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a14 e-mail:ccwbccsp@163.com 不礼让救护车 生活可以在树...

Post on 18-Oct-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新闻漫评

数字支付、网上预约看病、扫码点餐、健康码登记……智能时代,数据的互联互通方便了人们生活,也助力了疫情防控。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科技在给人们打开便利之门的同时,也限制了很多老年人的自由。 (8月13日新华社)

被“抛弃”

时评 A14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主编/责编郑福荣 美编石洋 校对段文云

关停大胃王吃播,对恶趣味说“不”

公众聚焦这篇充满争议的高考满分作文,始于“高考作文该怎么写”的技术讨论,终于对高考公平的期待和担忧。文无定法,高考作文的写法不是被苛责的理由,但需谨记:生活可以在树上,但高考公正必须落地生根。

有人喜欢 高 雅 艺术,有人喜欢 追 肥 皂剧、看综艺,这本没有高下之分,都应 该 被 尊重。但有一点,就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不能挑衅一个社会最起码的审美和文明标准。

冉秀兰

理想生活 即刻开屏

开屏新闻APP

E-mail:ccwbccsp@163.com

生活可以在树上高考公平必须落地

不礼让救护车“罚单”

给市民上了一课

该来的终究会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13日发布浙江高考作文评卷相关情况的通报,停止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陈建新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含高考评卷等)。对网民反映的其个人其他相关问题,有关部门正在调查核实。

通告称,今年语文评卷组高考作文的成绩评定过程符合评卷工作规范。但作为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的陈建新老师在评卷结束后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严重违反了评卷工作纪律。

今年高考中,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引发巨大争议。文中因遍布“嚆矢”“孜孜矻矻”等晦涩难懂的词汇,以及多处引用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泰尔等名家名言,让网友大呼“看不懂”“不说人话”。据悉,第一名阅卷老师给这篇作文的评分为39分,后面两位老师给了55分的高分,最后力排众议给出满分的,即为这位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陈建新。

从当初单纯的文本之争,到现在官方认定评卷违纪,此事的走向,比这篇高考满分作文还要晦涩和诡异。

高考阅卷评分应当有保密性,所有参与阅卷者均不得向外透露阅卷情况,这是最起码的高考纪律。作为资深教育工作者,陈建新主持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工作长达20年,可以说犯了一个极其低下的错误。而推演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这个低下错误或许又并非偶然,其中若隐若现的利益冲动,显然不应该被忽视。

随着《生活在树上》这篇满分作文的走红,更多的信息也逐渐浮出水面。网友深扒发现,陈建新老师不仅是大权在握的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似乎还是个成功的商人。他一面四处

开讲座,兜售他的高考作文写作技巧,一面出书赚钱。市面上,一本陈建新所著的《高考作文实战实训》的书,售

价高达59元。他去年推荐的浙江省满分作文《书写自我的生活》,在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上,也与《生活在树上》高度相似。

我们很难说这是巧合。身为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建新具有极大的评判话语权,他的评分标准、阅读喜好,将直接决定一篇高考作文的得分高低。那么,有没有听过他的讲座,有没有读过他的书,就显得格外重要。

换言之,陈建新老师如果与高考出题、阅卷毫无关联,他开什么讲座、出什么书,都是他的自由,但如果存在利害关系,就必须接受程序公正的拷问。你不能一面在制度之内,大笔一挥就决定一篇高考作文的命运,一面在制度之外,又利用这样的身份牟取商业利益。一小部分考生当然可能因此获利,但更多考生的利益则被无情地牺牲掉了。

高考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受到的社会关注度,根本无需多言。高考作文的分值占比极大,在一分就能改变许多考生命运的前提下,满分作文,或者说通过某种方式非正常地获得高分,是难以抵御的诱惑。也正因为如此,存在某些权力变现的空间。由全民热议《生活在树上》,最终勾连起评卷组组长开讲座、出书等隐密的角落,的确歪打正着,但也不能说绝对是个意外。如果阳光照耀不到,那么任何权力都有可能变质。

公众聚焦这篇充满争议的高考满分作文,始于“高考作文该怎么写”的技术讨论,终于对高考公平的期待和担忧。文无定法,高考作文的写法不是被苛责的理由,但需谨记:生活可以在树上,但高考公正必须落地生根。

点评:是老年人要学会适应社会,还是社会要将就老年人?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远远不够,以致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获得某些早已大众化的生活技能。但是公共服务机构保留、设置一些传统方式,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这并不难,只需要一颗爱心。

——高扬

首席评论员吴龙贵

8月12日,央视新闻在一条《餐饮浪费 如何制止?》的新闻节目中,批评了部分网络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的现象,引起广泛讨论。随后,斗鱼、抖音、快手等多家网络直播平台表示,将积极响应中央相关号召,加强对美食类直播内容的审核,杜绝餐饮浪费行为。(8月13日澎湃新闻)

从某视频直播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主播们看似狼吞虎咽地大吃大喝,甚至吃下数人份的食物,其中却不乏有人通过剪辑、卡点等手段来掩盖假吃现象,有些主播甚至使用催吐的方式,达到吃下更多食物的假象。

吃了吐,吐了吃,场面之“壮观”,让人望而生畏,甚至生出一丝同情。毕竟身体是自己的,这么个吃法显然不利于健康,曾经有报道称,有吃播因为吃了过量食物导致住院。挣钱的方法有很多种,何至于如此不择手段?

网络世界,千奇百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都有。尤其是抖音、快手、斗鱼等直播平台兴起之后,各种奇葩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就包括所谓的网络大胃王。他们以远超常人的惊人食量吸引眼球,以此获得粉丝和打赏。

如果偶尔为之,我觉得倒也无不可。但如果大胃王吃

播成为一种职业,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社会效应。一方面,造成食物的严重浪费。大胃王吃播的职业门槛看上去并不高,有些人可能觉得吃吃喝喝就能挣钱,简直再好不过。

当越来越多的人涌进这个另类行业之时,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食量惊人,也就意味着浪费惊人,随着直播平台的放大,这种不良的价值观就会传递给更多人,降低整个社会对浪费可耻的敏感度。

另一方面,大胃王吃播的盛行,也是在迎合一些人的恶趣味。人的兴趣爱好、审美情趣各种各样,有人喜欢高雅艺术,有人喜欢追肥皂剧、看综艺,这本没有高下之分,都应该被尊重。但有一点,就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不能挑衅一个社会最起码的审美和文明标准。

大胃王没有任何审美价值可言,相反会引发青少年的模仿,把浪费食物当成娱乐,无非就是迎合一些人的恶俗品味。

眼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导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新风尚。类似于大胃王吃播这样的以追求刺激为目的过度娱乐行为,理应被关停。也希望以此为契机,好好整顿一下低俗行为,还公众一个更健康、更阳光的网络。

主动礼让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特种车辆,虽然是开车的小节,却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与每个人的安全息息相关,不应有所忽视。而且,此举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

两小车将执行紧急任务的救护车堵在红灯路口半分多钟,两名司机挨罚。珠海司机礼让救护车的比例高达95%以上,珠海交警从没有开过一张不礼让救护车的罚单。但是近日,珠海两辆小车没有礼让救护车,珠海交警首次对其行为开出了罚单。(8月13日金羊网)

救人如救火,一秒钟都耽误不得,救护车的警报声,就是让路信号,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珠海市首开不让救护车罚单,给广大市民上了一课,车主在遇到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救援车等特种车辆执行任务时,应依法及时避让,保障道路畅通,如果有不礼让、阻拦的行为,就会遭到交警处罚。

从报道来看,珠海司机礼让救护车的比例高达 95%以上,说明文明行车、依法礼让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也全面普及到位,绝大部分车主都能够遵守法律,主动依法礼让救护车。而此次遭到处罚的两位车主,据介绍并非故意阻挡救护车,乃是没有听到警报声,属于无心之失。在护士敲窗提醒后,立刻驶离路口给救护车腾位置。

当然,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这两位车主都在客观上,堵住了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救护车,属于违章行为,并且造成半分多钟的耽误,直接影响救人工作的进行,如果时间再耽误长些,后果难以预料。因此,交警依法给两位车主开罚单,亦是合情合理,这也是给二人敲响了警钟,在开车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留心周围状况,该礼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礼让,以免违法被罚。

2012年,北京发生一辆救护车因遇堵鲜有汽车让道、致使伤者抢救不及身亡的事件,各大媒体据此展开“生命通道大讨论”,引发公众热议,很多人认为应给不礼让车辆开罚单。此后,各地政府纷纷付诸行动,对违章者加以处罚,媒体也持续加大宣传,普及礼让知识,曝光不礼让行为。这些措施有力扭转了社会风气,不礼让救护车的行为大幅度下降。目前,大众已经形成共识,社会车辆就该依法礼让特种车辆,对违章者要严惩,以震慑车主,营造文明行车氛围。

主动礼让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特种车辆,虽然是开车的小节,却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与每个人的安全息息相关,不应有所忽视。而且,此举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车主们在这方面做得好,说明市民的素质高,能够遵守法律和社会道德,社会治安亦会改善,城市文明指数越高,市民的整体幸福感也越高。

□ 江德斌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