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7/06/21/b07-0621.pdf ·...

1
多次畫展,接受不同的媒體,包括報紙、 雜誌;電台、電視的訪問時,記者都愛提一 個相同的問題:「是誰,影響住在南洋的 你,選擇水墨畫作為表現自己的藝術手 法?」唸書時期,我爸只重視華文和書法, 重視華文促使我愛上閱讀華文書籍,後來成 了華文作家;看重書法成績,雖然讓我一直 流淚,最後也成了以水墨來表現的畫家。 父母親都喜歡閱讀。叔叔姑姑也一樣,那 時候整條街只有一戶人家訂報,就是我們 家。今天眾人都不看報紙,要即時新聞,打 開手機,上網,電子媒體都是新鮮熱辣的報 道。但那個在別人家尚未把看報紙當成一回 事的年代,我們家長期訂閱報紙。一條街的 鄰居要看報,就差遣家裡的小孩到我們家來 借報紙,看完了再由小孩送回來。剛進入小 學,我就學家中的大人閱報。清早報紙送 來,按家中的輩分排序,我是最後那個讀報 人。對新聞並不那麼關心,打一開始就被大 人稱「報屁股」的副刊所迷。 雜誌來源多自香港,家裡居然還訂閱《武 俠小說》和《南國電影》,現在回頭看,我 們家還真是「書香世家」。因為左鄰右居, 完全沒有人家裡訂閱雜誌的。家人每個月都 有雜誌閱讀,雖然不是什麼純文學月刊,在 當時應該還沒有所謂的純文學或通俗讀物之 分。這兩本暢銷雜誌也算是我的文學入門讀 物。金庸、梁羽生都是我很小就自《武俠小 說》雜誌認識的作家。 六歲才剛入學讀書,那個時代沒有幼兒 園, 等於毫無基礎便上了一年級。所以不管 是報紙或雜誌,許多字看不懂。喜歡閱讀的 好處是,讀着讀着,不必每個字都通過老師 教導,看多讀多自然便明白,讀音可能讀不 出來,但意思靠揣測不難猜中。每天積極閱 讀,找不到華文書報時,任何說明書,包括 保濟丸之類的藥物說明,都很用心去讀一兩 遍,凡華文字便有興趣,這樣時間長了,自 以為認識好多字。寫作是最讓人不安的嗜 好,只要一支筆,一張紙,便可以開始活 動。不像其他如拍電影或演話劇,需要很多 人一起來完成,簡單一點如搞個雕塑,也需 要準備比寫作更多的材料。事實上寫作才需 要更多材料,是那種不實質的、隱匿在背後 的資料,因為看不見,它變得不存在。小孩 不懂,矮矮小小個子的背影,提着筆面對一 張紙,在桌子上埋頭寫寫寫。寫字多就是厲 害吧?後來遇到一些作家問我:「這些年 來,你出版了四五十本書,至少也寫了幾十 萬字,我就記錄在你的簡介裡頭啦!」愣愣 地張大嘴巴看他,這是什麼意思呢? 五年級的老師要求學生每天記日記,需要 天天交上去給老師改。每日功課從流水帳開 始寫着寫着,不甘心生活如此平淡:「今天 早上六點起來,吃過早餐換校服,拿了書包 出去門口等校車,車來了去學校……」一有 不滿意,便有轉變,開始自己創作。把報紙 和雜誌看到的故事,加上胡思亂想,改編過 《賣火柴的小女孩》(自我憐憫)、《金魚 姑娘》(幻想有人半夜起來整理房子,順便 洗衣煮菜),半真半假,寫得不亦樂乎,意 外獲得老師佳評,在同學面前讚賞之外還把 文章念給全班同學聽,貼在課室後面牆上的 佈告板,小人兒益發努力用心。所以有人問 我,何時開始文學創作,正確的答案應該是 小學時期。 超愛閱讀的習慣是那個時候種下的籽。後 來像熱帶雨林的大樹,有雨水和陽光就瘋狂 地生長。閱讀中文書籍尚嫌不足,同時訂閱 英文和馬來文雜誌,有一個時期,每個月定 期有十多本雜誌,包括英文的《讀者文摘》 和馬來文的《文學月刊》及《語文月刊》, 還試過翻譯英文和馬來文小說。可惜沒有堅 持下來,主要是中國開放後,進口的中文書 愈多,購書變得容易,讓閱讀的速度難以比 得上,閱讀中文,不必在頭腦搞翻譯,比英 文和馬來文快得多,況且放棄英文和馬來文 雜誌時不知道未來有後悔。 今天有人說我華文好,我得感謝我老爸的 堅持。每次拿成績冊給他簽名,他不理其他 功課考得多麼好,重要是華文一科,華文分 數高,不管考第幾名,就叫好成績。為了讓 老爸高興,也讓自己不捱罵,努力用心讀華 文是讀書時期第一要事。 一年三學期,每學期考試後就派成績冊。 老爸要看的第二科目是書法。這一科沒算在 成績冊,但老師規定每個星期需要交一面大 楷和一面小楷。如此頻密交功課,慘過給老 爸一年看三次成績冊。每個星期拿回來的大 楷和小楷功課,過得了老師的眼,過不了老 爸的挑剔。老爸是搞建築工程的,這和書法 距離有點遠吧?況且他自中國南來時,只是 一個稚齡嬰兒,根據祖母口述歷史:「你老 爸一歲的時候,是我抱着他來的。」所以很 難說他是受了中華文化的影響。但他就是特 別愛書法。本來老爸的熱愛是他個人的事, 但那一代的父母,卻有一種傳承的心態,他 之所愛,兒女也必須追隨。這就讓我時常帶 淚去學校。 一切都是那罐墨的錯。如果不是它的包裝 太簡陋,差勁頂透,我也不會在課室裡,同 學面前常常哭泣。一個星期起碼有一天,老 師要我們帶墨去上課。大楷小楷不是想像中 隨便劃幾筆就可以交上去的。老師要我們臨 柳公權的楷書,要怎麼臨呢?上課時間,所 有的同學把墨打開,把毛筆拿出來,老師一 筆一劃指導。帶墨的日子,我要打開書包的 心是充滿恐懼感的,果然沒有猜錯,書包裡 的所有書本和作業簿,還有文具盒等等,都 是一片黑色,墨水的量太少,不能用書本作 業簿等「在墨水中游泳」這麼「豪邁」的形 容詞,再加上書頁吸收墨水能力極強,所以 雖然不見墨水,但書包裡的東西都被嚴重 「污染」了。是我比較倒霉,也不是,其他 同學也有同樣的問題,那就是黑墨罐子的問 題。 對黑墨的討厭令我離開學校便把毛筆和書 法摒棄一邊,應該束之高閣,放在架子最高 處,不再提起傷心往事。一直到後來為了中 華文化的保存和傳承去學水墨畫才重新拾起 丟棄的筆墨。這中間,多少有老爸對書法的 堅持影響了我對水墨畫的愛。所以,今天走 在寫作和繪畫的路上,還是應該感謝父母的 栽培和影響。 徐志摩的死結 作為音樂人和治療師的林敏怡 因為剛看了林敏 驄演唱會,又碰上 八十年代寫歌紅人──他的姐姐林 敏怡。 林敏怡絕對是香港之福,八九十 年代寫出大熱作品。那時候,很多 歌曲都是用日本作曲家的,但林敏 怡的作品很不同,聽上去古典音樂 的訓練扎實。她畢業於香港大學心 理學系,之後留學意大利和德國學 音樂。近年多作自然療法及弘揚佛 法的講座、專輯及大會,非常有意 思。 原來她是因為 2005 年有舊同學患 癌,為其尋找另類療法,在美國意 外遇上銅人療法,跟隨發起人練習 後,把其帶進香港。之後開始推 廣,自己亦考獲自然療法醫師的資 格。 銅人療法聽上去結合了心理學及 中醫,十分切合林敏怡的背景。理 論是用集體意識打通經絡,以前聽 上去會覺得很神怪,但如今大量關 於意識、磁能、電波的科研相繼被 科學印證,更明白集體意識是相對 不用修煉而有效果的。人體能量的 傳遞,不一定要依靠直接的物理或 其他類型的人體刺激。一切生物的 腦電波是可以互相傳遞的,現代心 理學稱這種傳遞模式為「腦電波導 引」(brainwave entrainment)。 在她推廣的東西裡,以音樂人的 身份,最順理成章當然是做與音樂 有關的東西。她曾出《能音》專 輯,此乃音樂能量專輯,帶人進入 冥想及靜坐氛圍。其後,她還發起 及與一群佛教熱心人士創辦了「利 益眾生協會」,成立「 利益眾生協 會」弘法音樂基金。 不過,她的故事裡,最動人的還 是她是為朋友而尋找療法。我們這 個年代,逐漸看到現代醫學的限制 和缺失,反會找其他出路。資訊流 通亦令我們知道很多西醫不會說的 實例,就是 痊癒未必要 靠西藥或手 術。大家只 要有心找, 一定會找到 適合自己的 最佳選擇。 2017 2017 6 6 21 21 星期三 星期三 B7 責任編輯:葉衛青 傳真:2873 2453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版逢周一至五刊出 回個頭說,當年 徐志摩千方百計休 了妻子張幼儀,分手後,寫了唯一 的一首詩送給她,全詩如下: 這煩惱結,是誰家扭得水尖兒難 透? 這千縷萬縷煩惱結是誰家忍心機 織? 這結裡多少淚痕血跡,應化沉 碧! 忠孝節義—咳,忠孝節義謝你 維繫四千年史髏不絕,卻不過把人 道靈魂磨成粉屑,黃海不潮,昆侖 歎息,四萬萬生靈,心死神滅,中 原鬼泣! 咳,忠孝節義! 東方曉,到底明復出, 如今這盤糊塗賬, 如何清結? 莫焦急,萬事在人為,只消耐心 共解煩惱結。 雖嚴密,是結,總有絲縷可覓, 莫怨手指兒酸、眼珠兒倦, 可不是抬頭已見,快努力! 如何!畢竟解散,煩惱難結,煩 惱苦結。 來,如今放開容顏喜笑,握手相 勞;此去清風白日,自由道風景 好。 聽晚後一片聲歡,年道解散了結 兒,消除了煩惱! ──《笑解煩惱結》(送幼儀) 徐志摩以反「萬惡禮教」為己 任,認為與張幼儀分手,解除兩人 之間被禮教束縛的枷鎖,從此「清 除了煩惱」,此後,「放開容顏喜 笑」,迎來「一片聲歡」。 上述這首詩,對於徐志摩而言, 是很大的諷刺。他的所謂「死 結」,是解開了,但是他後來的感 情生活卻陷入更大的死結,後者他 始終解不開、理還亂,成了他一生 真正的死結。 這是造物者有意弄人,還是詩人 選擇自我挑機的苦杯? 至於他的「棄婦」張幼儀,「死 結」一旦被解開後,毅然變身,反 而成就了一番事業,並且得到善 終。 與徐相反,她是一位承傳文化的 女性,堅守「忠孝節義」,而不受 命運播弄的女強人。她在內地解放 前,攜孫兒女到了香港,並安排他 們去美國與父親徐積鍇見面。 一九五三年,三十八歲的她在香 港邂逅一位中醫師蘇先生,兩情相 悅,中醫師向她求婚。她沒有立即 答應,她認為她是一個寡婦,理應 聽兒子的話。她寫信徵求遠在美國 兒子的意見。 據說,當土木工程師的兒子給她 覆了信,大意是「孀居逾三十年, 生我撫我,鞠我育我」,又稱「母 如得人,兒請父事。」 張幼儀在兒子的鼓勵下,與蘇醫 生成親,晚年她曾與蘇醫生一道到 英國康橋、德國柏林舊地重遊。聽 說,張幼儀置身當年與徐志摩卜居 的寓所,百感交集,不能自已。 張幼儀與蘇醫生結褵,相處諧 樂,十八年後,蘇醫生去世,她赴 美國與兒子度過最後的歲月,一九 八八年病逝於紐約,享年八十八 歲。 張幼儀在過去漫長的生涯中,歷 經幾許人生榮辱滄桑,後來終於得 上天眷顧,福壽全歸。在徐志摩生 命三個女人中,她是落得最好結局 的一位。 (《說徐志摩》之九) 動物之中,熊貓最可愛,因為牠黑白分明憨態可掬。 加上物以稀為貴,牠只生長在四川叢林之間,數量不 多,成為國寶。 猴子呢,靈活頑皮,跳躍自如,但卻只能蹲在山林之旁,靠遊人施捨 食物。至於猪狗,最不堪是猪隻,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肥得跑動蹣 跚,只能淪為人類食物,還獲得愚蠢的「美譽」。狗隻則是毁譽參半, 既是靈活跳躍有餘,但卻被貶為「走狗」,人如被稱「走狗」,則是極 大侮辱。 野生動物,走動自由自在,活在深山荒野之中,但覓食艱難。如野生 熊貓,靠竹葉為生,不得不接受人類豢養,否則將在荒山野嶺中消失。 鷄鴨則天生是人類食物,人們養之目的,是為儲備食糧,肥大之後,難 逃被宰殺命運。至於獅虎,是稱百獸之王,在野外稱王稱霸。但卻有說 老虎原是人類的朋友,除了懷孕和受傷的情況下,一般並不吃人。所以 歷史上遺留下許多人虎相處甚至相親相愛的故事。 中國人最崇拜的動物便是老虎。從政治上,軍事上甚且日常生活,都 經常提及老虎,並把虎字和英勇神武聯繫起來。 本來是獅虎並稱,這兩種獸都是人們崇拜的對象。但不知怎的,民間 傳說總會說的是猛虎和睡獅,老虎總是英勇神武的,獅子卻不知為什麼 變成「睡獅」,好像睡而不醒。 原因是鴉片戰爭以後,龐大的中國往往被西方列強欺凌。後來連近鄰 的小日本也打起侵略中國的主意。但是中國人並不甘心,認為中國是大 國,地大人多,但總是受人欺負。於是只能自我解嘲說是一頭「睡 獅」,就是說本來是萬獸之王,只是睡着了,才會受列強欺負。 今天,睡獅已經醒來多年,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確今天的中國,無 論在經濟實力和外交實力,都是舉足輕重。這是一頭活力十足的獅子, 正在向世界展示出自己的雄風! 睡獅和猛虎 舒淇和馮德倫去年 9 月結婚,至今不足 一年,尚未到慶祝紙婚時候,上星 期,舒淇忽然發文:「別把自己的 情緒加諸在別人身上!哪怕是自己 的親人,沒有人是當你的出氣筒 的。」令人猜疑她跟丈夫馮德倫感 情亮起紅燈。 翌日,她再留言:「說時容易做 起來還是困難……但如果常令自己 不開心那就應該分離,因為你已經 選擇性的看不見別人的優點,然而 人生短短還是開心點好。」其中一 句「那就應該分開」引起部分網民 關注,大為緊張,紛紛留言慰問 她。 舒淇之後留言指:「不過就是看 到一篇文章,看了一本書,看上了 一行字,並不代表我的生活好嗎? 別無聊了,謝謝!」粉絲們為此鬆 一口氣。 慶幸舒淇與馮德倫婚姻沒亮紅 燈,但作為藝人,舒淇應當明白, 她的一言一行都會引起關注,尤其 她的另一半也是圈中人,所以她也 不能怪外界諸多猜測。 其實要避免是非,大可將感受、 反思寫在日記中,網上留言是公開 的,若果有感而發,道出感受,多 花幾分鐘,說明是分享,便不會給 誤會了。 粉絲的過敏,就如舒淇的皮膚過 敏,令她受困擾,不過粉絲反應過 敏容易解決,在網上三言兩語便解 釋清楚,皮膚過敏她則要求助醫 生,早前她在網上登出臉頰泛紅的 照片,崩潰哀嘆「你還要我怎 樣」。 舒淇有着凍齡外貌,只是長 期受過敏問題困擾,工作忙碌時就 更加嚴重,整張臉會起紅疹,還會 有些浮腫。 女藝人,最重要是一張臉,而過 敏症是來無蹤、去無跡,防不勝 防,有時連醫生也束手無策,吃 藥、敷藥也只能治標不治本,我也 曾受過敏之苦多年,奇怪的是,過 敏症會忽然而癒,醫生說原來是放 開心情、忘記壓力,會提升免疫 力,有助消除過敏,舒淇不妨試 試,看多些正能量的文章,有感而 發的都是正能量,或有助舒緩過敏 症。 舒淇留言惹婚變揣測 時隔四年,國家主席習近平 三訪哈薩克斯坦。這一次,他 在阿斯塔納演講時引用的是哈薩克斯坦諺語, 「有團結的地方,定有幸福相隨」。四年前, 習近平首次訪問哈薩克斯坦,演講時,他引用 了一句詩:「世界有如海洋,時代有如勁風, 前浪如兄長,後浪是兄弟,風擁後浪推前浪, 亘古及今皆如此。」這首詩的作者,是哈薩克 斯坦詩人阿拜。 不熟悉中亞文化的人,對阿拜的名字或許很 陌生。其實,阿拜在哈薩克斯坦乃至中亞的地 位,可以比肩中國的李白和杜甫。但我更覺得 阿拜像是哈薩克斯坦的魯迅,因為他多用詩歌 來鞭撻社會弊病、生活陋習,並為民族進步指 明方向。他用詩告訴族人:「詩人永遠在沉 思,用自己生活壓出的苦汁,檢驗正義與真 理,將自己所知的訴向人群,用可以觸及他們 的詩句,心頭怒火,雙手顫抖,靈魂沾染毒 汁,舌頭便彷彿燃燒。畜生是不懂,但牠並不 裝懂。我們什麼也不懂,但偏要裝懂。一旦和 懂得的人爭起來,會吵得面紅耳赤,死也不肯 罷休。」 仔細算起來,中亞人士創作的詩歌,迄今我 只讀過三個人的作品。阿拜之外,另外兩位創 作者都出自塔克吉斯坦。一位是沙姆西丁.沙 欣,他的語言細膩動人,在一首描摹愛情的詩 中,他說:「美人兒,由於你的目光,我的心 中失去了平靜,我夢見你鑽石般的臉膛和絲一 般披散的鬈髮。我被你似箭的睫毛射傷,被你 如刀的眉毛刺穿。我的天使,我嫵媚的敵人, 殺死你這被俘的奴隸吧!」濃烈的情感和畫面 感躍然紙上。 還有一位便是塔克吉斯坦駐華大使、上海合 作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拉希德.古特比金諾 維奇。2016 年,他受邀在香港《文匯報》副刊 開設了一個專欄,「絲路詩絮」,刊發一些他 即興創作的詩歌和散文,每周一期。閒暇時, 翻閱這些由他即興創作的詩歌或是散文。最直 觀的視覺衝擊,是一幀一幀不斷跳躍的油畫, 色彩豐富畫面明媚,緊接着便能嗅到撲面而來 的熱烈與細膩。 他的詩句裡,北京姑娘是「眉宇透着清秀, 霓裳不輸名模,遮陽傘像花兒般綻放。」銀髮 的老者「依然會狂放不羈,依然會水湍浪高。 縱使老之將至,夕陽西下,亦難阻我豪情萬 丈!」雨中的上海「滿屋飄散茉莉花香,沁人 肺腑。橙黃色的窗幔,典雅講究。」在他的筆 下,溫柔是一劑「緊缺藥品」,需要存放在 「溫暖、明亮地,愛人心靈深處。」 在他的一首名為《中國朋友》的詩裡,他寫 到:「哪怕只有一碗米飯,也要與你分享,讓 你的生活,充滿歡樂與陽光。」在《生命與河 流》中,他說:「我們活得愈久,夜就會變得 愈短,孫兒的聲音就會變得愈發甜蜜……」靈 光一現的意象俯拾皆是,落在筆端情愫頓生, 頗有感染力。 胡應麟在《詩藪》中說,作詩不過情、景二 端。王國維先生亦稱,文學中有二原質焉,曰 景,曰情。情和景是構成有境界作品的基本條 件。寄情於景,藉景抒情,詩人的喜怒哀樂, 付諸於街頭偶然一瞥的姑娘、激情不退的耄耋 老者、沁人心脾的花香,還有滴滴答答的雨 聲,溫暖明媚,又情緒跌宕自然如水,時而潺 潺細流,時而奔騰不息,由景生情,情真而意 切。 塔吉克斯坦地處古絲綢之路要塞,這塊被中 國人稱之為西域的神秘土地上,孕育了獨特的 粟特文明。我的故鄉,舊稱長安,曾是大唐帝 國的首都,亦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距今雖已 千年,但從珍藏在博物館裡的各色國寶級文物 器皿上,仍能看到濃郁的西域色澤。譬如有一 尊館藏的三彩載樂駝,便是典型的盛唐風格。 舞樂者穿着漢族衣冠,使用的卻是從西域傳入 的樂器。讀阿利莫夫先生的詩,會有異曲同工 之感,句子裡描摹的,是最常見的中國式生活 場景,傳遞的情意,卻充滿了中亞式的浪漫與 奔放。這應該得益於他駐華十多年的外交家經 歷。 一個人的行走範圍,就是他的世界。這句話 是北島先生在《青燈》裡寫過的一個句子。我 把這句話贈予素不相識的阿利莫夫。 一個人的行走範圍,就是他的世界 選擇水墨畫 對於日日忙碌 工作的香港市民 而言,每年一到兩次的旅行機 會,簡直是從地獄的水面浮起, 伸出頭來呼吸新鮮空氣的良機。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旅行也可能 「去錯」地方呢? 從玄學的角度看,地運能為你 帶來助力或者阻力。但是,出遊 的方位至關重要,應謹慎選擇。 以閣下的出生地為中心,若你能 清楚對你有助力的方位,便能如 魚得水。相反,若到達於你不利 的方位,則可能「頭頭碰着 黑」! 日常生活,天命已經見證不少 真實例子。例如我有一位朋友, 一到上海、日本、韓國等地旅 行,就會頻頻遭殃。小則丟失財 物,大則身體不適,甚至是同行 的家人不慎跌倒,最終要送院留 醫。好端端的假期,變得有驚又 有險。 其實這位朋友命中注定不適合 到出生地的東北方,皆因此乃 「丑」字方位,是其忌神所在 地。若是在冬天到該方位旅行, 更是雪上加霜!而他是香港人, 上海、日本、韓國等地恰好處於 香港的東北方。但這位朋友是不 折不扣的「日韓迷」,怎麼辦? 天命建議,他應盡量避開冬季出 行。其次,出行時穿戴暖色的衣 物、首飾,有助他抵擋「寒 氣」!另外,為了避免在當地丟 失財物,可以在到達時馬上丟掉 一個硬幣或某樣價值不高的隨身 物品,自行應劫! 這位朋友去年底的日本聖誕之 旅前,格外緊張,皆因目的地是 對他極為不利的日本,又無法避 開冬季,於是他嚴格聽從天命的 意見。 回港後,他第一時間對我「報 告」:「沒事!全程平安!我不 但穿了暖色,而且從頭到腳一直 穿着大紅色的衣物!」天命打趣 到:「那你豈不是變成幸運的聖 誕老人?」 朋友開懷大笑終於不用為 「旅行」這個「詛咒」而提心吊 膽! 帶着運氣去旅行 彥火 琴台 琴台 客聚 客聚 查小欣 翠袖 翠袖 乾坤 乾坤 湯禎兆 路地 路地 觀察 觀察 趙鵬飛 鵬情 鵬情 萬里 萬里 吳康民 生活 生活 語絲 語絲 楊天命 天言 天言 知玄 知玄 ■銅人療法 網上圖片 ■水墨畫 竹。 網上圖片 ■舒淇網上留言,惹來感情亮起紅 燈疑雲。 (圖片取自舒淇Instagram)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B7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7/06/21/b07-0621.pdf · 了華文作家;看重書法成績,雖然讓我一直 流淚,最後也成了以水墨來表現的畫家。 ... 園,等於毫無基礎便上了一年級。所以不管

百家廊

朵拉

多次畫展接受不同的媒體包括報紙雜誌電台電視的訪問時記者都愛提一個相同的問題「是誰影響住在南洋的你選擇水墨畫作為表現自己的藝術手法」唸書時期我爸只重視華文和書法重視華文促使我愛上閱讀華文書籍後來成了華文作家看重書法成績雖然讓我一直流淚最後也成了以水墨來表現的畫家父母親都喜歡閱讀叔叔姑姑也一樣那

時候整條街只有一戶人家訂報就是我們家今天眾人都不看報紙要即時新聞打開手機上網電子媒體都是新鮮熱辣的報道但那個在別人家尚未把看報紙當成一回事的年代我們家長期訂閱報紙一條街的鄰居要看報就差遣家裡的小孩到我們家來借報紙看完了再由小孩送回來剛進入小學我就學家中的大人閱報清早報紙送來按家中的輩分排序我是最後那個讀報人對新聞並不那麼關心打一開始就被大人稱「報屁股」的副刊所迷雜誌來源多自香港家裡居然還訂閱《武

俠小說》和《南國電影》現在回頭看我們家還真是「書香世家」因為左鄰右居完全沒有人家裡訂閱雜誌的家人每個月都有雜誌閱讀雖然不是什麼純文學月刊在當時應該還沒有所謂的純文學或通俗讀物之分這兩本暢銷雜誌也算是我的文學入門讀物金庸梁羽生都是我很小就自《武俠小說》雜誌認識的作家六歲才剛入學讀書那個時代沒有幼兒

園等於毫無基礎便上了一年級所以不管是報紙或雜誌許多字看不懂喜歡閱讀的好處是讀着讀着不必每個字都通過老師教導看多讀多自然便明白讀音可能讀不出來但意思靠揣測不難猜中每天積極閱讀找不到華文書報時任何說明書包括保濟丸之類的藥物說明都很用心去讀一兩遍凡華文字便有興趣這樣時間長了自以為認識好多字寫作是最讓人不安的嗜好只要一支筆一張紙便可以開始活動不像其他如拍電影或演話劇需要很多人一起來完成簡單一點如搞個雕塑也需要準備比寫作更多的材料事實上寫作才需要更多材料是那種不實質的隱匿在背後的資料因為看不見它變得不存在小孩

不懂矮矮小小個子的背影提着筆面對一張紙在桌子上埋頭寫寫寫寫字多就是厲害吧後來遇到一些作家問我「這些年來你出版了四五十本書至少也寫了幾十萬字我就記錄在你的簡介裡頭啦」愣愣地張大嘴巴看他這是什麼意思呢五年級的老師要求學生每天記日記需要

天天交上去給老師改每日功課從流水帳開始寫着寫着不甘心生活如此平淡「今天早上六點起來吃過早餐換校服拿了書包出去門口等校車車來了去學校helliphellip」一有不滿意便有轉變開始自己創作把報紙和雜誌看到的故事加上胡思亂想改編過《賣火柴的小女孩》(自我憐憫)《金魚姑娘》(幻想有人半夜起來整理房子順便洗衣煮菜)半真半假寫得不亦樂乎意外獲得老師佳評在同學面前讚賞之外還把文章念給全班同學聽貼在課室後面牆上的佈告板小人兒益發努力用心所以有人問我何時開始文學創作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小學時期超愛閱讀的習慣是那個時候種下的籽後

來像熱帶雨林的大樹有雨水和陽光就瘋狂地生長閱讀中文書籍尚嫌不足同時訂閱英文和馬來文雜誌有一個時期每個月定期有十多本雜誌包括英文的《讀者文摘》和馬來文的《文學月刊》及《語文月刊》還試過翻譯英文和馬來文小說可惜沒有堅持下來主要是中國開放後進口的中文書愈多購書變得容易讓閱讀的速度難以比得上閱讀中文不必在頭腦搞翻譯比英文和馬來文快得多況且放棄英文和馬來文雜誌時不知道未來有後悔今天有人說我華文好我得感謝我老爸的

堅持每次拿成績冊給他簽名他不理其他功課考得多麼好重要是華文一科華文分數高不管考第幾名就叫好成績為了讓老爸高興也讓自己不捱罵努力用心讀華文是讀書時期第一要事

一年三學期每學期考試後就派成績冊老爸要看的第二科目是書法這一科沒算在成績冊但老師規定每個星期需要交一面大楷和一面小楷如此頻密交功課慘過給老爸一年看三次成績冊每個星期拿回來的大楷和小楷功課過得了老師的眼過不了老

爸的挑剔老爸是搞建築工程的這和書法距離有點遠吧況且他自中國南來時只是一個稚齡嬰兒根據祖母口述歷史「你老爸一歲的時候是我抱着他來的」所以很難說他是受了中華文化的影響但他就是特別愛書法本來老爸的熱愛是他個人的事但那一代的父母卻有一種傳承的心態他之所愛兒女也必須追隨這就讓我時常帶淚去學校一切都是那罐墨的錯如果不是它的包裝

太簡陋差勁頂透我也不會在課室裡同學面前常常哭泣一個星期起碼有一天老師要我們帶墨去上課大楷小楷不是想像中隨便劃幾筆就可以交上去的老師要我們臨柳公權的楷書要怎麼臨呢上課時間所有的同學把墨打開把毛筆拿出來老師一筆一劃指導帶墨的日子我要打開書包的心是充滿恐懼感的果然沒有猜錯書包裡的所有書本和作業簿還有文具盒等等都是一片黑色墨水的量太少不能用書本作業簿等「在墨水中游泳」這麼「豪邁」的形容詞再加上書頁吸收墨水能力極強所以雖然不見墨水但書包裡的東西都被嚴重「污染」了是我比較倒霉也不是其他同學也有同樣的問題那就是黑墨罐子的問題對黑墨的討厭令我離開學校便把毛筆和書

法摒棄一邊應該束之高閣放在架子最高處不再提起傷心往事一直到後來為了中華文化的保存和傳承去學水墨畫才重新拾起丟棄的筆墨這中間多少有老爸對書法的堅持影響了我對水墨畫的愛所以今天走在寫作和繪畫的路上還是應該感謝父母的栽培和影響

徐志摩的死結

作為音樂人和治療師的林敏怡因為剛看了林敏驄演唱會又碰上

八十年代寫歌紅人他的姐姐林敏怡林敏怡絕對是香港之福八九十年代寫出大熱作品那時候很多歌曲都是用日本作曲家的但林敏怡的作品很不同聽上去古典音樂的訓練扎實她畢業於香港大學心理學系之後留學意大利和德國學音樂近年多作自然療法及弘揚佛法的講座專輯及大會非常有意思原來她是因為2005年有舊同學患

癌為其尋找另類療法在美國意外遇上銅人療法跟隨發起人練習後把其帶進香港之後開始推廣自己亦考獲自然療法醫師的資格銅人療法聽上去結合了心理學及中醫十分切合林敏怡的背景理論是用集體意識打通經絡以前聽上去會覺得很神怪但如今大量關於意識磁能電波的科研相繼被科學印證更明白集體意識是相對不用修煉而有效果的人體能量的傳遞不一定要依靠直接的物理或其他類型的人體刺激一切生物的

腦電波是可以互相傳遞的現代心理學稱這種傳遞模式為「腦電波導引」(brainwave entrainment)在她推廣的東西裡以音樂人的

身份最順理成章當然是做與音樂有關的東西她曾出《能音》專輯此乃音樂能量專輯帶人進入冥想及靜坐氛圍其後她還發起及與一群佛教熱心人士創辦了「利益眾生協會」成立「 利益眾生協會」弘法音樂基金不過她的故事裡最動人的還

是她是為朋友而尋找療法我們這個年代逐漸看到現代醫學的限制和缺失反會找其他出路資訊流通亦令我們知道很多西醫不會說的實例就是痊癒未必要靠西藥或手術大家只要有心找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選擇

20172017年年66月月2121日日((星期三星期三))采 1051673 風B7 責任編輯葉衛青

傳真2873 2453 電郵featurewenweipocom 本版逢周一至五刊出

回個頭說當年徐志摩千方百計休

了妻子張幼儀分手後寫了唯一的一首詩送給她全詩如下

這煩惱結是誰家扭得水尖兒難透

這千縷萬縷煩惱結是誰家忍心機織

這結裡多少淚痕血跡應化沉碧

忠孝節義mdashmdash咳忠孝節義謝你維繫四千年史髏不絕卻不過把人道靈魂磨成粉屑黃海不潮昆侖歎息四萬萬生靈心死神滅中原鬼泣

咳忠孝節義東方曉到底明復出如今這盤糊塗賬如何清結莫焦急萬事在人為只消耐心

共解煩惱結雖嚴密是結總有絲縷可覓莫怨手指兒酸眼珠兒倦可不是抬頭已見快努力如何畢竟解散煩惱難結煩

惱苦結來如今放開容顏喜笑握手相

勞此去清風白日自由道風景好

聽晚後一片聲歡年道解散了結兒消除了煩惱《笑解煩惱結》(送幼儀)徐志摩以反「萬惡禮教」為己任認為與張幼儀分手解除兩人之間被禮教束縛的枷鎖從此「清除了煩惱」此後「放開容顏喜笑」迎來「一片聲歡」上述這首詩對於徐志摩而言

是很大的諷刺他的所謂「死結」是解開了但是他後來的感

情生活卻陷入更大的死結後者他始終解不開理還亂成了他一生真正的死結這是造物者有意弄人還是詩人

選擇自我挑機的苦杯至於他的「棄婦」張幼儀「死

結」一旦被解開後毅然變身反而成就了一番事業並且得到善終與徐相反她是一位承傳文化的

女性堅守「忠孝節義」而不受命運播弄的女強人她在內地解放前攜孫兒女到了香港並安排他們去美國與父親徐積鍇見面一九五三年三十八歲的她在香

港邂逅一位中醫師蘇先生兩情相悅中醫師向她求婚她沒有立即答應她認為她是一個寡婦理應聽兒子的話她寫信徵求遠在美國兒子的意見據說當土木工程師的兒子給她

覆了信大意是「孀居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又稱「母如得人兒請父事」張幼儀在兒子的鼓勵下與蘇醫

生成親晚年她曾與蘇醫生一道到英國康橋德國柏林舊地重遊聽說張幼儀置身當年與徐志摩卜居的寓所百感交集不能自已張幼儀與蘇醫生結褵相處諧樂十八年後蘇醫生去世她赴美國與兒子度過最後的歲月一九八八年病逝於紐約享年八十八歲張幼儀在過去漫長的生涯中歷

經幾許人生榮辱滄桑後來終於得上天眷顧福壽全歸在徐志摩生命三個女人中她是落得最好結局的一位

(《說徐志摩》之九)

動物之中熊貓最可愛因為牠黑白分明憨態可掬加上物以稀為貴牠只生長在四川叢林之間數量不

多成為國寶猴子呢靈活頑皮跳躍自如但卻只能蹲在山林之旁靠遊人施捨

食物至於猪狗最不堪是猪隻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肥得跑動蹣跚只能淪為人類食物還獲得愚蠢的「美譽」狗隻則是毁譽參半既是靈活跳躍有餘但卻被貶為「走狗」人如被稱「走狗」則是極大侮辱野生動物走動自由自在活在深山荒野之中但覓食艱難如野生

熊貓靠竹葉為生不得不接受人類豢養否則將在荒山野嶺中消失鷄鴨則天生是人類食物人們養之目的是為儲備食糧肥大之後難逃被宰殺命運至於獅虎是稱百獸之王在野外稱王稱霸但卻有說老虎原是人類的朋友除了懷孕和受傷的情況下一般並不吃人所以歷史上遺留下許多人虎相處甚至相親相愛的故事中國人最崇拜的動物便是老虎從政治上軍事上甚且日常生活都

經常提及老虎並把虎字和英勇神武聯繫起來本來是獅虎並稱這兩種獸都是人們崇拜的對象但不知怎的民間

傳說總會說的是猛虎和睡獅老虎總是英勇神武的獅子卻不知為什麼變成「睡獅」好像睡而不醒原因是鴉片戰爭以後龐大的中國往往被西方列強欺凌後來連近鄰

的小日本也打起侵略中國的主意但是中國人並不甘心認為中國是大國地大人多但總是受人欺負於是只能自我解嘲說是一頭「睡獅」就是說本來是萬獸之王只是睡着了才會受列強欺負今天睡獅已經醒來多年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確今天的中國無

論在經濟實力和外交實力都是舉足輕重這是一頭活力十足的獅子正在向世界展示出自己的雄風

睡獅和猛虎

舒淇和馮德倫去年9月結婚至今不足

一年尚未到慶祝紙婚時候上星期舒淇忽然發文「別把自己的情緒加諸在別人身上哪怕是自己的親人沒有人是當你的出氣筒的」令人猜疑她跟丈夫馮德倫感情亮起紅燈翌日她再留言「說時容易做起來還是困難helliphellip但如果常令自己不開心那就應該分離因為你已經選擇性的看不見別人的優點然而人生短短還是開心點好」其中一句「那就應該分開」引起部分網民關注大為緊張紛紛留言慰問她舒淇之後留言指「不過就是看到一篇文章看了一本書看上了一行字並不代表我的生活好嗎別無聊了謝謝」粉絲們為此鬆一口氣慶幸舒淇與馮德倫婚姻沒亮紅燈但作為藝人舒淇應當明白她的一言一行都會引起關注尤其她的另一半也是圈中人所以她也不能怪外界諸多猜測其實要避免是非大可將感受

反思寫在日記中網上留言是公開的若果有感而發道出感受多花幾分鐘說明是分享便不會給誤會了粉絲的過敏就如舒淇的皮膚過敏令她受困擾不過粉絲反應過

敏容易解決在網上三言兩語便解釋清楚皮膚過敏她則要求助醫生早前她在網上登出臉頰泛紅的照片崩潰哀嘆「你還要我怎樣」 舒淇有着凍齡外貌只是長期受過敏問題困擾工作忙碌時就更加嚴重整張臉會起紅疹還會有些浮腫女藝人最重要是一張臉而過

敏症是來無蹤去無跡防不勝防有時連醫生也束手無策吃藥敷藥也只能治標不治本我也曾受過敏之苦多年奇怪的是過敏症會忽然而癒醫生說原來是放開心情忘記壓力會提升免疫力有助消除過敏舒淇不妨試試看多些正能量的文章有感而發的都是正能量或有助舒緩過敏症

舒淇留言惹婚變揣測

時隔四年國家主席習近平三訪哈薩克斯坦這一次他

在阿斯塔納演講時引用的是哈薩克斯坦諺語「有團結的地方定有幸福相隨」四年前習近平首次訪問哈薩克斯坦演講時他引用了一句詩「世界有如海洋時代有如勁風前浪如兄長後浪是兄弟風擁後浪推前浪亘古及今皆如此」這首詩的作者是哈薩克斯坦詩人阿拜不熟悉中亞文化的人對阿拜的名字或許很

陌生其實阿拜在哈薩克斯坦乃至中亞的地位可以比肩中國的李白和杜甫但我更覺得阿拜像是哈薩克斯坦的魯迅因為他多用詩歌來鞭撻社會弊病生活陋習並為民族進步指明方向他用詩告訴族人「詩人永遠在沉思用自己生活壓出的苦汁檢驗正義與真理將自己所知的訴向人群用可以觸及他們的詩句心頭怒火雙手顫抖靈魂沾染毒汁舌頭便彷彿燃燒畜生是不懂但牠並不裝懂我們什麼也不懂但偏要裝懂一旦和懂得的人爭起來會吵得面紅耳赤死也不肯罷休」仔細算起來中亞人士創作的詩歌迄今我

只讀過三個人的作品阿拜之外另外兩位創作者都出自塔克吉斯坦一位是沙姆西丁沙欣他的語言細膩動人在一首描摹愛情的詩中他說「美人兒由於你的目光我的心

中失去了平靜我夢見你鑽石般的臉膛和絲一般披散的鬈髮我被你似箭的睫毛射傷被你如刀的眉毛刺穿我的天使我嫵媚的敵人殺死你這被俘的奴隸吧」濃烈的情感和畫面感躍然紙上還有一位便是塔克吉斯坦駐華大使上海合

作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拉希德古特比金諾維奇2016年他受邀在香港《文匯報》副刊開設了一個專欄「絲路詩絮」刊發一些他即興創作的詩歌和散文每周一期閒暇時翻閱這些由他即興創作的詩歌或是散文最直觀的視覺衝擊是一幀一幀不斷跳躍的油畫色彩豐富畫面明媚緊接着便能嗅到撲面而來的熱烈與細膩他的詩句裡北京姑娘是「眉宇透着清秀

霓裳不輸名模遮陽傘像花兒般綻放」銀髮的老者「依然會狂放不羈依然會水湍浪高縱使老之將至夕陽西下亦難阻我豪情萬丈」雨中的上海「滿屋飄散茉莉花香沁人肺腑橙黃色的窗幔典雅講究」在他的筆下溫柔是一劑「緊缺藥品」需要存放在「溫暖明亮地愛人心靈深處」在他的一首名為《中國朋友》的詩裡他寫

到「哪怕只有一碗米飯也要與你分享讓你的生活充滿歡樂與陽光」在《生命與河流》中他說「我們活得愈久夜就會變得愈短孫兒的聲音就會變得愈發甜蜜helliphellip」靈

光一現的意象俯拾皆是落在筆端情愫頓生頗有感染力胡應麟在《詩藪》中說作詩不過情景二

端王國維先生亦稱文學中有二原質焉曰景曰情情和景是構成有境界作品的基本條件寄情於景藉景抒情詩人的喜怒哀樂付諸於街頭偶然一瞥的姑娘激情不退的耄耋老者沁人心脾的花香還有滴滴答答的雨聲溫暖明媚又情緒跌宕自然如水時而潺潺細流時而奔騰不息由景生情情真而意切塔吉克斯坦地處古絲綢之路要塞這塊被中

國人稱之為西域的神秘土地上孕育了獨特的粟特文明我的故鄉舊稱長安曾是大唐帝國的首都亦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距今雖已千年但從珍藏在博物館裡的各色國寶級文物器皿上仍能看到濃郁的西域色澤譬如有一尊館藏的三彩載樂駝便是典型的盛唐風格舞樂者穿着漢族衣冠使用的卻是從西域傳入的樂器讀阿利莫夫先生的詩會有異曲同工之感句子裡描摹的是最常見的中國式生活場景傳遞的情意卻充滿了中亞式的浪漫與奔放這應該得益於他駐華十多年的外交家經歷一個人的行走範圍就是他的世界這句話

是北島先生在《青燈》裡寫過的一個句子我把這句話贈予素不相識的阿利莫夫

一個人的行走範圍就是他的世界

選擇水墨畫

對於日日忙碌工作的香港市民

而言每年一到兩次的旅行機會簡直是從地獄的水面浮起伸出頭來呼吸新鮮空氣的良機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旅行也可能「去錯」地方呢從玄學的角度看地運能為你

帶來助力或者阻力但是出遊的方位至關重要應謹慎選擇以閣下的出生地為中心若你能清楚對你有助力的方位便能如魚得水相反若到達於你不利的方位則可能「頭頭碰着黑」日常生活天命已經見證不少真實例子例如我有一位朋友一到上海日本韓國等地旅行就會頻頻遭殃小則丟失財物大則身體不適甚至是同行的家人不慎跌倒最終要送院留醫好端端的假期變得有驚又有險其實這位朋友命中注定不適合

到出生地的東北方皆因此乃「丑」字方位是其忌神所在

地若是在冬天到該方位旅行更是雪上加霜而他是香港人上海日本韓國等地恰好處於香港的東北方但這位朋友是不折不扣的「日韓迷」怎麼辦天命建議他應盡量避開冬季出行其次出行時穿戴暖色的衣物首飾有助他抵擋「寒氣」另外為了避免在當地丟失財物可以在到達時馬上丟掉一個硬幣或某樣價值不高的隨身物品自行應劫這位朋友去年底的日本聖誕之

旅前格外緊張皆因目的地是對他極為不利的日本又無法避開冬季於是他嚴格聽從天命的意見回港後他第一時間對我「報

告」「沒事全程平安我不但穿了暖色而且從頭到腳一直穿着大紅色的衣物」天命打趣到「那你豈不是變成幸運的聖誕老人」朋友開懷大笑mdashmdash終於不用為

「旅行」這個「詛咒」而提心吊膽

帶着運氣去旅行彥 火

琴台琴台客聚客聚

查小欣

翠袖翠袖乾坤乾坤

湯禎兆

路地路地觀察觀察

趙鵬飛

鵬情鵬情萬里萬里

吳康民

生活生活語絲語絲

楊天命

天言天言知玄知玄

銅人療法網上圖片

水墨畫mdash竹 網上圖片

舒淇網上留言惹來感情亮起紅燈疑雲 (圖片取自舒淇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