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防制策略 - bsmi.gov.tw · 推動管制需要投入大量經費,...

18
空氣污染防制策略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廣告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May-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空氣污染防制策略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廣告

行政院

環保署

空氣污染防制目標:

降低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 影響哪些地方? 何時較嚴重? 來源為何?

行政院

環保署

中南部及金門、連江的超標

幅度較高,其中雲林、嘉義

、台南及金門,年均值更超

過25μg/m3

每年10月至隔年3月,季節

風向轉為東北風,高壓出海

或籠罩等不利因素,使空氣

品質變得不佳

境外來源比率約34~40%、

境內污染比率約60~66%

影響哪些地方? 何時較嚴重? 來源為何?

關於 PM2.5 的快問快答...

中南部為主 境內污染

境外傳輸 答: 答: 答: +

每年10 月

隔年10 月 3 10 ~

行政院

環保署

空污防制策略:從境內污染源著手

資料來源:環保署委託成功大學吳義林教授「台灣細懸浮微粒(PM2.5)成分與形成速率分析計畫」及雲林科技大學張艮輝教授「強化空氣品質模式制度計畫(第二年) 」研究成果

境內污染源的類型與比率

移動源 (30~37%)

移動污染源防制策略 固定污染源防制策略

電力設施管制

鍋爐管制

餐飲油煙管制 改變風俗習慣

營建及堆置揚塵管制

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管制

河川揚塵防制

汰換一、二期柴油大貨車

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

汰除二行程機車

港區運輸管制

推動電動蔬果運輸車

提升公共運輸使用人次

提升軌道貨運運能

工業源 (27~31%) 其他來源 (32~43%)

行政院

環保署

1 2 3 4 5

7 6

固 定 污 染 源

1 電力設施管制

2 鍋爐管制

3 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管制

4 營建及堆置揚塵管制

5 餐飲油煙管制

7 河川揚塵防制

6 改變風俗習慣

淘汰一、二期柴油大貨車

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

汰除二行程機車

港區運輸管制

提升公共運輸使用人次

推動電動蔬果運輸車

提升軌道貨運運能

移 動 污 染 源

行政院

環保署

固定污染源

防制策略

電力設施管制

提昇效率降低污染

電力設施管制 (環保署、地方政府)

電力設施污染改善 (經濟部)

農業廢棄物

燃燒排煙管制

國道1、3號高速公路旁稻草燃燒減少90%

巡查與宣導勿露天燃燒 (環保署、地方政府)

去化途徑與再利用技術補助與推廣 (農委會)

鍋爐管制

燃油鍋爐改用較乾淨燃料減少污染排放

商用鍋爐約1,000座(環保署、地方政府)

工業鍋爐5,000餘座 (經濟部、地方政府)

營建及堆置

揚塵管制

空污防制設施查核符合率提升至90%以上

行政管制 (環保署、地方政府)

督導查核 (工程會)

行政院

環保署

固定污染源

防制策略

餐飲油煙管制

增設防制設備至少7,000家

訂定管制標準 (環保署、地方政府)

區位管理 (內政部、衛福部)

研發處理技術及設備 (經濟部)

河川揚塵防制

完成汛期後環境清理18萬公里

揚塵防制工法 (水利署、河川局)

保安林新植與撫育 (林務局、林區管理處)

中央地方協調平台 (環保署、地方政府)

改變風俗習慣

紙錢集中焚燒數量22,000公噸

推廣紙錢集中燒/減少煙火(環保署、地方政府)

進口紙錢查驗 (財政部、經濟部)

替代方案研提 (內政部、地方政府)

行政院

環保署

效 6805 公噸

2339 公噸

17054 公噸

20129 公噸

7 公噸

固定污染源管制 預期成效

VOC PM10 PM2.5 SOx NOx 懸浮微粒 細懸浮微粒 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 揮發性有機物

減少

減少

減少

減少

減少

行政院

環保署

1 2 3 4 5

7 6

固 定 污 染 源

1 電力設施管制

2 鍋爐管制

3 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管制

4 營建及堆置揚塵管制

5 餐飲油煙管制

7 河川揚塵防制

6 改變風俗習慣

淘汰一、二期柴油大貨車

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

汰除二行程機車

港區運輸管制

提升公共運輸使用人次

推動電動蔬果運輸車

提升軌道貨運運能

移 動 污 染 源

行政院

環保署

移動污染源

防制策略

至108年淘汰8萬輛一、二期柴油大貨車

加強路邊攔檢管制、推廣雇用環保車隊、

補助加速汰舊、修法劃定空品淨區限制進出

(環保署、交通部、財政部、工程會、地方政府)

至108年推動加裝濾煙器3萬8,000輛

補助15縣市辦理垃圾車加裝濾煙器示範運行、

訂定「大型柴油車加裝濾煙器補助辦法」推廣

民間車隊使用 (環保署、地方政府)

至108年淘汰100萬輛

推動報廢、修訂補助辦法與相關法規、加強

稽查管制及鼓勵檢舉 (環保署、地方政府)

淘汰一二期

柴油大貨車

三期柴油車

加裝濾煙器

汰除二行程

機車

行政院

環保署

移動污染源

防制策略

推動港區污染減量

推動高壓岸電設置 (交通部、經濟部)

港區老舊柴油車管制 (交通部)

船舶運輸污染減量 (交通部、經濟部、環保署)

至109年公路公共運輸載客量達12.44億人次

營運補貼維持公車服務、補助汰換及引進電動

公車、設置資訊系統、辦理公車進校園及需求

反應式運輸服務

(交通部公路總局、地方政府)

港區運輸管制

提升公共運輸

使用人次

行政院

環保署

移動污染源

防制策略

108年以貨櫃運量占總貨運量比率提升至15%

推動貨櫃化輸送方式、鼓勵自備貨車、提升臺鐵

局輸送效益及貨場運用效率、責成貨物不落地以

符合法規 (交通部臺鐵局)

至108年推動電動蔬果運輸車2,100輛

(西螺果菜市場500輛,其它市場1,600輛)

訂定補助辦法及鋰電池安全審驗規範、發展

小型電動蔬果運輸車、訂定柴油拖板車管理

或禁止進入市場內規定

(環保署、農委會、交通部、地方政府)

提升軌道

貨運運能

推動電動

蔬果運輸車

行政院

環保署

6965 公噸

6107 公噸

39 公噸

71553 公噸

移動污染源管制 預期成效

VOC PM10 PM2.5 SOx NOx 懸浮微粒 細懸浮微粒 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 揮發性有機物

減少 減少

減少

減少 15339 公噸

減少

行政院

環保署

改善空氣污染規劃投入經費 管制措施

政府投入金額 民間投入金額

台電 (106~108年) 基金預算 公務預算

固定污染源

電力設施管制 - - 46.2 億 101.2 億

鍋爐管制 4.9 億 20 億 90 億 -

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管制 2.3 億 - 1.1 億 -

營建及堆置揚塵管制 7.1 億 - 139.3 億 -

餐飲油煙管制 2.4 億 - 7 億 -

改變風俗習慣 2.1 億 - - -

河川揚塵防制 3.1 億 2.7 億 - -

移動污染源

汰換一、二期柴油大貨車 137.5 億 - 1,078億~1,725億 -

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 26 億 - 68.4 億 -

汰除二行程機車 11.5 億 - 244億~390億 -

港區運輸管制 - 1.1 億 0.8 億 -

提升公共運輸使用人次 - 140.9 億 5.3 億 -

提升軌道貨運運能 - 0.1 億 0.3 億 -

推動電動蔬果運輸車 3.5 億 - 3.6 億 -

合計 200.4 億 164.8 億 1,684~2,477億 101.2 億

註:台電公司109

年後將再投資221.6

億元

行政院

環保署

逐 項 落 實 管 制 才 能 達 預 期 成 效

預期空氣污染減量成效(累計至108年)

管制措施 年排放量減量成效 (單位:公噸)

懸浮微粒 (PM10)

細懸浮微粒(PM2.5)

硫氧化物(SOX)

氮氧化物(NOX)

揮發性有機物 (VOC)

固定污染源

電力設施管制 205 143 12,092 17,163 -

鍋爐管制 851 175 4,962 2,936 7

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管制 513 466 - - -

營建及堆置揚塵管制 3,360 672 - - -

餐飲油煙管制 841 788 - - -

改變風俗習慣 135 95 - 30 -

河川揚塵防制 900 - - - -

移動污染源

汰換一、二期柴油大貨車 6,142 5,395 - 71,149 7,584

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 247 243 - - -

汰除二行程機車 563 457 1 260 7,743

港區運輸管制 6 5 38 110 3

提升公共運輸使用人次 - - - - -

提升軌道貨運運能 - - - - -

推動電動蔬果運輸車 7 7 - 34 9

合計 13,770 8,446 17,093 91,682 15,346

行政院

環保署

空氣品質改善預期成效

3.4~23%

空污年排放量

18.2% 改善

PM2.5年平均濃度

47% 減少比率

空污紅色警戒站日數

各項空污排放量減量成效:

PM10

PM2.5

SOx

NOx

VOC

我國細懸浮微粒(PM2.5)的年平均

濃度從104年22μg/m3改善至108

年約18μg/m3,整體改善比率約

18.2%

我國各測站發生紅色警戒站日數

亦從104年997站日改善至108年

528站日,減少比率47%

減量幅度占總排放量 08.2 %

減量幅度占總排放量 10.9 %

減量幅度占總排放量 14.6 %

減量幅度占總排放量 23.0 %

減量幅度占總排放量 03.4 %

減量

行政院

環保署

預計109年達成

原先規劃目標 清淨空氣行動計畫

境內污染 預計減少

4 μg/m3

境外傳輸 預計減少

3 μg/m3

全新規劃目標 空氣污染防制策略

務實策略,才能達成實質污染減量

15 μg/m3

22 μg/m3

預計108年達成

18 μg/m3

加快達成目標的時程

舊目標將不可控的「境外傳輸

減量」計入並不適合,故剔除

使用較短時間 達成務實目標

PM2.5年平均濃度

PM2.5年平均濃度

PM2.5年平均濃度

境內污染 預計減少

4 μg/m3

104年

行政院

環保署

空氣污染來源眾多,空氣品質改善工作需從電廠等大型污染源、中小型鍋爐

、營建工程、老舊柴油車、二行程機車、農業廢棄物燃燒、民眾生活習慣改

變等多面向共同推動,發揮管制成效。

改善空氣污染是當務之急,卻非一蹴可及。推動管制需要投入大量經費,

也要改變習慣、循序漸進,才能達到提高生活品質目的。環保署將與各相關

部會及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並呼籲民眾一起參與,達成改善空氣品質目標。

108年目標達成後,將繼續推動下個階段管制措施,持續改善空氣品質。

改善空污全民齊努力

多方合作循序

改善空氣品質

空污管制必須

多管齊下

目標達成後

持續推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