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田 07文化 年过 - sz-qb.com...“当初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了...

1
制图:朱海波 2019 12 18 \ 07 A 刘霖玲: 从文学爱好者到语文教师 她将文学火种传递给学生 刘霖玲一直记得她发表在《杨美 文化》上的第一篇文章名叫《齿轮》,内 容讲述了身边一对夫妻为生活打拼的 故事。 2012 年,刘霖玲在坂田街道办工 作,每天忙于各种材料的撰写,没有太 多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在杨美社区举 办的新春盆菜宴上,她看到了一份纯 文学报纸—《杨美文化》,上面的文 章和投稿邮箱立马引起了她的关注。 “当初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了 稿,没想到会见报。”她回忆。 第一次投稿成功后,刘霖玲收到 20 元稿费。“后来田青老师约我去 家里做客,给了我一套他出版的书,讲 述了他从退休以来,一直坚持从事文 学创作的故事。当时他已是年过古稀 的老人了,还向年轻人学习,学会了用 电脑打字,每天写文章,这种对梦想执 着的理想主义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刘霖玲回忆。 回家后,刘霖玲的内心久久不能 平静。读书时,她就很喜欢语文课,喜 欢写作,后来为了好就业,大学选择读 了计算机专业。“田青老师点燃了我心 中尘封已久的文学梦想,为什么不能将 喜欢的事情坚持到底呢?”从那之后,刘 霖玲开始持续写作、投稿,并先后在一 些征文类比赛中获奖,还在本报“文艺 版”发表了多篇文章。 为了离自己的文学梦想更进一 步,将基础打得更牢, 2013 年,她通过 广东省“圆梦计划”进入北京大学中文 系就读,以网络远程的方式上课,三年 后,她通过了所有专业课考试及论文 答辩,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北大毕业 证书和文学学士学位证书。 毕业后,刘霖玲转型成为一名语 文老师。如今,她在平湖街道南园学 校执教小学五年级语文,“在课堂上教 孩子们写作文,是我觉得最快乐的事 情。田青老师当初点燃了我内心的文 学梦想,现在我要把文学的火种传递 给我的学生们。” 80 线龙岗融媒记者 石小利 通讯员 李智杰 文/图 12 月 15 日,第四届“田青打工文 学奖”颁奖典礼在坂田“万科星火 ONLINE”创库报告厅举行, 30 名来自 全国各地的打工文学青年获奖。 该奖项为坂田“乡土作家”田青以 个人名义创办,初衷为鼓励打工青年 追逐文学梦想,为他们提供成长舞台, 从 2015 年 11 月创办以来一共走过了 四个春秋,影响了一批一线打工青年, 走出了多名打工诗人、作家、文学爱好 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田青和 这批“打工文学青年”的故事。 田青: 鼓励打工青年追逐文学梦想 自掏腰包设立“打工文学奖” 田青,本名刘煌友, 1935 年出生 在坂田杨美村。青年时代他心里一直 有个文学梦,这个梦起源于对鲁迅、巴 金、茅盾等作家的崇拜。 1996 年从基层干部的岗位上退 休后,田青便开始潜心创作。共创作 出版了《泥腿大亨》《特区少妇》《无情 岁月》《风雨深圳》等八部反映深圳改 革开放前后历史的长篇小说。他的文 字不仅写记忆里的坂田、杨美,也将目 光投向改革开放大潮中来到这片土地 贡献青春的“新深圳人”,形成一组记 录深圳发展变迁的文学样本。 “有了一点名气后,很多爱好写作 的外地来深务工青年给我投稿。为了 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我就办了 这张报纸。” 2000 年,田青自筹资金办起 了全国第一家客家文化报—《坂田文 艺》,后更名为《杨美文化》。这是一份 16 开铜版彩印小报,主要刊载来自全国 各地打工青年的文学作品,每月发行一 期,被众多打工者视为“精神家园”。 在鼓励文学创作这方面,田青从 来不吝啬。2015 11 月,田青以个人 名义设立了“田青打工文学奖”。“奖金 是我自己出的,打工青年也有文学潜 质,希望通过这些奖励,能够鼓励他们 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田青说。参评者 仅限长期在广东省内打工的作者,参 赛作品内容需与在广东省各地打工题 材相关,设有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 学、评论五种奖项,每种奖项有四个获 奖名额,每人奖金 1000 元,每年 11 下旬或 12 月初颁奖。这也是深圳首个 民间为打工文学作者设立的奖项。 陈才峰: 从一线流水线工人到技术员 诗歌让他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曾经以组诗《我在幸福中举手》 《火车火车》《故乡我们互为后方》连续 三年获得“田青打工文学奖”的青年打 工诗人陈才峰坦言,“田青老师就是我 诗歌道路上的领路人,他让我看到了 希望。” 1999 年, 20 岁的湖北青年陈才峰 来龙岗闯荡,在布吉上水径一家自行 车配件厂做流水线工人,月薪 400 元。每日繁重的工作,加之远离故土 亲人的孤独,让他觉得生活没有“光 亮”。他在诗歌里写到:“这黑夜,这机 器,这无助的漂浮,闪动的细小和微 弱,慢慢解开黎明的面纱,又轻轻,把 自己葬在天亮之后的梦里”。 劳碌之余,陈才峰开始用诗歌的 方式记录流水线上的生活。“写了好多 篇,苦于没地方发表,得不到更多人的 欣赏,我当时差点放弃。”陈才峰回忆, 后来他通过诗人李晃认识了田青,“老 先生看了我的诗歌后,连声说‘不错、 不错’,还给了我一个投稿的邮箱,让 我一定要坚持创作。” 一通表扬与鼓励,给足了陈才峰 信心。后来,他的诗歌陆续通过《杨美 文化》发表出来,并逐渐得到了外界的 肯定。除了及时投稿外,“田青老师还 经常举办文人诗友会,邀约我和其他 打工文学青年去他在坂田的家—田 青山居做客,大家一边吃着客家焖猪 肉,一边谈论着诗歌、文学创作,非常 美好。”陈才峰介绍说,“春天的杨梅, 夏天的荔枝,冬天自酿的酒和焖猪肉, 田青老师家小院里的一草一木,我们 都熟悉。在这里我还认识了一大批志 同道合的文友,精神上受到了鼓舞。” 如今,陈才峰在观澜一家注塑厂 做技术员,月薪也涨到了 7000 多元。 他也成了一名“斜杠青年”,白天忙于 工作,晚上休息时间从事诗歌创作,作 品见诸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平均一 年发表 400 多首诗歌,在业内小有名 气。他说:“只要生活继续往前,我就 笔耕不辍,田青老师 84 岁了还在坚持 写作,我又怕什么呢?” 田青 第四届“田青打工文学奖”获得者和田青(左二)合影。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Jul-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坂田 07文化 年过 - sz-qb.com...“当初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了 稿,没想到会见报。”她回忆。 第一次投稿成功后,刘霖玲收到 了20元稿费。“后来田青老师约我去

制图:朱海波

文化

2019

年12

月18

星期三

责编

何素

美编\

组版

朱海波

07A

刘霖玲:从文学爱好者到语文教师她将文学火种传递给学生

刘霖玲一直记得她发表在《杨美文化》上的第一篇文章名叫《齿轮》,内容讲述了身边一对夫妻为生活打拼的故事。

2012年,刘霖玲在坂田街道办工作,每天忙于各种材料的撰写,没有太多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在杨美社区举办的新春盆菜宴上,她看到了一份纯文学报纸——《杨美文化》,上面的文章和投稿邮箱立马引起了她的关注。

“当初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了稿,没想到会见报。”她回忆。

第一次投稿成功后,刘霖玲收到了 20元稿费。“后来田青老师约我去家里做客,给了我一套他出版的书,讲述了他从退休以来,一直坚持从事文学创作的故事。当时他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了,还向年轻人学习,学会了用电脑打字,每天写文章,这种对梦想执着的理想主义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刘霖玲回忆。

回家后,刘霖玲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读书时,她就很喜欢语文课,喜欢写作,后来为了好就业,大学选择读了计算机专业。“田青老师点燃了我心中尘封已久的文学梦想,为什么不能将喜欢的事情坚持到底呢?”从那之后,刘霖玲开始持续写作、投稿,并先后在一些征文类比赛中获奖,还在本报“文艺版”发表了多篇文章。

为了离自己的文学梦想更进一步,将基础打得更牢,2013年,她通过广东省“圆梦计划”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以网络远程的方式上课,三年后,她通过了所有专业课考试及论文答辩,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北大毕业证书和文学学士学位证书。

毕业后,刘霖玲转型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今,她在平湖街道南园学校执教小学五年级语文,“在课堂上教孩子们写作文,是我觉得最快乐的事情。田青老师当初点燃了我内心的文学梦想,现在我要把文学的火种传递给我的学生们。”

年过8

0

不服老,自掏腰包设立﹃打工文学奖﹄助一线打工青年成就写作梦想—

坂田﹃乡土作家﹄田青和﹃徒弟们﹄的文学情缘

龙岗融媒记者 石小利通讯员 李智杰 文/图

12 月 15 日,第四届“田青打工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坂田“万科星火ONLINE”创库报告厅举行,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文学青年获奖。

该奖项为坂田“乡土作家”田青以个人名义创办,初衷为鼓励打工青年追逐文学梦想,为他们提供成长舞台,从 2015 年 11 月创办以来一共走过了四个春秋,影响了一批一线打工青年,走出了多名打工诗人、作家、文学爱好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田青和这批“打工文学青年”的故事。

田青:鼓励打工青年追逐文学梦想自掏腰包设立“打工文学奖”

田青,本名刘煌友,1935年出生在坂田杨美村。青年时代他心里一直有个文学梦,这个梦起源于对鲁迅、巴金、茅盾等作家的崇拜。

1996年从基层干部的岗位上退休后,田青便开始潜心创作。共创作出版了《泥腿大亨》《特区少妇》《无情岁月》《风雨深圳》等八部反映深圳改革开放前后历史的长篇小说。他的文字不仅写记忆里的坂田、杨美,也将目光投向改革开放大潮中来到这片土地贡献青春的“新深圳人”,形成一组记录深圳发展变迁的文学样本。

“有了一点名气后,很多爱好写作的外地来深务工青年给我投稿。为了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我就办了这张报纸。”2000年,田青自筹资金办起了全国第一家客家文化报——《坂田文艺》,后更名为《杨美文化》。这是一份16开铜版彩印小报,主要刊载来自全国各地打工青年的文学作品,每月发行一期,被众多打工者视为“精神家园”。

在鼓励文学创作这方面,田青从来不吝啬。2015年11月,田青以个人名义设立了“田青打工文学奖”。“奖金是我自己出的,打工青年也有文学潜质,希望通过这些奖励,能够鼓励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田青说。参评者仅限长期在广东省内打工的作者,参赛作品内容需与在广东省各地打工题材相关,设有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评论五种奖项,每种奖项有四个获奖名额,每人奖金 1000元,每年 11月下旬或12月初颁奖。这也是深圳首个民间为打工文学作者设立的奖项。

陈才峰:从一线流水线工人到技术员诗歌让他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曾经以组诗《我在幸福中举手》《火车火车》《故乡我们互为后方》连续三年获得“田青打工文学奖”的青年打工诗人陈才峰坦言,“田青老师就是我诗歌道路上的领路人,他让我看到了希望。”

1999年,20岁的湖北青年陈才峰来龙岗闯荡,在布吉上水径一家自行车配件厂做流水线工人,月薪 400元。每日繁重的工作,加之远离故土亲人的孤独,让他觉得生活没有“光亮”。他在诗歌里写到:“这黑夜,这机器,这无助的漂浮,闪动的细小和微弱,慢慢解开黎明的面纱,又轻轻,把自己葬在天亮之后的梦里”。

劳碌之余,陈才峰开始用诗歌的方式记录流水线上的生活。“写了好多篇,苦于没地方发表,得不到更多人的欣赏,我当时差点放弃。”陈才峰回忆,后来他通过诗人李晃认识了田青,“老先生看了我的诗歌后,连声说‘不错、不错’,还给了我一个投稿的邮箱,让我一定要坚持创作。”

一通表扬与鼓励,给足了陈才峰信心。后来,他的诗歌陆续通过《杨美文化》发表出来,并逐渐得到了外界的肯定。除了及时投稿外,“田青老师还经常举办文人诗友会,邀约我和其他打工文学青年去他在坂田的家——田青山居做客,大家一边吃着客家焖猪肉,一边谈论着诗歌、文学创作,非常美好。”陈才峰介绍说,“春天的杨梅,夏天的荔枝,冬天自酿的酒和焖猪肉,田青老师家小院里的一草一木,我们都熟悉。在这里我还认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文友,精神上受到了鼓舞。”

如今,陈才峰在观澜一家注塑厂做技术员,月薪也涨到了 7000多元。他也成了一名“斜杠青年”,白天忙于工作,晚上休息时间从事诗歌创作,作品见诸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平均一年发表 400多首诗歌,在业内小有名气。他说:“只要生活继续往前,我就笔耕不辍,田青老师84岁了还在坚持写作,我又怕什么呢?”

田青

第四届“田青打工文学奖”获得者和田青(左二)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