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集结 04 weekend 分享有诗意的生活 它是我心灵的镜子 我必 … ·...

Post on 31-Dec-2020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美洲美洲

编辑 李洁 美编 董黎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成都商报 腾讯微博:@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04诗歌集结 分享有诗意的生活

东看西看 游南历北 顾左右而言东西

WEEKEND

记得我是在 2011 年的 3 月,离开成都前往非洲参与埃塞俄比亚铁路项目现场定测工作的。

我们项目部在当地的用车都是租赁,第一次出工,翻译提醒我看驾驶仪表盘上的时间,当时是中午,时间显示的却是 6 点半。原来当地人计算时间是从早上 7 点开始计为 1点,一天只有 12 个小时。12 个小时后也就是下午6点,就算晚上了,时间就停止了。所以,如果跟当地人约9 点见面,那可不是我们平时以为的上午9点,而是下午3点。他们真有创意,能够人为地把时间变慢。

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野外探测很艰苦,但这里风景也特别美,记得有一次我们住在一个离基地 100 多公里的小镇,小镇的酒店在火山湖畔,环湖的群山中,只有这一处有人工建筑,其余都是原生态的树木。酒店设施也很简单,没有电视,没有空调。但房间朝露台的那侧是一整面落地玻璃,不拉窗帘的话,早上醒来就可以看到湖景。

由于不是周末,酒店的客人很少,湖面安静,偶尔有野鸭、飞鸟的

鸣叫,躺在露台上的榻榻米上,看太阳慢慢西斜,看半个月亮缓缓升起,看山峦由清晰变成黛青色剪影,真让人流连忘返,用“这一刻,世界与我无关”来形容当时的心境,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勘测之后,我们问司机,可否去本地人家中看看,司机满口答应。我们选中了在公路边有当地民居风格的人家,这户人家院子很大,房屋呈圆柱形,屋顶是茅草类植物做成伞形。司机刚向一位站在房门前的老人询问,院子里就冒出来一群人,他们友好又热情地敞开了房门,让我们进屋参观。进门右边有扇木板做的窗,左边则有张床,其实就是木板铺上垫子和毯子而已,但却是家里最大、最重要的物品。屋子正中有个圆形石头桌子,石桌正中插根木棍支撑着伞形屋顶,而墙基有一圈小台阶,铺垫了羊皮可以供客人坐。

看起来房子挺简陋的,可这户人家在当地也算是殷实的,主人介绍说,自己养了15 头牛,6 头驴,还有 5 公顷土地。友善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而不富裕的埃塞俄比亚人,让我深深感受到的是毫无防备、纯粹的友善。

野外工作麻烦不断

在这里,每年2月到4月是小雨季,5月到9月是大雨季,但因为这里的土壤存不了水,再多的雨水都很快渗透到地下或者流走。小雨季细雨绵绵,下雨之后,沙土就特别沾脚,走几步几斤重的沙土裹在鞋上甩都甩不掉。这对我们的野外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记得一次为将要修建的桥去了解地形、地质情况,雨后车没法开,我们就步行前往,我们有卫星导航设备,桥的坐标事先已经输入进设备,所谓只要往目标点走就可以了。可是,现代科技能让我们找到位置,却不会提醒我,非洲高原有仙人掌!我只顾着越来越重的鞋子别走掉,没有留意周边的情况,突然,我感到左腿一阵刺痛,忍不住哇哇大叫。是仙人掌!同伴们赶紧围了过来,有经验的立即叫我别动,然后小心翼翼地在我左裤上拔下那些刺。晚上洗澡,我才发现除了左腿,左手手臂外侧也有刺痛,过了很长时间,刺痛感都还在,摸上去似乎还有好多刺在皮下。

我们的项目计划经过东非大裂

谷尾部,虽然说是尾部,但依然清晰可见大地被撕开不止一道大口。地裂绵延不绝,大部分深不见底。在裂口狭窄处,我准备跟着伙伴们跳到对面去。然而一站到地裂边沿,有股阴寒之气从地裂深处涌上来,恐惧使我浑身无力,最后是伙伴拉着手才到了对面。我们来这里选出合理的线路,也是为了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说实话,地裂也震撼了我,“山崩地裂”是小学语文课本学过的词汇,我一直把它和“海枯石烂”“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样,当成形容词,而不是真实现象,而到这里亲眼目睹,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 (周路时)

不是出国旅游不是出国旅游而是去修铁路而是去修铁路

2016年10月5日,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铁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是非洲大陆上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并由中国企业负责运营的铁路。

在国外修铁路,这种出国,和一般的出国旅行,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次,我们邀请了中铁二院的员工来聊一聊他们在国外的故事。

我是在2011年8月被派到孟加拉国项目部担任翻译,这还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以前就连读大学,我都没有离开过成都。第一次踏出国门,第一次踏上另一个国家的国土,孟加拉对我而言,是神秘的,陌生的。

孟加拉的首都达卡是一个让我觉得奇妙的城市。这里的街道没有红绿灯,没有斑马线,交通拥堵不堪,但是却没有想象中的高车祸率,虽然常常有车辆擦撞,但当地人似乎对这很习以为常。不过,这里的交通真的堵成一种境界了,驻地到办公室走路只要十多分钟,开车却可以开半个小时。

这座城里,满街都是黄包车,这个车结构跟成都的偏三轮一样,但是外形又像老上海的黄包车,所以我们就叫它黄包车了。这种车车费很便宜,车夫也多为劳苦民众,花差不多3元人民币,可以坐很长一段距离。我们项目领导有一次跟孟加拉铁路局局长聊天,说你们可以引进中国的电瓶车,价格低,比起汽车也轻便。局长摇摇头说,国情不允许,一旦引进,国民交通问题倒是解决了,可是会造成大量车夫失业,政局必然会不稳。

达卡的人还是挺朴实的,我和项目部的小帮佣相处都不错,看得出来,他们也感恩,拥有一份工作,意味着可以支撑一个家庭,意味着可以有稍许被尊重感。他们喜欢中国人,因为他们觉得可以得到尊重,其实不管富裕贫穷,人人都渴望被尊重。

(赵文佳)

因为参与了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项目的设计工作,我在加拉加斯这座遥远的城市工作生活了一年半时间,从开始的兴奋好奇,到后来的从容淡定,这段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同时也让我结识了许多珍贵的朋友。

委内瑞拉在南美洲北部,我们飞了20多个小时才看到他们国家首部加拉加斯机场的海岸线。当年,哥伦布登陆加拉加斯,曾经惊叹它是人间天堂。加拉加斯就像站在加勒比海南岸悬崖上的美女,充满魅力却总让人感到有些不安。从海边的机场深入城市腹地,一边是铜墙铁壁的炼油厂,一边是五颜六色的贫民窟。我在这里见识了石油的廉价,在这里给一辆普通私家车加满油当时只要差不多人民币 3 元钱,所以大家都开玩笑说,如果汽油能解渴,在这里肯定愿意拿汽油当水喝。

但是。这里除了石油,几乎什么都贵,穷人买不起房子,只好在山上自己建,日积月累形成了漫山遍野的贫民窟,就像一个个补丁,在现代都市的华丽外衣上格外刺眼。加拉加斯也是一座有点危险的城市,在这里,结伴外出、汽车代步、穿运动装、不适用钱包是同事们的生存之道。虽然看起来危险无处不在(据说在加拉加斯步行百米之内都有可能遭到抢劫),但是谨慎小心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在委内瑞拉倒也平安无事。抛开社会环境来说,普通的委内瑞拉人对我们这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东方面孔还是友善热情的。 (姜梅)

这里一天只有12个小时

这里的汽油真的很便宜

亚洲亚洲不买电瓶车他们有理由

非洲非洲

《低飞》◎赵晓梦

被条石囚禁的堤岸在清晨的摇晃中获得自由两只高楼的酒杯正拿朝霞与天空交好在这人间低处的河道无论你是呼喊派还是晨练派甚至一只狗一支笛一把号都能在拥挤和忙碌中找到自在白鹭低飞,惊鸿艳影所有的不安都丢在了水里正前方的牛仔裤勒出秋水的弧度黝黑光亮的石梯,接住觉醒者的脚步。如同一个老人在艰难移动风停止吹拂,昨夜酒馆狂欢的灰烬在水面还原出成群结队的青春背影——只有膝盖承受河流弯曲的重量白鹭低飞,河道用宁静导航。凭栏临波,我以为桥的忧伤会好一点收录机已经待命,呼喊或者击掌那些精致而沧桑的行道树啊枝叶上已落满百感交集的晨曦——要不是这人间的河谷太过短暂——她应该有诗一样的广阔生活

《我们都还爱着那一种叫做月光的白》——致友人◎钟渔

这么多年了,我背对春天你背对落日我们各自走在刮着大风的路上这个清晨的阳光来得早我们意外捧出星星里隐藏的脸庞——那时的忧郁和此时的皱纹这么多年了,不管生活给我们什么颜色我们都还爱着那一种叫做月光的白不管世界让我们多么迷惑我们都在比纸还薄的人情里笑靥如花这个清晨的虫鸣里有百花花中有露水我们在露水中流下另一滴水顺着水,我们就到了远山山下,含烟翠我们采桑种麻我们不食人间烟火,不知老之将至

记\者\节\诗\歌\展

《向晚》◎符纯荣

荒草隐姓,野径埋名向晚,世间奔突。多少善恶一如这幽暗山色,不设边界去山中走走。沿途步履匆匆蝼蚁拥有不为人知的紧迫坟茔拥有不被理解的宁静黄叶悬而未决,拥有难以参透的禅意我想起去年扔掉的石头枝叶或尘土接过的战栗,可能一息尚存而灯火一直在远处像赶着夜露,走在奔赴的途中下山时,我找回自己的影子它和温度一直都在偶尔耽于山色短暂犹疑的表露中

《婚礼进行曲》◎周海涛

将我的名字摁进婚书与你的名字并列从此我将不再是一个孤单漂泊的标签我的前面有你挺拔的身躯遮挡风雨你的身后有一个甩不掉的背影收拾残局主持人背诵着滔滔不绝的煽情噙在眼眶里的幸福顺着微笑流淌杯盏交错中的祝福从酒杯中溢出从这一刻起你我的亲情被放大瞬间倍增将我的名字摁进你并不显赫的家谱一只丑小鸭挤进了你的全家福我的前世今生交给你去打理期待续写家族的又一部连续剧青葱岁月茁壮成一片希望的田野接纳这一盘上帝摆好的棋局相信你是一个不错的棋手不会把我仅仅当作一枚硌手的棋子将我的一切摁进你的天空如同白云的追逐义无反顾摁不进的地方我用泪水将它湿润一不小心的撕裂我用心血将它弥补

我必须诚实面对诗歌,

它是我心灵的镜子

本周,入围成都商报《诗歌集结号》“头条诗人”的有符纯荣、静子、周海涛3人。在专家评审环节,来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女诗人静子赢得本周“头条诗人”奖。这是继钟渔、郭艳宁、陈维锦之后获得“头条诗人”奖的第4位女诗人,也是《诗歌集结号》评选出来的第17位“头条诗人”。

静子的获奖作品是《总有什么在呼喊》,由《诗歌集结号》导师陶春推荐,陶春认为,静子的诗有一种独异地域气质的灵动之美与鲜活生命力。

“此诗中的呼喊,如此温暖而湿润却又如此粗粝,神秘,穿过外部世界种种喧嚣表象的力,也同时穿透了作者内部陈旧思想的外衣。当然,从语言表现的细节构造与张力而言,本诗尚有可精准打磨的一些空间悬疑与值得商榷之处,但从立意与整体势象的运转来看,仍不失为一首优秀之作。所以我推荐静子获得本周头条诗人。”随后,经评委细致审读,其中7位评委投票给了静子,2位投票给了符纯荣。不少评委也指出,静子的获奖作品《总有什么在呼喊》也存在不足。

得知自己最终获奖,静子非常高兴。“在这刚立冬的时节,得知这个美好的消息,正如此刻金川的冬天——大地张开温暖的怀抱拥抱了我。我生长在这里,又回到这里生活。虽然杂务缠身,分身乏术,但是我始终记住一个朋友送给我的一句话:诗歌是人间的药,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自己是诗人。”昨日,静子向成都商报记者分享了她的创作幕后,

“《总有什么在呼喊》,喊的是另一个自己。总有什么在召唤,唤醒我的脆弱和敏感。我必须诚实面对诗歌,它是我心灵的镜子。写诗于我来说,是一个心理成像的过程。我想写下浪尖,也想写下大海,但它们必须带着我生命的体温,必须是我心里滴下的血。正如波兰著名诗人米沃什所说:诗,乃是人类生命中对最深切内心经验的召唤。透过庞大的世界,我看到细微的事物。它们飞舞于我的眼前,像鸟一样灵动,却不像羽毛一般轻盈。这首诗完成于一种迷茫的情绪中。那些渐渐生长的绿色,是乌云背后的阳光,它们照亮我前行。与其说这首诗是情绪的映照,不如说是自我鼓励。于我来说,是诗歌引领我上升。”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实习生 朱光明

静子在《总有什么在呼喊》中,把感觉打开,摊薄,触及秘密,是微物之神的赞歌。通过期待与敬畏、现实与远方的个体视角和生命体验,表达对存在与未知的观照或呼唤,有现实的激动,也有避世的消极。但因陈述略显拖沓,造成了诗意的流失。

《总有什么在呼喊》◎静子

河水逆流而上。暴雨和涨潮顺着时钟的指引渐近树叶,还有一些绿色的东西在生长。这个季节,不安的翅膀开始蠢蠢欲动那来自脚底的声音温暖又湿润。一如从前它总是隐形在很远很远的远方,召唤……有很多小小的事物在鼓励我比如草原上刚冒出头的草芽山脊上刚挂上的彩色经幡不远处,寨子上缭绕的桑烟……而我却一直只在思索:如何寻得避世之所好与我不安的内心押韵潮涨的气场,闻风而动掀起我的旧衣思想的褶皱被自己反复打开内心的惶惑或渺小让我对这种温暖的呼喊充满敬畏尽管那声音离我还很遥远但有很多细节不可抗拒,纷纷都已主动登场

扫码关注“诗歌集结号”

【【【获奖作品获奖作品获奖作品】】】

【【【入围作品入围作品入围作品】】】

【【【颁奖词颁奖词颁奖词】】】

11月8日,记者节。《诗歌集结号》分两期推出了赵晓梦、蒋蓝、叶舟等近20位隐藏在媒体界的诗人作品大展,受到网友强烈欢迎。“大周末”今日特别选发部分记者诗作,分享给读者朋友们。

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当地民居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