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版逢周一至五刊出 翠袖 乾坤 查小欣 滿輿CG Banner A V 便范冰冰被封胸首播高開 mot- -mot 調調便Tom Dick and Harry Gaylord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Gay Lord of Shatin (Alter Ego) 便西西翻譯的意趣 西西便西古典順勢療法(一) 路地 觀察 湯禎兆 退退便便調調福建教育 生活 語絲 吳康民 調便調陰‧陽 琴台 客聚 彥火 天言 知玄 楊天命 正是春韭上市季節,走進菜場、超市,到處可 見綠油油、鮮嫩嫩的韭菜,偶去踏青,極易在村 野邂逅幾爿韭菜,猶如一行行清新小詩撩人心 旌,令人想起《紅樓夢》裡林黛玉「一畦春韭 綠,十里稻花香」詩句。 春韭不惟碧綠鮮嫩,模樣也俏,那細長潤澤的 葉片和潔白如玉的根莖,亭亭玉立猶如少女柔美 的肌膚,堪稱「秀色可餐」、「香嬌玉嫩」矣。 此刻手握鼠標,腦海又跳出「春韭秋菘」四 字,此語出自《南齊書·周顒傳》:「文惠太子 問顒:『菜食何味最勝?』顒曰:『春初早韭, 秋末晚菘也。』」於是「春韭秋菘」成為大眾美 食代名詞。「春韭」即指新春的韭菜;「秋菘」 則泛指一切時令蔬菜。春韭之美,由此可見! 春韭何以大受追捧?因為它味美、便宜又有營 養。鮮嫩的春韭,辛香中含幾絲甜意,嫩嫩的像 能掐出一把水來。它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無論 生吃、涼拌、炒食、包餡、入湯,都是鮮嫩可口 的菜中妙品。鄰居是位資深中醫師,他說春韭還 是一味食療佳品:春日人體肝氣偏旺,脾胃消化 吸收功能較差,吃韭菜則可強脾胃,有溫中下 氣、補腎益陽之功,對陽虛畏寒的女性更是大有 裨益。面對如此令人味蕾大開的食材,誰人不動 心呢? 春韭之美,早寫進古人詩文裡了。公元七百五 十九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新春,貶為華州司功 參軍的杜甫自洛陽經潼關返華州,在奉先縣拜訪 「發小」衛八處士。久別重逢的喜悅和乍見又別 的無奈,引發詩聖無限的人生感慨,於是寫下名 篇《贈衛八處士》,詩中有「夜雨剪春韭,新炊 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之句,雨夜 割下青翠欲滴的春韭炒菜,伴以噴香的新蒸黃粱 米飯,此情此景,能不令主客頻頻舉杯一飲而盡 嗎!? 說起來,更早還有東漢名士郭林宗(郭泰)雨 夜剪韭招待好友范逵的故事。某夜友人范逵光 臨,郭林宗親自冒雨入菜圃剪韭,製湯餅招待, 使「雨夜剪韭」成為美談。明人程登吉編著的 《幼學瓊林》就有:「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 殷;踏雪尋梅,孟浩然自娛興雅」的章節。 宋大文豪蘇軾身兼美食家,他用「斷覺東風料 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形容春韭之美。東坡深 諳乍暖還寒之時,多食「起陽草」有祛陰散寒、 補腎補陽的功能。有道是英雄所見略同,陸游亦 有「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餘」佳句; 鄭板橋則有「春韭滿園隨意剪,臘醅半甕邀人 酌」絕唱……能從簡樸菜餚裡嚼出非常滋味的才 子,不愧為懂得生活和感恩的高人! 春韭的倩影遍佈神州,韭菜炒雞蛋堪稱盛行中 國的黃金搭檔。兩千年前的《禮記》裡即有「韭 以卵」記載。不知哪位祖先無意間將韭菜配雞蛋 烹炒,覺得味美無比,這一「絕配」於是口耳相 傳,不脛而走,直至今日依然是普天下炎黃子孫 的最愛。 有人說南方人不愛吃韭菜,這實在是天大的曲 解。筆者在寧波長大,我家廚房後邊有一爿空 地,媽媽見縫插針種上幾行韭菜。南方多雨,那 韭菜長勢喜人,割了又長、長了再割,如此循環 不息,所以家母稱它為「長命草」。多少個風晨 雨夕,母親拿剪子,彎腰剪下一把嫩韭,再打幾 個雞蛋,很快地一大盤嫩滑香純、爽脆可口的韭 菜炒蛋就端上餐桌,每每讓全家人叫好不迭。 家母拿手菜還有韭菜炒烏賊、炒鴨血、炒螺 螄、伴香乾、伴筍絲和炒年糕等等,使香溢滿 屋,讓家人胃口大開,連鄰居也讚不絕口。遇有 人請教要領,母親就說,烹飪前要把韭菜白和韭 菜葉分開,因為它們炒熟時間不同,要先炒根 莖,後炒菜葉,以大火「速戰速決」,如此吃起 來口感最好。 春韭炒河蝦更是我家百吃不厭、歷久彌新的佳 餚。我記得,母親先將河蝦洗淨,加鹽、薑絲和 一大勺料酒置清水中浸泡,韭菜切成寸長,鍋中 油熱後下薑絲烹香,放入河蝦和乾辣椒翻炒,待 河蝦變紅時加鹽翻炒片刻,撒少許紅糖關火,餘 溫下拌勻即可出鍋。家母常言:「早春韭菜一束 金,韭菜有利養肝,而河蝦可助陽氣,營養又可 口。」此時父親會倒一杯自釀的楊梅酒,邊飲邊 吃,悠然自得地道:「春韭河蝦就佳釀,人生一 大快事也!」 在北方,除韭菜餡餃子外,最吃香的要數「韭 菜盒子」了,最地道的「韭菜盒子」則出自京 城。 猶記得一九八零年春在北京吃過的韭菜盒子。 那是我第一次進京,去東單裱褙胡同一個四合院 拜見「解放」不久的姑媽,正巧姑媽買菜回來, 還提着一大把春韭,她高興地對我說:「咱就吃 韭菜盒子吧!」只見她捲起袖筒,先將麵粉加水 揉成團,再將韭菜摘淨洗好,瀝乾後切碎,接着 炒雞蛋並剁碎,然後將雞蛋、韭菜和蝦皮加鹽及 調料攪成餡。將醒好的麵劑擀成薄皮,放餡,封 口捏出小褶。最後在平底鍋加少許油燒熱,放入 韭菜餅,烙成兩面金黃時就大功告成。那天姑媽 做了好幾鍋韭菜盒子,我一連吃了十幾個還意猶 未盡,那鮮嫩清香回味悠長的滋味,三十多年後 的今天依然記憶猶新! 據說在北京住過多年的魯迅先生,也青睞北方 麵食,尤其是韭菜盒子。定居上海後,女作家蕭 紅是周家常客,她拿手活正是韭菜盒子,很得迅 翁稱讚。韭菜盒子也贏得不少老外的歡迎。曾榮 膺「U20 世界盃最佳球員」稱號的馬里足球明星 施度基達於二零一二年來華加盟大連阿爾濱隊, 中方對這位大牌「外援」的生活起居安排得非常 周全,尤其在飲食方面,施度基達不吃肉、不吃 雞蛋,卻愛吃韭菜盒子,大連廚師就迎其所好, 天天為他製作添加蝦仁的韭菜盒子,令他高興有 加。 現今人很難享受「夜雨剪春韭」的浪漫詩意 了,但春韭之美卻深入人心,歷久彌香。前年一 個春夜,我與一文友在某機關加班趕稿,半夜想 去食堂吃點夜宵,可惜廚師早已下班,灶台邊只 有一把韭菜和幾個剩饅頭,文友直搖頭。我二話 不說,將那把韭菜摘洗乾淨,切成寸段在開水中 一焯,加上鹽、白醋、麻油和味精,做成一盤涼 拌韭菜。再將剩饅頭切片,入油鍋煎成金黃色。 同事見狀大喜,跑到辦公室取來大半瓶白酒,在 酒精刺激下,我倆自力更生,在寂靜的春夜享受 了一餐清香的涼拌韭菜和酥脆炸饃片,味美極 了! 昨天上街,偶在一家新開店舖見到幾盆綠油油 的盆栽,亭亭玉立、鮮嫩可人,非常賞心悅目, 引來不少人圍觀。走近一看,不是蘭花,也非水 仙,哇居然是鮮活的春韭!女店主姓岳,快 人快語道:「這韭菜不施農藥化肥,既可觀賞又 能入菜,乃純天然、無公害的藝術盆栽!」 筆者詳問究竟,得知此乃銀都農藝合作社新開 發的品種。他們擁有韭菜溫室大棚和千畝育苗基 地,聘請了農大、科技廳和植物研究所專家親臨 指導,新近推出五百盆藝術韭菜,零售價三十六 元。我即場買了一盆,並賦詩贈予店家: 春韭向來惹人憐, 藝術盆栽更嬌艷。 舉世盛讚起陽草, 笑稱此物尤可餐! 春初早韭 調調便西閒話飲食 隨想 興國 責任編輯:陳敏娜 2015 年 5 月 6 日(星期三) à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Sep-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春初早韭 百家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5/05/06/b07-0506.pdf · 梁佳蘿英文名 Gaylord ,我跟他開了個玩笑,說莎劇 有 TheMerryWivesofWindsor ,他是

B7 文匯副刊采風傳真:2873 2453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版逢周一至五刊出

翠袖乾坤查小欣

范冰冰有份投資兼主演的

︽武媚娘傳奇︾︵香港譯為

︽武則天︾︶,本以低胸古

裝做賣點,內地開播時反應

不算熱烈,直至被勒令封

胸,事業線上加了兩吋高薄紗,賣點被

埋,反而幫了大忙,網民不滿看不到女角

們三分二的小肉團,瘋傳議論,聲言發起

罷看行動,媒體輿論熱話,︽武則天︾一

夜間聲名大噪,挑起大眾好奇心,紛紛網

上搜尋原裝正版。

由始至終,范冰冰作為投資方兼女主

角,從沒對事件表態,劇組方面默默作出

配合,花近二千萬做後期加工,用C

GBanner

牢封事業線,平和、有效率地解決

事件,令劇集繼續順利播出,向各買家有

所交代,將損害減至最低。

內地古裝劇在香港反應向來普通,硬被

封胸令︽武則天︾成為時事版及娛樂版話

題,助長聲勢,無綫電視買來播,又引起

一輪討論,焦點仍是放在幾吋長的事業線

上,星期天︵二十六號︶首播錄得最高收

視二十四點,星期天晚上的收視通常不及

平日,有二十四點收視,成績很不錯,幸

得封胸效應變相替劇集宣傳造勢,引起香

港觀眾廣泛關注。

誰說樣靚身材好就是無腦芭比公仔,看

范爺用眾女角事業線包裝︽武則天︾,作

用其實就如一碟名貴佳餚加點伴碟菜,伴

碟菜竟發揮吸客作用,能不讚她計算準確

嗎?封胸她贏,不封胸她同樣都贏,范冰

冰的冰原來是冰雪聰明的意思。

網民投訴劇集零事業線,因而減低收看

意慾,邏輯思維出問題,要看事業線大可

去看AV或色情片,何需如斯刁鑽要從一

套古裝劇去飽嘗胸隙眼福?把觀眾都說成

是急色鬼,好像只要一味露胸無劇情便能

高收般,觀眾才沒那麼膚淺,否則范冰冰

因袒胸冷病發高燒也無需死撐唸對白演

出,索性來一場床戲︱︱衣着暴露臥病床

上,海棠春睡,大露特露,不就大收特

收?

范冰冰被封胸首播高開

文學翻譯工作是一個大學問。

那天在與余光中先生及中文大學翻譯系榮

休講座教授金聖華教授談到直譯與意譯的問

題,很值得探討。

金聖華以她長年翻譯的經驗和體會,提出

不少見解,與大家共享︱︱

︱︱一般人講直譯和意譯,毫無意義;

︱︱法文說m

ot--mot

,像魯迅主張的那種直譯

是很糟糕的;

︱︱我喜歡用﹁貼譯﹂,盡量貼近原文,重現

它的風格,或高雅,或通俗;

︱︱學生翻譯,常有一個問題,喜歡調換句

序,調得很順滑易懂,以為這樣文章便順當;

︱︱但像偵探小說,內容懸疑,可能某人物出場

後,要好幾頁過去才把那人的身份揭示出來;

︱︱學生就愛把謎底提前揭曉,懸念隨之蕩然無

存;︱

︱余先生講過,一個好的翻譯家,要有好多

把刷子,刷牆的又豈能拿來刷牙呢?

︱︱余先生翻譯戲劇其實也是字斟句酌,不過

斟酌的對象不同而已。

談到翻譯長篇文學作品,余先生對他翻譯王爾德作品,有

很生動的描述︱︱

︱︱翻譯長篇作品,你自然跟它長相左右;

︱︱那幾個月,你就被它附體,臨於你身上來。譯者成

了演員,自以為是凱撒;

︱︱至於王爾德,他是不會為後來的譯者留餘地,能寫

多好就寫多好;

︱︱王爾德如果是中國人,定必是律詩或駢文的高手,

會寫出︽滕王閣序︾來;

︱︱英文也有對仗,但不像中文的﹁張三李四﹂,T

omDick

,andHarry

,加了個逗號,破句了;

︱︱梁佳蘿英文名G

aylord

,我跟他開了個玩笑,說莎劇

有TheMerryWivesofW

indsor

,他是G

ayLord

ofShatin

余先生在另一篇文章,曾談到他在翻譯過程中,與原作者

心神交會。

他自稱,他譯︽梵谷傳︾時,﹁梵谷附靈在我的身上,成

了我的﹃第二自己﹄(A

lterEgo)

。﹂換言之,梵谷憂他亦

憂,梵谷喜他亦喜。

譯︽不可兒戲︾時,他自稱:﹁王爾德寫得眉飛色舞,我

也譯得眉開眼笑,有時更笑出聲來,達於書房之外。家人問

我笑什麼,我如此這般地口譯一遍,於是全家都笑了起

來。﹂可

見余先生翻譯的投入和意趣。

至於談到余先生的老師︱︱梁實秋,不贊成當年余先生

翻譯︽白鯨記︾。

余先生談到一段少人聞問、他與梁實秋不同的見解︱︱

︱︱梁實秋認為美國文化淺薄,無甚可觀;

︱︱同時,他寫︽雅舍小品︾寫習慣了,正話反說;

︱︱從前他推薦我到愛荷華大學讀書,勸我去美國不必

念什麼學位,逛逛就好了;

︱︱後來我赴香港教書,他也說,你我都不是教書的

人,去香港玩玩就行;

︱︱梁先生講話,故作瀟灑,有時候我都不太聽他的。

他還勸我,在美國可不要開車,太危險了,詩人怎麼能開車

呢?︱

︱梁實秋最早期的朋友是郭沫若,信奉浪漫主義;

︱︱赴美以後,隨人文主義大師學習,便反過來批評浪

漫主義,走中庸之道,跟胡適之、聞一多交往。

至於談到余先生未來的翻譯工作,他沒有正面回答。

余先生說:﹁我想翻譯的東西多着哩。翻譯一部好作品,

你就有一段長時間,跟一顆美好的心靈在一起,作天才的代

言人。翻譯一本心愛的書,書每天都在等着你,不愁無事可

幹,又不像創作,要費心構思題材。因為我對繪畫很有興

趣,最想翻譯一本畫家的傳記,特別是十七世紀西班牙籍希

臘裔畫家艾爾.葛雷柯。不過,我仍找不到恰當的書,有的

太學術,有的太短。﹂

(下)

翻譯的意趣

順勢療法在香港並不普遍,但近年執業

行醫的醫者增加,正因為自然療法風盛趨

所致。早前太太上香港電台接受訪問,主

持人也說自己孩子的濕疹,也正由順勢醫

師醫治。

除了現代醫學︵即西醫︶之外,香港人求

診多找中醫。在歐美等地,順勢療法則是較

流行的非對抗療法︵西醫為對抗性︶。英國

皇室一向是順勢療法的擁護者,奇怪的是他

們卻沒有引進香港。

上周末,有幸上了一天的古典順勢療法

課。古典派講求單方、用藥種類審慎、劑量

力求最少,就如經方派中醫,施藥一定不

多,以刺激身體達至完全的自癒療程。這方

面與自己經常求診的中醫師方針不謀而合,

也近似台灣李壁如醫師常說的﹁只管添炭﹂

︱︱病徵從來只是自救的過程,力度不足便

滯困於病患狀態,這時候應該添炭讓身體運

行得更快以自癒。

課程是基礎班,主要說順勢療法的理念及法則︱︱順

着身體的反應,以病徵作引導,以能引起相同徵狀的療

劑,刺激身體走畢回復平衡的路。用我首次用順勢概念

的例子去說:有一次燙傷手指,手指開始發熱,發熱是

要修復手指的傷,故應放進溫水而不是冷水。起初會有

點刺痛,但幾分鐘後已完全不痛。有別於平時用冷水

沖,在短暫舒緩後,至少要痛上好幾天。廣義的順勢療

劑就是那溫水,而不是熱水,因為經振盪稀釋的物質沒

有了副作用,只餘下水對物質的記憶。療劑來自不同之

物,有洋葱、蠔殼和礦物。醫師老師也教了實際的醫療

方法,有從療劑出發的,也有從病種出發的。對我們而

言,當然後者較易入腦,因為每一種藥的功效太多了!

方法就有點如中醫的異病同治︵老師說順勢療法很像道

德經,順勢而為,也是一種有趣的連繫︶。

世界真的很美妙神奇,不同療法︵非對抗式︶重點不

同,中醫、顱底、草藥、芳香療法等均非常講求醫師天

分。順勢療法除了醫師的判斷外,也倚賴病人描述的病

徵,放大了醫師要追逐的心理遊戲,但病人參與度很

高。當中幼兒病者,就會較倚重醫師望、聞、切診,難

度會較高。至於成人病者,問診是主要方法。

自然療法︵以非對抗式作定義︶非常倚重醫師的品德

及知識。西醫大部分依書直說,同病同治,對病不對

人;其他療法變化很大,每位病人都是獨特的,但也因

為如此,才可以回歸以人為本的基礎。不過,真正醫術

本應如此︱︱沒有夾不夾的醫師,只有精不精的醫術。

古典順勢療法(一)

路地觀察湯禎兆

福建近年建設突飛猛進,我曾多次隨全國人大

代表和香港特區成立前的籌委會等機構前往參觀

訪問。光是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福建領導時就來過

兩次。因為我每次與他會晤時都向他贈送拙著,

因而他對我有印象。二零零七年我準備退任人大

代表時,在會議主席台上遇到他並與之告別。他欣然

單獨與我在側廳合照,至今懸掛在辦公室裡,以留永

記。近

年雖然退休,也連續三年訪問,或經校友邀請,

或經汕頭探親順遊,都留下良好印象。這次短短四天

視察,總的印象是不少二線城市高樓矗立,一片繁榮

景象。而交通的方便,快速公路四通八達,更是印象

深刻。

聽了好幾個報告,特別是對福建教育的突飛猛進,

至為欽佩。福建是中國主要僑鄉,許多鄉親早年為求

生活,離鄉別井,艱苦奮鬥,終於事業有成。人客異

鄉,深知﹁知識就是力量﹂,華僑重視下一代教育,

於是稍有積蓄,都願捐資回鄉興學。最著名的便是愛

國企業家陳嘉庚,捐資回閩創辦大中小學,如廈門大

學和集美學校等等。胡文虎︵萬金油大王︶也是另一

位。我

終生從事教育工作,逾六十餘年,此次到閩,據報全省學

前教育入學率達百分之九十六點九;高中階段入學率達百分之

九十三點四;高等教育入學率已達百分之三十九點八。其普及

程度已超過香港,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對此甚為敬佩。

而且前年開始,將新增教育經費向老區舊區、農村地區、民

族地區、欠發達地區傾斜,務求普及,務求教育公平。不求突

出﹁名校﹂,更是明智之舉。

習近平總書記雖然已調中央工作多年,未忘情於福建。去年

來閩考察時,強調﹁福建沒有理由不辦好教育﹂。是的,閩人

和閩僑都重視教育,福建的教育又有良好基礎,上下一致。相

信教育工作將是福建的一朵奇葩,是福建驕人的一項政績。

福建教育 生活語絲吳康民

每一位華人,總會對﹁陰陽﹂的概念

略有所聞。天命鑽研玄學,對陰陽的看

法自然力求深入而通透,不免研究一些

抽象而繁複的理論。對於普羅大眾而

言,陰陽代表的自然觀,無需如此繁

雜,理解為大自然中各種對立而又相互聯繫

的事物,已足矣。

陰陽所代表的對立,首先令人想起的,自

然是男女的性別觀念。男主陽,女主陰;男

性陽剛,女性陰柔,似乎是祖祖輩輩傳下來

的傳統文化觀念。陰陽調和,男女結合,天

經地義。

進入新世紀,世界各地對傳統的性別觀作

出挑戰。例如,出現聲稱自己是既非男亦非

女的﹁無性人﹂等。這麼說來或許過於抽

象,若放在文學講,以故事呈現給大家,也

許便於理解。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有一位新作家

叫董啟章,寫了兩個討論性別的故事︱︱︽雙身︾和

︽安卓珍妮︾。前者講述變性人的故事;後者講述一

位生物研究者,厭倦了丈夫大男人主義的﹁呵護﹂,

索性隱居山林,醉心尋找和研究一種叫﹁安卓珍妮﹂

的動物。這動物單性繁殖,無需經過異性交配,就可

繁衍後代。作家借助這個故事,試圖反思﹁陰陽﹂性

別觀,並且從中表達對女性命運的思考。

這思考模式,顯然與傳統的陰陽觀相違背,想要得

到認同和接受,注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陰陽調和互

補之餘,不代表兩者糾纏至無法分辨。然而,是否可

以就此說明,此類思想是﹁錯﹂的呢?在我看來,年

輕人新的思維方式,自有其合理和可取之處,也許能

激發新的啟示。若拚命以古代哲學作出辯駁,未免矯

枉過正。因此,天命不願就此下定論。是對是錯,悉

隨看官判定。

陰‧陽

琴台客聚彥 火

天言知玄楊天命

正是春韭上市季節,走進菜場、超市,到處可見綠油油、鮮嫩嫩的韭菜,偶去踏青,極易在村野邂逅幾爿韭菜,猶如一行行清新小詩撩人心旌,令人想起《紅樓夢》裡林黛玉「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詩句。春韭不惟碧綠鮮嫩,模樣也俏,那細長潤澤的葉片和潔白如玉的根莖,亭亭玉立猶如少女柔美的肌膚,堪稱「秀色可餐」、「香嬌玉嫩」矣。此刻手握鼠標,腦海又跳出「春韭秋菘」四

字,此語出自《南齊書·周顒傳》:「文惠太子問顒:『菜食何味最勝?』顒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也。』」於是「春韭秋菘」成為大眾美食代名詞。「春韭」即指新春的韭菜;「秋菘」則泛指一切時令蔬菜。春韭之美,由此可見!春韭何以大受追捧?因為它味美、便宜又有營養。鮮嫩的春韭,辛香中含幾絲甜意,嫩嫩的像能掐出一把水來。它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無論生吃、涼拌、炒食、包餡、入湯,都是鮮嫩可口的菜中妙品。鄰居是位資深中醫師,他說春韭還是一味食療佳品:春日人體肝氣偏旺,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較差,吃韭菜則可強脾胃,有溫中下氣、補腎益陽之功,對陽虛畏寒的女性更是大有裨益。面對如此令人味蕾大開的食材,誰人不動心呢?春韭之美,早寫進古人詩文裡了。公元七百五十九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新春,貶為華州司功參軍的杜甫自洛陽經潼關返華州,在奉先縣拜訪「發小」衛八處士。久別重逢的喜悅和乍見又別的無奈,引發詩聖無限的人生感慨,於是寫下名篇《贈衛八處士》,詩中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之句,雨夜割下青翠欲滴的春韭炒菜,伴以噴香的新蒸黃粱米飯,此情此景,能不令主客頻頻舉杯一飲而盡嗎!?說起來,更早還有東漢名士郭林宗(郭泰)雨

夜剪韭招待好友范逵的故事。某夜友人范逵光臨,郭林宗親自冒雨入菜圃剪韭,製湯餅招待,使「雨夜剪韭」成為美談。明人程登吉編著的《幼學瓊林》就有:「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尋梅,孟浩然自娛興雅」的章節。宋大文豪蘇軾身兼美食家,他用「斷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形容春韭之美。東坡深諳乍暖還寒之時,多食「起陽草」有祛陰散寒、補腎補陽的功能。有道是英雄所見略同,陸游亦有「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餘」佳句;鄭板橋則有「春韭滿園隨意剪,臘醅半甕邀人酌」絕唱……能從簡樸菜餚裡嚼出非常滋味的才子,不愧為懂得生活和感恩的高人!春韭的倩影遍佈神州,韭菜炒雞蛋堪稱盛行中

國的黃金搭檔。兩千年前的《禮記》裡即有「韭以卵」記載。不知哪位祖先無意間將韭菜配雞蛋烹炒,覺得味美無比,這一「絕配」於是口耳相傳,不脛而走,直至今日依然是普天下炎黃子孫的最愛。有人說南方人不愛吃韭菜,這實在是天大的曲

解。筆者在寧波長大,我家廚房後邊有一爿空地,媽媽見縫插針種上幾行韭菜。南方多雨,那韭菜長勢喜人,割了又長、長了再割,如此循環不息,所以家母稱它為「長命草」。多少個風晨雨夕,母親拿剪子,彎腰剪下一把嫩韭,再打幾個雞蛋,很快地一大盤嫩滑香純、爽脆可口的韭菜炒蛋就端上餐桌,每每讓全家人叫好不迭。家母拿手菜還有韭菜炒烏賊、炒鴨血、炒螺

螄、伴香乾、伴筍絲和炒年糕等等,使香溢滿屋,讓家人胃口大開,連鄰居也讚不絕口。遇有人請教要領,母親就說,烹飪前要把韭菜白和韭菜葉分開,因為它們炒熟時間不同,要先炒根莖,後炒菜葉,以大火「速戰速決」,如此吃起來口感最好。春韭炒河蝦更是我家百吃不厭、歷久彌新的佳

餚。我記得,母親先將河蝦洗淨,加鹽、薑絲和一大勺料酒置清水中浸泡,韭菜切成寸長,鍋中油熱後下薑絲烹香,放入河蝦和乾辣椒翻炒,待河蝦變紅時加鹽翻炒片刻,撒少許紅糖關火,餘溫下拌勻即可出鍋。家母常言:「早春韭菜一束金,韭菜有利養肝,而河蝦可助陽氣,營養又可口。」此時父親會倒一杯自釀的楊梅酒,邊飲邊吃,悠然自得地道:「春韭河蝦就佳釀,人生一大快事也!」在北方,除韭菜餡餃子外,最吃香的要數「韭菜盒子」了,最地道的「韭菜盒子」則出自京城。猶記得一九八零年春在北京吃過的韭菜盒子。

那是我第一次進京,去東單裱褙胡同一個四合院拜見「解放」不久的姑媽,正巧姑媽買菜回來,還提着一大把春韭,她高興地對我說:「咱就吃韭菜盒子吧!」只見她捲起袖筒,先將麵粉加水揉成團,再將韭菜摘淨洗好,瀝乾後切碎,接着炒雞蛋並剁碎,然後將雞蛋、韭菜和蝦皮加鹽及調料攪成餡。將醒好的麵劑擀成薄皮,放餡,封口捏出小褶。最後在平底鍋加少許油燒熱,放入韭菜餅,烙成兩面金黃時就大功告成。那天姑媽做了好幾鍋韭菜盒子,我一連吃了十幾個還意猶未盡,那鮮嫩清香回味悠長的滋味,三十多年後的今天依然記憶猶新!據說在北京住過多年的魯迅先生,也青睞北方麵食,尤其是韭菜盒子。定居上海後,女作家蕭紅是周家常客,她拿手活正是韭菜盒子,很得迅翁稱讚。韭菜盒子也贏得不少老外的歡迎。曾榮膺「U20世界盃最佳球員」稱號的馬里足球明星施度基達於二零一二年來華加盟大連阿爾濱隊,中方對這位大牌「外援」的生活起居安排得非常周全,尤其在飲食方面,施度基達不吃肉、不吃雞蛋,卻愛吃韭菜盒子,大連廚師就迎其所好,天天為他製作添加蝦仁的韭菜盒子,令他高興有加。現今人很難享受「夜雨剪春韭」的浪漫詩意

了,但春韭之美卻深入人心,歷久彌香。前年一個春夜,我與一文友在某機關加班趕稿,半夜想去食堂吃點夜宵,可惜廚師早已下班,灶台邊只

有一把韭菜和幾個剩饅頭,文友直搖頭。我二話不說,將那把韭菜摘洗乾淨,切成寸段在開水中一焯,加上鹽、白醋、麻油和味精,做成一盤涼拌韭菜。再將剩饅頭切片,入油鍋煎成金黃色。同事見狀大喜,跑到辦公室取來大半瓶白酒,在酒精刺激下,我倆自力更生,在寂靜的春夜享受了一餐清香的涼拌韭菜和酥脆炸饃片,味美極了!昨天上街,偶在一家新開店舖見到幾盆綠油油

的盆栽,亭亭玉立、鮮嫩可人,非常賞心悅目,引來不少人圍觀。走近一看,不是蘭花,也非水仙,哇——居然是鮮活的春韭!女店主姓岳,快人快語道:「這韭菜不施農藥化肥,既可觀賞又能入菜,乃純天然、無公害的藝術盆栽!」筆者詳問究竟,得知此乃銀都農藝合作社新開

發的品種。他們擁有韭菜溫室大棚和千畝育苗基地,聘請了農大、科技廳和植物研究所專家親臨指導,新近推出五百盆藝術韭菜,零售價三十六元。我即場買了一盆,並賦詩贈予店家:

春韭向來惹人憐,藝術盆栽更嬌艷。舉世盛讚起陽草,笑稱此物尤可餐!

春初早韭

百家廊

馬承鈞

有朋友說,以前飲食

隨意,身體健康得很,

如今追求健康飲食,為

什麼反而易得﹁三高﹂

和其他病症?

答案應該有不同說法,我

認為,從前的食物都是自然

種植、自然生長,不像如今

用大量藥物來讓動物快速生

長,是原因之一。因為現代

人講求賺快錢,就把良心放

到一邊了。

原因之二,現代人體力勞

動少了,能量的消耗自然減

低,積存體內的營養過多,

自然容易﹁三高﹂了。原因

之三,以前我們輕微生病

時,總會喝杯涼茶,感冒咳

嗽就慢慢痊癒了。以前的涼茶是苦

的,長輩有時都用強迫方式灌喝,或

用喝後賞一粒糖的誘惑方式,讓年幼

的我們掩鼻一飲而盡。如今哪裡找苦

茶?都是添加糖的。而且小病就吃抗

生素,久而久之自然抵抗力減低,而

藥效也降低了。

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年紀大了,

機能的抵抗力低了。年紀大了之後,

太注重追求健康飲食,又把幾十年來

身體對過去飲食的自然適應機能改

變,適應變成不適來調整,不能調整

的話,病魔是否就能趁虛而入?

飲食之道是很個人的,要跟隨大

眾,除非決心很大,完全達到是不太

可能。比如吃慣了有彈牙感的粉皮,

面對軟趴趴的粉皮時,就會批評做得

不好,於是就拒吃了。但那軟趴趴的

粉皮,很可能是特別烹製的,因為不

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吃法,怎能不明就

裡便胡亂批評?各處鄉村各處例,入

境不隨俗,什麼東西好吃、什麼不好

吃,就無法統一標準了。但為了健康

而能放下身段去吃喝那些淡而無味的

食物,為什麼就不能欣賞不同於習慣

的吃法呢?

閒話飲食 隨想國興 國

■責任編輯:陳敏娜 2015年5月6日(星期三)

春韭雞蛋堪稱「絕配」。

作者拍攝

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