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烟海拾贝 妙笔下 墨彩间 - paper.eastobacco.com ·...

1
4 4 烟海拾贝 □责任编辑 □美术编辑 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编者按 植根于传统 文化土壤的中国画,历史 悠久,流派众多,技法丰 富,彰显着中国人的审美 意趣。一直以来,中国画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 新,成为时代精神的一种 艺术写照。今天,让我们 通过烟标、火花、烟画,来 感受中国画的古今意蕴。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中国画的繁荣发展之于中华民 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有着重要意 义。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许多 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 这些名画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艺术 宝库,是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贵财 产。在我国烟草工业企业出品的烟 标和火柴企业出品的火花上,我们 可以欣赏到一幅幅技艺精湛的中国 画作品。 吴道子是我国唐代著名画家, 被世人尊为“穷丹青之妙”的“画 圣”。吴道子在国画艺术上刻意求 新、不落俗套,且挥毫泼墨“俄顷而 就,有若神助”。上世纪 90 年代中 国许昌卷烟厂出品的“单骑”烟标 图①),主副版图案就均是吴道子 描绘三国名将关羽形象的《勒马挺 风图》。画面中的关羽勒马提刀、美 髯飘飘,颇为神武。上世纪 80 代,河南开封火柴厂出品的“老子 像”套花中的一枚(图②)图案则选 用了吴道子绘制的老子像。吴道子 笔下的老子神态儒雅,吴带当风,其 独创的“莼菜条”绘画技法被展现得 淋漓尽致。 唐代韩的《五牛图》也是传世 名作,其上所绘的五头牛或行,或 立,或俯首,或昂头,神态各异、形神 兼备。元代画家赵孟曾赞道:“五 牛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上世纪 80 年代,成都卷烟厂曾出品“五牛” 套标,一套 5 枚,分别展现了《五牛 图》中的“五牛”形象。同一时期,该 厂还出品过单枚“五牛”烟标(),主版画面再现了韩《五牛图》 的绝世风韵。同样在上世纪 80 代,我国也曾出品过“五牛图”火花, 全套 5 枚,采用分体式的表现形式, 将《五牛图》这一杰作完整地展现在 火花的画面之中。美中不足的是, 该套火花没有印制生产厂家名称。 张择端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画 家,其作品《清明上河图》位列中国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对于研究北宋 的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 史料参考价值。上世纪 80 年代,河 南开封卷烟厂曾出品展现《清明上 河图》局部画面的“宋城”烟标,再现 了《清明上河图》的迷人神韵。上世 90 年代,该厂还曾出品过全套 5 枚的“清明上河图”套标,设计印刷 更为精美。同样在上世纪 90 年代, 该厂还出品过单枚的“清明上河图” 烟标,图案截取了该画作的局部画 面,采用全景式设计,为国画题材烟 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新安画派是我国绘画史上一个 重要流派,成员众多,渐江是重要代 表人物。渐江的画风简约瘦劲、清 幽冷逸,下笔如钢条、用墨如烟海, 境界高远、独树一帜。上世纪 90 代,山东德州卷烟厂出品的“画宝” 烟标采用全景式设计,画面展现的 就是渐江的《仿元四家山水图卷》的 局部图。 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国画 大师。他的画作形神兼备、笔墨精 微,将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 的文人画风相融合,极具艺术感染 力。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湖南常德 卷烟厂曾出品“对虾”烟标(图④)。 该烟标主副版图案均选自齐白石 88 岁时所作的《墨虾图》,并印有“八十 八岁之白石老人画于京华”落款和 小印一枚。上世纪 90 年代,湖南长 沙火柴厂出品过全套 23 枚的“齐白 石绘画作品选”火花,将白石老人的 23 幅艺术精品展现于方寸之间。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是我国现 代著名画家、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 奠基者。徐悲鸿注重将传统国画技 法与西洋画技法相融合,其画作具 有浓烈的“中西合璧”写实艺术风 格。徐悲鸿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 花鸟、走兽人物,无不落笔有神、栩 栩如生,尤其是其笔下的奔马形象, 更是雄骏矫健,颇有“瘦骨铜声”的 美感。在湖北枣阳卷烟厂出品的 “宝驹”、四川绵阳卷烟厂出品的“奔 驰”、江苏南京卷烟厂出品的“宝马” 等烟标上,我们可以一睹徐悲鸿大 师笔下纵横驰骋的奔马形象。徐悲 鸿的奔马作品也曾于上世纪 90 代被浙江遂昌火柴厂搬上火花画 面。 此外,上世纪 80 年代,江苏省 浦河火柴厂曾出品 5 枚套“八十七 神仙卷”火花(图⑤)。《八十七神仙 卷》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最先 发现此画的徐悲鸿对它评价极高, 将它视作自己的生命,认为“世界所 存中国画人物无出其右”,在中国绘 画史上有能力作此画者,“当不过五 六人”。依画中人物数量和身份,徐 悲鸿将其定名为《八十七神仙卷》。 他在画后题写了长篇跋文以记其 事,并刻了一枚“悲鸿生命”印钤于 其上,随身携带,不离其身。 上世纪 80 年代,云南省烟草公 司昭通卷烟厂出品的 5 枚套“画苑” 烟标,还分别将清代著名画家吴昌 硕的《牡丹》(图⑥)、任伯年的《归田 风趣图》和《金谷园图》、虚谷的《松 鹤图》以及近代著名画家于非《花鸟》作为主版图案。 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淮滨卷 烟厂以我国现当代著名画家华三 川的《八仙过海图》为蓝本设计出 品了“八仙”烟标(图⑦)。而上世 80 年代,江苏南京卷烟厂出品 的“金陵十二钗”套标上展现的人 物图案则出自我国现代国画大师 刘旦宅的手笔。 唐寅,字伯虎,是明代有名的才 子,琴棋书画、吟诗作对,样样精通, 其画作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 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上世纪初 期,各烟草企业出品了不少以唐伯虎 作画为主题的烟画。 上海烟公司出品过“唐伯虎”烟 画,全套 30 枚,其中第 1 枚为“唐 寅”。只见画面中的唐伯虎坐于桌 前,左手按着画稿,右手提笔蘸墨,正 临窗作画。画稿已基本成形,一个坐 莲观音呼之欲出,笔墨潇洒而不失法 度。大同烟公司在“双虎”牌卷烟中 附赠的烟画也有一枚为“唐寅”,正面 图案与上海烟公司出品的“唐寅”几 乎一模一样,背面印有大同烟公司的 厂房及其“双虎”品牌商标等。 英美烟公司根据讲述唐伯虎与 秋香姻缘的评弹《笑中缘》出品过“笑 中缘”烟画,全套 120 枚。其中,第 76 枚(如上图)展现了唐伯虎站在书桌 前作画的情景,一旁的秋香被其作品 吸引,正回头仔细看着;第 79 枚描绘 的则是唐伯虎展开画卷与华夫人等 人一起欣赏的场景。外埠烟草公司 将整部《笑中缘》搬上烟画,可见其在 当时的火热程度。 上世纪初期各烟草企业出品 的烟画中,有不少图案展现的是 人物作画的场景。 英美烟公司曾以《晋书》《唐 宋传奇》等中的故事为蓝本,出 品了全套 294 枚的“历代传奇” 烟画。其中,编号为 140 的一枚 是“美人点睛”(图①),正面图 案展现的是一个女子正在为明 代画家卢丹所画的仕女点睛的 情景,该女子正是卢丹的夫 人。只见卢丹站在她身后,聚 精会神地欣赏妻子的传神妙 笔,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 趣。背面则印有“《妇人集》注: 宜兴卢丹,善画美人,每作一 图,皆妇为之点睛”的相关文字 说明。 “惜春作画”题材烟画取材 于《红楼梦》,以贾惜春在大观 园作画为展现内容。中国南洋 兄弟烟草有限公司出品的“红 楼梦绣像”烟画,全套 120 枚,其 中第 6 枚为“惜春”(图②)。 该 烟画正面,惜春右手执笔,左手 扶案,若有所思,展现了她对画 作“胸有成竹”的神态;背面印 有“暖香别坞小壶天,小妹丹青 剧可怜。色即是空空是色,从 来画理可参禅”字样。无厂名 的“红楼人物”烟画之“惜春”, 图案描绘的是贾惜春正在用心 作画的情景,背面则印有对人 物的评论。 大美烟公司出品的“高领百 美图”烟画,全套 50 枚,其中一枚 为“仕女画竹”(图③)。画面中的 女子一袭高领中袖旗袍,正提笔 在宣纸上作墨竹图,精致而典雅, 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当时上海女子 悠闲富足的生活。 ①上世纪90年代中国许昌卷 烟厂出品的“单骑”烟标(局部)。 ②上世纪 80 年代河南开封火柴 厂出品的“老子像”套花中的一枚。 ③上世纪80年代成都卷烟厂 出品的“五牛”烟标(局部)。 ④上世纪80年代中国湖南常 德卷烟厂出品的“对虾”烟标(局 部)。 ⑤上世纪80年代江苏省浦河 火柴厂出品的“八十七神仙卷”套花 中的一枚。 ⑥上世纪80年代云南省烟草 公司昭通卷烟厂出品的“画苑”套标 之“牡丹”(局部)。 ⑦上世纪90年代中国淮滨卷烟厂出品的“八仙”烟标。 上世纪初期英美烟公司出品的 “笑中缘”烟画中的第76枚。 资料图片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Oct-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4 烟海拾贝 妙笔下 墨彩间 - paper.eastobacco.com · 图》中的“五牛”形象。同一时期,该 厂还出品过单枚“五牛”烟标(图 ③),主版画面再现了韩滉《五牛图》

44 烟 海 拾贝□责任编辑 胡 敏 □美术编辑 刘 铮 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编者按 植根于传统

文化土壤的中国画,历史

悠久,流派众多,技法丰

富,彰显着中国人的审美

意趣。一直以来,中国画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

新,成为时代精神的一种

艺术写照。今天,让我们

通过烟标、火花、烟画,来

感受中国画的古今意蕴。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中国画的繁荣发展之于中华民

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有着重要意

义。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许多

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

这些名画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艺术

宝库,是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贵财

产。在我国烟草工业企业出品的烟

标和火柴企业出品的火花上,我们

可以欣赏到一幅幅技艺精湛的中国

画作品。

吴道子是我国唐代著名画家,

被世人尊为“穷丹青之妙”的“画

圣”。吴道子在国画艺术上刻意求

新、不落俗套,且挥毫泼墨“俄顷而

就,有若神助”。上世纪 90 年代中

国许昌卷烟厂出品的“单骑”烟标

(图①),主副版图案就均是吴道子

描绘三国名将关羽形象的《勒马挺

风图》。画面中的关羽勒马提刀、美

髯飘飘,颇为神武。上世纪 80 年

代,河南开封火柴厂出品的“老子

像”套花中的一枚(图②)图案则选

用了吴道子绘制的老子像。吴道子

笔下的老子神态儒雅,吴带当风,其

独创的“莼菜条”绘画技法被展现得

淋漓尽致。

唐代韩滉的《五牛图》也是传世

名作,其上所绘的五头牛或行,或

立,或俯首,或昂头,神态各异、形神

兼备。元代画家赵孟頫曾赞道:“五

牛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上世纪

80 年代,成都卷烟厂曾出品“五牛”

套标,一套 5 枚,分别展现了《五牛

图》中的“五牛”形象。同一时期,该

厂还出品过单枚“五牛”烟标(图

③),主版画面再现了韩滉《五牛图》

的绝世风韵。同样在上世纪 80 年

代,我国也曾出品过“五牛图”火花,

全套 5 枚,采用分体式的表现形式,

将《五牛图》这一杰作完整地展现在

火花的画面之中。美中不足的是,

该套火花没有印制生产厂家名称。

张择端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画

家,其作品《清明上河图》位列中国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对于研究北宋

的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

史料参考价值。上世纪 80 年代,河

南开封卷烟厂曾出品展现《清明上

河图》局部画面的“宋城”烟标,再现

了《清明上河图》的迷人神韵。上世

纪 90 年代,该厂还曾出品过全套 5枚的“清明上河图”套标,设计印刷

更为精美。同样在上世纪 90 年代,

该厂还出品过单枚的“清明上河图”

烟标,图案截取了该画作的局部画

面,采用全景式设计,为国画题材烟

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新安画派是我国绘画史上一个

重要流派,成员众多,渐江是重要代

表人物。渐江的画风简约瘦劲、清

幽冷逸,下笔如钢条、用墨如烟海,

境界高远、独树一帜。上世纪 90 年

代,山东德州卷烟厂出品的“画宝”

烟标采用全景式设计,画面展现的

就是渐江的《仿元四家山水图卷》的

局部图。

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国画

大师。他的画作形神兼备、笔墨精

微,将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

的文人画风相融合,极具艺术感染

力。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湖南常德

卷烟厂曾出品“对虾”烟标(图④)。

该烟标主副版图案均选自齐白石 88岁时所作的《墨虾图》,并印有“八十

八岁之白石老人画于京华”落款和

小印一枚。上世纪 90 年代,湖南长

沙火柴厂出品过全套 23 枚的“齐白

石绘画作品选”火花,将白石老人的

23幅艺术精品展现于方寸之间。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是我国现

代著名画家、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

奠基者。徐悲鸿注重将传统国画技

法与西洋画技法相融合,其画作具

有浓烈的“中西合璧”写实艺术风

格。徐悲鸿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

花鸟、走兽人物,无不落笔有神、栩

栩如生,尤其是其笔下的奔马形象,

更是雄骏矫健,颇有“瘦骨铜声”的

美感。在湖北枣阳卷烟厂出品的

“宝驹”、四川绵阳卷烟厂出品的“奔

驰”、江苏南京卷烟厂出品的“宝马”

等烟标上,我们可以一睹徐悲鸿大

师笔下纵横驰骋的奔马形象。徐悲

鸿的奔马作品也曾于上世纪 90 年

代被浙江遂昌火柴厂搬上火花画

面。

此外,上世纪 80 年代,江苏省

浦河火柴厂曾出品 5 枚套“八十七

神仙卷”火花(图⑤)。《八十七神仙

卷》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最先

发现此画的徐悲鸿对它评价极高,

将它视作自己的生命,认为“世界所

存中国画人物无出其右”,在中国绘

画史上有能力作此画者,“当不过五

六人”。依画中人物数量和身份,徐

悲鸿将其定名为《八十七神仙卷》。

他在画后题写了长篇跋文以记其

事,并刻了一枚“悲鸿生命”印钤于

其上,随身携带,不离其身。

上世纪 80 年代,云南省烟草公

司昭通卷烟厂出品的 5 枚套“画苑”

烟标,还分别将清代著名画家吴昌

硕的《牡丹》(图⑥)、任伯年的《归田

风趣图》和《金谷园图》、虚谷的《松

鹤图》以及近代著名画家于非闇的

《花鸟》作为主版图案。

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淮滨卷

烟厂以我国现当代著名画家华三

川的《八仙过海图》为蓝本设计出

品了“八仙”烟标(图⑦)。而上世

纪 80 年代,江苏南京卷烟厂出品

的“金陵十二钗”套标上展现的人

物图案则出自我国现代国画大师

刘旦宅的手笔。

妙笔下,

更生灵秀花

李德长

唐寅,字伯虎,是明代有名的才

子,琴棋书画、吟诗作对,样样精通,

其画作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

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上世纪初

期,各烟草企业出品了不少以唐伯虎

作画为主题的烟画。

上海烟公司出品过“唐伯虎”烟

画 ,全 套 30 枚 ,其 中 第 1 枚 为“ 唐

寅”。只见画面中的唐伯虎坐于桌

前,左手按着画稿,右手提笔蘸墨,正

临窗作画。画稿已基本成形,一个坐

莲观音呼之欲出,笔墨潇洒而不失法

度。大同烟公司在“双虎”牌卷烟中

附赠的烟画也有一枚为“唐寅”,正面

图案与上海烟公司出品的“唐寅”几

乎一模一样,背面印有大同烟公司的

厂房及其“双虎”品牌商标等。

英美烟公司根据讲述唐伯虎与

秋香姻缘的评弹《笑中缘》出品过“笑

中缘”烟画,全套 120 枚。其中,第 76枚(如上图)展现了唐伯虎站在书桌

前作画的情景,一旁的秋香被其作品

吸引,正回头仔细看着;第 79 枚描绘

的则是唐伯虎展开画卷与华夫人等

人一起欣赏的场景。外埠烟草公司

将整部《笑中缘》搬上烟画,可见其在

当时的火热程度。

丹青中,

伯虎盛名传

盛仰红

上世纪初期各烟草企业出品

的烟画中,有不少图案展现的是

人物作画的场景。

英美烟公司曾以《晋书》《唐

宋传奇》等中的故事为蓝本,出

品了全套 294 枚的“历代传奇”

烟画。其中,编号为 140 的一枚

是“美人点睛”(图①),正面图

案展现的是一个女子正在为明

代画家卢丹所画的仕女点睛的

情 景 ,该 女 子 正 是 卢 丹 的 夫

人。只见卢丹站在她身后,聚

精 会 神 地 欣 赏 妻 子 的 传 神 妙

笔,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

趣。背面则印有“《妇人集》注:

宜 兴 卢 丹 ,善 画 美 人 ,每 作 一

图,皆妇为之点睛”的相关文字

说明。

“惜春作画”题材烟画取材

于《红楼梦》,以贾惜春在大观

园作画为展现内容。中国南洋

兄弟烟草有限公司出品的“红

楼梦绣像”烟画,全套 120 枚,其

中第 6 枚为“惜春”(图②)。该

烟画正面,惜春右手执笔,左手

扶案,若有所思,展现了她对画

作“胸有成竹”的神态;背面印

有“暖香别坞小壶天,小妹丹青

剧可怜。色即是空空是色,从

来画理可参禅”字样。无厂名

的“红楼人物”烟画之“惜春”,

图案描绘的是贾惜春正在用心

作画的情景,背面则印有对人

物的评论。

大美烟公司出品的“高领百

美图”烟画,全套 50 枚,其中一枚

为“仕女画竹”(图③)。画面中的

女子一袭高领中袖旗袍,正提笔

在宣纸上作墨竹图,精致而典雅,

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当时上海女子

悠闲富足的生活。

墨彩间,

风情传万家

胡玉祥

①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许昌卷

烟厂出品的“单骑”烟标(局部)。

②上世纪80年代河南开封火柴

厂出品的“老子像”套花中的一枚。

③上世纪 80 年代成都卷烟厂

出品的“五牛”烟标(局部)。

④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湖南常

德卷烟厂出品的“对虾”烟标(局

部)。

⑤上世纪 80 年代江苏省浦河

火柴厂出品的“八十七神仙卷”套花

中的一枚。

⑥上世纪 80 年代云南省烟草

公司昭通卷烟厂出品的“画苑”套标

之“牡丹”(局部)。

⑦上世纪90年代中国淮滨卷烟厂出品的“八仙”烟标。

①上世纪初期英美烟公司出品的﹃历代传奇﹄烟

画之﹃美人点睛﹄。

②上世纪初期中国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出

品的﹃红楼梦绣像﹄烟画之﹃惜春﹄。

③上世纪初期大美烟公司出品的﹃高领百美图﹄烟

画之﹃仕女画竹﹄。

上世纪初期英美烟公司出品的

“笑中缘”烟画中的第76枚。

资料图片