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田边青蛙专 又题:当埃马纽埃尔...

1
E-mail:[email protected] 4 国际 2017 5 3 本版编辑:康慨 电话: 010-67078085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 5 编: 100062 话: 67078085 真: 67078086 今日二十版 零售每份 3.00 京东工商广字第 8063 印刷厂: 光明日报印刷厂 美国哲学家阿尔文 · 普兰 廷加 Alvin Plantinga )获得了 2017 年的坦普尔顿奖,并获 奖金一百一十万英镑,约合 人民币元九百七十一万元。 写有畅销书《禅与摩托车维 修艺术》的美国作家罗伯特 · 西格 Robert Pirsig 4 24 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普林斯顿大学将三层的西 校老楼易名 莫里森堂 ,以此 向小说家和诺贝尔奖得主托 · 莫里森致敬。 《北卡罗来纳犹太新闻》宣 布,三位犹太作家 —以色 列的阿莫斯 · 奥兹、大卫 · 罗斯曼和阿根廷的萨曼塔 · 施韦布林进入了今年布克国 际奖的六人决选名单。 简简讯 中华读书报特约记者 戴铮 中华读书报记者 康慨 三十九岁的埃马纽埃尔 · 马克 龙和六十四岁的妻子手拉手走上 巴黎凡尔赛门的舞台,当众拥吻。 他随后开始讲话,首先感谢 妻子,因为没有她,“我不会是现 在的我。” 群众高呼她的芳名:“布丽吉 特!布丽吉特!布丽吉特!” 作为前进!党的候选人,马 克龙已在 4 23 日举行的法国大 选首轮投票中胜出。普遍预测他 将在本周日( 5 7 )的第二轮 投票中战胜四十八岁的前国民阵 线领袖马琳 · 勒庞,成为第五共和 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中华读书报更关心马克龙早 年所受的文学教育,尽管我们将 不可避免地述及他惊世骇俗的爱 情生活。 纪德、莫泊桑、图尼埃、 佩雷克、夏尔和艾吕雅 马克龙夫妇的姻缘与文学有 着脱不开的干系。 他们相遇时,布丽吉特和丈 夫现在一样大—三十九岁,在 亚眠市皮卡迪的耶稣会高中普罗 维登斯中学当语文老师,教拉丁 文、法文和戏剧。丈夫那年十五 岁,和她的大女儿洛朗斯同龄。 他在她任教的中学上学,但她并 不直接教他。 布丽吉特娘家姓特罗尼厄, 人们叫她奥齐埃夫人,因为她是 银行家安德烈 · 路易 · 奥齐埃的太 太,两人生育三子女:塞巴斯蒂 安、洛朗斯和蒂费娜。小马克龙 和洛朗斯在同一个班里上课,同 学们多为天主教背景,业余时间 参加教堂的唱诗班,或服务于社 区的天主教慈善组织。但马克龙 偏爱文学和戏剧。 在去年 11 XO 出版社发 行的自传《革命》( Révolution 中,他对亚眠的童年时代只是一 笔带过。“我在书里度过了童年, 有点儿远离世界。”马克龙写道, “我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文本和语 词来感受生活。” 他在亚眠的旧居位于戈尔 · · 吕米伊路,卧室里有一个 大书架。中学同学雷诺 · 达特韦 勒告诉布隆伯格通讯社,马克龙 房间的墙上没有摇滚明星或切 · 格瓦拉的海报,只有几位法国著 名作家的照片。 《名利场》杂志法国版报道,在 少年马克龙的随身读物中,有米歇 ·图尼耶( Michel Tournier )的 《桤木王》( Le Roi des aulnes )、安 德烈 · 纪德的《地粮》( 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一译《人间食粮》) 以及勒内 · 夏尔( Rene Char )和保 ·艾 吕 雅( Paul Éluard )的 诗 集。他把学校里以读书为荣的同 学们吸引到身边,听他读《桤木 王》。离开学校前,他签赠照片, 用“乌利皮安”( oulipien )称呼另 一个朋友,但学校里没人知道这 个词的意思,查过字典才晓得,它 指的是乔治 · 佩雷克参加过的鲜 有人知的实验性文学团体乌利波 的成员。得瑟到这种程度,换了 另一个国家的另一所学校,马克 龙同学想必早被打成了残废。但 这是法国,他人见人爱。 人人都爱小马克龙 与马克龙更为亲近的外婆热 尔梅娜 · 诺盖斯在靠北的图克寓 所还有一大批藏书,其中包括加 利马尔出版社著名的白色丛书, 他从幼年时起就从中得到了丰富 的营养。十一岁时,他已经读过 纪德的《田园交响乐》( La Symphonie pastorale )和莫泊桑的《山 鹬集》( Contes de la bécasse )。他 父亲、皮卡迪儒勒 · 凡尔纳大学神 经病学教授让- 米歇尔 · 马克龙 对《名利场》回忆,他教儿子学希 腊语,“埃马纽埃尔很好奇。就像 一块海绵。他总是不管碰到什么 都尽其所能地往里吸。” 马克龙在普罗维登斯中学没 学到什么。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 西他早就自己读过了。 当时教他的语文老师、今年 七十五岁的莱昂纳尔 · 泰尔努瓦 一眼就看出马克龙是个“才华出 众的学生”。有一次上课,他请他 谈谈莫泊桑,结果呢,“马克龙完 全脱稿,大谈了一个多小时,凭着 记忆背诵书里的段落,在全班同 学面前踱来踱去—很像他现在 竞选时的样子。”泰尔努瓦对布隆 伯格回忆说。 他还告诉《名利场》,做马克 龙的老师时,“我女儿很不满意我 对埃马纽埃尔的喜爱。” 小马克龙那个时候崇拜密特 朗总统的顾问、经济学家和社会学 家雅克 · 阿塔利( Jacques Attali )。 读毕法国历史学家塞尔日 · 格鲁津 斯基( Serge Gruzinski )研究拉丁美 洲史的专著,他写了一部名叫《巴比 伦巴比伦》的小说,描写死于科尔特 斯军队之手的最后一个印第安人, 投给著名作家和文学编辑让-· 罗贝尔( Jean-Marc Roberts ), 却遭罗先生礼貌的退稿。 幸好小说家的梦想早早破 灭,让马克龙成年后不断向着爱 丽舍宫前进,成为阻止勒庞问鼎 总统宝座的最后一道壁垒。他少 年时代的偶像阿塔利如今七十三 岁,已经加入了前进!党的竞选 团队,做了马克龙的军师。 昆德拉、塔迪厄和德 · 利波 有一天,奥齐埃夫人十五岁 的女儿洛朗斯回到家,说班上有 位同学聪明得不得了,“一个无所 不知无所不晓的疯狂的男孩。”那 时她绝不会想到,她赞不绝口的 这位同学将成为她的继父。 奥齐埃夫人很快见到了马克 龙,发现他果然“不同寻常”( hors norme )。学校排演捷克作家米 · 昆德拉所写的话剧《雅克和他 的主人:一出向狄德罗致敬的三 幕剧》( Jacques et son maître ),她 监管剧团,马克龙扮演男主角。 “十五岁时,马克龙就有着二 十五岁的成熟。”他当年的体育老 师达尼埃尔 · 勒勒对布隆伯格回 忆,“他更愿意花时间跟老师谈 话,而不是和同学聊天。” 在小马克龙眼里,金发的布 丽吉特 · 奥齐埃像极了另一位布 丽吉特—法国头号性感明星碧 · 巴铎,两人有着一样的发型。 演完《雅克和他的主人》,他们 又排演了让 · 塔迪厄( Jean Tardieu 的《语言的喜剧》( La comédie du langage )。马克龙毫不腼腆,请求 奥齐埃夫人对他进行个别辅导,并 一起改编意大利剧作家爱德华多 · · 菲利波( Eduardo De Filippo )的 剧本《喜剧的艺术》( L'art de la comédie ),以便将它扩展到能够容 纳十五个角色。 马克龙和布丽吉特每个星期 五都会见面,而且毫无疑问,他们 之间的师生关系越过了法律许可 的界限。 他做导演兼编剧,为缺乏女 角的《喜剧的艺术》加添了精彩的 一幕,让七个女生身穿婚纱,在舞 台上探讨白马王子。剧中这七个 女人受到了同一个男人的引诱和 抛弃。 达特韦勒告诉布隆伯格,马 克龙改完《喜剧的艺术》,布丽吉 特老师为之大喜,说道:“埃马纽 埃尔有着当作家的惊人天分。”达 特韦勒发现,“她的声调可不像一 个老师谈论学生时的正常声调。” 剧演的最后一个夜晚,全体 演职员到饭馆吃饭,达特韦勒注 意到马克龙与奥齐埃夫人用一种 他只能称之为“温柔的动作”进行 了交流。他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布丽吉特后来回忆,吸引她 的是小马克龙的智慧。“一点一点 地,他的聪慧征服了我。我现在 仍然无法度量它全部的深度。”她 告诉《巴黎竞赛》画报,“我感到自 己在坠入爱河。他也一样。” 不管您干啥,我一定要 娶您! 为了防止成年人滥用权力或 其他优势,法国法律规定,合法性 交的最低年龄是十八岁。 女教师行事谨慎,但纸包不 住火。在外省小城的布尔乔亚社 会,他们之间的情事成了几乎人 所共知的丑闻。 小马克龙正式通知父母,他 爱上了奥齐埃夫人。两口子大为 惊讶,他们一直以为儿子在和老 师的女儿洛朗斯谈恋爱,哪里想 得到是老师本人呀。 终于有一天,奥齐埃夫人对 马克龙说,他远走高飞的时候到 了,他必须离开她,离开亚眠,到 巴黎去。他同意了,但留下了火 热的誓言。 “十七岁那年,埃马纽埃尔告 诉我:‘不管您干啥,我一定要娶 您!’( Quoi que vous fassiez, je vous épouserai ! )”布丽吉特说, “爱情清除了路上的一切,让我一 路走向离婚。啥也拦不住了。” 1994 年,他去了巴黎,在亨 利四世高中念完中学的最后一 年,老师当中有作家和历史学家 马克斯·加 洛( Max Gallo加洛 2007 年获选法兰西学院院士时, 中华读书报刊登过报道)。他周 末回亚眠,有人看见他在火车北 站和布丽吉特亲吻。十八岁生日 当天,在戈尔捷 · · 吕米伊路的 家中,他一边刷牙,一边问母亲弗 朗索瓦丝:“我到年龄了。我还爱 着布丽吉特。您接受吗?” 几年后,弗朗索瓦丝带着大 儿子埃马纽埃尔,布丽吉特带着 小女儿蒂费娜,两家人一起开了 个会。布丽吉特要弗朗索瓦丝放 心,她一定对她儿子负责到底。 她会离婚的,也会再结一次婚,特 罗尼厄家将为这年轻人倍感骄 傲。但弗朗索瓦丝仍然伤心:大 儿子再也不能让她抱孙子了。 青年马克龙入读巴黎十大, 得到大哲学家保尔·利 科( Paul Ricœur )的信任,为后者编辑著 作《记 忆 ,历 史 ,遗 忘》( La mémoire, l'histoire, l'oubli )。 在 这本书的前言里,利科大师写道: “最后要感谢埃马纽埃尔 · 马克龙 对本书写作提出的中肯的批评 ……” 狂妄到这种程度,换了另一 个国家的另一所学校,马克龙同 学想必早已前程尽毁。但这是法 国,他人见人爱。 她是他的罗盘,他是她 的主教 布丽吉特后来也离开了亚 眠,前往巴黎。今年六十一岁的 亚眠市长布丽吉特 · 富雷说:“马 克龙和布丽吉特都离开这儿是最 好的解决办法。” 布丽吉特在另一所耶稣会学 校圣路易 · · 特拉格来高中教书, 做班主任,带三十八个学生,每星 期上十八个小时的课,算上批改作 业,工作时间实际长达五十个小 时。但这里与外省中学的气氛大 不一样。她可以穿合体的裤子,可 以带学生去阿姆斯特丹,泡咖啡 馆,逛红灯区,参观博物馆。 2006 年初,奥齐埃夫人和银 行家丈夫离了婚,转年十月,五十 四岁的布丽吉特 · 特罗尼厄下嫁 二十九岁的马克龙,因为“埃马纽 埃尔说: ‘咱们要让别人闭嘴。’” “至于我,我从小时候就习惯 了年龄上的不同。”她说,“其他 的,那都是泡沫。” 瑞士法语名刊《画报》报道, 新娘在婚礼上穿的白裙子“和她 在城里时穿的一样短”。新郎则 发表讲话,特别感谢了新娘的儿 女给予他们的爱。马克龙同时强 调,爱情“不完全是普通的,在情 侣之间也不完全是正常的,虽然 我讨厌这个形容词,但在情侣之 间这是存在的”。 在自传《革命》中,马克龙重 申,他和布丽吉特的婚礼代表着 “一场一开始偷偷摸摸、经常掩 藏、又被很多人误解的爱情正式 地神圣化了”。 在对待妇女、对待文学的态 度上,马克龙完全是美国在任总 统的反面。 2015 6 月, BAM 布丽吉 · 奥齐埃 · 马克龙)决定退休,专 心辅佐丈夫从政。马克龙担任瓦 尔斯政府的经济部长时,已多次 让妻子旁听公务会议。 布丽吉特形容丈夫是“来自 另一个星球的人物,混合了稀见 的智慧和超凡的人性;一个变成 了银行家和政治家的哲学家”。 今年 3 8 日,两位记者卡罗 · 德里安( Caroline Derrien )和 康迪丝 · 内德莱克( Candice Nedelec )合著的《马克龙夫妇》( Les Macron )一书由法亚尔出版社出 版。书中称:“她是他的罗盘,他 是她的主教。” 马克龙现在有一个继子:四十 二岁的工程师塞巴斯蒂安,两个继 女:三十九岁的心脏病医生洛朗斯 和三十二岁的劳工法律师蒂费娜, 还有七个继外孙和继外孙女。 “我的家人是我的基础,我的 基 石 。”埃马纽埃尔 · 马克龙在首 轮投票获胜后说。 法国总统候选人 马克龙的文学情史 又题:当埃马纽埃尔 遇到布丽吉特 · · · 以遴选“完成度最高”的 短篇小说为特色的第四十三 届川端康成文学奖前不久揭 晓,四十四岁的文坛怪才元 城塔凭借小说集《文字涡》摘 得桂冠。这部作品令人不禁 联想起天才作家中岛敦取材 于中国古典故事的短篇名作 《文字祸》,被评论界誉为“汉 字小说”的开创之作。 元城塔 1972 年出生于北 海道札幌市,从日本东北大 学毕业后,在东京大学读研 究生,并且修完了东大理论 物理博士课程,可以说是位 地地道道的理科系作家。元 城塔的本名未公开,这一笔 名来自他在东大导师金子邦 彦的短篇小说《进化史观》中 的程序名“元城塔李久”。 2007 年,他的小说《棒球评审 员》荣获文学界新人奖,同时 入围芥川奖,次年辞职专注 于文学创作。2010 年,他凭 借小说《乌有此谭》获得野间 文艺新人奖。元城塔的创作 领域非常宽广,发表的作品 从科幻小说跨越至纯文学, 他还写过推特小说,并将四 百多篇作品结集出版。他的 妻子田边青蛙 (笔 名) 则是一 位专写恐怖小说的作家。 2012 年,元城塔以小说 《道 化 师 之 蝶》摘 得 第 146 芥川奖。这是一部带有实验 性的作品,“蝶”的意象来自 俄裔美国作家兼昆虫学家纳 博科夫。多位作家操着数十 种语言在小说中陆续登场, 拷问着语言和写作的命题, 五个章节相互串联,环环相 套地构筑成一个完整的“作 品世界”,将文学的前卫性演 绎得淋漓尽致。 有意思的是,芥川奖评委 石原慎太郎强烈不认可元城塔 的作品,对他的获奖始终难以 接受,认为元城塔只不过是用 拙劣的文字游戏来敷衍读者。 而支持元城塔的评委则对其作 品的积极意义不乏肯定,认为 《道化师之蝶》深具实验性,富 于多样可能性和挑战性,而这 也是芥川奖衡量作品的标准之 一。元城塔本人也称评委会最 终将大奖授予自己为“大胆的 决定”。 元城塔此番所获川端康 成文学奖设立于 1973 年,由 川端康成纪念会主办。该奖 以川端康成 1968 年获得的诺 贝尔文学奖奖金作为基金, 专门嘉奖上一年度最优秀的 短篇小说,大江健三郎、角田 光代、青山七惠等实力、知名 度、影响力兼备的新老作家 都曾获此殊荣。 获 奖 作 品《文 字 涡》从 2016 5 月号开始在《新潮》杂 志上连载,开篇的标题之作 《文字涡》以两千多年前的大 秦帝国为背景,描写男主人公 如何凭借黏土细工来记录那 个时代,为后世留下了三万个 汉字。该系列短篇小说均以 汉字为创作灵感,除《文字涡》 外,还包括《闪闪发光的文字》 《斗字》《梅枝》《新字》《微文字》 《种字》等篇章。 元城塔以小说 集《文字涡》获 川端康成奖 妻子田边青蛙专 写恐怖小说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Sep-2019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E-mail:[email protected] 国 际2017年5月3日 ■本版编辑:康 慨 ■电话:010-67078085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 5 号 邮 编:100062 电 话:67078085 传 真:67078086 今日二十版 零售每份 3.00 元 京东工商广字第 8063 号 印刷厂:光明日报印刷厂

◆ 美国哲学家阿尔文·普兰廷加(Alvin Plantinga)获得了

2017 年的坦普尔顿奖,并获

奖金一百一十万英镑,约合

人民币元九百七十一万元。

◆ 写有畅销书《禅与摩托车维

修艺术》的美国作家罗伯特·波西格(Robert Pirsig)4 月 24 日

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 普林斯顿大学将三层的西

校老楼易名莫里森堂,以此

向小说家和诺贝尔奖得主托

妮·莫里森致敬。

◆《北卡罗来纳犹太新闻》宣

布,三位犹太作家——以色

列的阿莫斯·奥兹、大卫·格

罗斯曼和阿根廷的萨曼塔·施韦布林进入了今年布克国际奖的六人决选名单。

简简讯

■中华读书报特约记者戴铮

■中华读书报记者 康慨

简讯

大人物

三十九岁的埃马纽埃尔·马克

龙和六十四岁的妻子手拉手走上

巴黎凡尔赛门的舞台,当众拥吻。

他随后开始讲话,首先感谢

妻子,因为没有她,“我不会是现

在的我。”

群众高呼她的芳名:“布丽吉

特!布丽吉特!布丽吉特!”

作为前进!党的候选人,马

克龙已在 4月 23日举行的法国大

选首轮投票中胜出。普遍预测他

将在本周日(5 月 7 日)的第二轮

投票中战胜四十八岁的前国民阵

线领袖马琳·勒庞,成为第五共和

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中华读书报更关心马克龙早

年所受的文学教育,尽管我们将

不可避免地述及他惊世骇俗的爱

情生活。

纪德、莫泊桑、图尼埃、佩雷克、夏尔和艾吕雅

马克龙夫妇的姻缘与文学有

着脱不开的干系。

他们相遇时,布丽吉特和丈

夫现在一样大——三十九岁,在

亚眠市皮卡迪的耶稣会高中普罗

维登斯中学当语文老师,教拉丁

文、法文和戏剧。丈夫那年十五

岁,和她的大女儿洛朗斯同龄。

他在她任教的中学上学,但她并

不直接教他。

布丽吉特娘家姓特罗尼厄,

人们叫她奥齐埃夫人,因为她是

银行家安德烈·路易·奥齐埃的太

太,两人生育三子女:塞巴斯蒂

安、洛朗斯和蒂费娜。小马克龙

和洛朗斯在同一个班里上课,同

学们多为天主教背景,业余时间

参加教堂的唱诗班,或服务于社

区的天主教慈善组织。但马克龙

偏爱文学和戏剧。

在去年 11 月 XO 出版社发

行 的 自 传《革 命》(Révolution)中,他对亚眠的童年时代只是一

笔带过。“我在书里度过了童年,

有点儿远离世界。”马克龙写道,

“我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文本和语

词来感受生活。”

他在亚眠的旧居位于戈尔

捷·德·吕米伊路,卧室里有一个

大书架。中学同学雷诺·达特韦

勒告诉布隆伯格通讯社,马克龙

房间的墙上没有摇滚明星或切·格瓦拉的海报,只有几位法国著

名作家的照片。

《名利场》杂志法国版报道,在

少年马克龙的随身读物中,有米歇

尔·图尼耶(Michel Tournier)的

《桤木王》(Le Roi des aulnes)、安

德烈·纪德的《地粮》(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一译《人间食粮》),

以及勒内·夏尔(Rene Char)和保

尔·艾 吕 雅(Paul Éluard)的 诗

集。他把学校里以读书为荣的同

学们吸引到身边,听他读《桤木

王》。离开学校前,他签赠照片,

用“乌利皮安”(oulipien)称呼另

一个朋友,但学校里没人知道这

个词的意思,查过字典才晓得,它

指的是乔治·佩雷克参加过的鲜

有人知的实验性文学团体乌利波

的成员。得瑟到这种程度,换了

另一个国家的另一所学校,马克

龙同学想必早被打成了残废。但

这是法国,他人见人爱。

人人都爱小马克龙与马克龙更为亲近的外婆热

尔梅娜·诺盖斯在靠北的图克寓

所还有一大批藏书,其中包括加

利马尔出版社著名的白色丛书,

他从幼年时起就从中得到了丰富

的营养。十一岁时,他已经读过

纪德的《田园交响乐》(La Sym⁃phonie pastorale)和莫泊桑的《山

鹬集》(Contes de la bécasse)。他

父亲、皮卡迪儒勒·凡尔纳大学神

经病学教授让-米歇尔·马克龙

对《名利场》回忆,他教儿子学希

腊语,“埃马纽埃尔很好奇。就像

一块海绵。他总是不管碰到什么

都尽其所能地往里吸。”

马克龙在普罗维登斯中学没

学到什么。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

西他早就自己读过了。

当时教他的语文老师、今年

七十五岁的莱昂纳尔·泰尔努瓦

一眼就看出马克龙是个“才华出

众的学生”。有一次上课,他请他

谈谈莫泊桑,结果呢,“马克龙完

全脱稿,大谈了一个多小时,凭着

记忆背诵书里的段落,在全班同

学面前踱来踱去——很像他现在

竞选时的样子。”泰尔努瓦对布隆

伯格回忆说。

他还告诉《名利场》,做马克

龙的老师时,“我女儿很不满意我

对埃马纽埃尔的喜爱。”

小马克龙那个时候崇拜密特

朗总统的顾问、经济学家和社会学

家雅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

读毕法国历史学家塞尔日·格鲁津

斯基(Serge Gruzinski)研究拉丁美

洲史的专著,他写了一部名叫《巴比

伦巴比伦》的小说,描写死于科尔特

斯军队之手的最后一个印第安人,

投给著名作家和文学编辑让-马

克·罗贝尔(Jean-Marc Roberts),

却遭罗先生礼貌的退稿。

幸好小说家的梦想早早破

灭,让马克龙成年后不断向着爱

丽舍宫前进,成为阻止勒庞问鼎

总统宝座的最后一道壁垒。他少

年时代的偶像阿塔利如今七十三

岁,已经加入了前进!党的竞选

团队,做了马克龙的军师。

昆德拉、塔迪厄和德·菲利波

有一天,奥齐埃夫人十五岁

的女儿洛朗斯回到家,说班上有

位同学聪明得不得了,“一个无所

不知无所不晓的疯狂的男孩。”那

时她绝不会想到,她赞不绝口的

这位同学将成为她的继父。

奥齐埃夫人很快见到了马克

龙,发现他果然“不同寻常”(horsnorme)。学校排演捷克作家米

兰·昆德拉所写的话剧《雅克和他

的主人:一出向狄德罗致敬的三

幕剧》(Jacques et son maître),她

监管剧团,马克龙扮演男主角。

“十五岁时,马克龙就有着二

十五岁的成熟。”他当年的体育老

师达尼埃尔·勒勒对布隆伯格回

忆,“他更愿意花时间跟老师谈

话,而不是和同学聊天。”

在小马克龙眼里,金发的布

丽吉特·奥齐埃像极了另一位布

丽吉特——法国头号性感明星碧

姬·巴铎,两人有着一样的发型。

演完《雅克和他的主人》,他们

又排演了让·塔迪厄(Jean Tardieu)的《语言的喜剧》(La comédie dulangage)。马克龙毫不腼腆,请求

奥齐埃夫人对他进行个别辅导,并

一起改编意大利剧作家爱德华多·德·菲利波(Eduardo De Filippo)的

剧 本《喜 剧 的 艺 术》(L'art de lacomédie),以便将它扩展到能够容

纳十五个角色。

马克龙和布丽吉特每个星期

五都会见面,而且毫无疑问,他们

之间的师生关系越过了法律许可

的界限。

他做导演兼编剧,为缺乏女

角的《喜剧的艺术》加添了精彩的

一幕,让七个女生身穿婚纱,在舞

台上探讨白马王子。剧中这七个

女人受到了同一个男人的引诱和

抛弃。

达特韦勒告诉布隆伯格,马

克龙改完《喜剧的艺术》,布丽吉

特老师为之大喜,说道:“埃马纽

埃尔有着当作家的惊人天分。”达

特韦勒发现,“她的声调可不像一

个老师谈论学生时的正常声调。”

剧演的最后一个夜晚,全体

演职员到饭馆吃饭,达特韦勒注

意到马克龙与奥齐埃夫人用一种

他只能称之为“温柔的动作”进行

了交流。他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布丽吉特后来回忆,吸引她

的是小马克龙的智慧。“一点一点

地,他的聪慧征服了我。我现在

仍然无法度量它全部的深度。”她

告诉《巴黎竞赛》画报,“我感到自

己在坠入爱河。他也一样。”

不管您干啥,我一定要娶您!

为了防止成年人滥用权力或

其他优势,法国法律规定,合法性

交的最低年龄是十八岁。

女教师行事谨慎,但纸包不

住火。在外省小城的布尔乔亚社

会,他们之间的情事成了几乎人

所共知的丑闻。

小马克龙正式通知父母,他

爱上了奥齐埃夫人。两口子大为

惊讶,他们一直以为儿子在和老

师的女儿洛朗斯谈恋爱,哪里想

得到是老师本人呀。

终于有一天,奥齐埃夫人对

马克龙说,他远走高飞的时候到

了,他必须离开她,离开亚眠,到

巴黎去。他同意了,但留下了火

热的誓言。

“十七岁那年,埃马纽埃尔告

诉我:‘不管您干啥,我一定要娶

您 !’(Quoi que vous fassiez, jevous épouserai !)”布 丽 吉 特 说 ,

“爱情清除了路上的一切,让我一

路走向离婚。啥也拦不住了。”

1994 年,他去了巴黎,在亨

利四世高中念完中学的最后一

年,老师当中有作家和历史学家

马 克 斯·加 洛(Max Gallo,加 洛

2007 年获选法兰西学院院士时,

中华读书报刊登过报道)。他周

末回亚眠,有人看见他在火车北

站和布丽吉特亲吻。十八岁生日

当天,在戈尔捷·德·吕米伊路的

家中,他一边刷牙,一边问母亲弗

朗索瓦丝:“我到年龄了。我还爱

着布丽吉特。您接受吗?”

几年后,弗朗索瓦丝带着大

儿子埃马纽埃尔,布丽吉特带着

小女儿蒂费娜,两家人一起开了

个会。布丽吉特要弗朗索瓦丝放

心,她一定对她儿子负责到底。

她会离婚的,也会再结一次婚,特

罗尼厄家将为这年轻人倍感骄

傲。但弗朗索瓦丝仍然伤心:大

儿子再也不能让她抱孙子了。

青年马克龙入读巴黎十大,

得到大哲学家保尔·利科(PaulRicœur)的信任,为后者编辑著

作《 记 忆 ,历 史 ,遗 忘 》(Lamémoire, l'histoire, l'oubli)。 在

这本书的前言里,利科大师写道:

“最后要感谢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对本书写作提出的中肯的批评

……”

狂妄到这种程度,换了另一

个国家的另一所学校,马克龙同

学想必早已前程尽毁。但这是法

国,他人见人爱。

她是他的罗盘,他是她的主教

布丽吉特后来也离开了亚

眠,前往巴黎。今年六十一岁的

亚眠市长布丽吉特·富雷说:“马

克龙和布丽吉特都离开这儿是最

好的解决办法。”

布丽吉特在另一所耶稣会学

校圣路易·德·特拉格来高中教书,

做班主任,带三十八个学生,每星

期上十八个小时的课,算上批改作

业,工作时间实际长达五十个小

时。但这里与外省中学的气氛大

不一样。她可以穿合体的裤子,可

以带学生去阿姆斯特丹,泡咖啡

馆,逛红灯区,参观博物馆。

2006 年初,奥齐埃夫人和银

行家丈夫离了婚,转年十月,五十

四岁的布丽吉特·特罗尼厄下嫁

二十九岁的马克龙,因为“埃马纽

埃尔说:‘咱们要让别人闭嘴。’”

“至于我,我从小时候就习惯

了年龄上的不同。”她说,“其他

的,那都是泡沫。”

瑞士法语名刊《画报》报道,

新娘在婚礼上穿的白裙子“和她

在城里时穿的一样短”。新郎则

发表讲话,特别感谢了新娘的儿

女给予他们的爱。马克龙同时强

调,爱情“不完全是普通的,在情

侣之间也不完全是正常的,虽然

我讨厌这个形容词,但在情侣之

间这是存在的”。

在自传《革命》中,马克龙重

申,他和布丽吉特的婚礼代表着

“一场一开始偷偷摸摸、经常掩

藏、又被很多人误解的爱情正式

地神圣化了”。

在对待妇女、对待文学的态

度上,马克龙完全是美国在任总

统的反面。

2015 年 6 月,BAM(布丽吉

特·奥齐埃·马克龙)决定退休,专

心辅佐丈夫从政。马克龙担任瓦

尔斯政府的经济部长时,已多次

让妻子旁听公务会议。

布丽吉特形容丈夫是“来自

另一个星球的人物,混合了稀见

的智慧和超凡的人性;一个变成

了银行家和政治家的哲学家”。

今年 3月 8日,两位记者卡罗

琳·德里安(Caroline Derrien)和

康迪丝·内德莱克(Candice Ned⁃elec)合著的《马克龙夫妇》(LesMacron)一书由法亚尔出版社出

版。书中称:“她是他的罗盘,他

是她的主教。”

马克龙现在有一个继子:四十

二岁的工程师塞巴斯蒂安,两个继

女:三十九岁的心脏病医生洛朗斯

和三十二岁的劳工法律师蒂费娜,

还有七个继外孙和继外孙女。

“我的家人是我的基础,我的

基石。”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首

轮投票获胜后说。

法国总统候选人马克龙的文学情史又题:当埃马纽埃尔遇到布丽吉特

①马克龙在法国大选第一轮投票胜出后亲吻妻子布丽吉特

摄影约安·瓦拉

②在亚眠上中学时的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法国电视三台截图

③在亚眠教中学时的布丽吉特·奥齐埃︵后排中︶电视三台截图

④马克龙签售自传︽革命︾

⑤作为七个孩子的继外祖父马克龙为新添的一个孙辈喂奶

②③④

以遴选“完成度最高”的

短篇小说为特色的第四十三

届川端康成文学奖前不久揭

晓,四十四岁的文坛怪才元

城塔凭借小说集《文字涡》摘

得桂冠。这部作品令人不禁

联想起天才作家中岛敦取材

于中国古典故事的短篇名作

《文字祸》,被评论界誉为“汉

字小说”的开创之作。

元城塔 1972 年出生于北

海道札幌市,从日本东北大

学毕业后,在东京大学读研

究生,并且修完了东大理论

物理博士课程,可以说是位

地地道道的理科系作家。元

城塔的本名未公开,这一笔

名来自他在东大导师金子邦

彦的短篇小说《进化史观》中

的 程 序 名“ 元 城 塔 李 久 ”。

2007 年,他的小说《棒球评审

员》荣获文学界新人奖,同时

入围芥川奖,次年辞职专注

于文学创作。2010 年,他凭

借小说《乌有此谭》获得野间

文艺新人奖。元城塔的创作

领域非常宽广,发表的作品

从科幻小说跨越至纯文学,

他还写过推特小说,并将四

百多篇作品结集出版。他的

妻子田边青蛙(笔名)则是一

位专写恐怖小说的作家。

2012 年,元城塔以小说

《道化师之蝶》摘得第 146 届

芥川奖。这是一部带有实验

性的作品,“蝶”的意象来自

俄裔美国作家兼昆虫学家纳

博科夫。多位作家操着数十

种语言在小说中陆续登场,

拷问着语言和写作的命题,

五个章节相互串联,环环相

套地构筑成一个完整的“作

品世界”,将文学的前卫性演

绎得淋漓尽致。

有意思的是,芥川奖评委

石原慎太郎强烈不认可元城塔

的作品,对他的获奖始终难以

接受,认为元城塔只不过是用

拙劣的文字游戏来敷衍读者。

而支持元城塔的评委则对其作

品的积极意义不乏肯定,认为

《道化师之蝶》深具实验性,富

于多样可能性和挑战性,而这

也是芥川奖衡量作品的标准之

一。元城塔本人也称评委会最

终将大奖授予自己为“大胆的

决定”。

元城塔此番所获川端康

成文学奖设立于 1973 年,由

川端康成纪念会主办。该奖

以川端康成 1968 年获得的诺

贝尔文学奖奖金作为基金,

专门嘉奖上一年度最优秀的

短篇小说,大江健三郎、角田

光代、青山七惠等实力、知名

度、影响力兼备的新老作家

都曾获此殊荣。

获 奖 作 品《文 字 涡》从

2016年5月号开始在《新潮》杂

志上连载,开篇的标题之作

《文字涡》以两千多年前的大

秦帝国为背景,描写男主人公

如何凭借黏土细工来记录那

个时代,为后世留下了三万个

汉字。该系列短篇小说均以

汉字为创作灵感,除《文字涡》

外,还包括《闪闪发光的文字》

《斗字》《梅枝》《新字》《微文字》

《种字》等篇章。

元城塔以小说集《文字涡》获川端康成奖妻子田边青蛙专写恐怖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