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传播更“接地气” - epaper.kelamayi.com.cnepaper.kelamayi.com.cn › klmyrb › page...

Post on 03-Jul-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孩 子 们 被陪伴机器人吸引。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张珏 摄

A06 编辑:赵珊珊 电话:6895345 版式:蒋 玲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农历六月廿二A A07编辑:赵珊珊 电话:6895345 版式:蒋 玲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农历六月廿二

聚焦聚焦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科学节

本报记者 张云

7月22日上午,由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16“丝绸之路”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正式在我市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展会重点展示我国智能机器人、3D打印机、VR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集中发布一批代表行业发展趋势的新成果,发挥展会作为“行业风向标”、“技术风向标”、“创新风向标”的功能。

机器人、无人机、3D 打印机、人体扫描仪……琳琅满目科技成果令观摩者目不暇接。

火箭助推器残骸来到油城

“那是真的么?”7月22日上午,来自青岛的7岁小游客易易在新华书店展区,手指着展区中央高高垒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模拟回收现场问工作人员。

新华书店工作人员齐静走到易易身边,热心地向他解释:

“这是中国航天基金会带来的,真正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助推器的残骸,是专门展示给小朋友看的。这里的火箭涡轮增压器、燃料过滤器、火箭一级发动机、燃料连接管也都是真的,就是图片上火箭顶部的那些。”

齐静指着旁边宣传板上的火箭造型说:“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凌

晨1时30分成功发射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本展台展示的是它在发射过程中脱离的火箭零部件碎片。”

齐静在说话间,又有十几名小朋友们围到了这个展台边。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一枚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它以经适应性更改后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作为芯级,捆绑四枚液体助推器而构成,具有运载能力大,适应性强,继承性好等优点,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构成最复杂的运载火箭,代表中国目前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在世界航天界也居前列。”齐静说。

她解释,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的运载能力达到了 5.1吨,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全箭起飞质量465 吨,全长 54.638 米,它的结构主要有一子级、助推器、二子级、三子级、卫星整流罩等。

“今天我们这里展示的是助推器的残骸,小朋友们可以去仔细观察一下。” 听完齐静的解说,十余名小朋友围着展台仔细观察,有的小朋友还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助推器残骸。

机器人模拟图书分拣工作

看完了火箭助推器残骸,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又被一旁正在工作的机械小车吸引过去。

火箭展台旁边的桌子上摆放了数个汽车模样的小型机器人,

像是一个工厂的流水线。它们闪着灯光,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

最南边的一辆卡车模样的小机器人将红、白、蓝、黄四个颜色的小方块运到指定位置,有一个像铲车模样的小机器人将这些小方块按颜色分类进行第一次分拣,放入指定传输带。

在传输带的另一头,另一个铲车模样的小机器人对输送过来的小方块进行第二次分拣,放入第二个指定传输带。

最后,再由北端的货车模样的小机器人将分拣好的小方块运走。

小朋友们发现,本该放入蓝色传输带的蓝色小方块放入了其他传输带上,传输带那头的小铲车机器人高高举起小铲子,“拒绝”工作。

“它怎么不动了?”一位小朋友指着小铲车机器人问工作人员。

新华书店工作人员赵静说:“因为你们把它的色块放错位置了呀。”

说罢,她将蓝色小块放回了指定传输带,小铲车们又开始认真工作了。

这套机器人工作系统是根据新华书店图书分拣工作用寓乐湾机器人模块设计制作的图书收发搬运系统。

赵静解释,这些机器人中安装了颜色传感器,我们将红白蓝黄方块模拟成图书的种类,机器人根据颜色传感器将小方块放入指定的位置进行分拣,如果放错了,机器人就停止工作,表示有错误。

“这是我们用机器人模拟人

类工作的设想,未来很有可能会有机械来代替人力完成图书分拣工作。或许在未来,机器人会被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各行各业里。这次通过模拟书店的工作场景让孩子们接触机器人,了解机器人,学习简单编程,在游玩中学到知识。”她说。

卡片电路教孩子边玩边学

“这根线你要往那边贴一点 , 因 为 这 一 头 要 留 着 做 开关。”7 月 22 日上午 11 时许,来会展中心观摩的乌苏市第三小学的帕尔扎提和同学们,一起在乐教创科展示区的展台制作

“二极管放大电路”。他们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

用铜胶带作为导线,并根据老师

事先规划好的电路图,安装导线、灯泡、开关等,做出一组简单的卡片电路。他们将开关位置的铜胶带闭合,小灯泡就亮了。

帕尔扎提高兴地鼓掌,对老师说,“我还想再单独制作一个电路。”

今年科技节期间,乐教创科公司一共带来了300份卡片电路套件供观摩学生进行简单的组装实验。

不仅仅卡片电路吸引了不少高年级的孩子们动手制作,展区地上的一辆机械小车吸引了不少孩子们驻足。

他们聚精会神地盯着这辆一直按照白色地胶上的黑线绕圈行驶的小车问:“为什么它只按照黑线行驶呢?即使是非平台的道路,它也不会偏离轨迹?”

乐教创科公司总经理王冬冬

拿起小车,给小朋友们讲解:“这个小车的底部安装了传感器,它会自动识别地面反射光的差异。我们在这个白色地胶上贴了黑线,地面反射给传感器的反射光是不同的,小车会敏锐地识别黑线,延黑线行驶。如果我们把黑线贴在蓝色底面上,小车依旧会按照黑线行驶。”

王冬冬说完,小朋友们点了点头,又蹲在地上观察小车。

乐教创科是来自山西的科技公司,属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公司,于去年正式成立。这家公司主营电路模块、电子元件、智能车、3D 打印、航模、模型制作、套件开发等。

虽然是新公司,但是他们在科研领域的成果不可小觑。他们研发的部分教科研成果已经纳入了山西小学生教材中,在北京、山西等多地的中小学校中也纳入到特色实验室课程。

在今年的科技节中,这家公司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提供了十套自主研发的比赛用车。

几何机器人与艺术完美结合

仅用数个连接杆和转轴组合,扭一扭,转一转,就能变换出各种花型。一款模型就可以变换成雪花状、六角形、八边形、不规则图形等数十种造型。

几名小男孩站在展台前不停地摆弄着这些奇特的产品研究。

这些可以变换形状、结构的产品叫几何机器人,是由北京新维恒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

科技产品。这家公司的主任梁大云介

绍,北京新维恒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教育娱乐机器人开发应用的高科技公司。现场所展示的这些产品是该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机构创新与机器人学实验室联合开发的几何机器人,是与传统机器人设计思想迥异的新概念机器人,它具有多边形、多面体等几何形状,以及折叠、缩放等变形功能,可以综合集成滚动、步行、爬行等多种移动模式。

这一系列几何机器人以几何和运动知识为主体,以电子与计算机知识为辅助,是机器人科技教育与中小学生知识结构配套衔接的极佳载体。

梁大云说,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努力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的模式变革,将高科技机器人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相融合。我们所研发的几何机器人已经成功应用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北京三十余所中小学的科技课堂,还用于中国科技馆等场馆进行校外科技教育与师资培训。

2014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访华期间,就与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共同参观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几何机器人课堂。

如今,几何机器人已经将数学、科学、工程、艺术等学科充分结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和学习,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美学修养。

让科学传播更“接地气”主题科普展散发科技魅力

本报讯(首席记者 姜晶华) 7月 22 日至 7 月 24 日,本次“科学节”推出了“主题科普展览活动”。

主题科普展览活动由四个内容组成:一是“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览;二是中科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三是新疆科协主题工作展;四是中国科普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

为方便各活动代表和观摩人员参观并了解相关内容,活动专门安排志愿者进行讲解和演示。

据悉,“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涵盖近千幅历史图片,百余件重要实物,讲述了近 700 位科学家的科学报国梦、学术成长史和开拓奋进路。此次展览运用个性化、可视化的历史资料,介绍了中国科学家群体形成、演进的曲折历程,讲述了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展示了中科院最新科研进展与成果,旨在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也期望从一个侧面展示中国科技事业的前进步伐。本次展览分为展示区和产品体验区两大板块。

中国科学院作为一支科技“国家队”,拥有遍布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个科研院所,每年都有一批科技成果问世。自 2012 年起,中国科学院推出“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巡展从前一年度中科院的重大科技产出中遴选一批优秀成果,向社会公众汇报展示。

新疆科协工作展展示了新疆科协系统近年来主要亮点工作。新疆科协坚持讲好科学故事,倡导文明理性,发挥科学普及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突出科学性与群众性的有机结合,让科学真理生动起来,让科技进步鲜活起来,让科技运用活跃起来,让科学知识文艺起来,让科学传

播更“接地气”,各族人民群众乐于接受。

本次中国科普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精选了其中 120 幅优秀作品在活动期间进行展出。

据了解,在中国科协科普部的大力支持下,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从2012年开始开展了中国科普摄影大赛。至2015年,中国科普摄影大赛已成功举办

了四届,历届中国科普摄影大赛累积了科普与摄影艺术相结合的优秀科普摄影作品两千余幅。

中国科普摄影大赛以“绿色·健康”、“反映科学现象、揭示科学原理、启迪科学思想、记录科学活动、传播科学知识”为主题,面向全国征集科普摄影作品,全国各省市科协、摄影家协会参与了创作和作品选送。

产品新,种类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2016“丝绸之路”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侧记

市民带孩子参观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

市民在欣赏中国科普摄影大赛优秀作品。

孩子正在专注用纸箱拼制机器人。火箭助推器残骸在新华书店科普展区展出。

小代表在体验航测数字影像。

工作人员指导孩子使用编程软件。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